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导学”在西藏薄弱学校的探究

2020-06-16 05:56西藏自治区昌都市第四高级中学李宏儒
天津教育 2020年15期
关键词:教导一节课板书

■西藏自治区昌都市第四高级中学 李宏儒

西藏薄弱学校学生长期在学习中养成被动学习的思维和习惯,习惯将自己的一切置于教师的安排之下。针对上述问题,我采用“以教导学,用教促学”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跟着教师思路听讲,提高学习能力。

一、“以教导学”方式应用的现实背景

“当学生不具备独立阅读教材和思考问题能力时,当学生在一节课更多依赖教师学习时,教师把教学着眼点更多应放在教学生学会阅读和学会思考上面。”西藏薄弱高中学校学生在高中仍缺乏自主学习、独立阅读和思考等能力。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把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上。课堂中,让学生紧跟教师讲课思路,学教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同时形成能力。

二、“以教导学”方式中明确的课堂规则

为让学生在课堂中紧跟教师思路,掌握学习方法,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和思维活跃度,培养思维品质,课堂中,教师要有明确的课堂规则,确保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一)课前准备

教师要教会学生养成提前准备课堂所需资料和学习用品的习惯。通过经验,我发现成绩优异者,通常在学习生活中有良好的习惯。为此,教师带班伊始,就必须明确学习该科目时需准备的用具和资料等,并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观课中,我发现,一旦教师让学生把某种资料翻到多少页时,学习习惯差的学生此时就在存放无序的课桌里开始东找西找,时间过去将近一分钟还有找不到资料的,以致错过教师的讲解。

(二)明确目标

教师在讲课时,应告知学生需要掌握知识和能力目标。“漫无目的不仅是白白浪费时间,而且会增加学生疲劳,使他们养成一种松松垮垮的习惯和不良道德品质——懒惰。”观这样的课,教师讲解思路不清,目标不明,学生上完一节课跟没学一样。从教师层面讲,一节课给学生传授什么样的知识不明;从学生层面讲,一节课下来,知识与能力毫无长进,白白浪费时间。

(三)听讲习惯

通过上课和观课,我发现认真听讲的学生在课堂握笔率高,而思维游离于课堂之外的学生,既不会握笔做笔记,也跟不上教师思路,更谈不上有收获。要在一节课尽量让学生的眼、手、口、脑等动起来,打造“具身”课堂,重视眼神交流,发现学生学习困难点。“在我讲课时,我要确保所有人眼睛一直盯着我。我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站在他们面前,不停地在动,并辅以手势或板书,让孩子们始终跟着我思维走。”教师站在讲台前,通过眼神或提问方式,能较好地督促和提醒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走。

(四)问题解答

教学和观课中我们发现,教师提出问题时,有的学生喜欢抢风头,有的学生喜欢乱喊答案。若教师单独提问时,学生往往沉默半天也说不出所以然。一旦集体回答,似乎都知道答案。没有经验的教师容易被这种假象蒙蔽,欣欣然以为大家都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达成了教学目标。为避免被假象蒙蔽,可采用先让学生复述问题,然后说出答案,并阐明答案依据,最后重复问题并下结论。如果是选择题,要让学生养成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的习惯。如果学生说选C答案,一定要求学生说明不选ABD 的原因。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提问时不要怕课堂过于寂静,让学生养成先思考再说话的习惯,让其他学生有倾听的机会。

(五)讲练结合

从教师层面看,当堂训练,可以了解哪些学生已经实现学习目标,哪些学生课后还需要单独辅导;从学生层面看,能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近年来,我校以教研组或备课组为单位开展导学案编制工作,导学案具有导学、导思、导练功能,对学生知识掌握和运用情况进行检测和跟踪,完成知识向能力转化。

三、“以教导学”需注意几点事项

除了课堂中学生学习需要注意规则之外,教学中,运用“以教导学”方式,教师需努力提升专业素养,处理好教材、备课等注意事项,及时反馈学生学习状况,做到教与学紧密结合,教学相长。

(一)教材

教材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不脱离教材。观课中发现个别教师不依据教材讲解,讲课中完全依赖PPT;还有个别教师匆匆把教材内容教完,不对教材加工处理,讲解蜻蜓点水,没有把教材教薄。从西藏薄弱学校实践层面看,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教师教学生把教材读懂、读透、读深。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要组织学生掌握教材例题,理解例题解证各个步骤。在讲解中,通过问题式教学,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思考,让学生用笔勾画,分析、思考,实现“以教导学”向“先学后教”真正转变。

(二)备课

“备课是上课之始端、授课之前提,没有准备的课,是缺乏尊重、违背教育原则、不负责任的课。备课是教师基本业务,是教学首要环节。”除了个人备课外,还要充分开展集体备课。第一要备好课程标准。实践中发现,个别教师对课程标准学习领会不深不透。第二要备教材。根据学情适当增删等处理,拓展教学内容广度和深度。第三要备学生。结合学生实际教学,讲一些学生根本听不懂或理解不了的知识,学生就会厌学。第四,还有备教法、学法、各种资源,尤其是近几年的高考题。

(三)反馈

在课堂中要通过提问、做题等方式对课堂教学效果检查,同时要组织学生利用导学案等资料对学习效果反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表情,感知班级整体氛围,通过学生的反应、眼神等,敏锐捕捉学生在课堂中的困难点和疑惑点,改进教学策略。同时还要写好反思。一方面反思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形成教学风格。另一方面,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自我剖析,提高教学技能。在反思同时,也要主动走出自己的课堂,走进同事的课堂,在借鉴中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行为。

(四)素养

如果教师在课堂过多关注怎么教,就顾不上关注学生怎么学及学到何种程度。“以教导学”课堂,如果教师授课缺乏吸引力,很容易造成闷课。如果教师在课堂中讲解思路混乱,表达含糊不清,那就必然导致学生思维混乱和学习困难。一节课下来,学生感觉白白在浪费时间,甚至生命。

(五)板书

近年来,随着电子白板广泛应用,课堂中出现板书缺失、弱化现象,个别教师对传统板书重要性的认识有所降低,一节课用PPT 代替板书。可在理科教学中需要逻辑推理,数学运算过程,由板书验证才能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训练和动手演算能力。精心设计的板书既能突出教材知识的重难点,又能体现知识的逻辑框架,有利于知识建构。

四、结语

教学没有统一模式和路径,只有尊重规律,尊重学生,基于常识,才能实现以教导学,以教促学。教育问题没有万能钥匙,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统一方式,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从西藏薄弱学校教学实践层面看,在教学中必须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基于教材,超越教材,确保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每天进步一点点。

猜你喜欢
教导一节课板书
我最喜欢的一节课
我想要的教导
硬笔书法教学板书实录(二)
托马斯的一节课
胆战心惊的一节课
好的板书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撒谎
导学案设计的逻辑起点:从学出发:以一节课为例,谈基于脑的导学案再设计研究
语文课堂中的神来之笔——板书
东北抗联教导旅在苏联组建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