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诉讼程序:法律电影之本意

2020-06-11 05:20徐昕
民主与法制 2020年14期
关键词:国安法证人法庭

徐昕

法律,向来是电影、电视的重要主题。

法律影视剧中有一类法庭片,矛盾聚集于庭审,聚焦于法庭舞台,通过控辩双方的你来我往、唇枪舌剑将剧情的发展推向高潮,展现控辩对抗和人物、事件的矛盾。最终法官盖棺论定之时,往往是剧情的沸点所在。

法庭片中,笔者认为最精彩不过控辩双方对被告人、证人、鉴定人和专家证人的交叉询问,剧情紧凑、跌宕起伏,有些片段简直称得上是启发律师的“活教材”。

起源英美:最具特色的诉讼程序

交叉询问制度起源于英美法系的法庭调查程序,是英美对抗制诉讼模式中法庭调查证人的最基本方式。在英美法律史上,交叉询问以可以有效甄别虚假证言而被誉为“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所能发现的、最好的发现真实的工具”。

很多英美法背景的影视剧会有精彩的呈现,有的影片甚至可以作为律师训练的经典案例。如《杀死一只知更鸟》《十二怒汉》《失控的陪审团》《控方证人》等。

中国香港属英美法系,不少影视剧也有唇枪舌剑的交叉询问,如电影《法外情》《最后判决》、电视剧《壹号皇庭》《法网狙击》等等。

实际上,比起电影,连续剧由于不受时长的限制,更能展现出法庭片的专业细节,是以很多剧情片都曾在中国热播。如《皇家律师》《波士顿法律》《傲骨贤妻》等。这些影视剧中,笔者最推崇《皇家律师》,律师的表现十分专业,有时甚至让同为律师的笔者感到敬佩。

如该剧第三季第五集,女主角玛莎律师为恐怖分子辩护,使其逃脱法网。笔者认为,作为律师选择案件应有价值观的考量,面对恐怖主义犯罪时,“人权至上”可能还是要有所让渡的。

《皇家律师》每一集都有精彩的交叉询问,完全可以作为交叉询问的培训教材。如第三季最后一集玛莎对警察的发问,三言两语就揭示了真相:

问:我们被告知,现场的弹壳被捡走了,通常说明凶手很专业,对吗?

答:将可能与凶手或者凶器有关的证据带离现场,很专业。

问:射击头部,也说明很专业?

答:是的。

问:没有人被惊扰,酒店内没有人听到枪声,很专业?

答:是的。

问:那么,一个职业杀手,精心策划,并很小心地完成了任务,为何却在犯罪现场到处留下自己的指纹?

答:……

再如,在《皇家律师》第一季第六集的谋杀案中,马克和女友入室盗窃,被害人发现后持高尔夫球杆袭击马克。在双方搏斗过程中,马克女友错杀被害人,而被害人妻子作为唯一目击证人,作伪证称马克杀死其夫。

在玛莎律师对死者妻子的发问过程中,均为单句结构和封闭性问题。她采取先铺垫再问关键问题的方式,让证人的回答前后矛盾,并对有利事实不断追问,削弱证言的可信度,最终被告人及女友被认定构成自卫,仅成立入室盗窃罪。

问:高尔夫球杆上有你丈夫的指纹?

答:球杆是他的,他常用。

问:那你的指纹怎么也会在那四号铁头球杆上呢?

答:肯定是什么时候碰到了。

问:然而球杆下半部分全都有你的指纹,你怎么解释?

答:我不知道,可能在什么时候清理过它。

问:是吗?在你丈夫死后清理他的高尔夫球杆?

答:也可能是在他生前。

问:如果是最近才清理过它,那你一定还记得。另外,你在之前的证词中也提到,说你没有动过你丈夫的遗物。

答:是的。

>>右图:《皇家律师》剧照 资料图

>>左图:徐昕主编的《影像中的司法》 张纯摄

问:麻烦解释一下为什么你丈夫的血迹会在球杆上?

答:不知道,我怎么会知道。

问:好吧,那也许你可以解释一下为什么球杆上的血迹会有你的指纹?

