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意当明晰,论证须切题

2020-06-21 18:28
中学生阅读·高中·高考 2020年4期
关键词:青年国家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不错,目前的中国,固然是江山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不,绝不会的,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

——方志敏

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

——陶行知

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

——黄大年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试题简析

面对2019年这样一个极具纪念意义的年份,天津卷高考作文题一改近几年生活化、多元化、“小题大做”的命题特点,转向“爱国”“奋斗”这样的宏大主题。

试题选取了不同时期三位典型人物的经典话语,从不同侧面引导考生感受中国的发展历程,思考大国风采、民族精神和时代品格,在体会民族振兴、国家进步的同时,体悟个人成长與国家、民族、时代之间的深刻关联,增强自己和同代人的荣誉感、使命感、责任感,在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与激情奋斗中放飞青春梦想,贡献个人力量。

这道作文题在着重考查考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上,考查考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人文素养,而且在限定性与开放性的有机结合方面做了很好的探索,体现出“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思想。作文题在材料选取上注重思辨性,内涵、角度和层次非常丰富,能让不同水平的考生都有发挥的余地,从而很好地区分考生的立意层次和写作水平。试题既贴近时代热点,又贴近考生实际,进一步凸显了语文学科独具的“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功能,体现出高考语文命题价值观考查和语文核心能力考查相结合的趋势。

考场原作

少年自负凌云笔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青年一辈,当乘风接力,如鲲鹏展翅扶摇直上,纵乱云飞渡仍不改从容,于时代华章上再书一笔少年意气飞扬。①

回首漫漫征途,勇立时代潮头的自是当代②青年。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我辈青年“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我们这一代人,错错落落地走在历史的山路上,身后的路很长很长。③

四十载惊涛拍岸。④百年前,中国因天朝上国的自大、闭关锁国的愚昧,而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终觉裹足不前只会带来落后。百年后,深圳的开放被誉为“一个春天的故事”,被写进歌曲传唱至今,对外开放的号角从此吹响。在互通、互联、互融的背景下,世界舞台终于有了中国的身影,各国人民倾听中国声音,共享中国方案,一同见证这一文明古国“史诗般的进步”。⑤

九万里风鹏正举。无论是远赴重洋留学的你,还是如今在国内努力求学的你,我与你们一样都是当代青年,都是新时代中国的建设者。回望我国辉煌的古代历程和艰难的近代历史,我辈切不可忘却这一路的鲜花与风雨,要铭记历史,深刻地认识到我们身上淌着炎黄子孙的血,延续着中华文明的基因。其次⑥,我们更要明确自己的使命,切勿妄自菲薄⑦,此刻努力求学的我们,是为新时代中国建设添砖加瓦,以点点萤烛之光汇成日月之辉;未来作为社会劳动者⑧的我们,更要坚守本分与良知。或投身军旅,保卫祖国;或投身科研,报效祖国;或为官一方,造福百姓。⑨一位当代青年,都应尽己所能,有一分热发一分光。青年者,国之栋梁⑩,在我们的共同坚守下,编织出中国的锦绣前程。(11)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到“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再到“欲求中国民族的独立解放,决不是哀告、跪求、哭泣所能济事”……革命先辈肩负使命,用奋斗定义了使命的深刻内涵。只有拥有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拥有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将这样的青春奉献给祖国和人民,我们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记忆。(12)

中国,如大鹏乘风腾飞而起,在世界浩瀚汪洋中翱翔(13),震动寰宇。向前,是未知和挑战的黑暗(14),可背后,有点点星光为其闪耀,你依旧可无畏前行。

我辈青年正应当携(15)干将之志,迎时代潮流,助祖国巨龙腾飞!(16)

①文章的关键词是“国家”和“青年”,第一段却未与“国家”二字沾边。

②“当代”一词有误。

③还是缺少与“国家”相关的内容,不能突出主题,同时与下文无法衔接。

④段首这一句与上下文缺少照应和关联,显得突兀,须添加过渡性语句或调整语序。

⑤这一段谈的是“国家”的发展,下一段谈的是“青年”的努力,两段之间缺少有机的过度。另外,有些说法不准确.,比如“对外开放的号角从此欢响”“世界舞台终于有了中国酌身影”。

⑥“其次”一词,前面缺少照应语。

⑦“妄自菲薄”一词,前面亦缺少照应语。

⑧用“祖国建设者”更好。

⑨做个“普通劳动者”可以吗?

⑩单强调“栋梁”,失之偏颜。

(11)这一段强调每个青年必须付出努力。但在认识上和语言表达上都有一些瑕疵。

(12)这一段未能扣住段首句中的“志”“智”“言”“行”四个字来写。文章一直存在着论证部分与论点、分论点相脱节的问题。

(13)“汪洋中”如何翱翔?

(14)说法过于绝对。“未知”和“挑战”就一定会是“黑暗”的?

