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的美好未来奠基

2020-06-21 15:23欧金昌
广西教育·D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基地劳动学校

欧金昌

浇水、施肥、捉虫、除草、采摘……在贵港桂平市逸夫实验小学的劳动基地里,学生们忙得热火朝天。虽然是一所城区学校,但该校还是想方设法在校内开辟了一片劳动教育基地,并取了一个颇具诗意的名字——“拾趣园”,意在让学生从中体会劳动的乐趣。

近年来,中小学劳动教育存在被弱化、边缘化等问题,但也有不少中小学校仍坚守着劳动教育的最后一方阵地,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和生活自理能力。这些学校的坚守,呼应了当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文件精神,充分体现了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

劳动教育,城里学校有城里学校的做法

河池市宜州区第一小学是一所城区学校,校园四周基本都是居民住宅楼或单位用房。鉴于校园面积不大,该校创新思路,在教学楼顶创建了一个面积达1 400多平方米的“科技生态园”农垦实践基地,有计划地开展劳动教育。

“开展劳动教育,城里学校有城里学校的做法。”河池市宜州区第一小学校长石秋香说。城市学校一般校园面积较小,无法像乡村学校那样能够开辟出宽阔的劳动基地,所以必须开动脑筋想办法。而教学楼顶一般闲置不用,如果将其充分利用起来,就能为校园增加不少活动空间。

在做好楼层防水、确保四周围栏安全的基础上,该校把教学楼顶充分利用了起来,在上面摆放了装有泥土的种植箱,安装了自动浇灌喷雾水龙头,配备了喷洒农药的无人机,为开展劳动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目前,该校楼顶的农垦实践基地共种植有花卉200种、瓜果蔬菜40种、树苗60种,饲养金鱼1 000多条。学生在中队辅导员的带领下,在各自的“责任田”里劳作,参与“种植—管理—收获”全过程,从中体会劳动的艰辛和快乐。

据悉,我区一直鼓励、引导学校开展劳动教育。2016年,自治区教育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要求各地各中小学校统筹校内外教育资源,切实抓好相关课程、校内劳动、校外劳动、家务劳动等关键环节,加强校内劳动教育实训室建设和校外劳动教育基地建设,保障学生平均每天劳动1小时。

“开展劳动教育因地制宜很重要。”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理事长檀传宝说。要根据学生所生活的环境、接受教育的社区、地方的不同设计劳动教育课程,比如不能让地方特别小的城市学校硬开辟校内农场,也不能让大山深处的孩子一开始就学设计机器人。

城市学校确实很难开辟劳动教育基地,但也并非无计可施。充分利用校外劳动教育资源,加强与农业、工业、林业、商贸、旅游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引导学生走进山林田野、厂矿车间参与实践劳动,同样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效。

南宁市桂雅路小学积极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广袤的田野,从秧苗的播种到稻谷的脱粒,每一个主要劳动阶段都组织学生参与,让学生充分理解什么叫“春种秋收”。该校校长陈一璐介绍,学生们走进田间劳作,难免会被蚊虫叮咬、被禾叶割出小口子,有的皮肤晒黑了、有的脚被戳伤了,但正是这些小“伤痕”,让学生理解了“幸福生活是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道理。

“通过参加学校的劳动教育,孩子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开始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如今浪费粮食的现象也少了。”南宁市桂雅路小学学生家长陈先生说。

种地养殖,农村学校劳动教育天地广阔

在贵港市覃塘区东龙镇初级中学,有一个占地面积达8亩的“硕果园”,这是该校专门开辟出来的劳动教育基地。走进这片基地,里面种养的动植物品种令人眼花缭乱。

“蔬菜有萝卜、菜心、芹菜、辣椒、冬瓜,果树有龙眼、葡萄、杨桃、番石榴、百香果……”该校校长唐丰健向记者介绍。基地里占地一亩的泉水池中,立体养殖着土鸭、灰鹅等家禽,以及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四大家鱼”,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农场和养殖场。

据介绍,该校学生都来自附近村庄,多数都参加过农业生产劳动,而学校多数教师是本地人,具备基本的农业劳动经验,可以作为劳动基地里的指导老师。每年春季学期开学,该校就要求每个班在基地里领一块“责任田”,由学校分发种子或幼苗,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带领学生一起种植,共同经营属于本班的“个性菜(果)园”。学校的生物教师、外聘的兼职劳技教师,则定期到基地指导学生种植农作物,学习家禽、鱼类养殖等劳动技术,学生们学得不亦乐乎。

乡村学校空间十分广阔,能让师生们“放开手脚”劳动,施展劳动技能。根据自治区教育厅2016年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各地教育部门、各学校可根据实际安排一定的闲置校舍、场地,用于建设劳动教育基地。而这方面乡村学校一般拥有较大优势,可充分利用闲置的校园用地或租借校园周边土地建设劳动教育基地。

据记者了解,乡村学校的学生比城市学校的学生劳动意识要强一些,基本劳动技能、自我管理能力相对也要强一些,因此,乡村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一些符合学生特点的劳动教育,让劳动的育人价值得到充分释放。

“我们开展的劳动教育,从不流于形式。”玉林市玉州区大塘镇初级中学181班班主任禤凤贞介绍。该校学生大多来自农村,校内的常规大扫除和一般的清洁卫生活动,于他们而言根本不在话下。于是,该校便把劳动教育延伸到校外,带领学生走进田间地头,参加耕地、播种、插秧、收割、喂养鸡鸭等劳动。

“学校里有很多留守兒童,父母外出打工,家里只剩下老人,让这些学生回家后帮着老人干一些农活,可以让他们切身体会到生活的不易,从中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禤凤贞说。

