英语通用语视角下的商务电子邮件话语特征研究

2020-06-09 10:55武继红
外国语文 2020年2期
关键词:电子邮件商务语篇

武继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国际商务英语学院,广东 广州 510420)

0 前言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剧、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新型经济结构的出现,商务交际呈现出全新的特征,英语作为通用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目前世界上非英语母语使用者和英语母语使用者之间的比例已达3∶1(Alptekin,2012: 248),越来越多的国际贸易发生在非英语母语使用者之间,基于此,近年来商务英语通用语(business 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 下称BELF) 成为跨文化商务交际、ESP和应用语言学研究新的焦点。BELF研究融合了语言学理论、商务交际学理论和ELF研究,将交际的有效性、适当性与商务交际中真实语言的具体应用结合在一起,进一步丰富了跨文化商务交际研究的学科内涵。商务话语研究是跨文化商务交际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商务交际的主要工具,电子邮件兼具书面语和口语的特征,是典型的商务话语。本文通过描述、分析BELF商务电子邮件的词汇特征,从语言、语篇和语用等层面阐释BELF电子商务邮件的话语特征。本研究不仅有助于丰富跨文化商务交际和BELF研究成果,同时对我国商务英语教学也具有启发意义。

1 文献回顾

1.1 BELF研究

近年来,跨文化商务交际研究中出现了语言转向 (Kankaanranta et al.,2015:136),形成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商务英语通用语(BELF)。BELF研究吸收了IBE (international English for business purpose)(Johnson et al., 1999)和ELF(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 Jenkins, 2000; Seidlhofer, 2011)已有的研究成果,但与前者不同的是BELF不再以英语母语语篇特征为衡量标准,而与后者不同,BELF的研究对象是商务英语语篇。最早将BELF引入了商务英语研究的Louhiala-Salmine等人认为BELF是作为共享的交际代码的英语,它不是任何一方使用者的母语,BELF具有中立性;同时,由于BELF广泛应用于全球范围内的商务交际社团,其成员是独立的语言使用者和交际主体而不再是所谓的非母语使用者或学习者,BELF具有共享特征(Louhiala-Salminen et al. 2005)。

BELF研究的焦点之一是商务话语分析,主要包括对制约BELF使用的语境要素、BELF体裁特征及语用特征研究。相关研究发现BELF商务交际具有任务和人际关系驱动的特征,其目的性及说服力更强;典型的BELF语篇具有简单化、专业化和人际关系驱动的特征,BELF的使用取决于交际者共同参与的跨国商务活动、共同的行业知识和双方建立业务关系的时间长短;除传统的商务交际策略,如直接性、明晰性和礼貌策略外,人际互动能力、和谐关系构建能力以及获取、提供准确信息等能力对商务沟通的有效性至关重要(Kankaanranta et al., 2015)。

Kankaanranta和Louhiala-Salminen概括了EFL、ELF和BELF研究范式之间的差异(见表1):

表1 EFL、ELF和BELF范式的差异 (Kankaanranta et al. 2013:29)

1.2 商务电子邮件研究

电子邮件是信息时代人际沟通的主要渠道之一,作为人际交往中广泛运用的一种体裁,电子邮件的使用涉及交际者、语篇、语境和交际目的多种因素。近年来,国内外出现了大量针对商务电子邮件,包括商务电子邮件的语言、语篇特征和语用策略等进行的研究(Gimenez, 2006; Jensen, 2009; Bjorge, 2010; Poppi, 2013; Carrio-Pastor et al., 2015; Warren, 2016)。相关研究发现商务电子邮件具有简单、直接和语句简短等语言特征,同时具有口语和书面语、正式和非正式混合等文体特征,交际者的语言、语篇和语用策略选择不仅受本土文化影响,而且交际对象文化、企业文化等亚文化也对其产生影响。国内相关研究多是从微观层面对商务电子邮件词汇特征、体裁特征(李俊儒, 2007)、语步和交际策略(夏立群, 2012)、语用策略 (胡禅, 2002; 校玉萍, 2011) 和互文性(胡苑艳, 2015)进行的研究。

