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课程思政”模式建构的理论探究

2020-07-04 03:03吴和喜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理论互联网

吴和喜

摘要:课程思政作为当今高等院校思政工作的新模式与新理念,是各方重点关注的理论问题及实践问题。但课程思政相关论述并未针对“互联网+课程思政”模式,深刻揭示其科学内涵、逻辑结构以及生成机理等内容,制约教师有效构建“互联网+课程思政”新模式。本文认为若想落实互联网和课程教育的深度结合,使课程思政育人功能更为明显,教师应正确认知隐性教育及显性教育对于构建课程思政模式的重要价值,真正提高思政工作的针对性与亲和力,在理论层面,实现“互联网+课程思政”模式的有效建构。

关键词:互联网+;课程思政;理论

2016年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中,习总书记提出传统教育优势结合信息技术对思政工作的重要性,强调将思政工作融通教育全过程,创设国家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新形势,进而开启了课程思政变革新篇章。课程思政即以构建三全育人格局的模式将高校各类课程和思政理论课程同向同行,产生协同效应,将立德树人视作教育工作根本任务的综合性教育观念。近几年,互联网+已逐渐成为时代特点,互联网和传统领域及行业深度结合,创造出新的发展业态,也成为各领域、行业新的增长点。而思政课程教改领域,互联网+课程思政模式的建构也具备积极理念基础、技术基础以及理论基础。

一、建构互联网+课程思政模式逻辑主线

(一)构建新型价值引导范式

课程思政作为解决高等院校培育什么人以及如何培育人这一根本问题的新型范式,其主要目标在于落实互联网和课程教育的充分结合,继而提高价值引导与意识形态领域的教学成效,使课程思政功能更为显著。因此,在建构互联网+课程思政教育模式中,应厘清逻辑主线。不论是知识讲授,还是价值引导,均是学生个体认知领域理念重构的具体过程。互联网+背景下,课程思政不可单纯地运用以往课堂教学中的话语体系,应利用互联网+优势及特征构建新型价值引导范式,从而形成对于学生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引导的新模式。與传统线下课堂相比,构建网络价值认知作为由单一迈向立体化的具体过程,亦是使主流价值取向由以往单一化的课堂教育单向传播,转变为课程与网络虚拟空间共同传播的过程。高校课程思政当中蕴含的价值教育知识不可简单并直接地迁移至网络空间中,而是应实施一定的价值引导转化,促使其顺应互联网传播特征。

(二)变革传统育人理念

互联网+即将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以及云计算等技术和传统领域实施融合,推动行业升级和转型。高校课程思政和互联网+进行结合,即借助互联网技术针对高校课程展开优化与重构,催生教育手段、教育内容的深刻改革。在网络思维中,受众具备优先性特征,受众产品体验的优劣便是产品所具备的生命线。现阶段,高校课程思政渗透互联网+需在两个观念层面落实突破。一方面,要突破以往认为划分的教育课堂与网络空间的主次关系。目前,高校在育人工作的网络化、现代化探索当中,网络对于以往教育模式仅发挥着补充及辅助作用,课程思政教育的第一课堂将传统教育为主、线上课程教育为辅的观念尚未在本质上获得改变。另一方面,要突破互联网仅为第一课堂教育过程服务的守旧思想。互联网并非仅是第一课堂教育的有效补充,是高校第一课堂教育工作不可被割裂的重要构成部分。在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内容设计层面,不可用网络课堂代替传统意义上的第一课堂,亦不可将课程教授知识简单地迁移到网络中,而是应将思想价值引导真正呈现在网络中,从而得以传播。

二、互联网+课程思政推行的内在机理

(一)中国传统育人观念的自然延续

我国传统育人观念自身便蕴藏着思政工作思想,并且我国文化的本质精神便在于“人文化成”。而身为我国传统育人观念的自然延续,高校课程思政借助育人和育德的深度融合,切实改变以往领导重视度不足、学生兴趣度偏低以及教师教学难的问题。现阶段,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民族复兴的关键性阶段,社会转型背景下的多元社会思潮不断涌现,为我国思政教育提出直接的现实性挑战。互联网+背景下,课程思政对于时代课题给予系统性与科学性的回答,不但是思政教育工作理论变革的依据,亦是理论创新的具体条件,同时也为我国特色思政教育理论供应了落实场域。

