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方法

2020-06-18 11:11刘健康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29期
关键词:补片修补术腹股沟

刘健康

(固安县中医院,河北 廊坊 065500)

腹股沟疝作为一种常见的疾病,疾病的产生受腹壁肌肉强度降低与腹内压升高的影响,会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导致生活质量不断降低。对于该病,临床主张及早开展诊断与治疗,在之前医疗条件的影响下,无张力疝修补术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随着补片技术的发展,患者预后通常比较良好。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临床上多采用腹腔镜疝修补术来治疗腹股沟疝,且效果显著[1]。现选取50例患者,详情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50例患者进行研究,分组时严格按照入院时的数字编号。观察组25例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20~71岁,平均年龄(46.1±2.6)岁;对照组25例中男16例、女9例,年龄24~70岁,平均年龄(45.9±2.5)岁。两组间差异性不明显,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做手术切口后将其皮肤、皮下和腹股沟管前壁的疝囊连续切开,对疝囊进行游离并在疝囊口切断,近端开展高危结扎,远端则旷置,关于补片可严格按照缺损情况进行裁剪,补片经过修剪后可在精索后方放置,然后分别与耻骨结节、联合腱、腹股沟韧带组织缝合,最后将腹壁组织逐层关闭。

观察组: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给予全身麻醉,取脚高头低为,垫高双足15~20度;麻醉见效后行两个切口,即脐周下缘、脐水平线下4.0 cm的腹直肌外缘两侧,然后插入5 mm、10 mm套管,气腹建立起来并维持13 mmHg压力。通过观察孔将腹腔镜置入其中,然后在腹直肌旁平脐线两侧行两个切口,找到疝环口,在距离疝环上方2 cm位置处采用电凝钩将腹膜切开,对腹膜前间隙进行游离,完整的解剖肌耻骨孔,将精索暴露出来,确保精索能够实现充分腹壁化,制作腹膜前间隙分离,然后在腹腔中放入卷好的超普网状补片,使用钉合器分别在腹股沟韧带和联合腱等组织部位进行固定;最后降低气腹压力在8 mmHg,在缝合腹膜时需使用可吸收缝合线,对出血情况进行密切观察[2]。

术后,两组患者均进行抗干扰治疗,并提供优质护理。

1.3 观察指标

认真记录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与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关于数据的分析采用软件SPSS 22.0,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指标

观察组尽管手术时间较长,但是下床、疼痛持续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差异(P<0.05),如下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的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的对比(±s)

组别 手术时间(ml) 下床时间(d) 疼痛持续时间(d) 住院时间(d)观察组(n=25) 71.12±8.46 6.65±1.47 2.170.29 5.57±1.29对照组(n=25) 48.82±7.12 10.19±3.06 5.22±1.65 7.02±1.52 t 7.811 3.846 5.680 2.836 P<0.05 <0.05 <0.05 <0.05

2.2 并发症

观察组无一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而对照组出现2例神经痛、2例伤口感染,组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

3 讨 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能够极大的缩短手术时间,且术野清晰,可将腹股沟疝有效切除 ,但是切口大、感染率高,不利于患者康复。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技术广泛应用到临床上,尽管手术时间较长,但是切口小、并发症少、术后可快速恢复[3]。研究发现,观察组不仅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术后并发症少,总体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能够有效的治疗成人腹股沟疝,且疗效显著,可极大的改善患者预后,帮助患者实现早日康复。

猜你喜欢
补片修补术腹股沟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补片的选择与固定
腹股沟疝患者行TAPP和TEP手术对疗效对比
Lichtenstein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3D-MAX补片在经腹腹膜前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拍拍腹股沟预防妇科病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自固定补片与普通聚丙烯补片在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中的对比研究
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