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县域政治生态建设研究

2020-06-15 06:25殷婕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政治生态从严治党

殷婕

摘   要:党的十九大提出“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这一时代课题,并将“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这一政治要求写入党章成为全党全社会共同的政治追求和政治任务。此后,政治生态的概念被广泛关注。县域政治生态作为一个县域内政治生活现状及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反映,是地区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是将全面从严治党覆盖到“最后一公里”的基础性工程。针对县域政治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应强化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持高压惩处腐败,加强政策策略把握,强化监督第一职责,强化队伍自身建设。

关键词:从严治党;政治生态;县域政治生态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9-6922.2020.02.11

文章编号:1009-6922(2020)02-71-09副题引题题一题二

“郡县治,天下安。”在我国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县一级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国家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的重要基础。县域政治生态作为一个县域内政治生活现状及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反映,是地区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不仅是国家政治生态全景的“取景框”和“参照物”,也会以倒逼的方式对国家政治生态产生影响。加强县域政治生态建设,找准影响县域政治生态的病灶,探索县域政治生态建设的对策,对于党巩固执政根基、应对风险考验、完成历史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推进县域政治生态建设的重大意义

(一)基于中央及四川省委的部署要求

1.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纵深发展的基本前提。县是联系基层群众与上级政府的桥梁,要实现全面从严治党的目标,就要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原则推动县域政治生态建设这一基础性工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覆盖到“最后一公里”。

2.准确认识政治生态客观状况的正确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整饬党风,政治生态明显好转。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违背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事件仍屡有发生,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四风”问题还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这些问题如不果断处置,将危机党内团结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美好前程。

3.主动创造生动活泼政治局面的必然要求。营造风清气正的县域政治生态为实现“四个伟大”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凝聚起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兴旺发达的强大能量。

(二)基于乐山现实的迫切需要

1.增进群众福祉的重要路径。2017年和2018年,乐山查处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共计795个,处分385人,说明当前乐山还有少数基层干部存在作风不实、为政不廉等问题,这就要通过一系列净化县域政治生态的现实举措,主动发现问题线索,维护群众利益,增进群众福祉。

2.拔除烂根病树的重要举措。2018年,乐山市立案审查调查各类贪腐案件1268件,处分1332人,较上年分别增长31%和50%,说明当前影响县域政治生态的顽症痼疾还没有彻底根治。这就要求我们找准破坏政治生态的症结,靶向整治,坚定不移拔除烂根病树,实现基层政治生态的气象更新。

3.确保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打造良好的县域政治生态,是乐山实现高质量发展、坚定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坚持“旅游兴市、产业强市”发展主线、加快建设全省区域中心城市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决胜小康社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人民安居乐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前提。

(三)基于护根行动的深化拓展

1.治理基层“微腐败”的“根”在于优化县域政治生态。2017年、2018年,乐山为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深化护根行动效果,分别颁布了《关于开展“护根”行动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深化“护根”行动净化县域政治生态的指导意见》。其中指出,净化县域政治生态是深化护根行动的抓手,县域政治生态的优化关系着护根行动的实施效果,是治理基层“微腐败”的根源所在。

2.培育崇廉尚洁新风的“源”在于优化县域政治生态。深化护根行动,不仅要致力于通过拔“烂根”、治“病根”、理“乱根”,对已经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治和规范來消除负面影响,更要通过强化政治引领、培育担当作为、激发干事热情等方面固本培元,树立正面引导,厚植出能孕育崇廉尚洁、风清气正“新根”的肥沃土壤。

二、当前乐山县域政治生态建设的破题实践

(一)动态“监土”,开展监测预警

1.划清权责边界,督促责任落实。为确保各级干部有担当,2017年乐山推行行政权力清单制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通过开展行政权督察,清理行政权事项5224项。通过推行明、询、查、考、述、评、究“七步工作法”,推动全市各级党委(党组)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纪委(纪检组、纪工委)监督责任的落地,形成了压力层层传导、责任环环相扣的落实体系。

