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结合联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

2020-06-18 11:11关祥伟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29期
关键词:中西本院神经功能

关祥伟

(河南大学附属郑州颐和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脑卒中在临床上称为缺血性脑梗死,又被称作急性中风,发病时患者会出现头部疼痛、呕吐等不良情况[1],近年来,该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有了显著的增加,如果偏瘫部位发生在脑干,患者还可能出现意识障碍,具有一定的危险性[2]。脑卒中偏常采取康复治疗的方式来帮助患者减轻痛苦,传统的康复治疗措施还不够完善,有学者提出,将中医疗法与西医治疗相结合,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帮助患者快速缓解病痛困扰,舒缓患者的不适。本次研究于2017年2月开始实验观察,将本院5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研究结束时间在2019年2月,回顾性分析,探究中西结合联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详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于2017年2月开始实验观察,将本院5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研究结束时间在2019年2月。患者一般资料:性别男26例,女24例;患者年龄区间在46~68岁,平均年龄(57.5±2.3)岁。此次研究是在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的基础上展开的,同时,此次研究在开展前,已通知患者及其家属,并取得了他们的同意。

1.2 方法

所有患者采取中西结合联合康复治疗方式,中医对患者的水沟穴、三阴穴、环跳穴、阳陵泉穴、极泉穴、曲池穴、外关穴等进行针刺治疗,西医疗法则是为患者进行降血压、降血糖、维持电解质平衡等治疗措施;康复治疗: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康复训练,比如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包括洗漱、吃饭、穿衣、脱衣、大小便控制、轮椅转移等。在膀胱仪辅助下,帮助患者进行排尿功能的恢复。还有姿势转换训练。指导患者进行站立、坐下、躺下、蹲下等姿势的转换。

1.3 观察指标

①统计本组患者治疗效果;②神经功能:使用使用NIHSS评分表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价,对比治疗前后各项得分。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有数据输入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患者性别占比、治疗效果,归纳为计量资料,以百分率(%)表示,行卡方(x²)检验;患者平均年龄、神经功能各项评分,归纳为计数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值检验,两项检验均得P值,统计学有意义的标准为P<0.05.

2 结 果

本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0%,1例患者治疗无效,49例为有效。治疗后的神经功能明显优于治疗前,对应指标进行比较的结果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比较

3 讨 论

在老龄化逐渐加剧的今天,许多老年疾病的治疗也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其中,脑卒中是老年群体中十分常见的疾病,属于脑血管疾病的一种[3],此病的发病原因是由于突然性的脑供血不足,进而引发脑组织坏死,这主要是因患者脑部血管堵塞而导致的,除了血管阻塞外,颈动脉狭窄或阻塞也是引起脑梗死的一大原因。脑卒中发病时,患者往往突然头痛、眩晕等,还会伴有耳鸣症状,在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群体中高发,需要引起重视。此次研究抽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探究中西结合联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根据最终观察的结果,本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0%,治疗后的神经功能明显优于治疗前,对应指标进行比较的结果差异显著(P<0.05),治疗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对脑卒中患者采取中西结合联合康复治疗的效果较好,治疗有效率高,快速帮助患者改善神经功能,有益于患者病情康复,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中西本院神经功能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本院急救设备应急库房的建设与临床调配评估的探讨
影響中西的波希戰爭
PDCA循环在降低本院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中的应用
数据挖掘在学校招生工作中的应用
“味其道”与“理其道”(一)——中西诗与思比较谈片
高压氧辅助治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5-HT、NE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针刺改善血管性痴呆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21例
中西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