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家校合作中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2020-07-04 12:56赵健生
文存阅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特殊教育家校合作问题

摘要:创新合作模式是提高特殊教育家校合作形式灵活多样与合作效果最佳化的重要措施,也是打破特殊教育家校合作瓶颈的主要途径,更对特殊儿童身心健康、家庭幸福及特殊教育事业持续发展等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简要分析特殊教育家校合作模式的不足之处,在结合特殊儿童心智发育规律及特殊教育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新建议来提高其合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特殊教育;家校合作;问题;对策

家校合作是提高学校及家庭教育资源共享互动性与优势互补性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及优化学校教育环境的主要措施。但是,当前特殊教育家校合作层次较浅、合作形式单一、合作内容有限,弱化了两者的相辅相成与相互促进作用,因此,特殊教育学校及家庭应从合作理念、合作频率等多種层面来实现两者深度合作,为更好的挖掘特殊儿童潜能与提高其社会生存发展能力奠定了基础。

一、特殊教育家校合作内在问题

(一)家校合作人员配合不默契

特殊教育家校合作人员以老师与家长为主,特殊儿童兄弟姐妹及社会团体的参与度很低,加剧了家校合作参与人员的局限性。部分家长对特殊教育的理解并不准确与完整,下意识的认为其与老师合作分工,老师负责儿童教育,其只负责照料儿童饮食起居,加之,其平时忙于工作生活,没有太多的时间与精力来参与到儿童教育活动之中,完全听从老师的教育安排或接受老师的教育模式,弱化了其在儿童教育活动中的支持与促进作用。部分老师认为许多家长教育理念落后,教育方法也不合理,对家庭教育也存在轻视心理,这些都造成了家长与老师在儿童教育中地位的失衡。另外,不同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与教育水平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其对学校组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观念与意见也各不相同,有的家长会积极参与到儿童教育实践活动之中,但也有少数家长因各种原因很少甚至没有参加过学校组织开展的儿童教育实践活动之中,这些都会影响家长与老师之间合作互动效果。

(二)家校合作内容的局限性

特殊教育家校合作存在内容单一与分配不均衡的特点。家校合作内容以儿童学习生活及家长教育为主,老师与家长不仅会进行关于儿童学习教育现状、校内行为表现等方面的探究交流,也会进行家庭教育方法与教育理念等方面的探讨,但是很少甚至不会对学校课程体系、管理理念及儿童心理健康等方面的交流互动。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应引导儿童用其新学习的知识技能来解决生活实践中的问题,但是家长与老师对家庭教育的轻视心理加快了家庭教育在家校合作中的边缘化,弱化了其对儿童健康成长与快乐学习的促进作用。

(三)家校合作层次的浅显

传统家校合作以家长参加学校组织开展的家长会、亲子互动活动为主,家长只能被动的配合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家长与老师沟通互动途径有限,且家校合作时间周期较长,加剧了家校合作的形式化与低效化。部分老师继续使用往年家校合作方案,造成了家校合作活动形式与内容的雷同性、僵硬化,降低了家校合作的创新趣味性。大多数老师会主动将儿童校内表现及时完整的告知家长,但是许多家长却没有及时准确的反映儿童在校外出现的问题,间接造成了家校合作信息传输的单向性与不完整性,降低了两者互动的有效性。

二、特殊教育家校合作外在问题

(一)家校合作机制有待完善

虽然我国已经制定了许多关于特殊教育的法律法规及制度政策,但是这些政策法规补充更新速度已经逐步落后于时代社会发展及特殊教育行业发展的速度,降低了其对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与促进作用。同时,当前特殊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中并没有对家校合作进行明确详细的规定,降低了其对学校、家长及老师在家校合作中具体行为的约束监督与推动作用,无形之中压缩了家校合作空间,降低了家校合作的规范统一性与创新科学性。

(二)家庭条件有限

不同儿童家庭条件存在很大的差异,这里的家庭条件并非单纯的指家庭经济水平,还包括了家庭文化氛围、家庭教育时间等等。不同家长的生活环境、工作性质及文化程度等会影响其家庭教育观念,一般而言,父母文学程度越高,其参与家校合作的意愿越强烈,越能发现家校合作中出现的问题,能及时主动的与老师进行定向沟通,其对家校合作活动及儿童成长教育的影响力较大。还有一些家长为生活奔波劳碌,没有充足的时间与精力参与到家校合作中来,其与老师关于儿童教育成长等问题的沟通效率较低,无形之中造成了不同家长在家校合作中地位的差异性与不平等性,增加了家校合作及不同家庭合作之间的障碍。