2.紧密干群关系,反馈民情民意。一是聚民意,搜集群众需求。2018年3月底,乐山整合55个热线电话,连通3000余个部门和公共服务单位,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12345”心连心服务热线,通过四级快速响应机制以求实现群众在政策法规咨询、矛盾纠纷处理、违法线索举报等方面问题的集中响应、受理和办结。2018年底,心连心服务热线的累积办结率和满意度已分别达到99.10%、94.25%,高效解决了群众各类需求。二是汇民心,补齐民生短板。通过百姓“评政”院坝会,将惠民惠农政策、财务收支、发展规划等群众关心的事项进行现场公开公示,让干部直面群众质询和评议,解决群众需求。三是解民忧,解决群众困难。改进干群沟通方式,有效密切干群关系。如沙湾区将“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通过公布干部电话、与群众在会议室面谈,把群众“请进来”,将问题聊透、解决;通过每年两次的集中上门,让干部“走出去”,主动对接群众,逐户建立户情档案,从中搜集整理问题,实现群众需求立改立办。

3.拓展监管渠道,提升预警实效。一是建机制,拓展监督渠道。为实现监察全覆盖,乐山完成县一级党和国家机关全面派驻纪检监察机构,全市监察对象由改革前的9.2万人增加到15.6万人。二是沉重心,延伸监督触角。为推动监察权向基层延伸,乐山在乡镇一级设立了33个监察室,明确监察专员和监察信息员,形成“片区+乡镇+村居”的监督联动网络,在村一级开展村务监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通过建立“1+5”制度體系,对村(居)务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督,督促基层干部规范履职用权。三是强监控,升级监督手段。在传统监管方式的基础上,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民情民意的及时掌控和民生实事的及时预警。如沐川县开发了“财易管”监管系统,加强对脱贫攻坚项目资金的实时监控,向群众公开项目资金的流向,方便群众及时发现、反馈问题、纠正预警。截止2018年底,“财易管”系统已纠正错误信息2000余条。

(二)着力“改土”,靶向重点整治

1.落实追责问责,严格责任担当。一是聚焦点,严格追责问责。聚焦脱贫攻坚、环境保护、扫黑除恶等重点领域开展“靶向”整治,严格追责问责。2018年,乐山市全市追责问责354人、处分112人;出具党风廉政意见779人次;开播4期“嘉廉话”《阳光问廉》全媒体直播节目,曝光问题12个,处理104人。二是全覆盖,开展巡视巡察。在落实意识形态责任、打好“三大攻坚战”、实现高质量发展、优化发展环境、推进“挂图作战”等方面加强巡视巡察。2018年,全市办理中央巡视组、四川省委巡视组转交信访件72件,对2个县(市、区)、11个市级部门、974个基层党组织开展政治巡察,发现问题1400余个,纪检监察机关根据巡察移交问题线索立案140人、处分117人、移送司法机关7人。三是治微腐,铲除污染源头。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把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来抓。2018年全市处置问题线索3166件,立案审查1268件,收缴违纪违法款8181万元,在扶贫领域“3+X”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中查处问题349个,处分283人。

2.整顿软弱涣散,持续正风肃纪。通过统筹安排党员领导干部定点联系帮扶、派出专项工作组进驻整顿、举办后进党组织书记“回炉班”、调整优化班子成员、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等方式,整顿提升后进党组织。2018年,乐山市共整顿转化各领域软弱涣散党组织227个,较2017年增加272%;开展乡村(社区)班子运行情况分析研判,优化调整乡镇领导班子成员191名、村“两委”干部352名,调整撤换不合格、不称职、不胜任党组织书记80名。

3.完善纠错机制,激发干事热情。一是“严管”,着力抓早抓小。为强化预警效果,2017年乐山市纪委制定了《廉洁风险迹象精细化记分管理办法》,针对148种风险行为实施“四级”预警机制,查找出市级部门风险点4330个,对存在风险行为的党员实行扣分制。同时,为及时抓早抓小,积极实践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苗头性、轻微违纪问题大胆使用谈话、函询方式处置,出台谈话提醒工作方案。2018年,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处理3955人次,开展谈话函询1999件次,发出纪律检查和监察建议书103份,全年度“四种形态”比例分别为70%、25%、3%、2%。二是“厚爱”,消除干部顾虑。为让干部放下包袱,消除顾虑,投身工作,2017年和2018年乐山分别颁布《关于对限期主动交代违纪问题人员予以从宽处理的通告》和《容错纠错澄清保护意见》,给干部澄清是非、讲清问题的机会,准确把握政策界限,科学界定对错,严肃查处诬告侵害行为。2018年,对反映失实的141件问题线索予以了结,为167名干部澄清是非。三是“实干”,激发干事热情。为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针对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不够坚定、进取精神不足、担当意识不强等问题,大力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拧紧党员干部思想“开关”,变“要我干”为“我要干”。