基于BELF理论的商务电子邮件研究主要利用商务电子邮件语料库、采用体裁分析方法考察交际者如何利用语言、语篇结构和语用策略达到沟通目的。研究者发现和企业公开发行的报告、刊物或网页等企业官方语言(corporate language)相比,人们在通过电子邮件交际时更多使用BELF,电子邮件具有更加典型的BELF高度动态化和自成体系的特征(Kankaantanta, 2005; Louhiala-Salminen, 2005; Kankaanranta et al. 2010)。目前相关研究更多地集中在语用策略和人际关系构建等方面。Sara(2014)发现BELF电子邮件中的请求策略通常具有“不礼貌”特征,然而从BELF视角来看,这些“不礼貌”表达可以接受。Li(2016)对BELF电子邮件中语用策略的研究发现交际者最常用的是Brown和Levinson的礼貌策略。Millot(2017)对BELF电子邮件的分析发现商务英语基于不同的内容中呈现出多样性特征,包括包容性和排他性;BELF往往更具包容性,使用者希望通过礼貌、清晰的表达确保内容更容易被接受。

2 BELF电子邮件话语特征

2.1 语料收集与研究方法

本研究语料(2015—2018)全部来自非英语母语国家,包括来自中国、日本和印度等亚洲国家以及俄罗斯、意大利及德国等欧洲国家的162份商务邮件,内容涉及订购、安排会面以及文件传送等事宜。

交际性语篇通常包括3部分:开头、正文和结尾。由于电子邮件开头和结尾具有相对一致性,本文主要分析正文。作者根据Goldstein和Sabin(2006)提出电子邮件话语行为将电子邮件正文分为五个范畴:陈述、表情、承诺、指令以及传信。陈述是做出说明、描述状态、发表意见、表达信念、提出建议、自我夸耀以及做出总结;表情是表达情感和态度,包括道歉、表示欢迎以及致谢;承诺是承诺采取行动、提供帮助、提出保证、表示同意以及做出计划;指令是要求对方采取行动和发出命令;传信是发送信息。

本文使用Antconc 4.0提取了语料库中的1字单词、2字词组和3字词组及其出现的频次,通过描述、分析BELF电子邮件的词汇使用特征,从词汇-语法、语篇以及语用等三个层面归纳、总结BELF电子邮件的话语特征。

2.2 语料呈现

本文提取到最高频的10个3字词组和2字词组分别是(见表2和表3):

表2 3 word gram

在提取1字单词时,本文剔除了大量出现的功能词和高频出现的语气词please(171次,包括pls)和thank(114次,包括thanks),按频次统计出前10个人称代词、情态动词和实意词(见表4、表5和表6):

表3 2 word gram

表4 1 word gram (人称代词)

表5 1 word gram (情态动词)

2.3 分析和讨论

2.3.1 BELF电子邮件的语言特征

本研究涉及的BELF电子邮件的语言特征主要指BELF电子邮件语域(register)、语体(style)以及语类(genre)特征。根据以上统计结果,BELF电子邮件的语言特征主要表现在:

表6 1 word gram(实意词)

(1)语域特征

BELF商务电子邮件具有鲜明的语域(register)特征。本研究发现除了大量机构名称和商品名称外,BELF电子邮件中存在大量商务专业词汇,如词表中出现的order,sample,price,cost,quotation,material,style以及缩略语形式pcs。由此可见,商务语篇由高度专业化的商务词汇和与特定领域相关的术语构成,商务专业术语的高频出现是商务交际中最显著的词汇特征之一,商务专业术语的使用不仅体现了使用者的专业性,同时还有助于提高交际的效率。因此,BELF能力更多地指向与商务语篇相关的知识而不是正确使用语言的能力,即运用基于特定商务场景的核心英语以及高度专业和共享的术语及概念的能力(Louhiala-Salminen et al., 2011)。

(2)语体特征

BELF商务电子邮件具有鲜明的口语和书面语混杂的语体(style)特征。除高频出现的please和thankyou、thanks以及人称代词外,BELF电子邮件的口语体和书面体混杂的特征还体现在实意词的使用上:在本文提取的前20个高频使用的实意词当中,除quotation、sample和style等与商务交际密切相关的词汇之外,其他17个实意词均被LongmanDictionaryofContemporaryEnglish(Bullon, 2003)列为1000个最高频使用的口语体词汇、14个被列为1000个最高频使用的书面语词汇。此外,由于提取技术的局限性,本研究无法确定频次最高的词have的属性,但无论作为情态动词还是实意动词,have都属于1000个最高频使用的口语体和书面语词汇。此外,除isitokforyou?、letmeknowifyouareokwithit等典型的口语化表达外,交际者也使用yourearlyreplyisappreciated和shouldyouhaveanyquestion等书面语表达方式。BELF电子邮件另外一个显著的语体特征是使用者对语体的差别并不敏感,导致出现虚拟语气和被动语态等正式表达和缩写、字母大写等非正式表达混杂现象,如:shouldyouhaveanyquestion,plsfeelfreetocontactus、FREESAMPLEScanbesentonrequest等。

