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监督合力

2020-06-12 13:14
审计月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审计工作行政事业单位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要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调动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力量,增强审计监督合力。审计机关在实现审计全覆盖过程中,审计人员严重短缺与审计任务重的矛盾日益凸显。如何有效发挥内部审计作用,加大内部审计监督力度,国家审计如何利用好内部审计的结果,实现审计资源优化组合,使审计成效最大化,如何增强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的监督合力,这是摆在国家审计机关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新修订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施行的重要意义

2018年,新修订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的发布和施行,是对我国审计监督制度的完善和有益补充,有利于促进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有机融合,优化审计资源,提高审计工作效率;《规定》的发布和施行,更进一步明确了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责,拓展了内部审计职责范围,增强了内部审计独立性,也为今后国家审计机关加强对内部审计指导监督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规定》的发布和施行,是新时代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内部审计发展的重要举措,有益于新时代内部审计的转型升级,有利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内部审计的地位,有助于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内部监督作用,促进被审计单位全面健康发展。

二、当前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现状

(一)部门或单位主要负责人对内部审计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当前,对行政事业单位监督检查的有地方党委的巡视(巡察)组、纪委监委、审计、财政等部门。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领导认为,在各部门的监督之下,内部审计监督是一种重复监督,因此没必要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他们没有认识到各种监督的侧重点,对内部审计监督在健全完善部门单位规章制度、促进本单位科学全面健康发展等方面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在主观上对内部审计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影响、制约了本部门或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很少单独设置内部审计机构,由于地方纪委派驻单位纪检组组长是本单位的党组成员,所以有的内部审计机构归口地方纪委派驻单位纪检监察部门,另外也有隶属于综合办公室的,还有和财务部门虽然分别设置但两套机构一套人马的。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导致审计中无法做到独立、客观、公正,职能无法充分发挥,不能保证审计质量和效果。

(三)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强

目前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中,一些领导过于集权,“一言堂”现象依然存在,甚至有些领导潜意识中仍存有“土皇帝”思想,在单位内部搞个人集权,不实行民主,在这种情况下,内部审计工作往往受到单位或部门主要领导的阻碍和干涉,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不强。内部审计查出的一些问题,如不履行政府采购流程、不进行定点采购、舍近求远采购办公用品等,实质上为单位主要领导指使,部门或单位主要负责人就有可能不让在内部审计报告中反映。

(四)内部审计程序不规范

在部分基层,如C县,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程序不按照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的《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中审计计划、下达审计通知、实施审计、结束审计等规定进行内部审计。平时的内部审计工作基本是按照单位主要领导的临时决定随机开展,审计工作存在盲目性,审计效率堪忧。

(五)内部审计没有突出重点

以C县为例,Y部门内部审计只审核被审计单位未下账的报销单据,如被审计单位未下账的报销单据合法合规,就盖审核通过章,被审计单位才下账;如未审核通过,就不盖审核通过章,直到被审计单位整改合规后才能下账。内部审计对部门或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三公”经费、预算执行、政府采购、专项资金使用以及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不关注或很少关注,审计范围小,审计内容不全,审计重点与非重点不分,内部审计工作成效不明显。

(六)内部审计人员配备不足

在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很少有专职的内部审计人员,基本都是财务人员或其他部门人员兼职。即使有的单位配备了专职内部审计人员,但人数明显不足,只有一人或两人,在人员不足的情况下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不能对本部门或单位实现内部审计监督全覆盖,内部审计工作流于形式。

(七)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素质欠缺

内部审计专业性较强,要求审计人员具有过硬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经济、法律、审计、财务等方面的知识都要熟知并精通。但在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人员懂经济、法律、审计、财务等方面知识的少之又少,一般都未取得经济、审计、会计等专业技术职称,上级组织的内部审计方面的培训也较少,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审计能力普遍较差,不能适应新时代对内部审计的新要求。

三、增强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监督合力的途径

(一)国家审计要指导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内部审计机构

审计署内设机构增设了内部审计指导监督司,职责为“推动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对内部审计机构进行业务指导,监督内部审计职责履行情况,检查内部审计业务质量。组织协调对社会审计机构出具的相关审计报告的核查。”但W市十几个旗县审计机关截至目前都未设置内部审计指导监督股室。审计机关应先设置内部审计指导监督股室,与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充分沟通和协调,指导行政事业单位成立内部审计机构,而后在内部审计人员配备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如内部审计人员要持证上岗,要有经济、审计、财务等专业背景或专业技术职称,对内部审计人员制定继续教育制度,确保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知识能得到及时更新。后续要对基层内部审计进行审计业务质量检查和业务指导,如内部审计业务流程是否规范、审计查出问题定性是否准确等。