(三)深度“培土”,厚植廉洁文化

1.突出政治引领,凝聚思想共识。一是树规矩,规范组织生活。通过“三会一课”“农民夜校”“基层夜话”“微党课”等载体,推动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走进基层。2018年,组织各类学习宣传活动4万余场次,覆盖党员干部群众140余万人次。二是下基层,督促问题整改。借助“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引导基层党委(党组)领导班子深入一线,帮助基层解决问题。2018年,乐山全市基层党委(党组)领导班子开展的“1+8”课题研究聚焦24类87个突出问题短板,提出对策措施32类107条。三是立标准,强化党建引领。为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分七大领域细化基层党组织建设180条标准,开展“农村建党建墙、机关建党员活动室、企业建党建走廊”活动。2018年,全市建立小区党支部168个、机关小支部3852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综合党委3个、党组织149个,大大提升党建工作覆盖范围。

2.主动亮明身份,发挥示范作用。2017年开始,深入实施“细胞激活”工程,开展“党员亮身份、组织树旗帜”“先进个人典型引路、先进组织示范引领”“遵党章、学党章、讲党章”等活动,鼓励在村(社区)一级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向全市18万名党员赠阅了党章、并赠送党徽,举办党支部书记、党务工作者学习贯彻党章专题培训班50期,激发了党员身份引领意识。

3.注重文化熏陶,营造良好氛围。为了营造勤政为民、清正廉洁的文化氛围,2018年拍摄警示教育片14部,开展“好风传家”活动,组织全市党员干部参加新修订《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微测试”,打造廉洁文化基地12个,嘉廉话扩展媒介建立“6+X”融媒体传播平台。其中,井研县为营造崇廉尚实的廉政文化,开展了干部大作为、发展大提升、作风大转变、关系大改善“四大行动”,以国学文化为背景“正人心”、家风家训为平台“崇好风”、拜师结对为途径“扬传承”,为干部坚定了意志、提高了站位、净化了心灵。

4.严格选人用人,锻造执政队伍。一方面,定基调,划定干部标准。为做好干部审查把关工作,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乐山严格实施《突出政治标准加强干部考察实施办法》,坚持“三个一律不用”和“四个一线重用”用人总要求。2018年,从“四个一线”提拔重用县级领导干部近百人,调整优化县级干部两百余人次。另一方面,优结构,严格把控质量。对干部实施干部培养储备“蓄水池”计划,按年龄结构分“五个梯度”进行储备,按干部类别建“六个名单”进行培养。截止2018年底,入“池”干部达到6000余人,引进25名优秀干部来乐挂职,选派700余名干部人才深入到“挂图作战”、脱贫攻坚等中心工作和急难险重任务一线锻炼。

(四)科学“验土”,建立评价体系

为切实履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中提出的“探索建立本地区本部门政治生态评价体系”的要求,2019年5月乐山着力对县域政治生态进行可透视、有形化建设,按照“整合现有、科学归集、全面量化”原则,出台了《关于构建县域政治生态动态监测预警和年度综合评价“两个体系”的实施方案》,全面细化指标设置、监测预警、年度考评、综合评价及结果运用。通过每季度动态研判的“平时成绩”和年度整体评价的“期末成绩”相结合的方式,对县(市、区)域政治生态进行整体把握、科学研判、精准画像、实时监测、动态预警和抓早抓小。

