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课能代替课堂教学吗?

2020-06-12 11:46陈彤
现代家长 2020年5期
关键词:网课疫情家长

2020年寒假,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学校推迟开学,孩子们被迫在家上网课。三个多月下来,老师、学生和家长都感受到了科技改变生活的力量。人们不禁猜想:将来是否可用网课代替课堂教学?如果可行,学校还有存在的必要吗?老师会失业吗?

家长:网课虽好,只是太伤眼睛

江苏省连云港市家长苗女士对网课赞不绝口:“如果没有网课这种上课方式,孩子在这个超长假期里恐怕要玩疯,那这场疫情的损失就太大了!我儿子上初二,学习成绩中等偏上,正是吃劲儿的时候,不敢松懈啊!他不听我的话,只听老师的,所以网课太适合他了。他对网课挺喜欢的,说没有学霸在眼前晃,刷题的时候自在一些。我准备开学以后给儿子报几个补习班的网课,又方便又实惠,何乐而不为呢?”

接受微信采访时,高二男生小李断言:“学校用不了多久就会倒闭!我不是仇恨学校,这是大势所趋。您看,现在人们在网上购物,在网上交友,在网上找工作,在网上开会,在网上认证,在网上祭祀,甚至在网上买房子,凭什么不能在网上上课呢?我爸爸二十多年前就是上电大取得本科文凭的!我为什么要每天牺牲睡懒觉的幸福去学校上早自习?我为什么要吃学校食堂的大锅饭?我为什么要在播放热闹电视剧的时候在教室里上晚自习?太不人道了!这次疫情,说穿了就是全面网上授课的预演,在家上学的时代马上就要到啦!”

小学三年级女生家长崔女士对网课的看法是有利有弊:“上网课当然有好处,每天隔离在家,不上网课还能上什么课?但是我女儿年龄太小了,操作手机、电脑不在行,全得我在一旁伺候着。其实我也不老练,一边摸索一边操作,耽误了不少时间,我什么家务都做不成。说是上网课,纸面作业也不少,都要求家长打印出来,然后监督孩子完成。这样一来,我更脱不了身。孩子一开始上网课,我就手忙脚乱的,感觉像打仗。真盼着快点开学!”

初三学生家长齐女士认为,上网课不能代替上学:“作为权宜之计,孩子在家上网课可以理解,但无论网络技术多么发达,上网课也不可能代替上学。孩子上学不只是学知识,还要学习与同龄人相处、与老师相处,还要培养团队精神、自信心、抗挫折能力……现在的孩子越来越宅,绝不能因为上网课让他们变得更宅!否则,这一代将变成‘巨婴的一代!”

家长洪先生认为,网课不能代替课堂教学,但可以一定程度上代替课外补习:“首先,网课的优势是拥有很多优质资源,全国各地的孩子都能上名师的课,成千上万的孩子上同一堂网课,听不懂还能回放,反复听讲解,这在线下是不可想象的。其次,现在的网课服务越来越完善,一堂课结束,相应的辅导、答疑等服务就上线了,跟学校教学差不多,基本上能够保证教学质量。再次,在家上网课,省了路途奔波,孩子能吃上热乎饭,家长省心多了!但是,如果说用网课代替学校课堂教学,我觉得不可能,因为上网课没有人给孩子发文凭啊!”

家长柯先生认为孩子上網课弊大于利:“首先,孩子感觉上网课没有课堂气氛,所以参与感很差。其次,上网课效率低。儿子的同学们也有这样的感觉。再次,上网课要长时间面对屏幕,对视力的伤害太大。我儿子每天六七个小时盯着屏幕,一个月下来,眼镜度数从原来的240度增加到了400度。最后,现在的孩子都宅,缺乏体育锻炼,上网课助长了这种倾向。希望疫情快点过去,让孩子们回归正常的学校生活。”

老师: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可取代

网课大行其道,学校真的会倒闭吗?

小学数学教师林先生认为,用上网课代替上学是可笑的想法:“很多年前,互联网普及,慕课(MOOC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盛行的时候,就有人问我教师这一行还能干多久。前几年,人工智能大发展,又有人问我,怕不怕被机器人抢去饭碗。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后肯定还会有人质疑教师行业存在的必要性,但我认为,只要教育的本质不变,人的本质不变,教师就有存在的必要。因为教育是需要温度的。学校不仅是学生上课学知识的地方,还是学生与社会连接的通道。在这里,他们学会与同龄人相处,在相互的交流摩擦中成长,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在这里,他们可能横冲直撞,可能受伤,但依然受到保护,有人为他们遮风挡雨。事实上,当一群年轻人在一起的时候,有老师恰当引领,每个人都可能会爆发出巨大的能量。而这些是线上教学难以做到的。”

某中学副校长陈女士认为,上网课不适合未成年人:“不得不说网络课堂有它的好处,学生可以直观看课件,听老师讲课不存在看不到黑板的情况。直播的话也可以随时问老师问题,与老师交流,做作业有问题可以收看在线答疑,而且学生和老师都不用花费时间在长长的通勤路上,还可以吃上可口的早饭和午饭。但网络的便捷性仅对有强烈学习意愿的学生有效。人都是有惰性的,需要约束,尤其是孩子。网络教学对于那些有明确目的,有强烈内驱动力的成年人来说,可能是很好的学习方式。但对于中小学生而言,被校园和老师适当约束是有必要的。我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孩子而言,身边的榜样更加重要。在校园里共同晨读的伙伴,一块儿讨论题目的同桌,智慧、亲切的老师,表情严肃的教务主任……都可能成为孩子的榜样,促进孩子的学习。反正我不担心学校倒闭。”