答:(沉默)

问:刚刚你还斩钉截铁地说,你丈夫死后从没碰过他的东西。

答:(沉默)

问:在第一拨警察去追那两嫌犯和第二拨警察到达现场的这90秒空当间,你一个人被留在现场,90秒钟就你单独一人,对吗?

答:没错。

问:你利用这90秒把高尔夫球杆放回袋子里了。

答:我可能做过,不太记得了。问:可能做过还是做过?

答:做过。

问:为什么?

答:为了我丈夫,我错了,我当时就怕警察或律师发现我丈夫手中握有武器,那罪犯就会逃脱惩罚,那怎么行。像他那样的人,绝对不可以。

问:你现在准备对陪审团说真话了吗?

答:是的,对不起,我一开始就不该瞒着你们。他当时的确握着球杆,但他只是握着,没做其他动作。我当时无所适从,希望你们能明白我的处境。

控辩双方的法庭辩论,有时也需要交叉询问的技巧,以揭示案件事实。

如美国电影《一级谋杀》,犯人亨利越狱失败,被关入地牢三年,离开地牢的第一件事是杀死背叛自己的犯人,因此被控谋杀。刚入行的律师詹姆士为亨利辩护,在交锋中让检察官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

律师:亨利不是独自行动的,他们还没有抓到所有的杀人犯,还有同谋者,就是因为有同谋者,我们可以说,亨利是无辜的。

检察官:反对,在辩护律师浪费法庭和陪审团的时间前,我要求他提供同谋者的证据。

律师:这次不行,但我要在审讯期间提出来。

检察官:他不能提供证据,因为证据根本不存在。亨利单独监禁了三年,在三年期间没有人对他有影响,因为没人能够接触他。他从单独监禁房中走出来,直接去洗澡,然后直接去剪发,然后又直接去食堂,在那里没有一个犯人跟他说过一句话,同谋者不会这样。

律师:检方的话恰恰为我提供了证据。法官,三年漫长痛苦的时间,没有人没有事情对亨利造成影响,没人,什么都没有,被告只是从地方邮局里偷了五元,去喂他饥饿的妹妹。他来到阿尔卡特兹监狱时,只是犯了很小的罪,从来没有伤害过别人,或者说故意去伤害别人的性命,他从地牢里出来后就变成了恶毒粗野发狂的谋杀犯,在心理上他已经被毒害了。从黑洞里出来后一个小时内,他做出了三年前想都没想过的行为。不能想象,他唯一的想法就是谋杀,他的本能就是谋杀,他的第一个行为是谋杀,他自己本身就是杀人工具,但是拿着凶器的手,把凶器插进受害者喉咙的手属于另外一个人,那就是监狱负责人洪森和典狱长格伦,我要控告洪森和他有名的阿尔卡特兹监狱。

再次开庭,辩护人通过对格伦的发问,揭露了虐待囚犯的残忍内幕。证人最初不承认,辩护人通过诱导性发问激怒证人,使其情绪激动,说出真相。最后一次庭审,詹姆士通过对洪森的发问,揭露了监狱的管理混乱,监狱才是杀人凶手,亨利只是武器。最终,陪审团判亨利谋杀罪名不成立,误杀罪名成立。

交叉询问作为起源于英美法系庭审时对证人的一种询问方法,是当事人推进主义与对抗制庭审方式的典型,蕴含并体现着英美法系的文化渊源和法治理念。经过不断的探索与进步,交叉询问制度眼下已经成为保障刑事被告人质证权和发现案件事实的重要方法。

>>《Legal High》描述了传奇律师古美门研介及助理黛真知子赢得诉讼的故事,全剧有很多交叉询问场景。 影视作品视频截图

寻迹亚洲:遍地开花的调查程序

尽管交叉询问最早出现在英美法系,但大陆法系国家也存在,并且不断在强化。这些也体现在影视剧中。如法国电影《左拉传》《最后的审判》《推定有罪》、德国电影《朗读者》《纽伦堡大审判》《科林尼案》、日本电影《丑闻》《正义之裁》《刑法第三十九条》、法庭剧《Legal High》(《胜者即正义》)《刑事专业律师》等。

