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2015—2019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2020-06-15 07:28付腾飞郑珊婉
广州医药 2020年3期
关键词:药品我院报告

付腾飞 严 懿 郑珊婉

1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药剂科(广州510180)2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病理科(广州510180)

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指质量合格的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是药品的固有特性,任何药品都有可能出现不良反应。《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为及时、有效控制药品风险,保障用药安全,国家实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同时指出药品生产和经营企业、医疗机构是实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的实施主体[1]。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2018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年度报告[2]显示,2018年全国医疗机构上报的ADR报告占86.8%,是发现、监测、上报ADR的绝对主体,在及时发现和控制药品安全风险,支撑药品上市后安全监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是一家2008年成立的医院,2015年启动ADR监测上报工作,笔者对2015—2019年我院上报国家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224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以探讨ADR发生的相关规律及特点,完善ADR监测上报工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收集2015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广州市南沙中心医院)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中心的报告,共224例,利用Excel电子表格及手工统计方法,从报告的来源、类型、涉及药品、具体不良反应表现等情况进行分析。

2 结 果

2.1 患者性别及年龄分布情况

224例ADR中,女性略多于男性(1.07:1),年龄最大91岁,最小5个月,平均年龄49.17岁,见表1。

表1 发生ADR患者性别和年龄分布

2.2 ADR涉及药品(种类、剂型、用药途径)情况

ADR涉及药品分布在抗感染、心血管、中枢神经系统等11个领域,发生例数最多为抗感染药,占比43.3%,见表2。单药ADR发生例数最多为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片),占比13.39%,第2为阿托伐他汀钙片和莫西沙星(注射液、片),占比6.25%,第3为盐酸二甲双胍片和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占比3.57%,第4为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占比3.13%,第5为注射用哌拉西林舒巴坦(2:1),占比2.23%,见表3。药物剂型主要有片剂、注射剂、胶囊、外用制剂等8个剂型,例数最高的为注射剂,占比57.14%(粉针剂24.55%,注射液32.59%),见表4。给药途径有口服、注射、雾化吸入、肠内给药、外用5种,ADR发生例数最多为注射给药,占比57.14%,见表5。

表2 ADR涉及药物种类分布

表3 ADR发生例数前5名药物

表4 ADR涉及药物剂型分布

表5 给药途径分布

2.3 ADR累及系统及临床表现

ADR累及系统主要有皮肤及附件、胃肠系统、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等11个系统,ADR发生率最高的是皮肤及附件损害,占比26.43%,其次为胃肠系统损害,占比20.7%,见表6。

表6 ADR累及系统分布及临床表现

注:同一药物可累及多个系统,所以累及系统总例数大于ADR发生总例数

2.4 ADR报告类型和上报来源情况

新的和严重ADR上报情况、ADR上报来源分布分别见表7、表8。

表7 新的和严重ADR上报情况分布

3 讨 论

3.1 患者性别及年龄分布

224例ADR中,男性108例,女性116例,女性略多于男性,研究认为,女性特有的生理特点使得女性对药物的敏感度高于男性[3]。年龄分布于各个年龄段,ADR发生的平均年龄为49.17岁,60岁以上的老人发生例数最多,占比30.8%,老年人肝肾功能衰退,肝代谢药物能力减退,肾排泄功能也下降,易使药物蓄积,老年人又多合并多种疾病,用药复杂,故ADR发生率较高[4],对于老年患者,要加强用药监护,适时和医师沟通调整用药方案,降低ADR的发生率。

表8 ADR上报来源分布

3.2 ADR涉及药品

ADR高发于抗感染药、心血管疾病用药和中枢神经系统用药,三者共占所有ADR的68.75%。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公布的数据(2015~2018)显示,抗感染药的ADR报告数量每年均排第一,抗感染药物在治疗和挽救患者生命的同时,引起的ADR也日益凸显,对疾病治疗产生重大负面影响[5]。其中头孢菌素类和氟喹诺酮类分别占据一二名,ADR发生率最高的为左氧氟沙星。结合表3可以看出,氟喹诺酮类药物(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是我院2015~2019发生ADR例数最多的药物,跟国家药品不良反应中心的监测报告一致,左氧氟沙星,因其适应症广、临床应用广泛、价格低等因素,在临床大量使用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不良反应,是我院化药中ADR发生率最高的药物,且不良反应表现在多个系统,如表现在皮肤及附件上的皮疹瘙痒,胃肠道系统的恶心呕吐,中枢神经系统的烦躁失眠等,临床医师在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时,处方药品前应详询患者既往病史和过敏史,注意特殊人群用药,护士对滴速、溶媒等操作流程要严格核实操作,同时临床药师应对不合理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处方进行及时干预,联合医师制订合理的抗感染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ADR[6]。头孢类药物也是我院监测到的出现ADR最多的药物之一,头孢菌素类杀菌力强、抗菌谱广、组织体液浓度高,可供选择的品规丰富,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国家不良反应监测报告数据显示,头孢菌素使用中发生的ADR数常年高居榜首,我院监测数据与此不符,可能跟我院报告样本数据较少有关系。头孢菌素类高发ADR与药品类型不合理,给药途径、疗程不合适、药品联用等有密切关系[7]。心血管用药发生ADR例数居第二位,我院监测数据显示心血管疾病多发于50岁以上人群,老年人对药物敏感性增加,联合用药较多,故ADR发生率较高。阿托伐他汀钙是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降血脂药物,其不良反应主要为转氨酶升高、胃肠道反应、肌痛等[8],我院监测到阿托伐他汀钙的不良反应为转氨酶升高,但减量或者停药后,转氨酶都恢复到用药前水平。临床在应用他汀类药物前后应加强评估患者肝功能,对肝功能不全患者选取对肝功能影响较小的瑞舒伐他汀等,或根据情况采用保肝药物治疗。