三、解决特殊教育家校合作问题的对策

(一)提高家校合作参与人员配合的默契性

特殊教育家校合作参与人员不仅要包括学校、老师及家长,还应包括社会团体及儿童兄弟姐妹等,其都是儿童日常接触较为频繁或关系较为紧密的人员,通过主题讲座、面对面交谈等方式来提高儿童家长及其兄弟姐妹对家校合作的重视度,帮助其准确掌握家校合作的核心内容及功能作用。家长还应转变其家庭教育理念,不仅要主动配合学校教育任务,主动了解儿童校园内表现,也要及时将其在家庭及社会生活中的行为习惯等告知老师,与老师共同协商确定其教育方案,对儿童现阶段教育计划提出不同的观点与建议,提高了其在家校合作中的参与度。老师也应提高其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度,传授老师更多特殊儿童教育方法技巧,经常与家长探讨儿童教育相关问题,认真听取家长对儿童教育的意见,实现了两者之间的平等对话交流。另外,家长还应主动参加学校或老师组织开展的家校合作、亲子互动等相关的教育实践活动,参与儿童教育,增加亲子感情,扩大其对家校合作与儿童教育成长的助推作用。

(二)丰富家校合作内容

老师通过与家长深层次的交流沟通来了解家长想要知道的关于儿童教育成长的内容,比如,学校管理机制、学校教育理念、儿童管理准则及课程设置、教育目标等等,并将其进行汇总整理,准确详细的为家长介绍。同时,老师也可以以表格的形式罗列出其想要了解的儿童校外情况,比如,学习作息习惯、语言表达及人际交往等众多方面,并在表格下方设计教学意见一栏,家长可以在该栏内如实填写,家长可以每天或每周将其填写完的表格发送给老师,提高了老师对儿童校外情况的掌控力。

(三)创新合作形式

老师应在坚持原有定期开家长会、亲子运动会等的基础上,适当的增加主题讲座、家访等活动,缩短家校合作活动周期。同时,老师还应根据儿童年龄性格、兴趣爱好及生活实践能力等来设计更多富有趣味性与探究性的实践活动,鼓励家长与儿童一起参加并完成老師布置的实践任务,比如,老师组织开展趣味运动会,通过家长与儿童的通力合作来完成运动项目,提高了家校合作活动的趣味性与多样性。另外,老师也可以和家长一起带领儿童进行户外采风活动,让儿童密切接触大自然。另外,老师还应拓宽其与家长沟通交流的途径,灵活运用微信、电话等途径来实现两者交流互动的动态化、直接化与便捷化。

(四)完善相关法律体系

根据特殊教育发展诉求、特殊儿童教育生活现状等来补充调整特殊教育相关法律法规,借鉴其它国家或地区特殊教育相关法律机制,并在结合不同地区特殊教育现状及往年特殊教育总结的基础上,提高特殊教育法律体系的完善性与科学性,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来具体规定家校合作标准、内容及目标等,为家校合作活动的开展提供强大的法律依据与保障。

(五)帮助弱势家庭

老师应加强对儿童家庭状况等基础信息的调研力度,统计家长参与儿童教育实践活动的次数,了解其很少甚至没有参加教育实践活动的原因,了解其当前的困境,通过组织家庭教育互帮团、家长联合会等方式来帮助弱势家庭解决其家庭教育困难,在提高家庭教育资源共享性与平衡性的同时,也促进了弱势家庭中特殊儿童的健康成长。

小结:正视传统特殊教育家校合作模式的弊端,通过补充家校合作内容、创新合作形式、完善法律及帮扶弱势家庭等途径来提高两者合作水平,为实现特殊儿童及特殊教育事业的共同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冯秋燕.我国特殊教育家校合作中的问题及提升路径探析[J].现代特殊教育,2019(14):9-13.

[2]白雪,万谊.特殊儿童家校互动模式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5(05):54-57.

作者简介:

赵健生(1977年-),男,汉族,湖南桂阳人,本科,广州市启明学校,物理中学一级,研究方向:特殊教育。

基金项目:

本文系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2018年度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促进视障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家校联动模式建构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184430036)。

猜你喜欢
特殊教育家校合作问题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特殊儿童早期教育中的立法制度建设初探
关于特殊音乐教育师资培养的个人见解
新时期我国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家长参与下的家校合作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机制分析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