(3)语类特征

BELF商务电子邮件具有鲜明的电子邮件语类(genre)特征。语类(也有人称为体裁)能体现社会交往过程,是生成特定语篇结构的符号系统,往往具有“重复性”“习惯性”“常规性”(routinelike)等特征(Ventola,1995)。语料显示BELF电子邮件中部分词汇表现出明显的共现特征,形成相对固定的常规性多词表达,如thankyoufor(youremail/reply)、lookforwardto(yourreply)、ifyouhave(anyquestion),letmeknow、pleasekindly等,类似表达已经成为商务电子邮件中惯常出现的套话(formulaic expression), 使得BELF电子邮件呈现出除电子邮件特有的语类特征,如开头的问候语和结尾的敬词外,同时还具有明显的商务邮件语类特征。

2.3.2 BELF电子邮件的语篇特征

本文涉及的语篇(text)特征主要指互文性现象。作为一种新的体裁,电子邮件本质特征就是由数个内嵌的文本构成的信息链(Gimenez, 2006),换言之,互文性是电子邮件显著的语篇特征之一。互文性在语篇研究中可以指代两种不同的现象:一方面,它被用来描述读者在阅读语篇时利用其从以前的阅读活动中获得的大量文化背景知识进行的无意识的意义创造,即读者把具体语篇视为一个巨大的语篇网络中的一份子的阅读方式;另一方面,互文性也被用来描述作者在生成的语篇中对此前已存在的语篇的具体指涉,这些指涉会引导读者运用自己已拥有的对相关语篇的具体知识来更好地理解语篇(辛斌, 2008:8)。Kanaanranta(2005)将电子邮件互文性分为三个类型:(1)明示性互文性(manifest intertextuality),即通过明确的指涉(reference)标记过去或未来的信息;(2)构成性互文性,即口语和书面语两种体裁互相混杂形成互文性;(3)通过添加附件和提供链接等文本外信息实现互文性。本文主要从词汇层面研究明示性互文性,即邮件中通过词汇标记提及另一文本形成的互文关系。语料显示BELF电子邮件在陈述、表情、承诺、指令以及传信等5个电子邮件言语行为中都体现出互文性,具体表现如下:

(1)陈述:

例(1)Aswediscussed/promised1…

例(2)likeIsaid…

(2)表情:

例(3)Wearesorrythat…

例(4)Gladtoknowyouthat…

(3) 承诺:

例(5)wewillaskourshippersandgiveyouinfoASAP.

例(6)wecansendagaintheproductswhicharelefthereinchinaagaintochile.

(4)指令:

例(7)PleaseDear,giveusthebestpriceaccordingtowhatItoldyoubefore.

例(8)Pleasecheck…

(5)传信:

例(9)Aspromised,attachedyouwillfindarubbermoldedRFQwithseveralpartsanddrawings.

例(10)plsrefertoattachment.

以上例证表明BELF商务电子邮件中互文性普遍存在,通过互文性手段,邮件与其他语篇形成互文关系,组构成一个文本系统,这有助于提高沟通有效性,实现交际目标。

2.3.3 BELF电子邮件的语用特征

表7 诉求策略

商务电子邮件具有任务属性,主要表现在发出和回应诉求。在商务交际中,诉求与回应更多是交际者为了自身的利益采用语言策略说服对方接受己方的条件。由于诉求本身具有施加压力的特性,通常被归类为威胁面子的语言行为,人们往往使用一些交际策略减弱听话者的意愿受到胁迫、面子受到威胁的感觉。同样,在回应诉求时,人们也会采取一些语言策略减弱拒绝对面子形成的威胁,因此,交际双方会使用大量的体现礼貌原则、合作原则及人际互动原则的语用策略。语料表明BELF交际者发出诉求时主要使用直接诉求策略,如意愿陈述和需求陈述,在句法层面通常使用虚拟语气和过去时等句法缓和语,被动语态比较少见;在词汇层面,人们大量使用please和may等词汇缓和语以及词汇强化语kindly,而Ithink、I'mafraid等词汇缓和语以及alittle、nevertheless等模糊语比较少见。此外,交际者较少使用询问预设或暗指等间接诉求策略,部分邮件还出现了直接甚至粗鲁的表达,如I/werequest、I/wesuggest、weask、youneedtosendmethebill、pleasestudycarefully、doyouunderstand、Answermeplease等,导致了传统语用学中认定的不礼貌现象(Culpeper, 2015)。BELF交际者在电子邮件中使用的语用策略具体表现如下(见表7、表8和表9):

