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落实“课程思政”的探索

2020-06-27 14:13陈婷
考试周刊 2020年53期
关键词:全员育人立德树人课程思政

摘 要:初中“课程思政”是让每门课程都具有符合课程特点的育人功能,所有的授课教师都应该根据学生需求担负起育人责任,最终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和知识教育的有机统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通过对初中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目标的确立,对学生进行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中引人入胜,于无声处里见实效。在初中语文课程进行思政教学的探索,在教授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结合课程的相应内容,“贴”着学生的需求进行思政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的目的。

关键词:课程思政;初中语文;全员育人;立德树人

一、 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18日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八个相统一”,其中包括“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探索目的,是实现各门课程结合自身的特点适当地进行思想政治的内容。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引入各学科教学之中,从“道德与法治”等专任老师的“专员育人”向各课程老师的“全员育人”转化,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化。

二、 初中语文教学进行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现在的初中学生差不多都是05后了,他們生活在多元化发展的社会环境和信息量大的网络环境下。当代中学生主体上都是青春洋溢、奋发向上,但在面对繁杂的社会、各种丰富的信息,不断出现的各种思潮和多媒体信息的影响下,初中学生的思想意识需要学校和家庭的正确引导。

语文是语言和文化。初中语文教学是以编写的语文教材作为主要的教学书籍,其中的每一课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符合各年龄段学生典范的古今书面语言作品。《语文课程标准》中还专门提到:语文课程还应以弘扬民族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课程思政”十分必要。

三、 初中语文课程思政的目标

让中学每门课程都具有符合课程特点的育人功能,所有的授课教师都应该根据学生需求担负起育人责任,最终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和语文知识学习的有机统一,教好书和育好人的统一。在初中语文这门课程中,进行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引人入胜中潜移默化,于无声处里见实效。

(一)树立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爱国,意思是热爱自己的国家。出自《战国策·西周策》:“今秦虎狼之国也,兼有吞周之意……周君岂能无爱国哉?”爱国主义,指的是在几千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等,爱国主义是一种崇高的思想品德。

我们要教育学生从小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树立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远大志向,今后能够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培育学生的中华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各民族在各个时期的社会发展中形成的,它是中华各族人民生活真实的反映,是中华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是各民族的生活方式、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的文化浓缩,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和前进的动力,是社会进步的民族灵魂。

中国发展到今天,绝大多数人已经过上了小康生活,我们还需要全面去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我们全国人民向往的“中国梦”。这就更需要全国人民一起继续努力,奋发图强,更需要铸就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国精神。因此,我们必须在初中生中积极培育我们的中华民族精神。

(三)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社会责任”就是在一个特定的社会里,每个人对他人和社会做出的符合道德准则的行为。学校教育在一个人的发展中占据着主体地位,初中是人生最关键的时期,他们在这个阶段逐渐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校、教师应该不断强化初中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从责任意识、道德伦理等角度对学生开展教育,让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后,能够成为一个为国家、为集体、为他人着想,做一个对社会有责任担当的人。这就需要学校在初中学段的教育中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四、 初中语文课程思政的实施

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不能与课程内容脱节,不能与教学内容割裂开来,不能为了思政而思政。初中语文教学过程要充分利用起来,同时课程思政需要不断结合时代的特点推陈出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时效性,满足学生紧贴时代发展的成长需求。因此,在语文课程中,进行贴合时代和学生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达到这门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初中语文课程思政的内容主要体现在语文教学内容上,在部分语文内容的基础上去构建和延伸思政的内容,语文教学之中显现思想政治内容的影子,课堂内外教学中以多种方式去实施。

(一)画龙点睛式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回忆我的母亲》课文中,朱德同志以纯质的语言描写了一位普通朴实的母亲,以小显大,母亲对朱德的思想意识影响又体现出了她的伟大。通过课文学习,最后在课堂上点出:正是因为受到母亲的影响,才造就了朱德的性格特点,后来朱德同志身经百战,不畏艰险,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这篇文章充分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的传承。

在学习《富贵不能淫》这篇文章时,作者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的观点。要让学生去体会:孟子这段关于“大丈夫”的言论,真知灼见,闪耀着智慧和人格的光芒,在历史长河中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奋勇向前,成为他们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座右铭。在这部分内容中可以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希望孟子的这些话,可以指导他们去探索人生的价值和社会的责任。同时这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希望学生能够去继承和发扬。

(二)专题嵌入式

很多学生都读过我国的经典名著《三国演义》,其中诸葛亮“神机妙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他写给自己儿子的《诫子书》可谓是一篇影响古今的名作。在七年级上册学习《诫子书》时,可以专题嵌入中华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在课堂上,希望学生能从诸葛亮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形象中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要在青少年时期刻苦学习,今后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不然的话,就会“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在学习七年级下册《邓稼先》时,将“树立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作为专题嵌入到课堂中来。让学生知晓一百多年以前清朝时期,外敌入侵,中华民族任人宰割。国家曾经走到了危急关头,甚至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那时恐怕是五千年历史上最黑暗最悲惨的时代,那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难以忘却的心中的痛。而今,新中国已经成立七十周年,七十年前,我们向全世界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2008年,在我们的首都北京举办了一场“无与伦比”的奥运会,今天,我们的祖国日益强大,国富民强。但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两弹元勋”邓稼先,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了国家不再受到他国的威胁,毅然决然地放弃优越的工作和生活回国投身到核武器的研究中。以鄧稼先为代表的这样一批为祖国默默奉献的科学家,才让中国人民真正挺直了腰杆,中华民族才完全摆脱任人宰割的危机。

(三)隐性渗透式

七年级下册《黄河颂》,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抒情诗,诗人热情的澎湃讴歌了黄河的宏伟气势、源远流长,对中华民族的孕育和巨大的保护作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用饱满的热情去大声朗诵,去用心体会黄河的气势,学生无形中会感受到:我们的母亲河忍辱负重孕育了我们,中华民族永不屈服的精神,中华儿女的坚强决心和一往无前的勇气。

九年级上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当代诗人舒婷于1979年创作的,当时是中国刚刚处于一个全新的时期。诗人对贫困祖国的忧患意识,把忧国的情绪强化为深深的悲怆,最后又对祖国的新兴进行了讴歌。这首诗中强烈地体现了诗人担忧国家,与祖国身心相惜的感情,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在学习这首诗的时候,要让学生带着深深的感情去感知作者,去感想诗中的忧国情怀,去体会作者对祖国的情感。在学习这首诗的时候,自然而然地渗透了“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在其中。

五、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立德树人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青少年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少年强则国强”。树立他们正确的人生目标,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意识,这些都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实现。通过对初中语文进行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在教授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结合课程的相应内容,“贴”着学生的需求进行思政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提升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以满足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发展需求。同时,我们需要在改进中不断加强和完善,所有的课程都要各司其职,充分发挥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构建初中学段思想政治教育的立体模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3-19.

[2]王海花,郭玲霞.思想政治一体化教育中“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以中学英语教学为例[J].现代交际,2018(18):131-132.

[3]于向东,鲍周生.亲爱的语文[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4]李玲琴.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与对策探究[J].学周刊,2019(35):100.

[5]高璐.习近平关于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论述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9.

[6]朱宇.中学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研究[D].齐齐哈尔:齐齐哈尔大学,2017.

作者简介:

陈婷,重庆市,重庆市万州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全员育人立德树人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构建多面展示平台 打造家校沟通纽带
全员育人模式下的困难生资助工作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