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画人物中“意境”如何呈现与传达

2020-07-04 02:46杨银巧
艺术评鉴 2020年11期
关键词:人物国画意境

杨银巧

摘要:国画人物画是我国宝贵的传统文化资源,在创作中不仅要紧密围绕作品的中心思想,同时也要注重作品“意境”的呈现与传达,这样才能够完美地表达出画家的思想感情。“意境”是绘画作品的灵魂所在,在传达方式上主要体现在绘画人员的审美情怀、创作人员对传统文化的吸收以及“虚”和“实”的相互结合等方面,在呈现手法上主要有寄情于物、意境和笔墨以及位置与空间构思等。

关键词:国画   人物   “意境”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11-0036-04

进入到21世纪以后,我国的社会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与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生活质量的逐步提升,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国画作为我国古老的艺术文化,由于其自身独特的艺术特色受到了各领域许多人士的喜爱。“意境”是国画创造的精髓所在,良好的“意境”一方面能够使得国画拥有更好地艺术色彩,另一方面“意境”也是国画区别与世界其他国家绘画作品的根本因素,我国许多绘画大师在进行创作过程中,之所以能够做到孜孜不倦,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对“意境”的执着追求。当下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以及社会信息化不断发展,许多国外的绘画方法与精神进入到国内,使得人们对绘画作品的选择性越来越多,对国画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强国画“意境”的发展,提高国画作品的创作性与观赏性。本文以国画人物画为代表,分析了“意境”的内涵,研究了国画人物中“意境”的传达方式与呈现手法,为国画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一、“意境”的内涵

“意境”的本质体现在“意”,主要表示为创造性以及意念性,绘画人员在进行作品创造过程中,利用自身内心世界的主观想象,通过绘画的方式将心中的意念展现到纸上,以此为基础使得创造的作品具有独特的意境[1]。绘画作品的“意境”与绘画人员的世界认知水平以及思维方式有很大关系,与绘画人员的创作能力、审美标准以及艺术特色有着密切地联系,由此也使得各个绘画作品都呈现出不同的“意境”。通常情况下可以将“意境”理解为两类内涵,首先是比较形象地表达方式,指的是绘画人员根据自己的绘画能力,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对事件与人物的理解、对自然景象的认知等因素体现到绘画作品中,从而使得完成的作品具有自身的精神與内涵。其次是比较抽象的表达方式,主要表示为思想层面的传达与交融,欣赏者在观看绘画作品时,让观赏者领悟到隐藏在深处的情感,并且由于每个观赏者自身的思想认知以及内心世界的不同,使得人们在观看同一幅绘画作品时,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意境”感受,出现多种多样的观赏效果,让绘画作品具有更好的观赏性,也使得绘画作品更加具有魅力和欣赏力,有效地提升了绘画作品的艺术性[2]。从我国古代开始,许多专家与学者就致力于研究绘画作品的意境,同时从多个方面、各个视角全面阐释了意境的内涵。探究其原因,作品意境的体现主要来源于绘画人员自身的认知与情感,当绘画作品中缺少意境,就会使绘画作品黯然失色,不能够真正称之为艺术。所以,我国传统的绘画作品十分关注意境的呈现与传达,并基于内心感想和意境的搭配实现情境交融。

二、国画人物中“意境”的传达方式

(一)绘画人员的审美情怀

在我国的古代时期,人们在进行歌曲以及绘画等作品创作时,创作人员都会在作品中注入一种特殊的情感,从而使得作品呈现出不一样的氛围,这就是作品意境的表达方式。意境的传达效果受到创作人员自身水平以及内心情感的影响,创作人员通过自身的绘画技能,实现内心认知与外部事物的有机结合,达到“天人合一”的高深境界,最后将抽象的思想认知以形象的绘画作品表现出来[3]。人物画是我国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其中蕴含着深刻有活力的诗意美,产生非常强烈的艺术震撼,欣赏者在观看绘画作品后会被其中的意境所感染,并对其中的内涵记忆犹新。每一个绘画作品的创造都是绘画人员剖析自身的过程,在绘画作品的内部都融入了创造人员大量的心血与情感,因此在进行意境传达时,绘画人员必须将自身的情感注入作品中,只有这样观赏者才能通过绘画的表现形式感受到作品内部的情感,由此对绘画作品产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比如说画家刘文西创造的国画人物作品《祖孙四代》中,深刻描绘了黄土高原上朴实的农民形象,着重表现了农民憨厚的笑容以及粗糙的手掌,体现出了作家对农民的敬佩之意,也传达出了作品对农村生活的美好向往。为了在作品中融入更多的真实情感,刘文西反反复复前往黄土高原进行视察,不仅从中收获了丰富的创造题材,同时通过与农民朋友的亲切接触,了解了农民的真实生产与生活状况,认识了黄土高原的乡村文化,最终才能完美的将自身情感融入到作品中。创作人员要想通过作品方式将自身的情感融入意境中表达出来,就必须将自身的内心情感结合到所要刻画的人物中,利用对人物形态、周围景观以及事物的理解,从而使创作出的作品拥有良好的意境。

