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以及症状缓解期影像学检查和肺功能检测的结果分析

2020-06-29 02:49尹成河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13期
关键词:影像学支气管哮喘

尹成河

(阳谷县人民医院 山东 聊城 252300)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气道慢性炎症疾病,这种疾病的发病因素主要与患者气道高反应性有关,患者临床表现以胸闷、喘息、气急为主,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都会自行缓解,同时也可以通过治疗来进行缓解。从疾病进展情况上分析,可以将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急性发作期、症状缓解期患者,而不同疾病进展期会有着不同的症状,在治疗方式上也会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需要采用科学的方式来加以鉴别。本研究特对本院不同病期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影像学检查和肺功能监测检查,探究其具体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本院支气管哮喘患者,总共选取98 例,研究时间介于2019 年2 月到2020 年2 月之间,按照患者不同病期进行分组。实验组患者取49 例,男性取26 例,女性取23 例。患者年龄在20 岁到74 岁之间,平均为(47.5±3.3)岁;对照组患者取49 例,男性取24 例,女性取25 例。患者年龄在21 岁到73 岁之间,平均为(46.7±3.5)岁。本研究所有样本均符合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和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数据资料对比不影响研究科学性,可以比较。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影像学检查和肺功能监测。影像学检查:在检查前需要对患者疾病病史进行询问,排除患者存在CT 检查禁忌症,嘱咐患者检查之前需要穿好毛衣,摘除患者身上佩戴的金属饰物,在检查过程中尽量不要搬动患者的身体,配合患者进行吸气、屏气操作。肺功能检查:在检查前,对患者的身高、体质量等指标进行准确测量,所有患者均采用肺功能检查仪进行检测,记录患者的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I)、第一秒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I/FVC)、呼气峰流量(PEF)、用力肺活量(FVC)等指标。在肺功能检测过程中,需要嘱咐患者保持坐位,将患者的呼吸过滤器和口腔保持同一水平线。

1.3 观察指标

①影像学检查异常率;②肺功能检测指标(FEVI、FEVI/FVC、PEF、FVC)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以χ2检验,当P<0.05 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影像学检查异常率

实验组患者影像学检查异常率为91.8%(45/49),对照组患者影像学检查异常率为59.2%(29/49),存在差异(P<0.05)。

表1 两组患者影像学检查异常率对比分析(n,%)

2.2 肺功能检测指标

实验组患者在FEVI、FEVI/FVC、PEF、FVC 等指标上较为优异,与对照组患者,存在差异(P<0.05)。

表2 两组患者肺功能检测指标对比分析(±s)

表2 两组患者肺功能检测指标对比分析(±s)

注:#与对照组相比,P <0.05。

FEVI(L)组别FEVI/FVC(%)例数(n)PEF(L/s)FVC(L)实验组 49 1.84±0.35# 54.45±5.68# 4.16±0.57# 2.63±0.50#对照组 49 2.53±0.40 72.27±6.33 5.80±0.61 3.63±0.56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属于一种临床高发气道炎症疾病,该病发病率比较高,而气道炎症也是哮喘发病的本质,临床表现为胸闷、咳嗽,且伴有哮鸣音[1]。患者咳嗽的高发时间是夜间或凌晨。按照不同疾病分期可以将患者急性发作期和症状缓解期,不同病期患者在治疗方式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2],因而临床上需要采用早诊断早鉴别的诊断方案,而后给予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改善,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3]。

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学诊断的发展,对于支气管哮喘疾病而言,需要采用影像学检查和肺功能检测[4]。其中影像学检查一般是对患者支气管异常情况进行分子,为患者及时治疗提供帮助。而为了进一步鉴别出患者的疾病类型[5],可以通过肺功能检测的方式,在患者急性发作期和症状缓解期得到不同的肺功能指标,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联合检查能够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帮助[6]。

通过影像学检查,能够在呼吸系统疾病当中提供决策支持,因此这种检查方式对哮喘疾病而言有着密切的联系[7]。在2017 年以来,全国哮喘防治倡议当中就曾经提出了哮喘更新指南,当中对于患者肺功能定期检测相关内容进行了概括,并且对于肺功能指标的评估而言,还需要建立在诊断与治疗开始进行之后。在控制治疗后3 个月到6个月之后[8],需要对患者个人最佳的FEV1进行反复评估,并且之后进行定期检测,大部分患者都需要每隔2 年之间需要对肺功能进行测量,而对于高风险患者而言,其检测的频率应该保持更高。对于肺功能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患者而言,需要让其缩窄的气道更加具备舒张性,临床上需要灵活选择应用支气管舒张药物[9]。在结合影像学检查和肺功能检查的过程中,对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有着明确的意义,应当协助其进行有效的早期诊断治疗,虽然在症状缓解期进行影像学检查,发现患者的肺通气指标和支气管舒张试验指标有着明显的改善,并且还能进一步为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得到有效的控制,特别是对于肺通气指标而言,通过评估其指标能够改善其预后效果,为其之后的治疗观察提供了更加全面的依据[10]。

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影像学检查异常率为91.8%(45/49),对照组患者影像学检查异常率为59.2%(29/49),存在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在FEVI、FEVI/FVC、PEF、FVC 等指标上较为优异,与对照组患者,存在差异(P<0.05)。

综上,对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影像学检查和肺功能检查,能够对患者不同疾病分期进行鉴别,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个性化治疗方案,能够提升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影像学支气管哮喘
2022 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专题介绍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观察肺结核合并肺癌的CT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
慢阻肺患者肺功能与HRCT支气管壁厚度的相关性
2019-nCoV感染者胸部影像学与实验室指标相关性分析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卵巢甲状腺肿影像学分析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