1.重视事前诊断,构建预警机制。动态监测预警体系围绕“全面从严治党”“以人民为中心”“经济社会发展”形成3个一级指标,细化分解为21个二级指标和30个三级指标,通过构建数据模型、研发监测软件,在16个市级相关部门日常数据信息的基礎上进行提取归类。按照预先设置的指标权重的评价规则,对各监测点每季度上传的数据自动换算打分,为各县(市、区)开具政治生态“诊断书”,以绿、蓝、黄、红四色热力地图形式展现各地的政治生态变化,对总分低于60分的县(市、区)发布及时预警,让县域政治生态得以即时、直观的呈现。同时,为强化结果运用,将阶段性诊断结果及时通报县(市、区)党委、市级相关部门和市委主要领导,为各级各部门掌握情况、整改处置、精准监管提供依据。

2.重视效果评价,注重结果转化。年度综合评价体系将“专业分”与群众获得感有机结合,运用党风廉政建设满意度、政风测评满意度、平安建设满意度等第三方评价结果,以动态监测预警40%的“平时成绩”和年检60% 的“期末成绩”为权重对全市11个县(市、区)的政治生态状况按“好、较好、一般、差”4 档进行年度综合评价,形成各县(市、区)政治生态的整体画像。为压实责任,综合指标体系得出的结果还将被纳入各县(市、区)年度绩效考核中,通过奖优罚劣,倒逼县(市、区)党委履行管党治党责任。

3.重视体系落地,推动纵深发展。为了增强指标体系的立体性、全面性,乐山选取井研县、沙湾区作为试点,在县域政治生态评价体系基础上,探索建立针对市级部门、乡镇及县级部门的评价体系,以全面构建“市—县—乡”三级立体政治生态评价网络。力图通过全景式、立体式政治生态的评价体系的构建,实现县域政治生态评判碎片化向整体化、无形化向有形化、抽象化向具体化的转变。

三、阻碍县域政治生态建设的深层问题

(一)政治文化面临挑战

1.纪律意识不强。一是政治纪律意识不强,存在背离中央要求,擅作主张、欺瞒对抗组织等现象。二是组织纪律意识不强,存在不坚持民主集中制、不主动参与党的组织生活等现象。三是廉洁纪律意识不强,存在贪污受贿、挪用私分、吃拿卡要、盘剥克扣、虚报冒用、强占掠夺、私分滥发等现象。四是群众纪律意识不强,存在不关心群众、不给群众办好事、群众找不到、欺瞒群众、对待群众态度恶劣、给群众办事不公道、侵害群众利益等现象。五是工作纪律意识不强,存在采取消极懈怠、选择性应付、敷衍、造假、瞒报、虚报等乱作为、不作为、懒作为现象。六是生活纪律意识不强,存在“四风”盛行、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等现象。

2.个别“潜规则”悄然存在。在一些基层,传统官场文化的遗毒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着一些干部的价值取向、道德选择和行为模式,存在着“琢磨事不如琢磨人”的投机钻营、“干得好不如说得好”的形式主义、“摆平就是水平”的伪稳定、“多栽花少栽刺”的好人主义、“任人唯亲、搞小圈子”的山头主义、“办事不靠组织靠熟人”的圈子文化等现象。

3.干群关系失衡。部分基层干群关系还没有走出“塔西佗陷阱”,有的干部怕群众、躲群众、不愿与群众接触,既怕言行失当被录音录像,又怕群众要求无法解决;有的群众对基层干部、纪检监察机关不信任,与基层干部缺乏沟通,干群关系疏离。

(二)行为失范屡禁不止

1.履职尽责不足。失职渎职的行为依旧存在。2018年,乐山全市立案审查调查各类贪腐案件1268件,较上年增长31%;处分1332人,较上年增长50%;移送司法机关39人,较上年增长117%;查处环境污染背后的失职渎职行为人数133人,较上年增长18%。

2.权力滥用不止。在一些基层,由于对权力缺乏相应的制度性约束、地方民主法制建设薄弱、群众监督匮乏、监管不力等原因,“一把手”自由裁量空间较大,以权谋私、乱政抗法、霸财行凶等事件偶有发生,严重危害群众利益和地方稳定。2018年,乐山查处各级“一把手”119人,较上年增长40%;深挖彻查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案件19起,处分13人,移送司法机关4人。

3.拒腐防变失守。部分基层干部拒腐防变能力依旧比较薄弱。2018年,全市查处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349个,占案件查办总数的27.5%;处分283人,较上年增长177%;1031人主动交代“一卡通”管理问题,收缴违纪款374万元,处理999人。

