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钛的制备原理及进展

2020-07-04 03:31严红燕陈子波梁精龙
中国金属通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熔盐电解阳极

陈 龙,严红燕*,陈子波,李 慧,梁精龙

(华北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学院,河北 唐山 063210)

钛在地壳中的含量比较丰富,其矿物资源广泛遍布于世界各地。钛及其合金具有密度小、强度高等优良特性[1],使得钛被广泛的应用在各个领域。但钛金属的冶金工艺比较复杂,导致了金属钛及其产品的生产成本过高,所以目前金属钛的应用范围比较有限。

Kroll法作为当前制作海绵钛的主要方法,仍存在一些问题。在实际的工业生产中,它没有实现连续化的生产,每生产一次间歇期,锅炉会进行冷却,造成了能源的巨大消耗,而且生产效率低[2],导致金属钛的价格居高不下。多年以来,为了实现金属钛制备低成本、连续化生产,世界各国着力于开发新的制备方法,有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定的缺点[3]。

因此,钛制备工艺的研究仍是当前热门方向。本文从金属热还原法和熔盐电解法两方面阐述了制备金属钛的方法,并分析了各方法的优缺点。降低海绵钛制备成本不仅给相关产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同时对海绵钛走进千家万户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1 金属热还原法

1.1 Kroll法

Kroll法[4]是目前世界上生产金属钛最广泛的工艺。该方法主要分为三个过程,分别是氯化过程、镁热还原过程以及电解过程[5],其根本原理是:

在工业生产中Kroll法首先要进行前期较为复杂的氯化过程,即将钛矿物中转化为精四氯化钛。还原过程是将纯镁放在密闭的钢制反应器,为了防止空气中的氧对还原过程的影响,整个反应必须在充满保护起的前提下进行[5]。在在1073-1123K条件下,Mg与精TiCl4反应。反应式为:

在1273K真空条件下,将还原产物进行蒸馏,脱去杂质,即可获得海绵钛[6]。将脱除的MgCl2电解,即可获得Mg和Cl2。

由于氯化过程的存在使还原产物脱离了氧的干扰,制备出的钛纯度较高。此外,该工艺实现了还原副产品氯化镁的循环利用。三个过程之间相互独立,导致了生产周期较长。从原料到生产海绵钛,历经一整套流程需17天[7],反应后反应炉直接在空气中冷却,使生产过程中产生较大的能源消耗。由于Kroll法有许多缺点,各国研究学者不断开发金属钛制备的新技术来取代Kroll法,已在制备工艺上取得了理论突破,但还仅仅在实验中,目前难以实现工业化。

1.2 Hunter法

Hunter法即钠热还原法早在1910年就被提出来[8],其基本原理为:

钠还原TiCl4的方法有一段法和两段法,目前在实际生产中普遍采用二段法即逐步降低钛的化合价。在充满惰性气体的容器中,Na先把TiCl4还原为TiCl2,再进一步还原TiCl2,制得金属钛[9]。通过该方法可以制备金属钛,但生产过程中,钠是一种极易不稳定的金属,具有极大的危险性。且采用间歇性的生产方式,不具备连续化生产能力,随着新制备方法的出现,该方法被其他更为安全高效的方法所代替。

1.3 PRP法

PRP法是由日本研究者Okabe[10]等人提出的。该方法分为二个部分,一是预制品的制作,二是将预制品与钙蒸汽进行反应。先将TiO2粉末与熔剂、粘接剂混合,并固定成一定的形状,在1073K的温度下烧结成TiO2预制品。在1073K~1273K下与Ca蒸气反应,金属钙把TiO2的预制品还原,一段时间后,用浸出法得到Ti[11],反应原理为:

该方法优点是反应过程中还原剂钙与TiO2不直接接触,控制了金属钛纯度[12],同时可连续化生产,热效率高,有一定的优势。但生产成本高,制作预制品的工艺流程较长。

2 熔盐电解法

2.1 OS法

OS法即钙热还原法由日本京都大学Suzuki和Ono[13]教授提出,该方法结合了TiO2的钙热还原与CaO的电解两个过程[14]。阴极和阳极选用不锈钢坩埚和石墨,坩埚中加入氯化钙和氧化钙的混合物,在1173K下通入3V的直流电,并不断加入TiO2粉末电解制备Ti[15,16],其反应原理为:

