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从字顺,连缀华章

2020-06-21 15:06李传鹏
快乐作文(7.8年级) 2020年5期
关键词:通顺月亮

李传鹏

唐朝诗人韩愈说:“文从字顺各识职,有欲求之此其躅。”意思是文字通顺妥帖,一个个字都各称其职。有想求得古人作文之道的,就可照这条道路前进。简单地说,就是清楚通顺。“文从字顺”是部编教材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依据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认知能力所设的写作训练内容。

【训练目标】

1.了解写作时做到文从字顺的方法。

2.能准确运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景物,在描写中表达自己的情感。要做到思路清晰,表达连贯。

3.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抓住景物与“志”的契合点进行生动描写,写出自己独特的“志”。

【写作策略】

1.通顺准确。

通顺准确主要体现在对词语的搭配和排序上。通常情况下,汉语用词有一定的搭配习惯。比如,我们可以说“深情厚谊”,也可以说“深厚情谊”;可以说“浓情蜜意”,却不可以说“浓蜜情意”。再如苏东坡年少的诗作,原作为“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而后苏东坡在每句中间更改一字变为“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扶”字不仅写出了风的轻柔和柳的纤弱,也写出了风与柳的亲昵之态,因而显得更加生动形象;“失”字也较“隐”字贴切,既强调了月光的皎洁,又兼顾了梅花的清雅,突出了两者融为一体的景象,更加吻合诗人想要表达的意境。

2.语意连贯。

连贯,指句与句之间要连接得上,段与段之间的过渡要合乎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此外还需注意:人称清楚,立足点明确。句子之间的关系就好像链条,环环相扣,紧密相连,缺少其中的一环,链条就要断开。同理,句意如果不连贯,就会使文章显得支离破碎。当然,句子之间的关系比链条复杂得多。一般说来,句子主要是靠句意的自然延伸来连接的。句子如果不通顺,磕磕绊绊,读起来就很费劲;句子如果有错误,读者就会不知所云,甚至理解得和作者的本意相反。再如第三人称的“他”可指的人就多了,所以,写作时一定要明确“他”指代的是谁。否则,就会影响上下文的“连贯”,造成语意不明。

3.讲究分寸。

讲话时要因时、因地、因听众不同而有所变化,使用语的感情色彩也要与环境相吻合,以达到更好的交际目的。写文章也是如此。描绘事物时,在范围、数量、程度、褒贬上都存在某些细微差别,若能敏锐地感知到这些差别,就有利于把自己的认识表达得精妙确切。

4.掌握韵律。

汉语有音调上的变化,还有单音词、双音词、多音词及语句形式上的变化。这些变化,会形成自然的节律,从而产生韵律感。例如:我们说“又唱歌又跳舞”或“又唱又跳”,而不会说“又唱歌又跳”或“又唱又跳舞”。这种形式上的匀称感和语调上的协调感运用在写作中,也有助于同学们将文章写得文从字顺。

【金题训练】

古往今来,月亮一直是人们吟咏的对象,寄托了人们无尽的情思……从古到今,不知出现了多少月迷、月痴、月狂。当一轮明月升上夜空,你有怎样的遐想呢?

请以“月亮”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写作导引】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题目是“月亮”,可以写与月亮有关的故事,可以写望月的感受,也可以写有关月亮的知识等等。

1.精细审题,精深立意。这里的“月亮”其实是实的,指天上那颗神秘的星球,那是人类神往的地方;也可以是虚的,“月亮”可表团圆,可抒思念,可叹离愁,可托情思。可以从古代和现代描写“月”的诗词名句入手,写文化内涵浓厚的感性文章;可以写与月亮有关的故事,以月亮寄托相思;可以用“月亮”喻人,写人之品格、精神。

2.定文体,巧构思。中心犹如文章的灵魂,必须正确、集中、深刻。本单元习作在立意上应尽量脱俗,同学们可以放飞想象:可以描写抒情,写中秋望月,游子思乡,佳节怀人;也可以回望记叙,写美丽的童年,月下的活动场景;还可以畅游科学之海,说明知识,可以写“嫦娥在广寒宫里”,可以写“月球的新朋友——中国‘嫦娥”,可以写“月球上迎来的新客人——宇航员”等等。