贵州省某山村小学教师莫先生在回复的电子邮件中写道:“孩子们都很喜欢上网课。不仅喜欢听北京的名师讲课,还喜欢看北京的孩子穿什么衣服,剪什么发型。作为教师,我也喜欢陪学生们上网课,因为可以学习名师的授课方法。但是上网课短时期内不可能取代线下教学,因为我们这里做不到每个孩子都有电脑或智能手机。慈善机构援建的电教室只能一周开放一次。”

中学英语教师杨女士力挺课堂教学:“学校课堂教学的价值在于能发挥群体监督机制的优越性。孩子就是孩子,没有监督就会放任自流。在课堂上,氛围很重要,你看别人学,你能不学吗?别人考试得第一,你倒数,你能不急吗?真能没心没肺地放弃未来吗?不会的。这是攀比的积极意义。此外,交流的氛围也很重要,人是群体性动物,需要交流,在交流中获得的知识是书本给不了的。如果孩子天天在家上网课,都变成宅男宅女,成年后不会交流怎么办?所以,学校不可取代。”

专家:网课不是学校教育的终结者

北京某基础教育研究机构的庞教授认为,网课分为网络课程和网上授课两种形式,应该分开来讨论:“网络课程是教师将录制的课程放到网络上,学习者通过观看视频,与教师网上交流,完成相应的作业,最后完成课程的学习。网络课程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实现碎片化学习,还能一定程度上弥补我国的教育不平衡,因而是先进的学习方式。网上授课是借用直播的方式模拟课堂教学,不仅缺乏课堂气氛,而且对一些知识的推演也做不到生动和完整,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所以,网络课程值得推广,但是,用网上授课取代线下课堂的想法是荒谬的。”

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高先生赞同庞教授的看法:“不管是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不管是教育资源相对丰富的城市,还是教育资源匮乏的乡村,目前,甚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学校教育都不会被替代。这是由学校的功能决定的。”他认为,除教授知识外,学校还有抚养功能和社会功能。

所谓抚养功能,形象地说就是学校协助父母照顾孩子。在原始社会,成年人外出狩猎,孩子留在家中,由老年人看护,同时教授一些生活技能,这便是学校的雏形。现代社会,这个功能依然存在,家长上班之前,先把孩子送到学校,交给老师看护,同时传授知识。社会分工越细,学校抚养下一代的功能就越重要。“疫情期间,孩子在家上网课,家长尚且忙得焦头烂额,等全面复工了,家长真的放心孩子一个人在家上网课吗?”高博士问。

所谓社交功能,是指除书本知识外,学校还教会孩子们许多重要的社会技能。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孩子们在学校的每一天都是具体的生活,会交朋友,处理人际关系,有喜怒哀乐,情绪起伏。“设想一下,如果没有疫情,春节期间会有多少同学聚会,小学的、中学的、大学的……如果孩子不上学,没有同学人脉,又是独生子女,他凭什么在社会上闯荡?心中憋屈了找谁倾诉?所以,网课不是学校教育的终结者。”高博士肯定地说。

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医院的眼科医生安女士提醒家长:“上网课的孩子必须调整作息,以适应网课的节奏,还要注意用眼卫生。”

调整上网课的作息,安女士推荐“20-20-20原则”,即每上课20分钟后,要看20英尺(约6米)外的景物至少20秒钟。

孩子上网课要牢记“一臂一尺一拳一寸”,即眼睛与屏幕要保持一臂远,视线保持微微向下;眼睛与书本的距离要保持在一尺左右;身体与书桌的距离为一拳;写字时,握笔手指与笔尖的距离要保持在一寸左右。

此外,上网课时,室内灯光亮度与屏幕亮度差异不要太大,可适当增加屏幕显示的对比度。夜间使用台灯时,房间大灯也要打开,台灯从左侧照明(左手写字则反之)。

“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眨眼次数减少,泪液蒸发得多,泪膜状态就会变差,容易导致眼睛干涩等不适。”安医生强调,“所以,孩子在上网课时要养成在不需要看显示内容时主动眨眼的习惯,也可以轻轻转动眼球,让眼睛获得休息。”

【编后】

新冠肺炎疫情成就了网课的繁荣,这是危机应对的机智,也是科技进步的表现,但是,学校教育博大精深,绝非网课所能代替。疫情過去之后,网课营销必将风起云涌,学校教学对网络的依赖或许也会增强,家长应冷静应对,科学取舍,以免给孩子帮倒忙。遇到具体问题,如果您举棋不定,欢迎通过本刊微信公众号参与讨论。

【编辑:陈彤】

猜你喜欢
网课疫情家长
盗版网课何时休
疫情中的我
网课欢乐多
网课——折磨人的新物种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现在的网课,也太不可描述了
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
家长错了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