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肺结核流行流行病学分析

2020-06-18 11:12杨志刚段晓霞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29期
关键词:胸片涂片胸部

杨志刚,段晓霞

(二连浩特市疾病控制中心,内蒙古 锡林郭勒 011100)

作为目前一种危害大众安全的卫生问题,根据WHO的相关统计,在2016年就有将近1000多万的新发结核病例[1]。不仅危害公共安全,也影响患儿生活质量。针对于此,着重分析流行病学的主要特征。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数据

在2013年1月~2018年1月,共纳入16例肺结核患儿。纳入依据:①年龄<19岁;②诊断确诊为肺结核。排除依据:①疑似病例;②非活动性肺结核。

1.2 方法

记录所有患儿的临床数据,通过患儿的性别等基本数据和临床特征进行总结。记录患儿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包含PPD测定,结核杆菌PCR检查、抗菌杆菌涂片和培养及病理活检检查。

记录影像学检查结果[2],包含胸片、胸部CT特征,以此评定患儿入院和治疗过程中的胸部影像学情况。

1.3 观察标准

包含胸片检查,胸部CT平扫,以此评定患儿入院和治疗过程中胸部影像特征。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 for windows软件记录本次研究数据,其中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行卡方检验。组间P<0.05证实有差异性。

2 结 果

2.1 基础情况

1 6例患儿中,男性9例(5 6.2 5%),女性7例(43.75%)。平均发病年龄(7.65±0.20)岁(范围9天~18岁)。单纯肺结核8例(50.00%),肺结核合并肺外结核8例(50.00%)。合并肺外结核患儿中,最多见的为合并结核性脑膜炎4例(4/8,50.00%);密切接触史合并结核性脑膜炎33.33%(2/6)>无密切接触者12.50%(1/8)和接触史不详细14.29%(1/7),组间对比P<0.05。

2.2 临床反应

16例患儿中,发热12例(75.00%)、咳嗽11例(68.75%)、胸痛/胸闷2例(12.50%)、咳血1例(6.25%),存在结核中毒反应14例(87.50%)。

2.3 实验室检查

在痰液/胃肠液的抗酸杆菌涂片和培养阳性率为23.08%(3/13)、16.67%(1/6),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为25.00%(4/16),18.75%(3/16)。胸水中为3.33%(2/6)、3.33%(2/6)。涂片和培养结果较为接近。进行PPD检查共11名患儿中,结核杆菌PCR阳性3.33%(2/6)。肺部组织病理活性检查或者抗酸杆菌染色确诊50.00%(1/2)。

2.4 影像学检查

16例患儿中进行胸片检查10例,胸部CT检查6例,同时进行两项检查7例。肺结核胸部影像学主要呈现为肺实质病变和淋巴结肿大、坏死,胸部CT证实结核和肺实质病变,空洞和钙化。具体由表1可知。

表1 影像学检查

3 讨 论

通过本文分析证实,肺结核患儿的年龄多分布在7岁到14岁这个年龄段,这一时期的儿童多处于中学和小学阶段,学校人群十分聚集,因此容易出现传播性趋势。同时儿童和青少年对肺结核的预防知识了解胜少,因此发生肺结核疑似反应后没有进行早期和及时的治疗诊断,因此容易造成流行性爆发。

所以考虑到肺结核的临床反应不典型,因此需要联合接触史,表现和检查等,提升对重症结核的危险因素意识,从而控制结核病流行发展。

猜你喜欢
胸片涂片胸部
不同千伏的X线胸片检查在尘肺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痰涂片与痰培养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比较
直肠FH检测剩余液涂片用于评估标本取材质量的探讨
超声对胸部放疗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的评估
数字化X线摄影在尘肺病诊断中图像后处理参数的优化与评价
高仟伏X线胸片和DR胸片在尘肺病影像诊断中的比较研究
骨髓穿刺涂片联合骨髓活检切片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双源CT大螺距扫描在胸部筛查的应用
两种常用染色方法在性成熟SD大鼠阴道涂片中的比较研究
家兔急性肺损伤胸部超声与病理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