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中荷花意象专题研读

2020-06-25 03:18昆明市第八中学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 2020年3期
关键词:涉江芙蓉意蕴

昆明市第八中学 杨 青

一、活动设想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很多意象值得挖掘,“荷”是古典诗歌常见的意象,如《涉江采芙蓉》运用了“芙蓉”这个意象,在此意象的基础上采用了对写的手法,反映了游子怀乡思亲与思妇的相思。到了现当代,仍然有很多诗人喜欢用此意象来进行诗歌创作,这与“荷”的文化内涵密切相关,值得深入探究。

以荷花意象教学点,整合《涉江采芙蓉》《错误》等写“荷”的经典诗歌,进行专题研读。探究“荷”意象在中国古典诗歌和现当代诗歌中的象征意义,挖掘意象背后的多元文化内涵,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广博精深;实现“意象带动鉴赏”的目的,了解时代背景、人生经历的不同带来的思想情感、创造风格差异,对诗歌意象有相对系统的把握,形成立体的知识体系。

二、活动目标

1.品味诗歌的语言,感受古今诗人独特的语言表现力。

2.从特殊到普遍,了解“荷”意象蕴含的审美内涵。

3.从赏析意象入手,学会鉴赏具有“荷”的不同诗歌。

4.挖掘“荷”意象的文化内涵,理解诗人选择意象的原因。

三、活动过程

(一)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整理“荷”意象的相关诗作、写作背景;查找资料,整理意象背后的文化内涵,加深文化理解。学生自主扫清诗歌的内容理解上障碍;搜集相关诗歌、作者的背景资料。

(二)课堂实施(3课时)

任务一:了解“荷”在《涉江采芙蓉》中的意蕴

导入:我国古典诗歌含蓄蕴藉,体现在诗人将情感寄托于某一特定物象,这些物象具有固定的象征意义,并不断被后来的诗人使用,这些物象就是“意象”。例如,人人熟知的“月”,常常有思念亲友、牵挂家乡、孤高清冷、盈虚变化等意义。这个专题我们要合作探究的意象是“荷”。

【活动一】复习初中学过的《迢迢牵牛星》,总结《古诗十九首》的成诗年代等相关知识。

总结:《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代文人五言诗选辑,由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文选》而成。这十九首诗以句首为标题,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抒发了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情感。

【活动二】多种形式朗读《涉江采芙蓉》,掌握五言古诗的朗读方法。

明确:五言古诗一般采用二三的断句方式,朗读中根据语境呈现字词轻重、语调升降、语速快慢、声音长短、语气等技巧。

【活动三】体会感情的变化,探究采“芙蓉”之人的身份。

提示:感情变化是欢欣—失望—忧伤。采芙蓉的人可以是留在家中的女子,想要送给远行的心上人,想到心上人可能在路上回望故乡,和自己一样生出无尽的思念,不禁引发了心在一起却分隔两地的忧伤;可以是远行的男子,想送给在家乡的心上人,前路漫漫,不知何时能还,心中不由得生出了同心而离居的悲苦。

【活动四】以不同身份的口吻朗读,揣摩诗中人的心情。

提示:(我)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我)采之欲遗谁,所思(他?她?)在远道。(我?他?)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活动五】合作讨论“荷”在本诗中的意蕴。

提示:《楚辞》以来,就有“采芳寄情”的传统。在荷花盛开之际,采几枝,摘置袖中或插上发际,幽香袭人,归去送给各自的心上人,表现有情人真挚的情意。江南民歌中有谐音双关手法,“芙蓉”往往暗指“夫容”,所以本诗应理解为以女子的口吻抒发相思的痛苦。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本诗的作者是东汉文人,在这里还有我国传统文学中荷花与身处政治漩涡中的文人之间的类比关系。

任务二:分享古代关于“荷”的诗画,探究“荷”的意蕴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荷花出现的频率很高,而且作者用“荷花”有不同的目的。经典文章如《爱莲说》:“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荷花”在传统画和古典诗词中出现的机会也很多。

【活动一】展示关于“荷”的图案,分析图画中“荷”的意蕴。

中国画:

河[荷]清海宴[燕] (天下太平)

连[莲]年有余[鱼] (吉祥和睦)

【活动二】分组整理关于“荷”的诗句,分析诗句中“荷”的意蕴,填写下列表格。

【活动三】归纳总结“荷”的文化渊源。

提示:“荷”意象在中国古诗词中出现频率很高,它本身具有大自然赋予的审美意蕴,美丽高洁,出淤泥而不染,《诗经》中以荷起兴,荷跟女性密切相关;《楚辞》则奠定了我国文学中荷花与文人之间的类比关系;佛教传入中国后,由于莲花与佛教的特殊关系,“荷”的意象不断发展繁荣,带有佛学禅意。

任务三:古今对比,探究“荷”在现代诗《错误》中的意蕴

【活动一】揣摩《错误》中的“莲花”意象跟什么关联。

提示:跟女性有关,跟思念有关。

【活动二】了解《错误》的写作背景,通过诵读理解本诗情感。

明确:此诗源自台湾诗人郑愁予童年的经历,父亲参军打仗,母亲带着他四处逃难,1948 年他到江南的一个村落,那里唤起了他童年时期逃难的记忆,他把这些冒出的经历艺术化,作者以母亲为原型,写成了《错误》——深沉的情感,有爱情,有国仇家恨。

【活动三】小组合作探究《错误》中“莲花”的象征意义。

提示:象征女性由年轻到苍老的生命历程,一个美丽的年轻女子在守候着归人,时光悄然逝;象征女子心情的起落,她以为归人即将到来,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凝神侧耳倾听,像一朵莲花绽开,在马蹄声远去之后,她失望颓然地坐到椅子上,像一朵莲花凋零;象征高洁、美丽的品行;象征着母亲的坚守,等待父亲归来。

【活动四】多种形式朗读,感受《错误》借古典意象营造出的意境。

提示:用莲花、东风等意象营造了凄美迷蒙的意境,写出了闺中人盼归人的心情。

(三)课后学习

中国古诗词中有很多意象值得探究品味,我们可以分门别类地研究一些典型意象,为古典诗歌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小组合作研究古典诗词中的一个典型意象,赏析其意蕴,写一篇小论文。

板书设计:

四、活动感评

专题教学的难度在于需要教师查找资料、翻阅论文、总结理论,并在学生能够理解的层面上给予指导和总结,让学生学有所获。学生要把预习落实,课堂上由学生自主探究、得出结论,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按照同一意象整合诗歌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可以在时间跨度、题材维度、思想深度上并行,也能够达到语文素养的螺旋形提升。学生对于现代诗的阅读量少,从古典诗词的鉴赏到现代诗的鉴赏,以意象为突破口,搭建一座桥梁,教会学生从整体上感受意境,分析意象,品味诗歌韵味,从而提高鉴赏现代诗的能力。

猜你喜欢
涉江芙蓉意蕴
“枉渚”与“辰阳”究竟在何处?
——追寻屈原《涉江》诗中两个地名所指称的地理实体①
从前慢:古诗里的痴守——从《静女》《涉江采芙蓉》说起
我们记取的美丽瞬间,都是生命曾经盛开的证据——读《涉江采芙蓉》
论《红楼梦》的“错位”叙述及意蕴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我的芙蓉李树
咏史诗的哲学意蕴(外三则)
The image“lotus”in I gather lotus blooms across the steam
历史课点评的意蕴
意蕴难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