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题“准”一点

2020-06-12 11:38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0年13期
关键词:沃德题意审题

所谓“审题”,就是审读题目含意以把握作文要求,考生须看清文题要求你必须写什么、怎么写,内容涉及作文的体式、主题、材料,以及标题、字数等。一旦审题有偏差、立意欠妥当,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考场作文的得分。考生该怎样启动自己的发现能力、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实现精准审题呢?

一、理解题意,把握指向

命题人在选择作文命题材料时,是有所预设和偏重的,考生在审题时一定要审出其考查意图和倾向。可参考以下两种方法:

1.抓取关键词句法。关键词句往往是“题眼”,蕴含着材料主旨,因此考生可以把它作为把握材料、审清题意的突破口。关键词句有时是材料中重复出现的词句或议论抒情性语句。比如下列材料:

“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

本则材料的关键句为“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该句关键词有二:一是“力排众议”,“力排众议”就是“竭力排除各种意见,使自己的主张占上风”,显然,沃德是一位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善于突破惯性思维以及敢于坚持正确意见的学者;二是“被忽略”,它指向着“盲人摸象”“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等,也指向着“换个角度思考问题”。

2.分层梳理法。即合理划分材料层次,理清其内在逻辑,为精准把握题意、多方面提炼写作角度打好基础。比如下列材料:

费孝通先生在自己80大寿的聚会上,曾经意味深长地讲了一句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费老这句箴言有三层意思,需逐层解读:“各美其美”说明,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发展好本民族文化;“美人之美”是说要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说明,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實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会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当然,也可理解为:“天下大同”是结果,“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则分说了三个条件。我们要先发现自身之美,然后发现并欣赏他人之美,再到相互欣赏、赞美,最后达到对美的一致与融合。

二、借助联想,明确针对性

考生要使临场写作不离题、偏题,在审题上就要做到准确、深刻,要借助联想的方法,探求试题材料与社会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从而强化作文的现实针对性。作文中的议论总是有感而发的,审题时就要从题目中引出切合题意的感想,并要贴合实际,不能无病呻吟、无的放矢。比如下列材料:

仰望星空的人/总以为星星就是宝石/晶莹,透亮,没有纤瑕,

飞上星星的人知道/那儿有灰尘、石渣/和地球上一样复杂。

——雷抒雁《星星》

对小诗的内容作简要的提炼,我们可知它所表述的含意是:在仰望中,星星是无瑕的,但置身其中就会发现,上面同样有灰尘。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错觉,是距离对情感起了蒙蔽作用。运用联想,我们就会发现社会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事例可以运作类比,如:盲目的出国留学,使不少学子浪费了宝贵的时光;盲目追星,使部分未成年人迷失了自我。

三、先求同,再求异

高考作文题目一般提供的是单则材料,但有时也要求考生阅读多则材料来完成作文,即“组合类材料作文”。考生在对这类作文题进行审题时,应遵循“先求同,再求异”的原则。审清几段材料的共同点,是确保立意不脱离材料的前提;理解几段材料的不同点,则可在比较分析中活跃思维,挖掘出新的角度,使作文立意趋向多元与深入。比如下列材料: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特区口号(深圳,1981)

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时评标题(浙江,2005)

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新区标语(雄安,2017)

针对以上材料,考生应先作求同分析。“求同”,就是要在逐则分析材料意义的基础上,找出它们的共同点。这三条“标语”(或口号、标题)虽出自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但均属改革开放以来提出的宣传语,且都是时代特色的折射。为此考生需要明确:以上材料的基本指向为“审视改革开放40年不平凡的历程”。考生写作时不仅要理解标语表面的意思,还要意识到它们映射出历史发展阶段的演变和发展方式的变迁。考生如果意识到以此为依据,把三则材料结合起来,就可表达改革大业中的“继往开来,和谐发展,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这一主题。

接下来,考生再作求异分析。“求异”,就是通过更为细致的解读,发掘不同材料各自的侧重点(或者说多则材料间的相异点)。把三条标语分开来看,它们分别奏响了各自阶段的历史任务与时代精神的主旋律。通过逐一分析可知,三则材料按时序推进,沿着这40年的轨迹,我们可以回看来路,更可以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作出思考。

四、看清“任务”,逐一落实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审题,要求考生对试题各个组成部分作全面审读,明确“写作任务”是什么,然后按要求完成。如2019年高考全国卷I的作文题中,对于“复兴中学”的设定,考生只要注意到并在文中有体现即可,但“复兴”二字还可以根据演讲需要,将它作为引子或情景运用在文中;“倡议”应是全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演讲最终要达到的目的,考生对此必须加以注意。“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则强调作文内容需贴近个人感受,展现考生的个性化思考和真情实感;“提出希望与建议”的设定,既是演讲的内在要求,也是考生必须完成的写作任务。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年轻的毕业生准备开始新的生活,临行前他去咨询自己的老师。老师说:“记住人有三根骨头,你就能面对任何困境了。它们是眉骨、颚骨和脊梁骨。眉骨让你不断地开阔视野;如果你有疑问的话,颚骨会助你找出答案;脊梁骨则会让你盯住目标,直至成功。”

这道文题包含“眉骨”“颚骨”“脊梁骨”三个方面,其内涵分别为开阔视野、虚心求教、坚持不懈。从写作内容来看,考生既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展开全面论述;也可以抓住一点,进行深入挖掘。从写作对象来看,既可以从小处着手,写个人的成长、发展、追求、奋斗等;也可以从大处着眼,写一个团队乃至国家、民族的起落、成败、存亡、兴替等。

猜你喜欢
沃德题意审题
笑笑漫游数学世界之理解题意
弄清题意 推理解题
审清题意,辨明模型
明确题意 正确解答
“三招”学会审题
赤子沃德 开启中国新纪元
七分审题三分做
沃德 全面启动中国市场
认真审题 避免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