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3”:做强三大5万亿级产业

2020-06-16 02:13
宁波经济(财经视点) 2020年6期
关键词:枢纽物流业外贸

第一个“3”指的是做强现代贸易、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等三大5 万亿级产业。

最新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4 个月,宁波市外贸进出口总值2604.9 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 (下同)下降7.6%,较一季度降幅收窄2.9 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651.4亿元,下降6.5%,略高于浙江省0.3 个百分点,略低于全国0.1 个百分点,较一季度降幅收 窄5.3个百分点;进口953.5 亿 元,下 降9.6%,较一季度降幅扩大1.4 个百分点。

前4 个月,宁波市前三大贸易伙伴分别是欧盟 (不含英国)、美国和东盟,分别占比17.5%、15.1%和11.4%。其中,对东盟进出口296.9 亿元,增长1.1%,占比11.4%,较去年同期提升1 个百分点,其中,受家电 (增速62.8%)为代表的机电产品 (增速6.7%)出口拉动影响,对东盟出口增长2.3%。显示宁波与东盟国家经贸往来进一步密切,双边贸易受疫情影响较小。

同时,在3月30日,宁波发布 《关于支持外贸企业渡难关稳订单拓市场的若干意见》,共10 条举措,从财政金融、跨境电商、通关便利化等多角度出击,保重点、稳订单、拓市场,稳住宁波外贸基本盘。

无论是在前4月宁波外贸的表现上,还是在相关的一揽子助力政策措施上,可以很清晰地感受到,宁波在稳外贸的同时,也再为接下去的发展做着扎实的准备。

《行动方案》 提出,要加速发展现代贸易。宁波要抢抓强大国内市场和扩大内需的新机遇,大力发展国内贸易,打造区域分销中心。积极培育新零售,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加快构筑“智慧商圈”。深化实施“225”外贸双万亿行动。到2025年,基本形成新型国际贸易中心和国际油气资源配置中心,全市商品销售总额超过5 万亿元。

2019年9月,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 《关于做好2019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工作的通知》,共有23 个物流枢纽入选2019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宁波—舟山上榜,定位为“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显然,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一在谋求均衡,既要兼顾区域平衡,又要兼顾不同类型的物流枢纽的平衡;二在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作为国家战略支撑的核心城市,自然会在榜单之列。毫无疑问,这对于宁波现代物流的发展有着无比巨大的意义。

《行动方案》 更加明确提出,要加快现代物流建设。做大做强港航物流,培育发展航运指数、船舶船员服务、海事法律服务、船级社等高端航运服务业。提升制造业物流专业化水平,推进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完善市域配送体系,支持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培育无接触配送等新业态。优化物流业空间布局,科学规划综合物流园区及冷链物流、化工物流、城市配送等专业特流基地,促进物流业降本增效。到2025年,基本建成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下降3 个百分点,物流业营业收入超过5万亿元。

在十三五期间,宁波金融业早就明确了要围绕建设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普惠金融综合示范区、产融结合先行区、“一带一路”海洋金融创新服务中心、特色财富管理中心的“三区两中心”发展目标,建设国际化程度高、创新能力强、辐射范围广的区域金融中心。

《行动方案》 再次清晰提出,进一步完善现代金融。提升传统金融保险业,加快各类法人金融保险机构集聚,培育产企金融、航运金融、科技金融、供应链金融、跨境金融、离岸金融、文化金融等新业态,发展天使基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发挥金融业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撑引领作用。到2025年,基本建成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基本形成长三角南翼区域性金融中心,金融业总资产达到6 万亿元。■

猜你喜欢
枢纽物流业外贸
2021年上半年我国机电外贸运行情况
枢纽的力量
淮安的高铁枢纽梦
两栖“大拿”跑外贸
70年外贸大事记
枢纽经济的“三维构建”
物 流 业
我国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
西安市物流业发展问题研究
数字看重庆2015年前2月外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