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不良心理情绪与冠脉斑块稳定性的关系

2020-06-28 03:00卢艳荣孙亚超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12期
关键词:冠脉斑块稳定性

卢艳荣 孙亚超

1 河南省孟州市人民医院(孟州市复兴医院)心血管内科 454750; 2 焦作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又称为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粥样硬化病变导致血管腔狭窄、阻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的心脏疾病[1]。冠脉粥样斑块是冠心病发展至一定程度的产物。研究指出[2],冠心病的发展和转归过程与冠脉粥样斑块稳定性有密切关系。不稳定斑块破裂会引起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影响冠心病预后[3]。临床调查研究发现[4],我国冠心病患者抑郁发生率达64%。有学者提出[5],抑郁会增加冠心病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和病死率。但抑郁情绪是否会影响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目前尚无定论。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并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测冠脉斑块稳定性,分析抑郁与冠脉斑块稳定性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117例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冠脉斑块是否稳定分为斑块稳定组50例、斑块不稳定组67例。诊断标准:参照《冠心病诊疗进展(2013)》[6]。纳入标准:(1)经临床和影像学确诊冠心病;(2)年龄≥35岁。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2)合并血液系统、免疫系统疾病或恶性肿瘤;(3)精神障碍患者;(4)OCT图像模糊患者。斑块稳定组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36~73岁,平均年龄(65.4±3.9)岁。斑块不稳定组中男37例,女30例;年龄37~75岁,平均年龄(66.9±4.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观察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病例资料,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检测结果判定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并进行分组:使用C7XR血管内部OCT成像仪检查,用6F造影管经股动脉入路后操作,沿着指引导丝进入成像导丝到病变远端。定位精准后由指引导管向冠脉注入造影剂,速度4ml/s,排掉血管内血液,启动OCT系统后采集成像。3s后停下高压注射操作,同时停止采集图像。经Light Lab Image公司C7XR成像软件进行图像分析。将薄纤维帽粥样硬化斑块作为判定标准,脂质核心角度≥90°或纤维帽厚度<65μm纳入斑块不稳定组。脂质核心角度<90°或纤维帽厚度>65μm纳入稳定组。

1.3 评价指标 冠脉斑块稳定性指标:比较两组患者OCT检测结果。包括脂质核心角度、纤维帽厚度、斑块长度。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常规血脂检测,比较两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不良心理情绪情况:参照抑郁自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焦虑自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价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评分越高,焦虑、抑郁越严重。Pearson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不良心理情绪与冠脉斑块稳定与否相关性。

2 结果

2.1 两组冠脉斑块稳定性指标比较 斑块稳定组脂质核心角度、总胆固醇、LDL-C显著小于斑块不稳定组(P<0.05),斑块稳定组纤维帽厚度显著大于斑块不稳定组(P<0.05),两组斑块长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冠脉斑块稳定性指标比较

2.2 两组不良心理情绪情况比较 斑块稳定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斑块不稳定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心理情绪情况比较分)

2.3 不良心理情绪与冠脉斑块稳定与否的Spearman相关性分析 将斑块稳定组赋值=1,斑块不稳定组赋值=2;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得出结论:不良心理情绪与斑块不稳定呈正相关,即不良情绪越严重斑块越不稳定,见表3。

表3 不良心理情绪与冠脉斑块稳定与否Spearman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冠心病在我国发病率逐年上升,影响患者健康和生活。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与患者情绪有密切相关性[7]。调查发现[8],冠心病患者抑郁症发生率较高,且伴有明显抑郁倾向的患者发生心脏不良事件和猝死的风险上升。分析原因可能为[9-10]:(1)疾病本身给患者带来身体不适如胸痛、胸闷,导致患者产生情绪应激反应,出现抑郁;(2)冠心病是慢性病,需患者长期服药,对患者造成经济负担,患者自理能力和生活水平下降,社会交往受限,产生抑郁情绪;(3)患者对冠心病过度担忧和恐惧,引起其生理功能紊乱,诱发心肌缺血、血小板凝血功能障碍、血管内皮炎症反应等。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使血管管腔狭窄,并会继发复合病变,引起冠状动脉灌血量降低,冠状动脉血供不足,引发冠心病。不稳定粥样斑块指脂核占据1/3斑块容积,内有大量巨噬细胞,纤维帽薄。不稳定斑块易发生破裂引起不良心脏事件。因此粥样斑块稳定性在预测心血管不良事件中有重要意义[11]。有学者证实[12],抑郁是冠心病患者发生不稳定冠脉斑块的危险因素。本文通过比较斑块稳定和斑块不稳定患者不良心理情绪状况,探讨其与不稳定冠脉斑块之间关联。

陈玉香等[13]提出总胆固醇、LDL-C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致病因子,其浓度与冠心病发病率表现呈正相关。本文结果中,斑块稳定组与不稳定组总胆固醇、LDL-C水平比较有显著差异,与此论点一致。有学者明确提出[14],冠脉不稳定性斑块最主要病理学类型为OCT图像中脂质核心角度≥90°或纤维帽厚度<65μm的斑块。本文中斑块稳定组纤维帽厚度显著高于斑块不稳定组。抑郁是大脑生物胺类减少引起的精神功能减退的抑制性心理疾病。相关文献指出[15],抑郁等负性情绪通过作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使交感神经兴奋过度,引起血流动力学变化,升高血压、心率,聚集血小板,加剧动脉粥样硬化。本文中斑块稳定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斑块不稳定组,并经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认为,不良心理情绪与冠脉斑块不稳定呈正相关。

综上所述,不良心理情绪与冠脉斑块不稳定呈正相关。建议临床及时评估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减少发生不稳定斑块,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

猜你喜欢
冠脉斑块稳定性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一类k-Hessian方程解的存在性和渐近稳定性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microRNA-146a与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有颈动脉斑块未必要吃降脂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