药物剂型和给药途径对ADR的发生有较大影响,静脉给药由于直接入血,无首过效应,作用快,ADR发生率最高[9]。注射剂对药物质量要求较高,药物pH值、内毒素、微粒、赋形剂等均有可能成为ADR诱因,特别是不溶性微粒可造成局部循环障碍,引起血管栓塞,产生水肿或静脉炎等。静脉给药中不同剂型的注射剂诱发的ADR亦有不同,李学林等[10]对红花黄色素注射剂不良反应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发生率显著高于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刁丽等[11]研究表明红花黄色素导致不良反应的患者年龄低于粉针剂,首次用药和24~48 h内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高于粉针剂,注射液引起的皮肤及附件损害和呼吸系统损害数大于粉针剂,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胃肠系统损害和心血管系统损害数低于粉针剂。我院监测到的注射液和粉针剂的ADR发生情况与之类似,可能是注射液对剂型稳定性要求较高,温度、湿度、光照、辅料(增溶剂、稳定剂)等对注射液质量影响较大,导致其ADR发生率较高。相比静脉给药,口服给药的ADR发生率仅有40.18%,临床应遵循“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原则,选择相对安全的给药方式,降低ADR发生率。

3.3 ADR累及系统

我院监测到的ADR累及系统前三名分别是皮肤及附件(26.43%)、胃肠系统(20.7%)、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18.06%)。皮肤及附件损害主要表现为皮疹、瘙痒、红斑等,症状较轻,消化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和腹泻,症状较重者对症补充电解质治疗,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和烦躁等,一般停药处理,多数转归良好。皮肤及附件损害易于发现,胃肠系统损害和神经系统损害症状也比较明显,而对于血液系统、肝肾系统等经过一定用药时间、需要生化检测和前后对比才能发现的ADR损害,发现率较低[12]。临床应加强对潜在性、迟发性、隐匿性ADR的监测工作,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3.4 ADR报告类型及上报来源情况

2018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显示,新的和严重ADR报告比例呈持续增长态势,新的和严重ADR报告比例的增长也表明我国ADR监测数据总体质量和可利用性在逐步提高[13]。从表7可以看出,我院224例ADR报告中,严重的ADR报告比例仅为6.25%,远低于WHO规定的30%标准,提示我院ADR报告质量偏低,严重ADR主要是由抗感染药引发的心血管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以及休克,停药对症处理后转归良好。

我院从2015年实行ADR监测以来,整体数量保持增长的趋势,上报来源从开始的以医生上报为主,到后来的以药师尤其是临床药师上报为主,护士上报率为0。部分医生和护士对ADR存在认识误区,包括认为ADR就是医疗错误和医疗事故、发生ADR的药就是假劣药等。护士执行医嘱,面向临床患者,最容易发现不良反应[14],然而由于护士对ADR认识的不足,严重缺乏上报ADR的意识,导致护士无人上报ADR。近年来临床药师在ADR的监测上报中发挥越来越多的作用,医生由于担心医患纠纷、工作繁忙等原因上报积极性有所降低,我科也针对性的组织临床药师逐个病区进行宣讲,消除临床顾虑,并继续推行ADR上报奖励政策,调动各方积极性,一旦发现疑似ADR,采取相应紧急处理措施后,及时填写ADR报表,防止漏报。

随着不断研发成功的新药推向临床,药品品种的增多和普及率的提高,ADR发生率逐年上升,ADR监测工作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其不仅是药品上市后再评价的重要手段,也是设置药物警戒线和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重要环节[15]。通过对我院近5年ADR上报情况的全面梳理分析,建议临床医护人员需重视药品的合理使用,重视ADR的监测上报分析工作,医生、护士、药师应紧密合作,在ADR的监测上报中协同合力,对ADR的发生追踪溯源,及时发现和控制药品安全风险。我院开展此项工作较晚,ADR监测数据相对较少,未来我科将及时对ADR上报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做好ADR监测上报工作,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猜你喜欢
药品我院报告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报告
药品采购 在探索中前行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谁赢谁输?
报告
报告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
药品集中采购将走向宽松
我院田径运动会顺利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