(三)干部担当作为动力不足

1.工作热情不高。一方面,“50现象”突出,基层干部在接近或达到50岁后,往往存在“人到码头车到站”的心理,从心态和工作状态都逐渐转入退休状态,工作积极性大为消减;另一方面,积极性较低,对于一些年轻干部而言,在晋升空间狭窄、待遇水平较低、工资涨幅较慢、工作压力大的考量下,往往不甘于或不安于在基层长期工作,工作积极性不高。

2.权责关系不清。基层党委和政府部门受到人员编制、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在繁重的工作压力面前,工作琐碎、一人多责、权责不明的现象突出。除基本责任工作外,他们往往还需要承担其他临时性的包村、维稳、执法、信访等多项工作,结果是对多项工作任务应接不暇、有心无力、推诿扯皮。

3.晋升渠道狭窄。部分基层人员提拔不够灵活,公务员晋升职级职务还局限于论资排辈,事业人员职称评定仍是一评定终生。一是造成有能力的得不到提拔,一些干事多、能力强的干部受到学历、年龄、编制的限制得不到提拔,带着科员身份、副科身份退休的现象屡见不鲜;二是部分受益于硬条件过关得到提拔的干部,由于领导经验缺乏和工作能力欠佳导致工作难以推进;三是有干劲儿的丧失热情,受到职称评定不流转、一评定终身的影响,部分已经评定职称人员在工作上不再要求进步。

4.待遇水平不均。基层工作人员由于编制性质、所属行政区域等方面的不同,存在着工作相同、资历相同但是工资福利待遇却有极大差别的同工不同酬现象,导致基层干部产生相对剥夺感,影响干事热情。

(四)制度执行效果欠佳

1.“两个责任”虚化。由于对从严治党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个别党委(党组)“关键少数”没有抓好“关键责任”,片面强调经济工作这个“硬指标”,把从严治党、管党治党的责任当做是“软指标”,失之于松;个别纪委(纪检组、纪工委)不充分履行监督职责,对党委(党组)存在的问题视若无睹,不敢监督、不善监督,结果是没有将“两个责任”和中心工作齐抓共管、同步推进。2017年,乐山查处“两个责任”落实不力问题21个,问责党组织7个,问责36人。

2.形式主义泛滥。人少任务多、时间少材料多、服务少考察多成为困扰基层工作顺利开展的积弊,在大量文山会海、报表台账等形式主义工作面前,部分基层干部工作偏离主业,只求面光,实则里糙,影响政策执行效率和执行效果。

3.执法乱象频出。受到法治保障不足、职责划分不清、人员素质不高等因素的影响,在基层干部执法的过程中,还存在和稀泥执法、运动式执法、违法式执法等执法乱象,导致群众利益受到损害、执法公信力受到质疑。

(五)评价体系固步自封

1.评价指标单一。在县域政治生态评价指标“两个体系”出台之前,对县域政治生态的评价标准仅局限于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指数。该指数仅能反映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的满意度和对群众利益诉求的解决情况,是一种定性、主观性、结论性的指标,难以对县域政治生态涉及的党风、政风、社会风气进行全面展示。

2.考核对象片面。过去对县域政治生态的考核被视作是县纪委一个部门的工作,缺乏对各党委、政府部门工作的全面考察和评价。

四、净化县域政治生态的实践路径

(一)强化党的全面领导,引领政治生态方向

1.党委领导,抓好抓牢管党治党职责重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县委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一线指挥部”,县委书记就是“一线总指挥”。这就要求一方面突出基层党委引领作用,县级党委要牢牢把握管党治党的核心职责,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政治责任,在抓好自身工作职责的同时,把压力责任传递至下级党委,确保管党治党责任的上行下效;另一方面,发挥“关键少数”的头羊作用,坚持“一把手抓”和“抓一把手”相结合,督促各级“一把手”主动抓、深入抓辖区内政治生态建设,提高“一把手”在理想信念、工作作风、担当精神方面的综合素养,履行好管党治党第一责任人的职责。

2.固本培元,全面强化党纪党规入脑入心。一方面,强化正面引导,提高政治自觉,开展常态化的理想信念教育、党性教育、法纪教育、廉洁教育,把遵守党章党纪党规和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另一方面,强化负面约束,划出底线,加强党员对纪律处分条例的学习和党组织对党员的警示教育,让党规党纪的权威在基层树起来。

