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时代背景下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践创新研究

2020-06-15 06:25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实践创新新时代

摘   要:网络群众路线是新时代群众工作的产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新时代践行网络群众路线既存在不少机遇又面临新的压力和挑战。新时代践行网络群众路线的实践创新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提升网络服务能力;建立和完善网络空间的相关管理机制;主导网络话语权。

关键词:新时代;网络群众路线;实践创新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9-6922.2020.02.009

文章编号:1009-6922(2020)02-56-09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路线,网络群众路线是新时代群众工作的新成果。有学者指出,党的群众路线从成立到现在经历了“政党上街(市民路线)—政党上山(农民路线)—政党上台(公民路线)—政党上网(网民路线)”[1]的发展历程。该观点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特质,说明了党的网络群众路线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导下,坚持与时俱进并经实践检验的重要成果。

网络群众路线的概念是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提出的。他要求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走网络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2]

参考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定义,所谓网络群众路线,即充分尊重广大网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坚持“从网民群众中来,到网民群众中去”,最大限度地运用网络平台问政、问需、问计于民,保持党同网民群众的密切联系。[3]网络群众路线是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丰富和发展,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借助网络工具实现群众路线的实践创新。

一、网络新时代践行群众路线的发展现状及现实意义

(一)网络群众路线的发展现状

互联网于上世纪末在我国兴起,短短二十几年就取得了飞速发展。互联网的使用实现了资源共享和跨时空交流互动,促进了人类传播方式的发展变革,从而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工作等领域。但在新时代互联网呈现出个性化发展的趋势。人们通过互联网拥有了更多的主动权、参与权和话语权,在社会中的主体作用也被提升到了新的高度。这给新时代的网络群众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近年来,在互联网的巨大冲击下,一些传统主流媒体作为我国宣传思想工作的主力军、舆论引导的主阵地,步履维艰。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截止2019年6月,我国网民人数已达8.54亿人,其中手机网民8.47亿人,占比99.1%。同时,网络新闻用户已超过6亿,只用手机看新闻者占比为62.9%。对比网络平台,从微信和支付宝的“红包大战”到各大网络直播平台野蛮生长,互联网同领域之间的相互竞争日趋白热化。从微博平台强势回归呈复苏之势到“知乎问答”“今日头条”等各类公众号平台及抖音视频类网站APP的迅速崛起,互联网舆论阵地成熟化、多元化和可视化特征日渐凸显,百花齐放的互联网产业形态逐渐形成。互联网已成为当今社会最为日常化、功能最强大的信息集散地,已成为文化传播和意识形态传播的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互联网战场直接关系国家政治安全与社会和谐稳定。正如習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

网络社会作为一种三维化的社会结构,打破了现实社会的等级差别与地域限制,可以使党群联系方式由传统的自上而下单向联系转化为灵活的双向互动对话沟通模式,提升了群众的参与机会和主体地位,有利于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满足感。以南充市“三国源论坛”为例,该论坛设有网络问政板块。该板块自开通以来,由网民发起的问政帖文与年俱增(如表1所示)。网民诉求广泛涉及城建、交通、就业、环保等领域,然后由政府充分调查,积极作出回应,力求及时妥善解决老百姓所遇到的种种问题。网民发帖数量年均增长率为17%-19%,政府回复率由38%增长到70%,目前基本上已实现100%的回复,发展势头良好。