钙热还原法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了金属钙的循环利用,节约了资源和能源,实现了连续化生产。但也有很大的缺陷,生产出来的钛粉中含有钙杂质,导致制备出来的金属钛纯度较低,要想实现工业化生产,还需进一步的改进。

2.2 FFC剑桥法

FFC法即熔融盐电解TiO2直接制备金属钛的方法。该方法是在1073K~1123K的温度下,在CaCl2熔盐中通入2.8V~3.2V的电流,直接将TiO2粉末烧结成的块状物电解,实现了TiO2向Ti金属的转化[17,18]。电解反应如下:

该方法简单、绿色、环保,生成无污染的氧气,是一种绿色高效的绿色冶金工艺。以FFC剑桥法的原理为基础,我国学者廖先杰[19]等人研究出来新的制备金属钛的方法。该方法是在1073K的NaCl-CaCl2熔盐中电解TiO2制备金属钛。反应中涉及到的电化学还原分为4步:TiO2/Ti3O5,Ti3O5/Ti2O3,CaTi2O4/TiO和TiO/Ti,其中在金属钛生成后,CaTiO3自发地分解。该方法避开了氯化过程,降低了生产成本,加快了生产周期,减少了能源的消耗[20]。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阳极材料随反应的进行而脱落,使制得的金属钛不够纯。

2.3 USTB法

USTB法[21,22]是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组研发出来制备高纯钛的新方法。该方法分为碳热还原和熔融盐电解两个过程。1073K下,在NaCl-KCl的共熔盐中电解TiCxO1-x的固溶体来制取钛[6],反应原理为:

含钛的可溶性固溶体是在1273K~1673K的温度下由TiO与C粉或TiO2与TiC按一定比例混合烧结4h而成的TiCxO1-x的固溶体[23-25]。USTB法生产成本低,还原效率高,但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目前,USTB法还处于半工业化试验阶段,距离真正实现工业化还需研究。

2.4 固体透氧膜法

SOM法即固体透氧膜法是一种从金属氧化物中提取金属的方法,赵志国等人利用其对迁移离子的选择性,从钛氧化物中电解提取海绵钛。该方法原理是运用氧渗透膜对氧离子的选择性,从溶有钛氧化物的碱金属氯化物熔盐中,电解TiOx提取金属钛。电解原理如下:

该方法适用于各种钛的氧化物矿石,实现了对含钛的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其缺点是透氧膜的使用寿命较短,且阳极多孔金属陶瓷涂层的制备还需深入研究。

2.5 EMR法

Park I等人为了降低还原产物中杂质的含量,提出了通过电子介导的反应,电解TiO2直接制备金属钛即EMR法。该方法用电子隔离装置把阴极和阳极分隔开,TiO2成型预制品为阴极,石墨碳棒为阳极,在1173K由Ar的保护下,用钙镍合金释放出来的电子把TiO2还原。反应原理为:

反应结束冷却后取出物料通过酸洗等一系列的分离步骤提取金属钛。该方法电解与还原过程是独立进行的可以实现版连续化,但生成的钛粉与熔盐的分离较为困难。

3 结语

作为一种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金属钛拥有着许多金属不具备的优良特性,在军事上成为制作大型武器的重要材料,在航天业、造船业以及涉及到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工业生产中,钛都是无可代替的优良材料。但由于Kroll法存在着诸多问题,钛的生产成本使得钛不可能替代铁、铝等元素进入千家万户,钛的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者们一直在研究新的方法。

本文阐述了几种制备金属钛的方法中,FCC法和SOM法虽实现了生产的连续性,但对钛的纯度及生产材料还有一系列问题,USTB法实现了连续化生产,但对阳极的加工非常困难,导电体介入法制备出的金属钛纯度高,但没有解决钛粉于熔盐的分离问题。由此可见,目前的这些方法,都有着各自的问题,要真正将它们应用于工业化生产中,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猜你喜欢
熔盐电解阳极
降低回转式阳极炉天然气炉前单耗的生产实践
基于电解食盐水的蚕用自动消毒机设计
Al-Zn-In系牺牲阳极在间浸环境中的性能研究
氯化熔盐体系黏度特性研究现状
管内加装电伴热装置时熔盐熔化过程研究
浸渍涂布法制备阳极支撑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研究
水电解实验探究及装置创新
换热工质参数对熔盐蒸汽发生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
铅电解工艺参数的控制策略分析
轻轻松松学“电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