(二)创作人员对传统文化的吸收

国画是我国传统艺术表现形式的一种,从古至今,我国产生了许许多多优秀的国画创造人员。艺术作品的创作万万不可浮躁,特别是国画作品中的人物画,由于这类作品重点呈现复杂的社会关系、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等,所以创造人员本身必须具有多样化的社会阅历,当个人生活比较单一,无法对生活产生深刻印象,如果再缺少必要的创作功底,必然会造成创作出的绘画作品趋于表象,无法取得较高的艺术成就。对现阶段经典的国画作品进行研究可以得知,优秀的作品必然是紧密结合了艺术与生活,纵然创作人员不是一名哲学家,自身也要拥有成熟的思想、正确的认知,绘画人员只有不断的进行学习,不断丰富自身的感情世界与专业认知,做到人格独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才有可能在艺术领域获得取得成功。国画的艺术表现强调“气韵生动”,对绘画技巧与手法的研究也是基于此,假如创作人员仅具有较低的精神境界,不能够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做到入木三分,无法将人物形态的描绘上升到精神层面,仅仅单方面重视绘画技术的练习是无法创作出优秀的绘画作品[4]。创作人物画的笔墨是画家意向的产物,在进行创作过程中,创作人员要将自身的情感寄托到笔墨中,充分发挥绘画的写意性,体现创作人员的文化素养,由此可见国画人物画创作的妙处也是难处所在。

(三)“虚”和“实”的相互结合

高水准的国画创作能够将鲜活的生命力跃然于纸上,让作品中富含生命力,绘画作品才能多姿多彩,才能使得创作出的作品充满灵性。国画人物画创作中需要结合“虚”与“实”,也是绘画人员必备的专业素养,“实”是绘画人员对真实景物的描述,“虚”是基于“实”的基础上进行的创作与延伸,通过对“虚”与“实”的相互交融,才能使创作的作品拥有良好的意境[5]。在我国的国画绘画家中,喜爱以人物为主题的绘画家人数较少,著名绘画家吴光甫就是其中的一位,在其创作的众多作品中,有《一帘春风》、《清香》等作品中都融入了“虚”与“实”的创作方法,在其作品中非常重视人物形象与性格的描绘,对细节部位处理十分到位,能够在“虚”与“实”之间自由的切换。在国画人物画中通过虚实的叠加应用、装饰符号的选取以及平面效果的设计,有利于进行画作意境的创建,所以在绘画作品中不仅要有画面上的真实景物,同时也要给予观赏者意识里的虚拟景象,通过将实景与虚景的相互结合才能体现出完整的内容,也更能体现出创作者的全部情感。

三、国画人物中“意境”的呈现手法

(一)寄情于物

在我国古代的诗歌创作中,许多诗人将自身的情感寄托到事物上,通过事物的形态表达自身的情感,在绘画作品中也可以应用这种情感表达方式,将绘画人员的情感与事物联系到一起,在作品中注入画家的精神内涵,创造出良好的表现环境,从而使作品具有较好的意境。人物绘画与景物绘画有着异曲同工的妙处,都可以以此来抒发绘画人员的内心情感,所以,绘画人员必须清晰地了解到自身的内心世界,准备表达出想要创造的意境,从而让观赏者在欣赏作品时能够得到身临其境的效果,将作品的画作品表现得淋漓尽致。卢沉是我国著名的绘画家,在人物画创作上具有非常高深的造诣,同时将研究的核心放置在“写意”人物画领域。在20世纪90年代创作的《醉酒图》中,完美诠释了借景抒情的绘画手法。卢沉画家在晚年作品创作中,主要以“醉画”主题为主,呈现出了“以画代酒”的意境表现手法。在作品《醉归图》中,讲述了自身喜爱喝酒,然而由于身体原因不能够饮酒,有时有亲朋好友来家做客时,也仅仅只能浅尝少许,而对于酣醉的妙境只能从画中体会到。卢沉画家通过笔墨将自古至今人物的醉酒状态表现出来,结合自身“欢不足而适有余”的内心世界,深刻传达了对自身艺术造诣的不满足,希望能够获得更高层次的发展,深得酒中三味[6]。

