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读课教学实践的五件要事

2020-07-04 03:03王蕴枫鲍赫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深度学习

王蕴枫 鲍赫

摘要:在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三位一体”阅读课型体系中,略读课是一个全新的课型,在新教材中占有较大比重。解决略读课教学实践中的突出问题,重要且急迫。对“症”下“药”,教师需做好五件要事,即抓住一个点、连成一条线、读懂提示语、铺就自学路和扩大阅读面,充分发挥略读课在“三位一体”中的重要功能,体现整体、连结和简约的略读课教学思想,从而在充足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实现深度学习,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 :略读课教学;五件要事;深度学习

国家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在阅读学习领域编排上的一大创新点,是建构了“三位一体”阅读课型体系。“三位”指的是精读课、略读课(从三年级起)和课外阅读课三种阅读课型;“一体”即一个有机的整体,强调了三者之间的关系。自2019秋季全国三至六年级全面使用新教材以来,笔者对省内外32节略读课现场教学进行了課堂观察与诊断分析,发现有两种“症状”,一种是串讲串问,上成了压缩版的精读课;一种是让学生粗略读读课文,草草了事。对“症”下“药”,发挥略读课教学功能,实现深度学习,教师需做好下述五件要事。

一、抓住一个点

新教材执行主编陈先云老师指出:“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努力构建符合语文学科基本规律、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语文能力发展训练体系,将必备的语文知识、基本的语文能力、常用的学习方法或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等,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统筹规划训练目标的序列,并按照一定的梯度,落实在各个年级的相关内容或活动中,努力体现语言文字训练的系统性。这是统编语文教科书重要的特点之一。”[1]教学一篇略读课文时,先要从单元导语页中抓住这个“点”。

如《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一课处在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单元导语页上提出的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包括阅读要素和习作要素)都是围绕“预测”这一阅读策略展开的。预测策略是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编排的四个阅读策略之一,它是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利用已读过的内容推断文章接下来将发生的事情、事情发展的结局,并通过阅读后面的内容来加以印证和肯定。”[2]以期实现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建构知识意义。“预测”就是第四单元及这篇略读课文的训练“点”,具体来说是“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学习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由此,教师备此课时需要围绕“预测”来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上课时紧紧抓住“预测”来实施教学,并随时了解学生的预测情况,给予恰如其分的引领和点拨;课后也要抓住“预测”来对学生的学习成效进行归因分析,以便在教学下一篇略读课文《小狗学叫》时跟进指导。“点”在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一以贯之。

二、连成一条线

连成一条线是指教学一篇略读课文时要瞻前顾后,找到“训练目标的序列”,定准这篇略读课在单元乃至本册、本学段或整套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课文《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前有精读课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后有略读课文《小狗学叫》,以及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习作《续写故事》和“语文园地”。教师需要将单元内所有和预测策略有关的内容连结起来,找找关系,发现异同。从整体上看,精读课学习预测策略,略读课、习作课练习预测策略,语文园地中“交流平台”梳理总结预测策略方法,知行统一,学用结合。具体来看,3篇课文关于预测策略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其中精读课文《总也到不了的老屋》提出预测的基本要求,即预测不是随意猜测,要有一定的依据。如何进行预测呢?可以根据故事里的内容、生活经验和生活常识进行预测,也可以通过文章的题目、插图进行预测。预测的内容可能跟故事的实际内容一样,也可能不一样。略读课文《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除了引导学生运用上一篇精读课学到的预测方法,还要使学生明白:当发现自己的预测和故事的实际内容不同时,要及时修正自己的想法,接着猜测后面可能发生什么。最后一篇略读课文《小狗学叫》与前两篇课文略有不同,主要进行故事结局的预测。课文提供了三种结局,请学生按照每一种结局接着预测,或者继续预测第四种、第五种甚至更多种结局。习作《续写故事》承接这篇略读课文的要求,请学生预测并动笔写出故事的结局。这样连一连单元内部与“点”相关的内容,教学时就能够突出训练目标的连续性和发展性。

预测策略单元与其他众多单元相比,独立性较强。教学《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一课时,连结单元内部内容即可。而有的略读课文所在单元在本册、本学段甚至整套教材中的地位相对复杂,如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古代故事单元”略读课文《故事二则》的训练“点”是简要复述,除了与前两篇精读课文、后面“交流平台”以及本册第四单元“神话单元”可以连线,与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有趣的故事单元”的详细复述、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民间故事单元”的创造性复述也要有机连接起来,教学时才能到位又不越位。正如教材编者郑宇老师在教材培训会上所讲:“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都是教科书环环相扣的体系结构中的一环。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勾连上下,明确‘这个语文要素与前面册次相关要素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又要‘环顾左右,把握好‘这个语文要素和本册其他语文要素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只有把握好‘上下‘左右各要素之间的关联,才能明确单元的教学定位,找到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适切点。”