(二)中国新时期民众教育的适时加强

基于国际化视角对比视阈审视,现阶段全球各国及各地区思政教育工作,因文化背景、民族历史传统以及政治体系存在的差异呈现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具备的共同规律,换言之,均是在有目的性的面向对国民群体传播思想道德理念以及政治文化,形成象征本国或本地区统治阶级发展要求与根本利益的价值及共识。就我国来说,除思政教育最为基本的核心课程以外,高校课程思政便是要借助价值引导促使受教者进一步强化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的文化认同、政治认同以及思想认同,明确历史唯物主义以及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念,将其内化为核心价值体系,同时外化成拥护党、国家以及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行动。

(三)中国文化自信的切实呈现

我国思政教育理论课作为哲学社会的组成部分,是中国化马克思理论成就的主要呈现,是思政课程理论内容发展至一定时期的产物,亦是价值自信与理论自信的呈现。在国家新的历史条件下,以及文明对话、文化交际的新格局背景下,建构具备国家特色的思政教育理论,既是我国文化自信的切实呈现,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及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所承担的社会与时代使命。

三、互联网+课程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和契机

(一)课程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契机

互联网丰富了高校思政教育话语,网络话语、政治话语、大众话语以及学术话语不但是互联网+时期话语体系的重要构成内容,同时也为思政教育工作话语体系提供更为充实的话语资源及素材。首先,学术话语及政治话语作为相辅相成与密切相连的关系,政治话语内容为学术话语供应了重要政策方针层面的理念与思想价值导向,而学术话语则为政治话语供应更加大众化、全方面以及深刻的政策解读。思政教育教学话语是学术话语以及政治话语的关键构成部分,且其中蕴含着海量文本话语。课程思政模式执行中,教育者运用学生难以理解的专业词汇输入思政教学话语,其授课过程理论性较强,但是欠缺人本性特征。其次,网络话语以及大众话语作为民众现实生活当中接触最为广泛的话语,亦是最易理解与最普及的话语内容构成的话语系统,呈现出话语内容自身所具备的人本性特点。思政教育若想对于个体思想实施引导与教育,必定与话语内容人本性以及话语表达所呈现的生活化息息相关。因此,课程思政模式建构中,思政教育工作的话语不但要彰显其学术严谨性以及政治性,还应汲取网络话语及大众话语拥有的人本性,以此顺应社会发展。

互联网加强了思政教育工作话语交际的便捷性。思政教育教学话语交际,即主体之间在一定程度知识水平背景下,利用相应传播中介,基于特定话语主题实施交流互动,以此得到话语共识,从而共同促进话语发展,此交际的实质在于借助排除敌对思想或者错误思想进行正确思想辩护。人作为思政教育开展的主要对象,又作为群居动物,因此会形成交际行为。互联网以信息传播快速便捷以及大量性特征,突破传统媒体环境下话语资源被垄断的局面,促使交际资源由垄断转为共享。课程思政模式建设中,教育者应充分借助互联网为思政教育工作的话语交际提供便利,促使交际双方均可突破以往不可沟通互动的被动状况,使主体交际倾向互动性交际。

