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期心理科精神分裂症病人心理护理方法初探

2020-06-18 11:11孙艳秋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29期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量表病人

孙艳秋

(徐州市东方人民医院.徐州医科大附属东方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的竞争压力也在不断增加,因此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出现心理疾患,人们对于精神和心理问题的讨论也越来越多[1]。对于精神疾病患者来说,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进行相应的治疗和调理后会逐渐恢复期自理能力,相应的精神症状也会慢慢消失,但是由于该类病人存在的特殊性,会导致在出现自卑和重返社会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情节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复发[2]。本文旨在探究对临床恢复期心理科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心理护理措施干预后的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8月~2019年7月间收治的恢复期心理科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90例,所有患者均住院两周以上,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为20~60岁,平均年龄为(40.9±3.5)岁,研究组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为20~61岁,平均年龄为(41.8±4.1)岁,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在其基础上,给予研究组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措施有以下几方面

1.2.1 和谐护患关系的构建

护理人员要积极与患者沟通,将动态交流开展起来,对于治疗阶段患者的心理倾诉,护理人员要做到认真倾听,对于患者提出的合理要求,护理人员需要尽量满足,对于患者提出的各类疑问,护理人员需要耐心解答,对于患者存在的各类负面情绪,护理人员需要尽量开导,做到以上才能建立和谐稳定的护患关系。

1.2.2 相对应的心理疏导

恢复期心理科精神分裂症病人有着对应的临床症状和表现特征,因此在对该类病人进行心理护理时,需要与患者的症状和表现以及心理情绪状态相结合,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给患者,鼓励患者多多社交,参与沟通和其他多样化的文体娱乐活动,能够让患者慢慢建立起相应的兴趣爱好,帮助患者树立信心,还能够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情,对于心理科精神分裂症病人患者来说,与社会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因此,相对应的心理疏导支持能够帮助患者构建社会适应能力,为其提供相应的条件。

1.2.3 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开展健康教育要与恢复期心理科精神分裂症病人的临床症状表现特征相结合,相应的健康知识和注意事项也是具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和干预要从患者自身实际出发,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还能提供相应的条件给患者改善其生活质量。

1.2.4 音乐疗法

对于存在精神障碍的患者,若是通过合理的音乐治疗,对于其认知功能的恢复是有利的,一些患者在优美的音乐旋律当能够极大的放松,且能够提升对于音乐的兴趣,有利于自身文化认知程度的提升,这对于情绪的调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一定要注意音乐选择的合理性,常见的有《第六交响曲》、《汉宫秋月》、《月光奏鸣曲》、《风人松》等。

1.3 观察指标

从第三周开始纳入研究组到第四周结束评定,采取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PSIE)对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状况进行评价。BPRS总分值100分,分值越高表示病情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用x2来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来表示。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BPRS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B P R S评分未出现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BPRS评分具有明显差异,研究组患者的BPRS评分要明显对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BPRS评分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BPRS评分对比(±s)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 45 41.61±3.06 32.42±2.04研究组 45 42.17±2.01 23.14±3.67 t/1.026 14.826 P/<0.05 <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PSIE)对比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PSIE)并进行对比,护理前,两组患者的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PSIE)未出现明显差异,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总积极因素得分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消极因素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NPSIE量表评分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NPSIE量表评分对比(±s)

组别 n 总积极因素得分 总消极因素得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 45 45.32±3.54 63.14±3.57 30.57±4.18 23.91±3.25研究组 45 46.12±3.19 87.84±3.48 31.55±4.94 13.56±3.97 t/1.126 33.235 1.016 13.532 P/>0.05 <0.05 >0.05 <0.05

3 讨 论

精神病会对人类身心健康构成严重威胁,随着不断加快的社会运行节奏,导致精神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升高,并且发病人群也在趋于年轻化。现阶段,人们对精神病仍然抱有偏见,会带来严重的生存压力和心理压力给精神病患者,会对治疗心理科精神分裂症病人带来阻碍。对于恢复期的心理科精神分裂症病人来说,只有做好其心理护理干预才能对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心理压力和生存压力进行有效缓解和改善,及时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恢复期心理科精神分裂症病人在进行前期系统连续的治疗已经有效消除患者其临床症状,但是不能对其心理进行有效护理会导致病情出现复发[3]。本文主要探讨对临床恢复期心理科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心理护理措施干预后的效果,经过研究表明,对恢复期心理科精神分裂症病人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不良情绪,帮助患者构建重返社会的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精神分裂症量表病人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谁是病人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病人膏育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我帮病人“走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