三、读懂提示语

“提示语”指的是每篇略读课文正文前的阅读提示,也叫导读提示或略读提示。顾名思义,就是提出阅读要求和具体任务,引导学生开展阅读实践活动。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每篇略读课文都有一个阅读提示,它是略读课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略读课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学时绝不能视而不见,更不应敷衍了事。纵观新教材55篇略读课文的阅读提示,表面上看是短短的几行文字,实则包含着编者的多重思考,需要教师高度重视,在“锱铢必较”后弄个明明白白。

从目标的角度看,多数阅读提示指向了本单元阅读要素。如略读课文《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的阅读提示是:“读下面的故事,一边读一边想,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旨在引导学生运用前一篇精读课所学的预测方法进行独立阅读活动。也有的阅读提示指向了以往单元的阅读要素,如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民间故事单元”略读课文《牛郎织女(二)》的阅读提示是“用上一单元学到的阅读方法,尽可能快地默读课文,了解牛郎织女故事的结局。联系上一篇课文,说说如果给《牛郎织女》绘制连环画,你打算画哪些内容,每幅图画配什么文字。”第一句话就是对上一单元“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这一语文要素的复习和巩固,与本单元“创造性复述故事”并无关联。有的阅读提示指向了本单元习作要素,如给《牛郎织女》绘制连环画,表面是画画、配文字,但背后体现的是本单元习作要素“提取主要信息,缩写故事”,意在练习抓住主要信息和情节,为单元习作《缩写故事》做铺垫。

从具体学习内容和阅读方式的角度看,一般情况下,阅读提示大体包括“学什么”和“怎么学”两部分。如《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的阅读提示,交代学生要预测“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课文可学内容很多,但只练预测的阅读策略,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怎么预测呢?要“一边读一边想”。课堂上,学生可以一边读故事一边用本子遮盖住下面的段落,当读到引发自己预测的语句时,用笔做个记号,或者在空白处写下关键词语以备忘,然后接着往下读,不断地预测,再不断地验证与修正。如果教师没有读懂这一阅读提示,而是请学生朗读全文,读后再提出“胡萝卜先生的胡子为什么这么长”等问题,这篇略读课教学就完全悖离了教材编写的初衷。

四、铺就自学路

统编教科书编者徐轶老师曾说,略读课文承担了两个功能,一个是学习略读这一阅读方法,另一个是迁移运用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也就是说,略读课不仅要进行略读方法的训练,还要充当好“练习题”的作用。“自学路”就是学生在略读课教学中,运用精读课这一“例题”所学的方法、策略或阅读经验进行亲身实践的阅读练习路径,是“坚持学生的立场,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建构性学习提供资源和环境等方方面面的保障。”[3]略读课教学的“自学路”有多条,常用的可分三步走。见下图:

(一)明晰任务,连结已知

学生读阅读提示,明晰此篇略读课文的阅读任务;回忆以前精读课所学,连结已有知识和经验。如《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一课,教学伊始,教师请学生自己读一读阅读提示,知道要“一边读一边想,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要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如何预测?需要连结前一篇精读课《总也倒不了的老屋》阅读中所获得的预测方法和经验,依据故事里的内容、生活经验、生活常识、插图等进行预测。这一阅读提示比较简洁明了,学生一读即知。如果理解某个阅读提示有难度,尤其刚接触略读课文时,教师可以讲一讲这段话,解读某个关键词语和句子,或将阅读提示分解成几个部分,帮助学生读懂。另外,如果有的“已知”不是前一篇精读课文所学,而是前一个或几个单元,甚至前面其他册次所学,需要教师耐心引导,帮助学生调动起已有的知识基础和阅读经验。