(二)课程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第一,开放性的互联网大环境为外来思想形态的融入提供较为快捷与便利的条件。首先,部分西方國家企图借助科技优势占据思想形态方面的互联网阵地,甚至部分专家学者借助便捷性的网络平台肆意鼓吹部分西方国家所谓的民主与自由的诸多好处。这一现象,不但弱化了我国社会主义背景下的思想形态话语权,而且也减弱了国民群众对于社会主义向现代化道路发展的认同感。其次,在对于社会思潮热烈的争议当中,欠缺对于多元社会思潮适当且科学的介质以及高效引导,不但会在一定意义上动摇马克思理论对于思想形态领域话语的导向地位,也会减弱社会主义思想形态层面的话语权。以往的思政教育工作话语权较为固化,陈旧的话语体系如若无法跟随互联网话语内容发展脚步,将在和西方思想形态在互联网空间的互相较量当中处在下风状态。课程思政模式建设中,教育应切实发挥互联网平台功能及优势,变革思政教育教学话语内容,加强社会主义背景下思想形态的话语权,提高学生群体对于国家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肯定及认同。第二,思政教育话语传递的主流价值取向面临价值认同困境。互联网+时期下,价值流动性增强与借助互联网以多元方式持续渗透的价值理念,在延伸民众眼界的基础上,也促使民众逐渐迷失自我,并对以往所信赖的价值理念形成怀疑乃至不信任的思想。另外,互联网平台促使更多民众拥有塑造价值理念以及创造思政教学话语的机会。每种价值理念均不具备其认同群众,价值取向选择的多样化促使民众逐渐迷失在互联网+时代繁杂的价值理念中。第三,课程思政模式在此大环境下面临诸多挑战。具体呈现在四个层面:一是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等对待。这不但会减弱思政理论课程教育成效,也会促使思政理论教师的使命感降低。二是单独看待思想政治教育。学校在注重思政课的基础上,还应重视它在其他课程教学当中对于学生们的道德影响,并将隐性思政课程和显性思政课程充分融合。三是过于重视形式而忽略内容,思政教改实际过程中,部分教师偏重形式工作,在思政课程形式层面创新,而学生实际收获较少,致使人力物力的浪费。四是教师急功近利。课程思政模式实际建设中,部分教师并未以加强思政教育教学实效性作为主要目的,过于追求名利,往往为获得教研课题或者专项资金而参加课程思政模式工作,将课改视作自身申报与获得省级、国际级教育奖项的台阶,在表面上,这部分教师为探索课程思政模式建设的群体,实际上打造的课程常常浮于形式且内容空洞。第四,大学生群体信仰教育工作面临挑战。学生在利用快捷且方便的互联网平台得到大量信息数据的同时,其三观亦会受到多样价值观念的严重冲击和影响。因大学生个体认知存在局限性,其难以基于思想层次正确分析与判断这些参差不齐的价值观,进而致使信仰缺失的不良情况发生。并且,大学生受互联网平台肆意传播的外来文化当中的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以及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的持续侵蚀,但我国当前正身处改革攻坚期与社会转型期,尚未建设健全的法律法规规范化管理互联网环境,导致网络信息传播过于随意,促使部分大学生发生个体信仰缺失或扭曲的状况,这对于思政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

四、互联网+课程思政模式建设的核心要素

(一)加强课程育人实效性

首先,创新教育手段,延伸课程思政实施的方法与路径。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个体自我意识以及独立意识逐渐加强,原有的注入式教育手段极易使其形成逆反心理,也难以真正满足其学习需求。互联网交流的交互性与平等性,有利于创设师生平等、开放即互动的环境,可高效调动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与此同时,网络技术为学生们提供文字、声音与图像兼具的画面,可革新课程思政教育手段,充实互联网+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及方法。其次,丰富教育内容,优化课程思政教育成效。教师应把课程思政教育内容融合大学生现实生活,并在优化中持续增强,真正提高思政工作针对性与亲和力。同时,教师还应真正把握网络特征并善于借助其优势,积极融合课程是这个教育及经济社会的主流发展趋势,真正把培育什么人与如何培育人实施深度衔接,而这不仅是课程思政领域发展与模式建构的必然态势,亦是人才培育应有的义理。另外,加强价值引导,促进三全育人要求。将思政教育教学工作融通于教育全过程,落实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育人是当今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新要求。高校全部课程教学均应具备育人特性,全体教职工均应肩负育人责任。教师应贯彻知识讲授与价值引导相统一,牢抓互联网+这一新契机,应用其快速与便捷的优势,促使各专业课程和思政理论课教育同向同行,产生联动效应,以创设优质的思政育人氛围,促进三全育人。最后,改善教学评价,鼓励学生自学。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群体自由选择权以及主体性获得较大提升。教师应引导学生们自主选择方式参加线上活动,为其提供机会、创造条件,在助力学生真正展示自我的同时,积极指导学生准确认知自我,并客观评价自我。大学生独立参加线上活动,不仅可推动自我成长与学习,还可对于课程思政教育内容和信息技术的结合和效果展开客观合理的评价。

