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淋巴引流联合气压综合疗法对下肢淋巴水肿患者疗效研究

2020-06-18 11:11祁玉元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29期
关键词:外液淋巴气压

季 霖,李 薇,祁玉元,刘 贝,李 蓉

(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 康复医学科,青海 西宁 810000)

淋巴水肿是一种常见于肢体水肿的一种疾病,是由于淋巴液回流中出现障碍而停留在组织中的一种疾病。当患者在患病早期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时可以对病情进行有效的控制,但是一旦治疗不及时,会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期,严重者会导致患者出现肿胀加剧,纤维组织和脂肪不断增生并且影响最终的治疗效果。因此对于淋巴水肿的治疗一直以来早发现、早治疗是主要的内容。在进行治疗上,主要是以淋巴引流手法、间歇气压、压力袖套、多层绷带加压包扎为主,传统的治疗方法具有过于单一、见效慢等缺点[1]。为了研究淋巴引流联合气压综合疗法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选取2019年1月~2020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下肢淋巴水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做如下研究: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下肢淋巴水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筛选和问卷调查。选取15例下肢淋巴水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年龄在20~65岁,平均年龄为(52.16±4.15)岁。患者在进行实验前知悉本次试验目的,签订自愿实验同意书,积极配合本次研究。

纳入标准:自愿参加本次实验的患者;交流无障碍;

排除标准:患者患有其他重要器官异常的疾病;患有精神疾病,不配合治疗的患者;患者及其家属对本次研究不配合的患者。

1.2 分组

使用数字发生器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其中实验组患者(n=8)进行手法淋巴引流综合疗法,男性患者5例,女性患者3例,平均年龄为(51.39±4.47)岁。而对照组患者(n=7)进行常规传统压力疗法,其中男性患者4例,女性患者3例,平均年龄为(52.15±4.08)岁。两组患者虽然在年龄、体质、性别上存在差异,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包进行分析,将其最终的结果用(±s)表示,组间的对比用x2检验实现,采用t检验,数据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1.4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动静脉气压治疗的方法,每天一次,每次的持续时间为20 min,调节好参数,按照从脚、小腿、膝盖、大腿的顺序进行反复间歇性充气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自身情况,当出现不适症状时,及时的停止并采取有效的措施。

实验组进行气压治疗加徒手淋巴引流的方法,气压治疗方法与对照组相同,淋巴引流方法是在治疗过程中对体表的淋巴系统沿着淋巴回流的方向进行按摩和按压,每日一次,持续时间为45 min~50 min。先对躯干进行治疗,而后在进行肢体的治疗,先健侧后患侧,从而通过按摩达到促进淋巴液的回流,减轻患者的下肢组织水肿及疼痛[2]。

2 研究结果

治疗前后细胞外液含量、肢体周径差和VAS对比如表1所示:

表1 治疗前后细胞外液含量、肢体周径差和VAS对比

3 讨 论

为了研究在不同的治疗方案下,下肢淋巴水肿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文进行对比实验,在进行实验之前,两组患者的细胞外液含量、肢体周径差和VAS没有明显的区别,当进行对比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细胞外液含量、肢体周径差和VAS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实验组患者的水肿程度及疼痛程度明显减轻,表明,在综合治疗方案下,下肢淋巴水肿患者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临床上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外液淋巴气压
看不见的气压
综合护理淋巴消肿疗法在降低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细胞内Ca2+对可释放囊泡库的影响
压力容器气压端盖注射模设计
注意,有种“胖”不能靠运动去减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考点聚焦
豚鼠、大鼠和小鼠内淋巴囊组织学的差异
电渗—堆载联合气压劈烈的室内模型试验
肺淋巴上皮样癌一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