(二)意境和笔墨

国画人物画创作中非常注重笔墨的使用技巧,尤其是笔法的基干作用,以此为基础出现了十八描。笔法以及描法一方面要能够满足绘画主体的整体构造,另一方面也要精准的传达出绘画人员的内心情感,从而充分诠释自身的绘画风格。笔墨密不可分、相互作用,笔落于纸上,不仅要能够状物传神,也要能够表达情感,更要能够阐释自身的艺术风格,由此可见绘画人员想要精确控制每笔绘画难度之大。在进行人物画绘画时,必须具有扎实的笔墨技法,而笔墨技法的实现主要通过内心去指导,最后内心的体验则是在无数次的历练中逐步积累的。笔墨的使用不能够只满足于笔墨形式的运用,利用笔墨将精神情怀融入作品创作中才是笔墨运用的最高境界。人物画创作中形神缺一不可,当作品中没有完美的形就体现不出神,但是有形而无神就不能够完美的传达出人物的精神面貌。所以,创作人员在运用笔墨时,要注重前后笔墨的衔接,使笔墨与笔墨之间能够相互交融,笔墨洒落,意态生动,更好地表现出绘画人员的艺术修为与文化素养[7]。

(三)位置与空间构思

在进行国画人物画的构图中,在人物与周围景观的关系上、横幅以及长卷的图幅规划中,许多绘画人员都喜欢以景观事物、室内陈设等因素来分割空间,并选取核心人物多次出现的表现方法,以时间轴为导向将各个事件依次呈现出来,避免了空间上的限制[8]。受我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国人向来喜爱朦胧美,像“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呈现方式就受到了许多文人骚客的喜爱。国画创作的留白以及画幅布局的疏密程度等因素都影响到作品的观赏效果,当画幅内容过于丰富时,传达出的内容较为繁琐,会让观众感到压抑,无法很好的引导观众进行思想的遐想;当画幅内容过于简洁时,会使得作品过于空洞,只用精准的把握好作品的空间布局,做到松紧有度、以无胜有,才能够更好的传达出画作的意境,使得欣赏者产生无限的遐想。让创作的绘画作品更加的丰富多彩,不需要非常繁琐的描绘,有时只需要画龙点睛的几笔,就可以显著提升作品的意境表达效果,意境表达要做到繁简有致,当线条过于杂乱、多余的线条会给整体构思产生负面影响,所以绘画人员在创作时要做到角度适宜,尽可能的以简为主,从而更好的突显出纯净的主旨。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艺术呈现方法也越来越多,绘画人员有更多的选择来实现“意境”的传达,但是不管采用何种方法呈现主体思想,充分展示國画人物画的美感是每个创作人员共同的夙愿。“意境”是国画人物画中不可缺少的因素,绘画人员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从而创作出更好的绘画作品。

参考文献:

[1]张鹏,彭贵军.“无趣则无画”——试论当代国画人物画的图像特征[J].艺术评鉴,2019,(09):34-35.

[2]谢敬鹏.探析国画意境与传统古典园林意境的共通之处——评《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与表现》[J].中国食用菌,2019,(09):68-69.

[3]杨铁强.丹青难写是精神——国画大师钱松嵒的人物画艺术[J].东方收藏,2019,(21):23-29.

[4]陈庆华.试论国画人物线描在服饰造型中的应用——评《白描人物服饰造型》[J].染整技术,2018,(04):89-90.

[5]连卓奇.着眼多元 立足传统——由当前国画人物画创作热潮引发的思考[J].大众文艺,2012,(13):29-30.

[6]安玉民.略论国画人物创作的“形”与“神”[J].美与时代(中),2016,(11):36-37.

[7]王红媛.倾力开发国画审美的新视域——刘泉义的工笔人物画[J].美术观察,2006,(11):80-83.

[8]王雪梅.浅析国画艺术的意境表现手法——评《国画艺术》[J].新闻战线,2017,(06):152.

猜你喜欢
人物国画意境
国画《鲦鱼》
国画《鲿》
《难忘岁月》(国画)
春色满园
一朵花的意境
国画等
环境——雕塑意境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