(15)“携”改为“怀”更好。

(16)结尾收束有力。

阅卷评点

这篇作文紧扣命题材料(主要是第三则材料),从国家和青年的角度切入,分析了国家与青年的关系,表达了一名中国青年建设祖国、助国腾飞的决心。文章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论证部分与观点多处脱节,彼此缺少照应。

2.表达不够严谨,多处辞不达意,语言粗糙甚至有语病。

3.文中一些观点存在偏颇与不足,比如对普通劳动者的无视等。

这些需要在修改和升格中加以调整、润色和矫正,以使文章主题鲜明,观点正确,表达严谨,论证部分与观点形成有机关联。

升格建议

1.修改开头,突出“青年”与“国家”,以突出主题,使立意更明晰。

2.修改、充实论证部分,使其与观点扣合紧密。

3.润饰语言,使行文过渡衔接更自然顺畅,表达更准确严谨。

4.修改观点偏颇部分,主要是第4段,增加关于普通劳动者的内容。升格之作

少年自负凌云笔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青年一辈,乃国家之未来,民族之希望,当乘时代发展之长风,接稳前辈传递的接力棒,如鲲鹏展翅扶摇直上,纵乱云飞渡仍不改从容,以飞扬的少年意气描绘出华夏之彩图,书写出时代之华章。①

回首百年来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程,勇立时代潮头、奋勇当先的自是一代代青年。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我辈青年“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今天,历史的重任又落到了我们这一代青年人肩上,我们要不忘过去,继承和发扬老一代人的拼搏精神;我们更要善于开创未来,用我们的热情、智慧和汗水铸就新时代的辉煌。②

百年前,中国因天朝上国的自大、闭关锁国的愚昧,导致积贫积弱,任人宰割,饱受欺凌。国人渐渐醒悟,意识到裹足不前就会落后挨打。百年后,深圳特区的设立,被誉为“一个春天的故事”,写进歌曲传唱至今,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越迈越大。“四十载惊涛拍岸”,在互通、互联、互融的原则下,世界舞台上越来越多地出现中国的身影!各国人民倾听中国声音,一同见证这一文明古国“史诗般的进步”。③

“九万里风鹏正举”,无论是远赴重洋留学海外的你,还是正在国内努力求学的他,抑或是正在考场里奋笔疾书的我,我们都是当代青年中的一分子,我们都将是祖国新时代的建设者。遥想我国辉煌的古代历程,我们倍感振奋;回首苦难的近代历史,我们热血沸腾!这一路的鲜花与风雨,催熟了我们曾经稚嫩的心灵,让我们深切感受到流淌在我们身上的炎黄子孙的热血、铭刻在我们生命中的中华文明的基因。我们要牢记使命,振奋精神,既不妄自菲薄,亦不狂妄自大,脚踏实地,沉稳向前。此刻努力求学的我们,是在为将来建设祖国积蓄力量,以点点萤烛之光汇成日月之辉:未来作为国家建设者的我们,更要坚守本分与良知。或投身军旅,保卫和平;或献身科研,报效祖国:或为官一方,造福百姓;或为普通劳动者,亦心系天下,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无论从事什么职业,身在何种岗位,我们都应尽己所能,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不管是国之栋梁還是一片砖瓦,我们都应共同努力,为支撑中华大厦奉献青春和力量。④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有为之人,当先有“志”。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到“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再到“欲求中国民族的独立解放,决不是哀告、跪求、哭泣所能济事”……革命先辈肩负使命,志向坚定,一生为理想信念顽强进取。他们学理论,学科学,学技术……让“智”成为支撑“志”的坚强柱石。他们言而有信,行而有果,用顽强奋斗将理想化为现实。他们是我们前行的路标,是我们人生的楷模!只有拥有满怀理想的青春,只有打造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将这样的青春奉献给祖国和人民,在我们老去的那天,才会拥有充实、温暖、无悔的记忆。⑤

中国,如大鹏乘风而起,在世界的上空展翅翱翔,震动寰宇。向前,虽然充满了各种未知和挑战,但身后,有千年历史璀璨的星光为你闪耀,有亿万华夏儿女为你提供不竭的动力,伟大的中国,你可以无畏前行!⑥

我辈青年,正应当怀干将之志,学夸父之行,迎时代潮流,实干兴邦,助祖国巨龙腾飞!⑦

①开头修改之后,紧扣“青年”和“国家”这两个关键词,突出了青年的努力对国家发展的作用,凸显了文章的主题。

②这一段修改之后,更加突出了青年一代继往开来的巨大作用,在文章结构上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③修改之后,突出了百年中国的巨大变化。“四十载惊涛拍岸”彰显了改革开放的巨大意义,为下文写青年人奋发图强设置背景。

④这一段修改之后,突出了广大青年牢记历史、不忘使命,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要为国尽力的精神与豪情。

⑤这一段在修改之后,突出了“志”“智”“言”“行”四个字,使论证部分与分论点紧密联系。

⑥这一段修改之后,以简洁而充满激情的语言抒发了对祖国前程的美好祝愿。

⑦语言稍事润色,添加了“学夸父之行”和“实干兴邦”,充实了内容,使文意更丰满。

改后评析

修改润色之后,文章的立意更加明晰,论证与论点扣合得更为自然紧密,一些表达不到位或略显偏颇的论述也得以矫正,论证充分,情理并茂。语言更为严谨、凝练、自然、畅达。

猜你喜欢
青年国家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返璞归真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自我实现角度窥探青年自我实现的困境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