许多农业生产劳动中蕴含着科学道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桂林市象山区二塘中心校注重将劳动智慧传授给学生,实现了校内劳动教育基地的科学分区,引导学生将家禽养殖区域的家禽粪便作为基地蔬菜的有机肥料,发展有机农业。每到施肥的时候,学生们不嫌脏臭,把家禽粪便等有机肥料下到本班的“责任地”里。看着种植区里的蔬菜越长越好,学生们都很有成就感。

做点家务,家校合力教育孩子热爱劳动

“今天,我帮妈妈洗碗了。看到一个个碗被我洗得干干净净,码得整整齐齐,我感觉很开心!”“原来择菜洗菜也不容易呀。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把空心菜择成短短的一节,可是我的动作很慢,才择完一条,奶奶就已经择完一小把了。”“拖地真累!尤其是地板瓷砖上那些脏了的地方,需要反复拖、用力拖才行。”翻开桂平市逸夫实验小学学生们的日记,可以看到很多这样记录自己做家务劳动的语段。

该校校长陈冬寒介绍,学校在开展劳动教育过程中,十分注重扣紧“家务劳动”这一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家务劳动,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引导学生践行中华传统美德,参与孝亲、敬老等方面的劳动,并且每周都安排适量的家庭劳动作业。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多数劳动教育做得好、有成效的中小学校,都十分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家务劳动,要求学生回家后做一些诸如整理、煮饭、炒菜、洗碗、洗衣、扫地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让学生回家后帮着大人做一些家务劳动,看起来比较常规,缺乏新意,但要做好这件事并不容易。采访中,不少教师向记者反映,一些学生劳动意识淡薄、不爱劳动、不会劳动,与家庭教育有莫大的关系。有些家长自身就不爱劳动、不做家务,甚至还存在轻视劳动的心理,在这种家庭教育环境中,很难让孩子端正劳动态度,更难形成家校共育合力。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学校想了很多办法,包括开家长会、向家长致信、家访、举办家长培训班等,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观念,大力倡导劳动最光荣理念,让家长适时“放手”,认识到“适当让孩子吃一点苦是好事”。

南宁沛鸿民族中学副校长贾洪翔认为,学校可以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方式,鼓励孩子带动家长转变观念,参与劳动,提高劳动能力。学校自身也要加强劳动教育宣传,加强对家长的引导,让家长充分认识到家校合力、目标一致的重要性,与家长达成共识,促使家长配合学校开展好劳动教育,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玉林市玉州区万秀小学别出心裁,专门开发了“家庭乐动课堂”,将劳动教育融入其中,引导家长在班级群分享孩子参与家务劳动的身影,再由学校安排专人收集家长上传的照片、文字,最后做成“美篇”发布出来,这种方式有效激发了家长们的参与热情,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促进了家校的良性互动,形成了教育合力。

创新方式,注重提高劳动教育的实效性

河池市宜州区第一小学从与学生息息相关的课程入手,以小学劳动教育校本资源建设实践为载体,着力构建开放、有活力,且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小学学科融合校本课程体系。

该校校长石秋香认为,劳动课程整合不是简单的“1+1”,而是通过多元化课程开发,突破课堂有限的教学空间,将“学校—家庭—社会—田园”四维空间进行有机的整合,形成校园基础课程、家庭生活课程、社会实践课程、田园体验课程等,让学生从知识的获得、技能的实践、情感的体验、思维的扩展、精神的历练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目前,该校尝试将劳动教育与科技教学有机整合,以“科技生态园”农垦实践基地为主阵地,推进劳动教育与科学融合校本课程创新实践,初步构建起二者相互融合的课程体系,着力提升学生的劳动与科技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劳动教育并不是盲目地要求学生做苦力、流汗水,也不是让学生扫扫地、除除草、擦擦玻璃这么简单,而是注意使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提高劳动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桂林市翠竹小学充分开发各学科的教学资源,要求各学科教师根据本学科特点,将书本上的内容转化成劳动实践机会,对学生进行劳动技能培训。数学课上,教师带领学生到校内的劳动基地,丈量本班“责任田”的面积;语文课上,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生长过程,定期写观察日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科学课上,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各种蔬菜和花草树木,学习栽培技术。

该校校长黄桂香表示,通过建设校内劳动实践基地,统筹挖掘课程资源,既美化了校园,又增长了学生的见识,还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劳动素养,使学生从小就树立起劳动意识。

劳动教育不应局限于安排学生做一些出力、流汗的“苦活”“累活”,还应进一步改进教育方式,体现时代特征,强化诚实合法劳动意识,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

柳州市东环路小学提出“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的劳动教育目标,打造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推动劳动教育规范化、常态化发展。

该校副校长李娜介绍,学校近年来开展了航模、3D打印技术、科学实验、手工创意、“卡魅”等主题课程,注重富有创意的劳动体验,并与美术、文化、科学、信息技术等课程相融合,探索创新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和艺术修养,使他們成长为具备劳动精神、富有创新意识的时代新人。

开展劳动教育,建立相应的考核评价体系必不可少。区内不少中小学校都建立了劳动评价体系和奖励机制,通过评选劳动“小达人”、劳动先进班级、劳动创意奖,以及开展劳动成果展示、举办劳动成果推荐会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参与劳动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劳动的积极性。这正与《意见》提出的“健全劳动素养评价制度”“加强实际劳动技能和价值体认情况的考核”理念不谋而合。

(责编 蒋海兰)

猜你喜欢
基地劳动学校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我的基地我的连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