据了解,日本刑事案件99.9%判决有罪。而《刑事专业律师》描述了几位刑事律师为0.1%的无罪而努力。他们扎实考察案发现场,反复模拟实验,细致反复观看监控,发现关键细节,寻找新证据,发掘真相,法庭发问也大有看点。

此外,该剧及《Legal High》中的检察官,明知有错仍坚持起诉,篡改证据,滥用公权,中国一些检察官也有类似情形,看来检察官的指控欲是跨国界的。

《Legal High》描述了传奇律师古美门研介及助理黛真知子赢得诉讼的故事,全剧有很多交叉询问场景。如第一季的化学污染案,被告方律师对原告方专家证人的发问设计精巧,实现了质疑专业性的目标:

问:您虽然是这个领域的第一人,但现在同时在3所大学担任教师,每周有多少节课呢?

答:15节。

问:也就是说您现在主要精力都投入在教育,很难说是现役研究者吧。

答:不,我现在每周至少也有20个小时在做研究。

问:网络游戏这个叫勇者町村的玩家是您吗?经验值还是3650的高分,您每周花了20个小时去干什么了?

答:这……

让笔者印象深刻的还有,该剧第二季结尾的故意杀人案。检察官为定罪而隐瞒真相,而辩护人争取到被害人的前保姆出庭作证,发问直指检方的故意隐瞒:

问:你在接受警方审讯时提供了这样的证词:“我像往常一样从后门进去,因为那天是垃圾回收日,我就把厨房里的瓶瓶罐罐拿到垃圾场,后来到客厅的时候,就看到光一郎先生和皋月倒在地上,就急忙叫了救护车。”

答:是的。

问:有没有什么遗漏的地方?

答:有,我扔可回收垃圾的时候,发现厨房地上掉了一个我从未见过的奇怪瓶子,我想着那可能是什么进口调料就那样扔了。

问:这番话你对警方说过吗?

答:说了,但他们说这和案件无关。

问:顺便问一句,是这个瓶子吗?

答:和这个非常像。

问:有个和这极像的瓶子掉在犯罪现场,那么检察官,既然真凶将毒药扔在犯罪现场就走了,从被告人家里发现的东西,不就和本案无关吗?现场发现的瓶子已经被当成垃圾收走。换言之,警方和检方都没能保住证据。

韩国1984年废除电影审查制度后,电影不断从成功走向成功。不少法律电影甚至影响了韩国的法律和社会,如《辩护人》《陪审员们》《熔炉》《素媛》《断箭》等。其中很多有交叉询问的场景。

《辩护人》是法律人必看的一部电影,它改编自韩国前总统卢武铉的亲身经历。主人翁宋佑硕偶然接了从属釜山读书联合会的朴镇宇被控为左翼社团而遭到逮捕一案,为之坚决作无罪辩护。

宋佑硕通过对被告人的发问,揭露其遭受残酷刑讯。对侦查人员车东英的发问虽有诱导且公诉人反对,但通过发问向法庭陈述了观点,也达到了发问的目的,如存在刑讯、非法拘禁、国安法违宪等:

问:证人在长达两个月的时间内非法拘禁了被告人,是吗?

车:国安法案件依法可以拘禁50天,根据惯例拘禁数月也是可以的。

问:回答我的问题!在法庭请你说敬语!现在证据只有逼供出来的自述对吧?

公诉人:辩护律师正在诱导发问。

问:证据只有自述吧?

车:思想犯怎么可能有物证,国安法案件都是以自述为主进行取证。

问:根据《宪法》11条6项、《刑事诉讼法》310条,仅以自述是无法定罪的,难道国安法凌驾于宪法,可以无视刑事诉讼法的大原则吗?

车:我只是依法办事。

问:你怎么判断,被告是否属于国安法的范畴?