(二)新时代践行网络群众路线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满足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现实需要。网络新时代,我国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群众的民主法治意识不断增强,社会参与意识也日渐强烈。有鉴于此,党委和政府应当不断完善践行网络群众路线的载体和平台,更好地保障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以乐山市网络对话平台为例。该平台是乐山市委、市政府及各级党委政府及职能部门听民意、汇民智、解民忧的网络互动平台,集“日常对话”“集中对话”“重大决策网上咨询、网上公示”于一体,是新形势下党委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该平台是与现实社会管理层级相匹配的网络社会管理平台,由市网络舆情中心依托乐山新闻网“海棠社区”建设和管理,按照“一个中心、三级平台”的组织架构建立。“一个中心”指由市网络舆情中心牵头;“三级平台”即乐山新闻网“海棠社区”网络对话总平台(一级平台),各县(市、区)和市级部门在此平台下设分平台(二级平台),各县(市、区)级部门、乡镇(街道)及市级下属单位在分平台下设子平台(三级平台)。按照“属地管理、分级实施”的原则运行,形成中心主导、分级负责、整体联动、相互协作的管理机制。总平台、分平台、子平台既有统一的后台程序和数据库,又相互独立、责任明确,便捷高效地回应网民意见建议和诉求。[4]乐山市网络对话平台自2013年11月试运行,半年时间里接受网友反映问题2227个(市级部门1682个、区县部门545个)。已回复问题1198个,回复率为53.79%;已办结问题739个,办结率为33.18%。共开展25次集中对话,现场共回答网友问题600个,总点击量达45万次。推出“重大决策网上咨询网上公示”版块,共有咨询5个、公示29个、公告113个。网络对话平台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及职能部门与群众有效沟通的途径。

2.有助于预防和惩治贪污腐败现象。在新媒体时代,网络监督已成为我国反腐败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借助网络空间,民众积极参与反腐败的渠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当前网络空间主要存在着两种形式的反腐败参与类型:

其一起源于官方模式,即由民众通过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监委、中纪委等官方网站平台进行实名举报、提供线索和提出建议。早在2003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即建立了网络举报平台,这标志着我国网络反腐的开始。随之,中央纪委监察部也公布了中央纪委信访室、监察部举报中心网址,又于 2009 年开通了12388举报热线。党的十八大以来,官方模式又进行了较多改革。2013年9月新版的中央纪委监察部官方网站开通上线,网络举报数量更呈现出急剧上升之势。2013年9月2日至10月2日,中纪委举报网站统计的网络举报数量高达2.48万多件,平均每天超过800件;而在开通之前的同年4月至8月每天只收到各式举报300件。

其二则多发于民间舆情事件中的民间反腐参与。这类参与往往以民间自发的网民、网站和团体组织等反腐力量为主体,借助互联网庞大的网民群体,利用微信群、QQ群、网络论坛社区、微博等新兴社交媒体的技术和传播优势,通过捕捉、筛选、深挖腐败线索,从舆论散布到形成特定的舆情事件,从而引发官方的正式介入和反腐机构的专业行动。近年来具有广泛影响的“房姐”“表哥”被立案侦查,以及李春城、雷政富、严春风等官员的落马,都是网络反腐成功参与的典型案例。

相比较而言,网络公众反腐败参与的第二种形式即民间网络反腐模式因其高效便捷、参与度高,越来越受到网民的广泛关注。

3.有利于推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政府善治。在网络新时代背景下践行群众路线,要求在网络环境中也要坚持民主集中制,提高网络群众的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与政府共同治理国家,实现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有效地改进政府执政的方式和方法,提高政府公信力和办事效率。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指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这对新时代的群众工作提出了更多新要求。

在网络新时代背景下,通过网络实现党的群众路线实践创新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密切党群关系、提升治理水平和执政能力的有效选择,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党的群眾路线与网络时代背景相结合而产生的新观点,是互联网思维与党的群众路线实践的新结合,也是提高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的新尝试。利用好网络工具,打通民意民声上传的新通道,与人民群众携手编织“网络群众路线”,真正把网络群众的民意和智慧及时有效地转化为施政的源泉,可以有效地应对各种发展风险和执政考验,有效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政府善治。

二、网络新时代践行群众路线面临的主要困境分析

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的理念以来,党的网络群众路线工作卓有成效,但还有很多不足。

(一)党员干部运用网络走群众路线的意识不强、能力不足

网络和新媒体为践行群众路线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也对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和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面对网络新媒体和智能化办公平台,不少党员干部还存在能力不足的问题。特别是某些年龄偏大的同志没有及时掌握相关网络知识,无法胜任网络时代电子政务新要求。