(二)运用方法,独立阅读

学生带着阅读任务,运用已知的阅读方法进行独立阅读实践,在实践中举一反三,逐渐掌握方法,形成阅读技能,达到不待教师教而自能阅读的目的。

此环节有两点比较重要,一个是学生是否拥有足够的阅读时间来完成阅读任务。略读课,略去的是教师的精讲,而不是略掉学生的自读自悟。略读课,“老师要甩开臂膀,敢于放手,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自读自悟。”[4]《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一课教学中,学生大概需要10~15分钟的独立阅读时间。有的略读课文较长或阅读任务较难,学生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自读自悟。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也正急需这样有意义的独立阅读实践。另一个,教师是否有恰切的个体指导和必要的问题整理。学生自读自悟期间,教师不能无事可做,要注意观察学生的阅读情况,重点是对独立阅读较困难的学生,如有的学生没有一边读一边预测,急于把故事读完;有的学生没有动笔做标记。发现这些个体问题需随机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除此,教师还要整理共性、重要的问题,以备下一环节的集中指导。比如部分学生毫无依据地预测,天马行空地想象,就需要集中点拨和引导。

(三)交流分享,提升经验

通过独立阅读实践,学生对閱读任务有了思考和答案,接下来就要进行交流和分享,在教师的帮助下提升阅读经验。可以先进行组际交流与讨论,互帮互学,再面向全班进行汇报,使每个人能将阅读收获最大限度地与同伴分享碰撞,智慧共生。全班交流时,教师要针对共性问题进行必要的追问、讲解,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完善思考,升华情感。还要与学生共同梳理和总结阅读经验,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得以提高。三年级刚开始教学略读课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梳理,随着年级升高,可放手让学生自己经历这一过程,发展思维,培养归纳能力和自我监控意识。另外,教师需注意,略读课不等于略读,略读课不排斥精读,也需要精读。在交流分享阶段,在与阅读任务联系紧密的语句、段落处,应引导学生咬文嚼字,细细品读,真正把问题解决落到实处。课尾,根据学生阅读任务完成情况,如果还有剩余时间,教师可以进行拓展阅读,继续用方法、练技能,举一反三,不断提升阅读能力。

五、扩大阅读面

阅读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5]略读课文既是精读课文的拓展延伸,又是课外阅读的准备。在“三位一体”阅读课型体系中,略读课是连结课内、外阅读的桥梁,具有阅读的拓展功能。一篇略读课文教学后,教师以“一点”带一篇、多篇或一本、几本,“一点”可以是此篇略读课文,可以是单元语文要素或人文主题,也可以是课文作者,或其中某一个事物、教材中的相关内容等。比如《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一课,可以推荐孩子去读这本图画书,把这个故事的后续情节读完;还可以选择课后思考练习题中提到的文章或书,读读题目(《躲猫猫大王》《夏洛的网》《帽子的秘密》《柔软的阳光》《团圆》《小灵通漫游未来》),猜猜里面可能写了些什么,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找来一本或几本读一读,看看自己的预测与实际内容是否相同或相似。略读课教学后也是开展群文阅读的恰当时机。学生经过精读课“学”方法,略读课“练”方法,再找来一组相关文章自主“用”方法,在亲身实践和体验的过程中,实现了深度阅读。想必经过略读课的学习,他们在面对课外广阔的单篇短什以及长篇巨著时不会无所适从。

六、结语

综上,略读课教学实践的5件要事是指抓住一个点、连成一条线、读懂提示语、铺就自学路、扩大阅读面。这5件要事的背后,其实反映了略读课教学的3个重要思想,即整体思想、连结思想和简约思想。略读课是单元教学内容的一部分,要围绕单元“做文章”,不能跳出单元教略读。有时也需把握略读课文在本册、本年级、本学段甚至整套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建立教材和教学整体观。既然是整体,教学时就应瞻前顾后,系统安排,尤其注意略读课与精读课的有机连结,实现语文教学的序列化和系统性。与精读课相比,略读课教学要更加简约、清爽,向繁复、冗赘的阅读课说再见。略读课教学做好这五件要事,才能充分发挥略读课在“三位一体”阅读课型体系中的重要功能,引导学生在充足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进行深度学习,提升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陈先云.课程观引领下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能力体系的构建[J].课程·教材·教法,2019(03).

[2]周步新.小学适性阅读策略的学与教[M].宁波:宁波出版社,2016.

[3]孙世梅.统整教学:走向融合的语文教学[M].济南:济南出版社,2019.

[4]李家栋.阅读课型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3.

[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深度学习
从合坐走向合学:浅议新学习模式的构建
面向大数据远程开放实验平台构建研究
基于自动智能分类器的图书馆乱架图书检测
搭建深度学习的三级阶梯
有体验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
电子商务中基于深度学习的虚假交易识别研究
利用网络技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几大策略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