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农村地区“非遗”传承人群体生存现状研究

2020-07-04 02:23张慧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5期
关键词:南平市传承人非遗

【摘要】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随着城镇化、新农村建设进程不断推进,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也发生了变化。本文以南平市级51位农村“非遗”传承人为例,研究南平农村地区“非遗”传承人群体的生存现状,分析现状折射原因并提出解决建议,以期对“非遗”保护、乡村振兴特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略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农村;南平市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在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进程中,不能没有7亿农民的梦想构筑。全国7亿农民中,当然也包括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群体。南平市是“非遗”资源大市,截至2019年12月已有7个国家级“非遗”项目,7位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55个省级“非遗”项目,54位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八批共150个市级“非遗”项目、五批共144位市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南平十县(市、区)公布了327个县级“非遗”项目,465位县级“非遗”传承人。本文以2011年南平市设立市级“非遗”传承人名录后公布的144位市级“非遗”项目传承人中的51位农村地区传承人为研究对象,通过逐一走访、电话采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分析南平农村“非遗”传承人群体的生存现状,以期对“非遗”保护、乡村振兴,特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略尽绵薄之力。

一、存在的现状

(一)年龄偏大,学历偏低

这51位传承人中,有4人已去世,其余人中71岁以上10人,61岁至70岁20人,51岁至60岁13人,40岁至50岁4人,年龄最大的83岁,最小的44岁,平均年龄64岁。年纪偏大,技艺逐渐生疏,影响授徒质量,如70岁的“延平塔前大腔金线傀儡”代表性传承人纪运汉,因年龄问题,手指灵活度降低,木偶捻须、写字、脱衣、上马等技艺很难再现并传承。

其小学文凭19人,初中文凭20人,高中文凭6人,中专文凭3人,最高大专学历仅3人,76%为小学或初中文凭。学历偏低导致农村“非遗”传承人缺少自行系统整理技艺知识点用于教学、传承的能力。

(二)生活来源相对稳定,收入差距较大

此次调查的农村“非遗”传承人均有参加社会养老保险, 60岁以后能享受到国家普惠式的养老金,每年最少有840元基本保障。其中,27人在家务农或依靠子女赡养,20人有固定收入,生活来源相对稳定。

同时也发现,收入存在较大差距。岚谷熏鵝制作技艺、政和竹灯饰制作技艺、正山小种红茶制作技艺等6个传统技艺类项目的7传承人,以公司或合作社方式,尝试“非遗”产业化发展,“非遗”技艺成为谋生手段,受到市场欢迎,收入可观。延平战胜鼓、畲族婚礼习俗等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民俗类项目,因无法成为谋生手段,传承人或以务农为生,或依靠子女赡养,收入不高。

(三)“非遗”助力精准扶贫

1.“非遗+品牌”模式

“顺昌仁寿灌蛋制作工艺”传承人张振健,将“灌蛋”品牌以加盟方式打入市场,不仅在南平市,在厦门鼓浪屿及岛内也开设了授权分店;“杨八妹竹筒酒酿造技艺”传承人官日树创立“梅岩”品牌,带动村民合作经营。

2.“非遗+旅游”模式

“邵武和平游浆豆腐制作工艺”传承人黄孝廉,在美丽乡村和平古镇开设一家和平游浆豆腐作坊,成为游客网红打卡点。“闽北木拱廊桥营造技艺”传承人徐云双抓住旅游发展的契机,配合当地政府兴建顺昌元坑镇文昌桥、顺昌合掌岩廊桥,修复顺昌登云桥等,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

3.“非遗+农户”模式

“岚谷熏鹅制作技艺”传承人徐丽妹,创办武夷山岚谷乡横墩村锦秀园农民专业合作社,向养鹅农户统一供应鹅苗,统一回收,传授熏制技术,武夷山市10个乡镇、街道及周边建阳、浦城、邵武等地农民纷纷养鹅,合作社年产值2000万元,每户社员年均收入增加近2万元。

(四)断代现象严重,政府干预传承培养

传统技艺类20位传承人授徒传承情况良好,另27位其他类别传承人,授徒多为村中留守妇女或老人,陷入无年轻人群的断代尴尬。南剑戏(延平)传承人黄昌隆说,从前他带的十几个徒弟均已在外打工;大腔金线傀儡(松溪路桥)传承人张义仔说,现在戏班多为60、70岁的老人在支撑,年轻人不愿意学习。

针对此问题,政和四平戏传承人培养计划应运而生。2015年,政和县文化主管部门与乡镇政府合作制定四平戏传承人培养计划,帮助传承人选徒、收徒,经过广泛征召、择优选定、一对一传授、结业奖励(奖金)等程序,遴选出14名后备人才,陆续参演《九龙阁》《英雄奇缘》等经典剧目,现这14名培养对象已成为政和四平戏骨干力量。2019年,传承人培养计划还扩展到四平提线木偶戏、茶灯戏,进一步促进当地“非遗”有序传承。