根据笔者调查,在党员干部对政务社交平台使用情况方面,虽有超过96%的人使用过社交媒体 ,但还有超过3%的人完全没有使用社交新媒体。社交媒体中使用微信的人数最多,占87%(但大都用于聊天和抢红包);其次是QQ、微博,分别占到78%和50%。问及“是否会在社交媒体上订阅有关政务公众平台内容”时,虽然有超过96%的人表示会使用社交媒体,但其中仅有33%的人会选择订阅有关政务内容,仅有6%的人会经常浏览关于政务的订阅号,其余的偶尔或完全不浏览。问及“对政务社交平台的内容是否感兴趣”,有70% 的人对政务社交平台上的内容不太感兴趣 ,12%的人完全不感兴趣 ,只有大约18%的人表示感兴趣。

(二)网络民意的真实性问题不容忽视

网络因其本身的局限性导致网络民意表达的真实性还存在不少问题,严重影响了网络群众路线的践行效果。

以2015年底乐山市“寄生树”舆情事件为例。当年根据市民反映的情况,乐山市风景园林局多次组织专业人员对乐山中心城区滨江路、滨河路、竹公溪沿河城墙等地的寄生树安全问题进行现场勘察和论证,发现其存在比较严重的安全隐患。虽然这些寄生树为乐山城区增加了一些景致,也在夏日为广大居民带来了片片绿荫和阵阵清凉,但因为威胁到了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市风景园林局随后组织人员砍伐了约30棵树寄生树。此举本是正常日常工作,而且该局还进行了公告并在现场设了施工牌,但仍受到诸多市民、网友质疑。此后乐山市风景园林局被迫暂停了寄生树砍伐排危工作,但质疑之声久久仍未停歇。

按理说,砍伐有安全隐患的寄生树本是该局日常工作,也不违反信息公开相关规定,为何还会陷入质疑的舆论漩涡中?相关人士认为,从舆情处置角度来看,此次事件在事先准备、事后应对方面均存在许多问题。有关专业人士建议,类似事件应至少提前15天征求群众意见或造势,而且发布渠道要尽可能多和广。一方面,要积极寻找舆论共同点,最后就算还是要砍树,也让大家有心理缓冲期;另一方面,更应该积极寻找技术共同点,说不定真能找到更好的处置方式。而园林局在简单公告后基本无信息跟进是导致舆论持续发酵的重要原因。根据“黄金一小时”原则,回应舆论关切越快越好。面对市民和网友关切,园林部门应尽快回应,及时主动公布此次砍树的原因、过程,以及后续的完善和提升计划,以此赢得市民的理解和支持。总之,政府部门要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对市民关注的问题采取事前、事中、事后都充分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三)党群沟通的网络平台尚待完善

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的崛起改变了过去单一的信息传输渠道,新媒体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为党和群众之间建立起一个更为便利的沟通平台。但当前党政类沟通平台总体上还存在以下问题:

1.质量不高,层次偏低。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沟通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兴起。表面上微信公众号、手机APP、微博等多种形式的网络沟通平台为数不少,但党政类网络沟通平台还不够多,现有的平台质量普遍不高,层次偏低。优质平台奇缺,无法满足群众需求,影响党群顺畅沟通。

2.定位不清,功能模糊。当前许多党政类平台定位非常不清楚,主旨不够明确,发布内容五花八门、形形色色,群众往往感觉不知所云。比如某些公共政务平台为了吸引关注,热衷发布娱乐八卦、菜谱养生知识和心灵鸡汤等内容,造成了角色明显错位和功能严重缺位的问题。

3.运营不善,体验性差。新媒体时代,广大网民群众对党群网络沟通平台的期待不再满足于传统政府网站的信息公开,而是更期待通过新平台实现业务受理、政民互动和网上办事等政务的智能化和智慧化。然而当前党群网络沟通平台普遍存在管理不善、信息更新不及时、不好用的问题,严重影响群众体验,更难以满足群众的需求。

根据党员干部对政务社交平台使用满意度问卷调查,在“通过政务社交平台的使用对工作和生活的帮助”的相关问题的回答中,有45%的人认为给其工作和生活有效提供了便利,有23%的人认为其提供了有效的投诉渠道,但也有约24%的人认为完全没有任何作用。在“政务社交平台有什么不足”的问题回答中,有约37%的人认为政务信息的透明度还不够高,大约36%的人认为公开信息的准确性还不够,还有34%的人认为政务信息太过严肃或单调刻板、形式不够新颖和多元化,有31%的人认为其完全无法满足个人的需求。