表8 回应策略

表9 句法-词汇缓和表达式

3 BELF电子邮件话语特征形成的原因

3.1交际属性

商务交际具有任务和人际关系驱动的特征,其主要目标是达成交易并维系双方的合作关系。由于商务交际的利益驱动特征,达成预期交易是评估交际有效性的最核心的因素,此外,商务活动中的利益冲突和文化差异有时会对交际双方的关系产生消极的影响,这时,构建、维持双方的相互信任、友好合作关系是商务活动中的关键因素。在使用电子邮件交际时,使用高度专业和共享的术语及概念可以给对方留下积极印象,赢得对方信任,有助于成功完成交际任务;同时,商务交际具有鲜明的人际交互性,运用语言交际策略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对于交际成功具有重要意义:这不仅体现在电子邮件中大量使用人称代词以及构成互文性的词汇标记,同时还体现在交际者大量使用体现礼貌原则、合作原则及人际互动原则的语言策略,如词汇缓和词和句法缓和语。此外,商务活动中时间就是金钱,“惜时如金”是商务交际的迫切需要,“省时、省事、简练、快捷”成为提高效率,赢得交易先机的重要先决条件,因此,交际者在使用电子邮件沟通时更加关注是否能够完成任务而不是语言的规范性,导致语言中出现大量祈使句、口语化表达以及语法变异现象,如这份邮件(见例11):

例(11)

DearXXX,

I'lltrytobytrainfirstly,ifnoticket,I'llbyfight.

YYY

对于EFL和ELF交际而言,语言是交际成功的关键,但对于BELF交际而言,商务是核心因素,也就是说“说什么”远比“怎么说”重要。尽管上例中的语言极不符合英语母语规范,但发信人在邮件中提供了核心词汇,保证了信息的有效传递,实现了交际目的。

3.2交际者

EFL和ELF交际者是以语言为核心的英语使用者而BELF交际者是以内容为核心的交际者(Ehrenreich, 2010),他们共享专业知识,共同参与商务活动,拥有共同的目标,包括完成工作和建立关系,构成从事商务实践的行为集团(community of practice)而不是传统社会语言学研究中通用的语言集团(community of speech)。尽管BELF使用者具有不同语言和社会文化背景,但他们共享专业知识、语言资源和网络资源,能够根据交际任务、交际对象和交际场景灵活地调试、甚至创造有助于双方相互理解的语言形式。本研究发现中国BELF交际者邮件中会出现waitingforyournews、therehaveChinesefood、Iamlookingforwardtomakebusinesshipwithyou等带有鲜明的汉语印记的表达方式;而来自日本客户的邮件中也出现了ifanyissuehave,pleaseletmeknow这样具有日语句法特征的表达。在商务机构内部的电子邮件中,使用者甚至会使用混合语码(mixed-code):如发信人在表达地名时,常用的广州和深圳使用了英语,而不常见、容易引起误会的惠州则直接使用了汉语;在另一例中,为提高效率,发信人在缩略语ATLAS之后直接标注了汉语“门卡名单”。在下例中,发信人为确保信息无误,在发给日本客户的邮件中使用了日语“添付ファイル”(见例12):

例(12)

DearXXX,

Icompletedpartoftheschedule,plsrefertoattachment:

(添付ファイル: 1401027~1101ItinerayBiztriptoChina(Guangzhou)

Rev.2 141020.xlsx)

YYY

以上语料表明虽然BELF交际者共享来自英语母语的部分,但在商务交际中他们表现出充分的主观能动性,能够根据特定交际对象和具体交际任务灵活、策略地运用语言技能,最终实现相互理解的目的。基于EFL驱动的交际只需要符合特定、单一和凝滞的英语母语规范,而基于BELF的商务沟通则需要根据不同交际对象调试语言表达方式和语篇结构,因此,BELF是语言拼盘(linguistic masala) (Meierkord 2002),BELF商务交际更加自由、灵活和高效。