二、以上现状折射出的问题

(一)缺乏一支强有力的“非遗”人才队伍

人的生老病死、学历高低属现实因素不可改变,但这衍变成问题,究其原因是我市缺乏一支强有力的“非遗”人才队伍。南平市、县级“非遗”工作者均为文化馆人员兼职,“非遗”保护工作还停留在传统的搜集、整理、存档、申报等环节上,没有一支专业、专职的人才队伍进行科学性、系统性、规划性的保护。长此以往易导致传承人保护无法全面覆盖,存在马太效应,农村因各方面条件落后而更加被忽视;无法开展进一步深入研究,针对农村的“非遗”科研成果极少。笔者在中国知网以“农村、非遗、传承人”为关键字进行搜索,仅有8条结果,且来源均为各大学的学位论文。

(二)市本级传承人保护经费投入少

2008年,中央财政针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提供每人每年8000元传习补贴,2011年金额提高到1万元,2016年标准提高至2万元;2011年,启福建省财政针对60岁及以上的省级传承人每年给予3000元传习补贴。南平市财政目前还没有此项举措,市级部分传承人可通过参加一年两至三次的“非遗”展演、展示等活动,获得几百至一千元不等的误工补贴。政和县传承人培养计划,对参与传承人(师傅)给予1万元授课补贴,对认定出师的传习者(徒弟)给予3000元奖励。但与福建其他地市相比,如经济发展较为相近的三明市(三明市财政给予国家级传承人3000元、省级传承人2000元、市级传承人1000元的年度扶持补助),南平市传承人保护经费投入较少。

(三)部分农村传承人社会、经济地位双低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现如今,文化程度低、经济收入少的农民仍处于社会底层,得不到上层文化的重视,其传承的“非遗”因带有浓重的乡土气息而被排斥于主流文化之外。在这样社会、经济地位双低的条件下,难以吸引年轻人自愿把自己的黄金时间花在看不到利益的“非遗”上。

三、解决建议

(一)定编定岗,设立独立的“非遗”保护中心

单独设立“非遗”保护中心,给予相应人员编制与业务经费,建立一支强有力的“非遗”人才队伍。“非遗”保护中心隶属于上级文化部门,并制定工作责任制,明确职位职责,将“非遗”保护工作常态化。

(二)制定市级“非遗”传承人传习补贴标准

参考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每人每年2万元,福建省级“非遗”传承人(年满60岁)每人每年3000元的补贴制度,根据本地财政情况,制定市级“非遗”传承人(年满60岁)传习补贴标准,每人每年补贴1000元。传习补贴宜直接汇入传承人账户,避免截留,确保专款专用。传习补贴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农村“非遗”传承人的生活压力,同时也体现了政府对传承人的尊重与鼓励,有利于提高传承人的社会知名度和地位。有条件的县可参考政和县传承人培养计划,制定本地传承人培养方案。

(三)恢复“非遗”赖以生存的文化空间

保护“非遗”,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保护一个项目或一位传承人,而是要保护“非遗”赖以生存的文化空间。何谓“文化空间”,即在一定的、按照传统确定的周期里,不断地来表演(展演)传统文化艺术的一个场所。农村庙会就属于明显的文化空间,许多“非遗”均因庙会而生、靠庙会而活,如果作为土壤的庙会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并健康发展,那么“非遗”这朵花就有了养料,得到了发展和繁荣的可能性。因此,还需要积极引导与活跃各地的文化空间,让“非遗”真正活起来,让传承人真正动起来。

(四)引进市场化,适度开发利用

从调查现状不难看出,农村“非遗”传承人已选择适度市场化,且不乏成功案例。“灌蛋王”张振健、“鹅娘”徐丽妹……他们的成功,恰恰说明开发利用的必要性。不仅可以以产业带动经济的发展,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扩大了该技艺的传承和传播范围,使其得到更全面、更有效的保护[1]。可继续推行“非遺+”模式进行市场化,特别是“非遗+旅游”模式。南平作为旅游城市,在秀美自然风光外,也需要丰富的人文风情,而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民俗等大量根植于农村的“非遗”项目正是发展旅游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引进专业运营人才,弥补传承人开发利用经验匮乏现状,让专业人做专业事,才能促使农村“非遗”创造性转化,从而创新表现形式,适应时代变迁和群众需要。

参考文献:

[1]石磊.泰安市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7.

作者简介:张慧(1987-),女,汉族,福建南平,大学本科,群文馆员,南平市文化艺术馆,研究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

猜你喜欢
南平市传承人非遗
郑欣悦作品
我的“七岁妈妈”
南平市樟湖中心小学学生书法作品展
阜蒙县蒙古包文化的法律保护
“非遗”的生命力在于“接地气”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浅论“非遗”技艺传承中的现场培训
藤县牛歌戏的传承及生存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