(四)网络群众路线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

1.维护和保障广大网民群众权益的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健全。当前网络谣言、网络暴力和网络诈骗等网络失范行为严重破坏了良好的党群互动环境,给践行网络群众路线造成了极大障碍。特别当前,网络和手机APP在社会各个领域、各行业、各群体普遍使用,网络用户信息泄漏的情况较为普遍。日前发布的《2019全国网民网络安全感满意度调查统计报告》显示,37.4%的网民认为网络个人信息泄露非常多和比较多,58.75%的网民表示曾遇到个人信息被侵犯。

虽然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网信办等机构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用以维护广大网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但总体看来,收效甚微。未来我国网络沟通平台健康化法治建设依然任重道远。

2.互联网舆论宣传机制尚存在诸多问题。一是部分地区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有待健全。互联网舆论宣传直接关系到国家意识形态工作的安全和健康发展。当前我国宣传工作队伍力量偏弱,意识形态工作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也不够完善,激励和促进作用也不明显;意识形态工作总体上存在主体责任不到位、阵地管理不到位、应对能力不到位、督查考核不到位等突出问题。二是互联网舆论格局亟待重塑。目前部分网络媒体比较缺乏主旋律和正能量导向,让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民粹主义等极具诱惑性和煽动性的错误思潮乘虚而入。在互联网这个极具情绪性和煽动性的舆论场上,由于受众群体多为年轻网民,他们极易被一些错误思潮影响而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主流意识形态造成了巨大冲击。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重塑互联网舆论格局势在必行,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也注定更加艰巨。三是部分地区网络舆情处置水平有待提高。当前,网络因其迅速、高效便捷的传播特点承载了消息传播和信息反馈的重要功能。如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强权弱势等消息一经上网,极易触动公众的心理敏感点,点燃公众情绪。处置稍有差池,便会引发较强的舆情烈度。与此同时,部分职能部门应对网络舆情的手段较为被动,必要的舆情预测和评估体系薄弱,应对网络舆情的工作机制比较落后,在舆情来临之时容易错过最佳时机,酿成重大舆情危机。此外,在处置网络舆情倾向时往往忽略了舆情危机的源头治理,忽略了对网络舆情相关事件的收集、统计、分析和研究,从而在处置危机时,往往会错误研判舆情的发展态势,在危机处置中处于被动地位。

三、网络新时代践行群众路线的主要路径分析

新形势、新挑战和新任务,要求我们党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积极践行网络群众路线,更好地服务群众、引领群众、动员群众坚定不移跟党走,凝聚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党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也是走好网络群众路线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1.积极主动团结最广大的网民群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以人民群众利益为中心,保持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通过网络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为網民群众服好务。同时创造条件吸引更多的网民群众积极上网表达民意民愿,努力同最广大的网民群众打成一片,凝心聚力一起构建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同心圆。

2.大力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度和获得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时强调的:“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在新时代背景下践行网络群众路线,党委和政府也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重视网络群众的诉求,并通过不断创新网络平台内容和参与方式,吸引更多网民关注和积极参与,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度和获得感。

(二)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要求互联网发展的成果要惠及全体人民群众,这对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把握新机遇,加快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当前我国即将迈入5G时代,我们要牢牢抓住当前信息化发展的难得机遇,进一步加大网络带宽和移动通信服务设施建设,不断提升网络信息技术创新能力,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网络使用服务。同时要狠抓网络基础教育,为促进资源共享打下坚实基础。加强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建设力度,对农村地区给予更多的政策扶持。应通过加大投入和完善网络接入条件为农村群众提供价格更低廉和性能更适用的信息服务,促使农村实现网络全覆盖,使更多优质信息资源能被农村群众所用。

2.加大网络信息平台建设,切实维护政治安全。要加快信息化建设,牢牢把握5G、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在建设“数字政府”、发展“数字经济”、构建“数字社会”上有更大作为。要切实加强地方网信体系建设,努力打造一支“讲政治、懂网络、敢担当、善创新、守纪律”的网信队伍。要全面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善用法律管网治网,加强部门联动,强化技术支撑,建立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要广泛凝聚人心,放大党的声音,重视做好青少年工作,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要切实维护政治安全,严厉打击、清理网上政治类有害信息,敢于同一切错误思想言行做斗争,做好网络统战工作。要压实网络意识形态和网络安全工作责任,明确工作标准,严格开展成效评估,精准追责问责。