3.全面优化,构建完善正风肃纪制度体系。一是查漏补缺,构建起涵盖教育、预防、权力制约、监督、惩戒、评估的兼顾实体性与程序性、基本制度与具体实施办法的制度体系,在避免制度缺位和滞后的同时,着力解决各项制度间的衔接和兼容问题。二是突出重点,关注腐败、“四风”等问题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增强对重点领域和环节权力监控的针对性和周密性。三是发挥作用,切实维护制度实施过程中的公平性、权威性、严肃性和公信力,真正让铁规发力、让禁令生威,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形成尊崇制度、遵守制度、捍卫制度的良好氛围。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培育政治生态根基

1.完善机制,构建利于政治清明的经济生态。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作用,斩断公权力在土地出让、城市建设、房屋拆迁、政府采购、行政审批、国企改制等领域的渗透通道,铲除权力过分插手经济领域的土壤和条件。

2.明镜高悬,构建利于政治清明的法治生态。一方面,让权力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依法设定权力、规范权力、制约权力、监督权力,确保权力运行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另一方面,营造学法懂法用法的执法环境,确保每个干部都服从和遵守法律,杜绝出现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的行为。

3.激浊扬清,构建利于政治清明的文化生态。一方面,“激浊”,针对所谓的官场“潜规则”开展专项治理,消除个人主义、好人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山头主义、圈子文化等“潜规则”对政治生态的负面影响,让“潜规则”退场,“明规则”起效;另一方面,“扬清”,找准定位、发挥优势、突出亮点,深入挖掘乐山文化资源,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神聚气、固本强基的基础性工程,把“乐山至美,创新力行”的乐山精神融入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积极培育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气,以家风促政风、以民风带政风,为乐山构建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提供丰富的道德滋养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4.和谐稳定,构建利于政治清明的社会生态。一是坚持人民当家做主,发挥人民主体作用,拓宽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渠道,促进基层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二是坚持人民中心思想,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三是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筑牢治安防控体系,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三)保持高压惩处腐败,清除政治生态污垢

1.保持高压,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力度。聚焦招标采购“吃回扣”、工程审批“搞寻租”、人事安排“讲人情”、监管执法“走后门”、逢年过节“收节礼”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以力度不减、节奏不变、尺度不松的决心继续深入推动腐败案件的查处,保持遏制腐败的高压态势。

2.重点突出,严肃查处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畅通基层案件举报组织协调查办机制,定期梳理基层干部的不作为、慢作为、挪用私分、强占掠夺、涉黑涉恶等行为的问题线索,对反映集中、性质恶劣的涉及群众利益的违纪行为,重点督办、限期办结。

(四)加强政策策略把握,巩固政治生态屏障

1.防治结合,利用转化“两个体系”实践成果。要做好“两个体系”建立后“后半篇文章”,就要将“治未病”和“防重疾”相结合,及时对体系中反映出的问题进行研判分析预警。一是要做好指标测算,做好各项指标的对接工作,确保市级各部门监测点提供的监督指标与体系中所要求的指标在统计口径要求上一致,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和及时上传。二是做好风险预警,构建及时响应机制,确保预警系统中反映问题的及时发布并形成诊断书,准确送至相关领导和主责部门案头,为靶向整治提供依据。三是做好结果运用,注重预警后问题的跟踪处理,按照风险等级依次对预警对象进行约谈提醒、诫勉谈话、专项整治、系统整治,对限期整改落实情况开展跟踪并纳入年度综合评价。

2.划定边界,科学配置权力运行监督机制。一是科学配权,对岗位职责进行明确划分,减少岗位所辖权力的自由裁量权,降低岗位风险。二是规范用权,明确权力运行流程,确保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相互配套、相互衔接、相互制约。三是有效监权,对各个环节的权力行使过程及结果实行有效的监督制约。