车:我干公安刑事案件已经13年了,一个眼神我就知道是不是国安法案件。

问:是吗?那我问你,穆罕默德·阿里和约翰打拳击比赛,我给阿里加油,你说我这是不是违反国安法?根据你所坚持的国安法,如果金日成给阿里加油,我的反贼行为是不是应该根据你所说的国安法被抓回去。学生和几个市民聚在一起读书讨论,是否属于国安法的范畴,证人是根据什么怎么判断的?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车:不是我,是由国家来判断。

问:证人所说的国家到底是什么?大韩民国宪法第1条第2项指出,大韩民国主权属于国民,所有的权利都由国民产生,国家即国民!但是证人毫无法律依据,一味强调国家安保,就把国家宪法践踏在了脚下,证人所说的国家只是强制取得政权的一少部分!证人取得自述的时候,有残酷的行为即拷问,是吗?

车:没有。

问:证人正在作伪证,被告身上有被殴打的痕迹!

车:那是被告自虐的。

问:说出真相吧,你觉得自己是爱国者吗?你不是爱国者,你是让善良无罪的国家生病的蛆虫,军事证券肮脏的帮手而已!说出真相,那才是真的爱国!

>>《辩护人》是法律人必看的一部电影,它改编自韩国前总统卢武铉的亲身经历。 影视作品视频截图

而韩国的另外一部电影《断箭》讲述一名大学教授因直言指出错误考题被学校停职,起诉后败诉,愤怒中预备用石弓袭击法官而被捕。

该影片六场法庭戏均根据审判记录改编,其中申请回避、鉴定等程序辩护对抗激烈,尤其是律师发问目标明确,简明扼要,逻辑清晰,让人拍案叫绝。

发问收集弓箭的侦查人员

问:请问在花坛中收集的是三支弓箭吗?

答:是的。

问:其中是否有弯曲的箭?

答:没有。

问:证据显示,被害人将前端已经变钝弯曲的箭放到花坛中,救护人员拔出箭的时候有两个弓和箭。你收集3个弓和箭时候,确定没有看到弯曲的箭吗?

答:没看到。若是那样弓箭应该不是3个,而是4个。

问:如果没有,难道是被害人和检察长说谎吗?

答:……那个,我……

(此时被告人补充追问,一针见血:证人没发现弯曲的弓箭,那弓箭去哪里了呢?检察官藏起来了吗?销毁证据了吗?)

发问收集被害人衣服的侦查人员

问:被害人衣服是否保持当时的原样?

答:是的。

问:内衣有血迹,但为何外面的衬衫却没有?

答:大概是没有渗透出来吧。

问:在衬衫外面穿着的这厚厚的马甲上为什么有血迹,这怎么解释?

答:这部分我没法做出正确的回答……

发问治疗伤口的医生

问:救护人员在日志中写伤口是0.5厘米,但你的诊断书是2厘米,这是说伤口的深度是2厘米吗?

答:是长度。

问:但被害人说的是2厘米深的伤口,不是吗?

医生:那应该是吧,因为深度很难判断。

发问第一位赶到事发现场的急救队队长

问:笔录显示,被害人回答伤口是怎么形成时称“被告人在一两米远处向我射了箭,箭射中肚子后弹了出去”,这是你亲耳听到的吗?

答:是的,在救护车上听到的。

问:弹了出去怎么能受伤呢?

答:不知道。

问:警察出警记录显示,被害人把肚子上的箭拔了出来,是否看到或听被害人说过?

答:没有。

发问做石弓发射试验的侦查人员

问:请您说明完整装备和不完整装备的区别。

答:如果是完整装备,可以射进15厘米的深度。

问:也就是说完整装备的情况下,远距离也可以刺进这个深度吗?

答:是的。

问:那为什么还要做不完整装备试验?

答:如果说,被害者的伤口根本不是石弓造成的,那有没有可能是在不完整装备状态下被击中。

问:但是试验结果是,在不完整装备下石弓不仅不能射击,而且根本不会到达目标,是这意思吗?

答:是的,射不出去的。

>>《误杀》剧照 资料图

放眼中国:不断推动的庭审改革

近20年来,中国不断推动庭审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交叉询问的技能日益重要。不久前孙杨药检案中律师的交叉询问,就引发了律师圈一波讨论的热潮。那么,交叉询问制度在中国的影视剧中是如何体现的呢?

