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 Mapping与常规序列对早期软骨损伤诊断价值对比研究

2020-06-18 11:12周伶伶赵双全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29期
关键词:符合率软骨常规

周伶伶,赵双全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影像科,广东 深圳 518110)

骨性关节炎最早出现的病理转变为软骨损伤,但是早期症状的明显,症状容易受到忽视,造成最佳的治疗时间被错过,一旦疾病发展为后期,致残率较高,因此对于疾病的早期干预非常关键,在早期立即进行疾病的治疗,可以降低疾病对患者的损伤。常规MR检查虽然可以进行成像,但是因为软骨内部胶原的排列方向、胶原、蛋白多糖以及水含量的影响,对图像造成一定影响,因此需要对检查方法进行一定改进。T2 Mapping序列T2值对比常规序列更高,可以更加快速的分析疾病症状,准确率更加理想[1]。本文对T2 Mapping与常规序列对早期软骨损伤诊断价值对比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9年1月~2019年12月)70例早期软骨损伤患者资料,纳入患者均符合OA早期患者特征,分级在0~2级之间,排除精神方面疾病、未签署同意书患者,均实施MR检查,其中实施常规序列患者35例设为对照组,T2 Mapping检查患者35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男27例,女28例,年龄62~89岁,平均(75.50±19.09)岁;观察组:男29例,女26例,年龄60~89岁,平均(74.50±20.51)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均实施核磁共振检查,主要扫描的位置在膝关节、髋关节以及踝关节,使用专用线圈,对照组使用常规序列,基本参数:矢状位T2W1、T1W1/TSE,冠状位T2WI/STIR,横断位T2W1、T1W1/TSE,将层厚设为3 mm,层间隔为2 mm,FOV:16*16 cm,矩阵320*192,在每一序列扫描停留的时间为2~3分钟。观察组则使用T2 Mapping序列,基本参数:矢状位、冠状位同常规扫描,层厚3 mm,TR1000 ms,TE设为13.8 ms、27.6 ms、41.4 ms、55.2 ms、69.0 ms,矩阵为256*256 mm。在图像完成之后将其输送至工作站中,由2名专业医生进行图像观察。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检查符合率,与患者后期治疗中的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病理诊断对照组35例患者中0~1级25例,1~2级10例,观察组35例患者中0~1级24例,1~2级11例。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1.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比较采用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比两组检查符合率,观察组94.29%显著低于对照组74.29%,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检查符合率[n(%)]

3 讨 论

早期软骨损伤作为一种退行性疾病,发展较为缓慢,在疾病早期各项症状不明显,因此早期通过CT、X线等检查无法及时将病变位置进行显示,造成诊断的准确率较低[2]。上文数据分析中,对比两组检查符合率,观察组94.29%显著低于对照组74.29%,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使用T2 Mapping序列可以对T2弛豫时间进行定量测量,呈现出不同灰阶以及色彩,可以对软骨不同层面结构进行分析,通过图像可以清晰的发现软骨变薄、边缘光滑度,因此检查的符合率更高,可及时发现疾病早期的变化,对于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理想,并且检查时间未增加,患者对于该检查的接收度也较高。

综上所述,早期软骨损伤在诊断的过程中使用T2Mapping序列,与常规序列进行对比,准确率更高,图像显示更加清晰,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猜你喜欢
符合率软骨常规
常规之外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鞍区软骨黏液纤维瘤1例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髓外硬膜内软骨母细胞瘤1例
CT与MRI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CT、MRI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与眼眶神经鞘瘤影像学鉴别诊断中的研究
别受限于常规
BMP-2诱导软骨细胞凋亡及增殖的研究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