3.科学运用“互联网+”理念,以发展实效造福广大人民群众。党员干部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实现党的群众路线实践创新,要科学运用“互联网+”的理念,将以人为本、多元化融合、多层次创新等理念融入到政务、教育、医疗、文化以及社会救助等方面的群众工作中去。力求通过实施“互联网+”来提升网络时代背景下党的群众工作的效率,切实造福广大群众。

(三)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提升网络服务能力

新时代背景下,践行网络群众路线需要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大力提升网络综合服务能力,积极转变工作方式。

1.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首先,党员干部要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做到心中有民、执政为民。网络空间也有民生问题,要求我们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根本工作指向和最高价值追求,从点滴小事做起,为人民群众多办实事、办好事。其次,党员和领导干部要认清形势、端正态度,积极主动了解互联网和新媒体的特点和属性,顺应互联网发展的新规律,适应新变化,跟上新步伐。

2.积极提升网络综合服务能力。由于主观意图、认知水平和信息不对称等原因,网络空间里群众的意见可谓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网络群众的利益诉求也各不相同。有些诉求也未必合理,甚至存在别有用心者造谣生事、以讹传讹,宣泄不良情绪等现象。此时就需要党员干部通过自身坚持不懈的努力学习,学会网上积极收集民意、网下努力解决群众问题,真正做到贴近人民群众,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3.及时转变工作方式。党员干部要认真研究和把握网络新时代群众工作的新特征和新规律,学会运用新的信息传媒手段与群众沟通交流,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和治理水平。要积极借助微信、微博、公众号、论坛和政务平台等方式主动加强与群众的沟通和交流。要以包容和开明的心态积极接纳广大网民的不同意见,特别要善于换位思考,站在群众的角度去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求同存异、去伪存真,积极吸纳网民的合理化建议,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办事效率。在处理网络群众投诉和矛盾纠纷调处等问题的过程中,要注意照顾群众的情绪,善于倾听,尊重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从而提高网络群众工作的效率与效果。

(四)建立和完善新时代网络空间的相关管理机制

1.多层次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守好网络舆论阵地,对正面宣传、舆论引导、应急管理、基础管理等方方面面,各级各部门应切实肩负起应有的责任,确保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一要健全工作运行机制。建立网格化工作机制,各网格主体根据工作实际,出台、完善意识形态工作中新闻舆论、文化文艺、社科理论、网络、学校思想、宗教思想六大阵地管理制度和主体责任报告、联席会议、分析研判、风险评估、重大问题处置、情况通报、教育培训、督查考核、问责九大运行机制。各网络相关责任人要严格落实责任清单和责任分解任务,切实履行好本级网格管理和对下级网格指导、督促、检查职责。二要建立健全相关考核和责任追究机制。要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工作紧密结合,一起部署、一起考核。三要加强督查问责。各网格责任人员要对本级网格和下级网格定期进行督查巡查,对督查巡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网格责任主体反馈,并监督整改。

2.多元化互联网网络舆情应对机制。一是完善信息发布、舆情监测和舆论引导机制。切实做好网络舆情预知、预警和处置工作,做到第一时间畅通传达、第一时间正确反应、第一时间正面回应、第一时间正确引导。二是强化内控体系建设。积极加强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设和监控维护,发挥门户网站宣传的主阵地作用,保证门户网站不被他人利用和攻击;创新政府新闻机制建设和网络信息回应工作;建立健全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有针对性地对群众关心的问题释疑答难。三是注重超前预防。在一些敏感、热点、难点问题的处置上,集思广益,深入研究网络态势,多渠道加强与各网站监管人员(包括一些博主、群主和热点论坛、社区版主等)的联系与沟通,使之成为我们政府工作的志愿者和同盟军,共同维护与加强党的网络舆情管理。

(五)建设网络主阵地,主导网络话语权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守好网络舆论阵地是等不了、慢不得、丢不起的重大责任。这要求我们必须发挥互联网舆论宣传主导作用,抢占意识形态主阵地。