中国的法律影视剧数量很多,但好片相对较少。印象中优秀的法律电影有《误杀》《寻枪》《十二公民》《东京审判》《秋菊打官司》等。其中,《我不是药神》取得了罕见的成功,这是一部改变法律的电影,但该片并无交叉询问场景,略显遗憾。

实际上,国内很多影视剧出现了明显的法律错误,如《警花燕子》《全民目击》《金牌律师》等。近期播出的《决胜法庭》系检察官担任编剧,没料到仍出现一些常识错误,甚至连被告人没搞清就提起公诉,还当庭申请延期取证,法庭交叉询问场景也多不专业。不过,该剧开篇的“我反对”尚可:

>>《我不是药神》剧照 资料图

>>《东京审判》有大量交叉询问场景 影视作品视频截图

公诉人:证人刘明强,你知不知道你现在在法庭上的身份?

证人:知道,证人。

公诉人:证人,如果违背事实作证,将会承担法律责任。如果人是你扎的,你将承担抢劫致人死亡的刑事责任,最高可判处死刑。如果人不是你扎的,要承担伪证罪的刑事责任,最高可判处七年有期徒刑。这个你知道吗?

辩护人:反对,审判长,公诉人在威胁我方证人。

审判长:辩护人,公诉人只是告知证人的法律后果,不是威胁。

辩护人:审判长,目前兄弟二人均称自己是被告,而扎人与对方无关,在这样的情况下,公诉人根本就没有充足的证据,来证明到底谁是行凶人。根据疑罪从无的原则,既不能判定刘明强犯抢劫罪,也不能判定其犯伪证罪。

辩:检方律师有何证据证明,皇姑屯事件是日本军队所为。

检:这是田中内阁时期的海相冈田启介做的证词。

辩:请问检方律师,一个海相作证陆军的事情,有多大的可信呢?

检:那么谁作证才能证明此事真实存在呢?

辩:当然是陆军的官员。

检:那好,下面请法庭传原日本陆军中将,原陆军省兵务局局长田中隆吉到庭作证。

在溥仪出庭作证的场景中,检察官的发问直奔主题:

检:你在当满洲国皇帝的期间有什么权利吗?

溥:我没有任何权利。一切都是日本人说了算。

检:全部吗?

溥:对。对了,我只有一个权利。

检:是什么?

溥:那就是听他们告诉我他们所有决定的权利。

检:这期间,你有个人行动自由吗?

溥:自由?十几年当中,我没有任何自由而言!简直就是猴戏!

辩护人对溥仪先采取诱导性发问,进而再威胁恐吓,但溥仪顶住了律师的轮番反诘,直接证明了日本在满洲里的进驻是非法的侵略行为:

辩:请问证人,对日本天皇陛下的弟弟雍仁先生说的话,是你自己说的吧?

溥:那是你们让我准备的。

辩:我只是问你那是不是你亲口说的?证人只要回答是还是不是。

溥:是。

辩:你为什么眼里含着泪水?为什么马上要哭了?是因为感激日本天皇对你的帮助和款待吗?是因为日本人民对你的热情吗?请回答我,你为什么要哭呢?

溥:那是演戏。

中国的法治不断发展,法庭片市场非常广阔,导演编剧也有无限的传奇素材,现实比想象更精彩。但要取得大的进步,既需要电影人的努力,更需要国家放松对电影的管制。

思想自由是艺术的灵魂,正如黑格尔所说:“艺术的出现属于自由的意识,思想必须独立,必须达到自由的存在。”期待看到中国出现更多更好的法庭片。

猜你喜欢
国安法证人法庭
涉违反国安法潜逃香港将终身追责
“目击证人”长颈鹿(下)
公众号如何分割,四闺蜜闹上法庭
人大常委会审议“港区国安法”草案
香港国安法,让“东方之珠”更璀璨
上法庭必须戴假发?
目击证人
法庭争孙究竟为哪般?
聋子证人
迟到的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