(二)新时代下内部审计要主动蜕变

在国家审计实践中,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审计准则和规范,对于新时代发展中的内部审计而言,时代赋予其新的使命。新时代内部审计要借鉴已经形成的较为成熟的国家审计框架或体系,促进内部审计主动积极转型升级,进一步健全完善新时代下内部审计体系,促进被审计单位内部风险防范及完善治理,使我国内部审计适应当前新时代的新要求。

(三)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要优势互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要形成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一盘棋”大格局,实现优势互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一是在审计项目计划方面,加强联系和沟通,避免重复审计或出现审计监督盲区,优化审计资源配置。二是实施审计过程中,要通过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加强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的沟通与协作,如国家审计中审计的重点是什么,内部审计机构在审计时可据此确定或调整审计思路,突出审计重点,为促进审计成效最大化提供保障。三是共享审计成果,国家审计要利用好内部审计的结果。内部审计的结果可以看出内部审计的优势和不足,国家审计可以取长补短,同时指出内部审计的不足,促进内部审计成长。

(四)建立健全审计人员交流机制

应积极创建一个国家审计人员与内部审计人员交流的平台,要以补足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知识缺口为出发点,以提高内部审计人员审计专业技能为核心,使交流常态化。如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人员参与国家审计大型审计项目,以参审带培的方式促进内部审计人员成长;将国家审计机关优秀审计业务骨干选派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机构任职,推广成功的国家审计经验和好的做法。通过建立健全交流机制,拓宽内部审计人员思路,开阔内部审计人员视野,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综合技能和业务水平,助力内部审计工作提质增效,进一步增强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监督合力。

(五)建立健全审计方法技术交流机制

由于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审计服务对象不同,且国家审计具有强制性,内部审计主要服务于部门或单位内部,在实施审计时所用的审计方法、技术就会有差别。国家审计在联网审计、大数据审计等新的审计方式方法上不断创新和突破,内部审计则在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等方面占优势。在审计中,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应根据审计内容的不同,在审计方法技术方面多进行交流,优势互补、融合创新,以确保在审计实践中取得显著成效。

(六)健全完善国家审计利用内部审计成果制度

为更好发挥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的监督合力,协同联动融合要有制度、机制的保障,应出台规章制度,建立两者的协同联动机制制度。在国家审计利用内部审计成果方面,内部审计报告有可能质量不高,查出的问题不深不透,这就需要制度保障内部审计成效,这样国家审计才能更好地对内部审计成果加以利用。如果内部审计查出的问题定性准确,处理处罚适当,且可以整改的问题及时督促单位或部门进行了整改,对重大违法违规违纪问题不在处理权限内的,及时进行了移送,切实发挥了内部审计的作用,那么,国家审计机关可以建议其部门或单位对内部审计人员进行激励。同理,如发现内部审计人员有重大徇私枉法等失职问题,国家审计机关也可向其部门或单位提出处理建议。只有在国家审计有效利用内部审计成果制度的保障下,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才能形成合力。

(七)健全完善审计决定整改落实联动机制

不管是国家审计还是内部审计,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落实是关键,是审计成效的体现。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可建立审计决定整改落实联动机制,国家审计发现问题、下达审计决定后,在整改落实期限内,可将问题交给被审计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或本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让其跟踪监督审计决定整改落实的进度等。国家审计也可以将内部审计查出的问题作为审计的部分内容,审计时关注被审计单位对内部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避免被审计单位对同一类问题“屡审屡犯”,切实发挥审计监督职能。

[图片新闻]

近日,荆州市审计局及时组织局帮扶干部向驻点村——沙市区观音垱镇习口村捐赠了一批医用急救包,帮助做好当前雨雪天气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冰雪灾害风险自主应对能力,切实把扶贫帮扶工作做到细处、落到实处。

(易火生 摄影报道)

猜你喜欢
审计工作行政事业单位
行政学人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关于如何提升计算机审计工作质量的研究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