3.3 交际媒介

20世纪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信息传播、信息交际模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信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不仅对商务交际模式产生了革命性影响,同时也深刻地影响到商务交际中使用的语言。除传统的电话、传真外,聊天软件、视频越来越多地成为信息传递的首选:通常,人们通过聊天软件进行报价、还盘,达成交易意向,然后通过电子邮件进行确认、备忘和存档。本研究显示,和典型的电子邮件相比,BELF交际者较少使用缩写、字母符号以及表情符号以免破坏邮件的专业性,不使用或较少使用习语化表达方式、复杂的词组或复合句式如Iwonderifyoucould、Doyoumind等;除商务缩略语如FOB、DHL等外,语料中出现最多的缩略语是asap,仅发现3例表示微笑的表情符。同时,网络交际使得语言传递信息的功能成为语言的第一功能,人们注重的是信息传递的效率,语言的经济性是网络交际的首要特点(赵玉英,2003),因此,发信人有时略去不必要的多余信息,突出有效信息,使得BELF电子邮件具有更加简洁、明晰、直接的特征,如下例见例13:

例(13)

GoodeveningMs.XXX

1)Withcarelabelandlocation

—AllOKandagreedwithsupplier

2)Pantsneedcarelabel?

—Yes,inthewaist

3)PolyBagsize

—Yes,bettertousesmallerbag,andsaveourlargerbagforthefutureitems

4)Leggingcolor

—Yes,agreetochangecolortoRED

Thankyouforyourkindattention

Bestregards

YYY

由此可见,BELF商务交际使用的语言是英语通用语而不是英语本族语,作为中立和共享的交际代码,BELF没有固定的标准,是交际者为实现共同的目标构建的具有开放性和协商性特征、受具体交际场景制约的不断变化的话语体系,其形式和意义都不是事先确定的客观实体。

4 结语

目前,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在全球范围内呈现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局面,英语全球化进程愈演愈烈,作为国际通用语,英语的形式和功能都有所改变。在BELF商务交际中,语言只是工具,重要的是交际双方能够实现交际目标,同时还有能力使对方感觉良好。从本质上看,BELF是一种国际性语言符号,一种工作语言,是用于特定的商务交际的工具,交际者语言策略和交际策略的选择应服务于交际目标,其重点在于语言功用性而不是形式。商务交际的全球化需要交际者具备新型的交际能力,英语水平能否达到母语者的水平并不是测试BELF使用者英语能力的标准。需要指出的是BELF强调去英语母语化,其核心意义在于强调BELF交际者要具有商务语篇意识和社会交际准则具有相对性的意识,在此基础上,灵活、策略地运用语言技能,通过与交际对象不断相互接纳相互适应最终达到相互理解的目的。强调BELF并不意味着对英语母语的排斥,因为英语母语为BELF使用者提供共享的语言内核,但是它们在语言理解能力、语言的多语言性和语言在合法性建构中的作用等方面存在差异。

近年来,BELF引起了越来越多国内外学者的关注。BELF研究从国际商务管理、商务交际和应用语言学等角度考察英语作为通用语在商务环境中的运用,其中应用语言学对BELF语言特征、语用策略和人际关系构建模式等进行了描述和阐释,这三个层面的研究将语言形式及其运用、文化元素及其商务交际融为一体,既有不同层面又有交叉之处。目前,和国外相关研究相比,我国现有的语言学和跨文化商务交际研究对交际场景中语言使用的真实性缺乏足够的关注,无法充分解释英语在国际商务交际中的真实应用;同时,现有的BELF研究大多是定性研究,缺少对BELF语言特征的量化描述,无法客观、全面地解释BELF话语特征,影响了国内BELF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从BELF视角对商务电子邮件的语言、语篇和语用等特征进行了研究,尽管本研究还存在不足之处,如在分析语料时未将交际者之间的关系(上下级、关系的疏密)、邮件内容topic(等级高低、机密或公开)以及邮件来往的频次对词汇选择的影响纳入研究,但本文采用的研究范式不仅有助于促进和加强跨文化商务交际研究中对BELF语言形式和功能的深入研究,同时还可为推动语言学尤其是ESP领域对真实使用的语言的研究,为我国商务英语研究及其教学未来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猜你喜欢
电子邮件商务语篇
有关旅行计划的电子邮件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北京外企服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商务服务板块
——FESCO国际商务
上半年朝阳区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632.3亿元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小测试:你对电子邮件上瘾了吗?
商务达人数码大变身
有奖问答
我的商务秘书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