1.多形式推进网络媒体和主流媒体融合发展。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要齐头并进,守好网络舆论阵地。一要发挥主流媒体重要引领作用。主流媒体凭借新媒体无可比拟的信息采集能力和自身的权威性、专业性,发挥主动发声、直接发声的作用,成为重要舆情事件披露、影响网络信息环境、决定舆情走势的重要力量。二要发挥网络媒体引导作用。网络媒体应遵循“内容都是媒体的生命”发展原则,遵循新时代媒体传播规律,发挥网络舆论阵地的主导作用,充分利用网络论坛、新闻跟帖、博客微博及自媒体空间里不断开发的新型视频、音频、图文传播渠道,在新闻采集、组织、發布、审查中,认真处理好群众意见、新闻留言、论坛跟帖等民意、民声,在网民群体与党委和政府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使网络成为政声下达、民意上传的舆论宣传新型阵地。

2.多渠道营造风清气正的互联网空间。一要发挥网络磁场效应。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坚守主阵地,汇聚正能量,构筑起牢不可摧的网络屏障体系。二要把网络作为畅通民意的窗口。各级领导干部透过网络的窗口作用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实实在在听民意、实实在在解难题、实实在在办实事,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贴近群众诸如养老、医疗、教育、扶贫、住房等民生的重大关切,让互联网成为同群众沟通交流的新平台、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接受人民监督的新渠道。三要修复优化网络“生态链”。互联网必须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绝不能让网上行为超越国家法律界限。对于部分网民发布负面的、消极的甚至反动的煽动性言论,必须依法管网治网,构筑网络安全屏障。

3.多样化打造意识形态宣传主阵地。一是不断拓展网宣阵地。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各省、市、区网络媒体宣传主阵地,大力建设各地方门户网站,全景展现各省、市、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推动政务新媒体阵地建设,搭建新媒体宣传平台,拓展传播渠道,增強网上宣传传播力。二是突出网络文化建设。全面推进网络公益行动,实施微传播工程。大力制作类似《大国重器》等系列爱国片,可制作推出各省市区系列微电影历史宣传片,广泛开设各省市区微信公众号,利用视频、音频、文艺创作、诗词书画比赛等形式吸引网友互动参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递网上正能量,抢抓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把中国“真故事”“好故事”“感人故事”和“精彩故事”传递给广大网友,为我国的发展凝聚共识、凝聚人心、凝聚力量。三是丰富网络内容管理。转变管理观念,以内容服务为切入点,变宣传为服务、变受众为用户、变节目为产品。运用大数据等新的媒体管理手段,找准目标受众及其信息需求,加快信息的多样化、个性化生产,通过“分众化、差异化”传播实现意识形态宣传正向舆论的引导。四是加强舆论引导。对于互联网上的负面及攻击性言论,要及时进行正面回应,要第一时间报告上级及相关部门,协同处置,力求最短时间、最大限度内消除负面影响,平息舆情风波。同时及时与传统媒体取得联系,加强沟通,积极发挥传统媒体的引领作用。必要时可以召开新闻发布会,通过专业的新闻发言人对外发布舆情,并积极通过专业的网络舆情评论员适时跟帖正面引导群众,避免重大舆情危机进一步扩大。

总之,走好网络群众路线就是守住党的生命线,就是将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在基层、落在民意、落在民心上。只有把网络群众工作做实、做细,走好新时代的网络群众路线,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参考文献:

[1] 王晓芸,吴夕孜.新时代网络群众路线:内涵、价值、困境与策略选择[J].理论导刊,2019(04):53-59.

[2] 李君怡.网络时代背景下党的群众路线实践创新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8:13.

[3] 蔡林琳.互联网时代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锦州:渤海大学,2016:2.

[4] 乐山新闻网.乐山市网络对话制度[EB/OL].http://www.leshan.cn/GB/28/215466.html.

责任编辑:秦利民

猜你喜欢
实践创新新时代
基于《证券投资实务》课程的项目导向教学改革思考
新课程高考对学科思维素养的创新考查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引机械创新设计项目入机械原理教学
面向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嵌入式系统教学研究
实践创新驱动的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