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教育的艺术

2020-06-21 15:23蒋海兰
广西教育·D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家珍班级班主任

蒋海兰

“苏老师是一个非常注重教育艺术的老师!”谈起苏家珍,现就读于北京大学的张习书心中充满敬佩。她一直记得上初中时的一件事:一次写作课上,苏家珍让学生每人写一句诗,然后苏家珍将这些诗句整合成一首诗,这让学生们感到十分惊奇。“这种方式就很有艺术,非常有意思,让我们喜欢上了语文。”张习书说。

苏家珍,南宁市第十四中学(以下简称南宁十四中)语文教师、科研处副主任。从教以来,无论是做班主任还是语文教师,或是引领青年教师成长,她都努力追求教育的艺术。

带班的艺术

苏家珍从事班主任工作已有15年,她多次获评为学校“优秀班主任”,所带班级多次获评为学校“优秀班集体”,并于2018年获评为南宁市优秀班集体。

初中阶段是学生习惯养成、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个性发展、容易叛逆的时期,苏家珍认为,要想管理好一个班级,就要讲究管理的艺术。

在苏家珍看来,学生要成才,必须先成人。学生“成人”的一个表现,是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苏家珍每接手一个新班级,都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品格养成计划。教室里一块可随时更换内容的小黑板,是她润养学生心灵的“宝地”。在“每周一结”班会后,她要求班干部对班级近期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共同讨论解决方案,然后把新的目标和活动写在小黑板上,同时写上主题鲜明的活动小标语。这块小黑板对学生起到了很好的提醒作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生“成人”的另一个表现,是个性得到发展。班级管理中,苏家珍坚持“和而不同”的理念。“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以及能力、性格都不一样,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但学生作为班级的一分子,也要养成良好的班级观念和集体观念。”苏家珍说。

善于发现、有效引导,是苏家珍发展学生个性的途径。学生霍嘉铭以前不喜欢写作,每次写周记都是应付了事。即便如此,苏家珍也没有批评她,而是从文字中发现了她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活跃的思维,于是鼓励她留心观察生活,多读书、多思考、多动笔,将“创新”“活跃”用在对的地方。在苏家珍的引导下,霍嘉铭端正了写作态度,创作了人生中第一篇科幻短篇小说,得到了苏家珍的肯定和表扬,这让她有了继续写作的动力和目标,打下了较好的语文基础。后来,霍嘉铭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苏家珍认为,班级是一个大家庭,学生是这个大家庭的一分子,只有学生相亲相爱,班级建设才能达到最佳的状态。在学生座位安排上,就很好地体现了她的这一管理理念。她采用的是学生抽签选座的方式,这样每个学生在初中3年里就至少有6个不同的同桌。这种做法能让学生在与不同的同学相处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

导师的艺术

2016年,南宁十四中成立了班主任工作室,选聘优秀班主任担任工作室导师,苏家珍就是其中之一。在学校班主任工作室的领导下,她又成立了个人班主任工作室,指导多位年轻教师开展德育工作。

年轻教师普遍缺乏带班经验,遇到比较棘手的管理问题时,往往不知如何着手。苏家珍带的第一批“徒弟”中,有一位教师第一次担任班主任。在带班的第一周,这位教师就遇到了一件棘手的事:班级中有一个学生的脾气很暴躁,厌学情绪严重。对于这样的学生,她不知道如何进行教育。了解这一情况后,苏家珍和她分享了类似的教育案例,并教给她与学生、家长交流的方式方法。在苏家珍的指导下,她用两周时间不间断地对该生进行开导和沟通,有效缓解了该生的厌学情绪,使该生能正常回校上课。此后,苏家珍对她进行了为期3年的持续跟踪、指导,关注她对该生的教育情况。在“师徒”的共同努力下,该生平稳度过了3年初中生活,这位教师也在这个过程中成长起来。

为了让更多年轻教师受益,苏家珍将自己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写成文章分享给年轻教师,如关于家校沟通的《沟通之桥,从心而架》,关于班级日常管理的《班级文化建设及日常管理策略》等,还给教师们做专题讲座。她曾在南宁、柳州、桂林、北海、梧州、钦州、贵港、百色等地开展专题讲座20多场。因操作性强、针对性强、班级管理技巧实用,她的每一场讲座都引起热烈反响。百色一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教师对记者说:“听了苏老师的讲座,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坚定了我做好学生引路人的信念。”

如今,苏家珍所指导的年轻教师都已成长起来,不少成为南宁十四中德育工作的中坚力量。该校教师韦飞妃说:“苏老师是带领我在教育教学道路上不断思考和探索的前辈,是教会我如何待人处事的益友。她认真、较真、真诚,作为一名年轻教师,能够跟在这样一位优秀前辈的身旁学习,并得到她的指点和帮助,我深感幸运。”

教学的艺术

多年来,苏家珍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教学艺术的追求。“我所认为的教学艺术不只是传授知识,更是激励、鼓舞并唤醒学生,点燃学生求知的欲望。”苏家珍说。

苏家珍在教学上做了许多研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阅读是语文学科的重要板块,在对阅读教学进行深入思考后,她发现,阅读教学中会遇到教学环节整合、教学框架搭建不合理的情况,这会导致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针对这一情况,她阅读了大量文献资料,掌握了文本阅读的相关知识和方法。经过不断实践,她总结出一套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思路——破、立、升。这一教学思路是针对阅读教学“从何入手”“怎样搭建”“如何提升”三个方面提出的,给教师进行文本分析及阅读教学提供了新路径,有效解决了阅读教学零散、无序、平面等问题,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起到了推动作用。苏家珍用该教学法多次执教示范课,获得了广泛好评,并在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教学比赛中获一等奖。

初中人物写作指导策略,也是苏家珍深入研究的内容。在充分实践和缜密论证的基础上,她构建了人物写作教学模式:思→练→修→展。该模式重视学生写作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突出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体现了培养语文学科核心素養的理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苏老师上课一点都不枯燥,非常活泼、有趣。她的教学让我明白,生活处处有语文,对语文的学习不应止于课本。”苏家珍教过的学生、现就读于南宁市第二中学的胡燕楠说。

2016年10月,苏家珍开设了一个关于教育教学的微信公众号——珍爱语文,经常分享自己的教案、论文、心得和教学视频等。目前,这一公众号已有近5 000的关注量。

由于教学能力突出,苏家珍获评为广西中学语文优秀教师、广西中学语文教育教学能手,并在各级教学比赛中取得了突出成绩,接连荣获南宁市初中语文优质课一等奖、自治区初中语文优质课特等奖,2015年代表我区参加第四届全国初中语文教师基本功大赛获一等奖及最佳综合素质奖(全国仅两人)。2019年,她获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教师要把教育教学当作一种艺术,要以艺术家的心态不断追求、探索、创新。在追求教育艺术的道路上,我将锲而不舍、不断探索。”苏家珍说。

(责编 蒙秀溪)

猜你喜欢
家珍班级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班级“四小怪”
又见家珍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夸夸我的班主任
《活着》·家文化·忍让
班主任
不称心的新班级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镜子里长出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