(二)互联网教育平台选择

慕课与微课等互联网思政课的涌现,是思政教育结合信息技术的成果,亦是在这一结合中呈现出思政教育工作具有的时代感。但是互联网平台种类繁多,也具备其自身优势,怎样合理选择互联网教育平台是教师应完成的基础性工作。目前多数教育者普遍认为,在构建互联网+课程思政教育模式时,易班平台具备显著优势。其作为真实性极强的线上教育社区,于2007年诞生,是兼具文化娱乐、思想引导、生活服务以及教育教学板块的学生线上互动交流社区,结合了微博、轻应用、社交等功能的平台,具备服务性、非商业性、教育性以及工艺性等特性。易班不但作为一个网站而存在,亦是和现实院校与班级对应的互联网平台及空间,当前全国十六个省市,约三百所高等院校的注册教师、学生约五百万人次,已全面覆盖我国上海市所有高校。在建设以教育、服务、文化以及实践育人的互联网大思政中,易班平台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功能与作用。

(三)课程思政的内容建设

内容建设作为建构互联网+课程思政的关键,应重点突显下述几个层面。一方面,重视隐性教育内容走进互联网。从思政课程观念转变为课程思政理念,在较大程度上由教师对于隐性教育及显性教育的正确认知决定。公共基础课与通识教育课等综合素质课程和自然科学课程、哲学社科课程等专业课均蕴藏着隐性教育作用,教师应主动使这些蕴藏隐性教育作用的课程和信息技术充分结合,使学生们学习更多且更为正向的知识,提高其知识水平,陶冶情操,从而获得优质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积极构建互联网思政知识体系数据库。教师应积极运用信息技术为思政教育工作创造有利条件,与时俱进创新与改革教育内容及考核形式,建立与健全互联网思政知识体系数据库。高等院校可凭借易班平台助力积极建设互联网大思政教育格局,借助开设互联网资料库以及易课堂等方式充分整合教育资源,建构互联网学风教风建设体系。与此同时,院校还可聘请各高校名师入驻易班平台,整车名师工作坊板块,强化师生交流、互动,发掘教育工作者师德魅力以及学术专长,彰显互联网思政的教育功能。

五、结语

综上所述,课程思政作为教育教学中综合改革的关键性项目,对于学生成长、成才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若想强化高校思政教学工作,必须基于高等教育事业的育人本质要求,从祖国意识形态领域出发,牢抓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切实发挥课堂活动在育人工作中所具备的主渠道作用,将思政教育内容、思想融入院校育人工作全过程,重点将教书育人贯彻落实到课堂教育环节中,深度挖掘各科课程的思政理论教学资源,真正发挥院校所有学科及课程的育人作用,并将教育工作者育人责任落到实处。在此过程中,学校及教师应明确互联网+战略在建构课程思政体系中所发挥的重要功能,着力建构互联网+课程思政的教育模式,以提高学生道德修养与思想品格等良好素质。

[参考文献]

[1]李兴,李含,于世成.“双高”计划下全课程协同“大思政”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04).

[2]张维奕. 浅析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变[A].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2018年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华口腔医学会,2018.

[3]郑毅龙.“互联网+思政课程”模式建构的理论研究[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40).

[4]朱明.基于思维创新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A].上海来溪会务服务有限公司.Proceedings of 2018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and Innovation(EDUINNOV2018)[C].上海來溪会务服务有限公司:上海来溪会务服务有限公司,2018.

[5]刘淑慧.“互联网+课程思政”模式建构的理论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17(Z3).

[责任编辑:周海秋]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理论互联网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理论”与“实践”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盛满理论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