3.用修辞,摹形态。借用各种修辞手法,描摹“月”之形态。巧妙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描绘所写对象,就等于给文字披上了美丽的外衣,不但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优美性;而且可使作文摇曳生姿,情趣盎然,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4.立意深,挖内涵。立意新颖深刻,挖掘“月”之内涵。在中国文化里,月亮一开始就不是一个普通的星体,它伴随着神话世界飘然而至,负载着深刻的历史文化信息,凝聚着中国古老民族深厚的生命感悟和审美感情。它是美丽的象征,创造了无法言喻的审美意境;同时,也是人类情感的载体,寄托了恋人间的相思,表达了人们对故乡、亲人和朋友的怀念。而在失意者的笔下,它又有了失意的象征,引发了众多文人的空灵情怀。具体怎么立意,还需要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来选择。

【素材链接】

1.玉盘似的明月高挂在淡蓝色的夜空中,月光像流水一样泻下来,大地一片银白色。

2.圆月高高挂在深蓝色的天空上,她那圆圆的脸上露出甜甜笑容,静静地望着大地,几朵灰白色的薄薄的云绕在她身边,宛如仙女翩翩起舞,皎洁的月光给大地又披上了银灰色的纱裙。照亮了万物,照亮了花瓣,显得花儿更加娇美,这更加引起我对月亮公主的喜爱。

3.月亮穿过云雾,把透明的光辉洒在广场上,广场像用银子铺成的。在有积水的洼地上,又映出了闪动的月亮的影子,好像天空和地上,同时有无数个月亮,把这圭山上的五月之夜的乡村,映照得如同在水晶体中一样,变成了透明的、奇异的、童话般的世界。

4.窗外,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星星也不知什么时候钻了出来,还眨着调皮的眼睛,我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佳作展示】

月 亮

李思雅

千百年来,月亮是人们吟咏的对象。在诗人们的笔下,月亮被比喻成了许多有趣的事物。“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这是李白笔下的月;“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这是白居易笔下的月;“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这是李贺笔下的月;“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圞意”,这是牛希济笔下的月……这些诗句,比喻新奇,令人过目不忘。

不过,我最喜欢的却是爸爸对月亮的比喻——月亮是一张老唱片,总在你望月的时候,轻轻响起。爸爸是语文老师,平时爱舞文弄墨,常有一些诗文见诸报端。虽然我对他的大多数作品不以为意,但对“月亮是一张老唱片”这一句却格外喜欢。

我专门上网查了一下,在爸爸年轻时,听音乐不像我们现在这么方便。那时的音乐,是刻在唱片上的,然后用唱机播放。那唱片圆圆的,盘子般大小,有各种各样的颜色。

你想想看,那圆圆的满月,可不就像一张老唱片?而我们每个人的目光,就是一枚枚长长的唱针。当我们把目光投向月亮,与月亮对视时,心中自然会升起许多情思,或怀念故土,或思念亲人,或幻想团圆的场面。这时候,一首首抒情的小夜曲便会在耳畔轻轻响起,如泣如诉,让人沉浸其中,难以自拔。

在月亮这张老唱片上,一定刻录了许许多多歌曲,数也数不清。不信,夜深人静的时候,你或坐于窗下,或信步于庭院,举头望月试一试,你心中想什么,月亮就一定会放什么歌曲给你听。

月亮,我要把你这张老唱片好好珍藏在心灵深处,并且经常翻出来听听。

【名师微点评】

本篇作文构思巧妙,作者先列举古人描写月亮的诗句,题材丰富,比喻新奇。然后笔锋一转,说自己最喜欢的其实是爸爸对月亮的比喻——“月亮是一张老唱片”。作者详写月亮这张“唱片”,其中“我们每个人的目光,就是一枚枚长长的唱针”一句特别生动传神。最后,表达了珍藏月亮这张老唱片的心愿,意味深长。

【妙笔生花】

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1.春天來了

2. 月亮

提示:

1.写作前,可以查阅一些描写月亮的诗文。想一想:为什么那么多人写月亮?月亮寄托了人们的哪些情感?这些情感寄托在别的事物上行不行?

2.在查阅和思考的基础上,选择一个新颖的角度,写出你对月亮的感受。

3.写完后读一遍,认真修改润饰,做到文从字顺,抒情自然。

猜你喜欢
通顺月亮
读写大闯关
从林语堂的英译《浮生六记》管窥其翻译思想
月亮 等
月亮减肥记
月亮满不在乎地发胖
与月亮来个亲密接触
砸月亮
句子雨
英语填词游戏
坐哪种船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