3.统筹兼顾,系统推进三级政治生态建设。重视乡土社会对县域政治生态建设的基础性作用。一是优化乡村政治生态,继续深入惩治涉及扶贫资金、粮食补贴、土地承包等方面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二是夯实乡村文化根基,积极做好乡村文化供给,用优秀的公共文化资源充裕基层群众生活,消除地方陈规陋习的生存土壤。三是构建乡村评价体系,在县域政治生态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乡级、村级政治生态评价体系,分层分类准确把脉基层政治生态现状。

(五)强化监督第一职责,保护政治生态森林

1.扩容增量,拓展延伸监督体制实现渠道。一方面,从方式上,丰富权力监督体制,在传统的以人大、纪委、监察、行政、司法为主的监督方式之外,创造条件、拓宽渠道、打造平台,完善以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等为基础的人民监督机制,完善以12345平台、嘉廉话“阳光问廉”、新闻天天报等为基础的舆论监督机制,形成国家监督和非国家监督相结合的大监督格局。另一方面,从效果上,强化预防监督机制,转变工作理念,从预防入手,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实现惩处极少数、教育大多数的效果,将问题扼杀在摇篮中。

2.权责统一,严格落实基层干部问责制度。一是以法纪为准绳严肃问责,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的明确规定,对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落实不到位、维护党的纪律不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坚决不扎实以及其他应当问责的失职失责情形进行严肃问责,以强力问责“倒逼”责任落实,唤醒责任意识。二是以事实为依据规范问责,坚决避免问责泛化简单化,以事实为前提,坚决避免“躺着中枪”的职能式问责、“刚播种就要收获”的计时式问责、“只为舆情降温”的灭火式问责、“对困难不闻不问”的机械式问责,提高问责的权威性。三是以问题为靶心精准问责,嚴肃处理问责不主动、追责不给力的现象,让“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成为常态和共识。

3.监巡并举,全面深化监察巡察改革部署。一方面,深化监察体制改革部署,继续推进乡镇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建设和村务监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推动监察权向基层、村居延伸,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另一方面,推进巡视制度全面覆盖,紧盯关键领域和突出问题,将网格式常规巡、精准式专项巡、快速式精准巡、回头看督导巡、点穴式重点巡等常规形式与提级巡、交叉巡、联动巡、统配巡、点题巡等创新形式相结合,增强巡察的机动性和灵活性。

(六)强化队伍自身建设,当好良好政治生态卫士

1.选贤任能,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基本导向。一是确保正确方向,把“权重”和“责任”相结合,落实党管干部原则,科学设置组织部门、党委、分管领导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的权重和责任,按原则、制度、程序选人,确保选人用人的正确方向。二是严把入口关,把“能上”和“能下”相结合,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真正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同时,形成能者上、劣者下的干部动态调整机制,重点从履职过程中考察干部,避免“上任前任劳任怨、上任后甩手掌柜”。三是坚持事业为上,把“求稳”与“求变”相结合,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不断激发新时代干部干事创业担当热情,推动各项事业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2.科学评判,全面客观分析研判干部队伍。研究制定党员干部多维度综合分析研判办法,将工作圈的圈内考察和社交圈、家庭圈等圈外考察相结合,全面客观评价干部,以便对领导干部岗位进行及时合理调整。

3.提质增能,深入开展干部队伍培养培训。全方位对干部开展分层分类培养培训,探索实施分类储备一批、培养锻炼一批、成熟使用一批“三个一批”计划,通过递进培养、专业化培养、年轻化干部铸魂、“一把手”提能项目,打造梯级化、专业化、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体系。

4.注重激励,激发基层干部干事热情。一是合理确定绩效水平,实施基层干部工资福利正面清单制度,将工作表现与绩效奖励直接挂钩。二是建立容错纠错机制,严肃查处信访反映不实和诬告陷害行为,消除干部后顾之忧。三是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整顿提升存在软弱涣散问题的后进党组织和干部,为其搭建平台、转化思维、转变作风。

责任编辑:秦利民

猜你喜欢
政治生态从严治党
老虎苍蝇都要打 把打黑同反腐结合起来
全面从严治党的贵州实践
基层党组织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堡垒
党史视野下的“政治意识”演进历程
大饥荒爆发前爱尔兰的政治生态
贯彻新形势下政治建军要求
政治生态视域下我国政协协商民主的创新对策探讨
以新理念开启新征程
漫话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脉络
“全面从严治党”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