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辅助应用

2020-07-04 02:24卞磊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例题教学初中微课

卞磊

【摘 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已经逐渐动态化,并向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为了响应新时期的教学号召,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使知识变得形象,教师可以引入微课题材,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去探究、去释疑,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本文从当前初中数学的教学现状出发,对“微课”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做几点实质性的分析,以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性,推动数学课堂向前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微课;例题教学

在数学课堂应用信息技术,不仅仅是辅助教学,还有助于扩展学生的学习思维,为他们今后的数学学习做一些有效的铺垫。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将“微课”融入数学课堂,已经是大势所趋,备受师生的青睐。数学是一门实践和理论并重的学科,加入“微课”互为一体的图、文、声,既优化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又能让数学活动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让数学教育更具有实效性。

1   注重微课的目标,丰富数学课堂活動

“微课”是新时期的教学题材,能为课堂学习增添趣味,能指导初中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探究数学知识的奥秘。“静态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动态的微课结构”,使知识信息的图、文、声互为一体,更加明确了数学课堂的目标。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觉得数学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大量的运算公式、几何定理更是让学生摸不着头脑,面对数学例题时一筹莫展,不知道怎样去解答。而加入了微课的教学活动,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重要价值,在扩展教学活动的同时,能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技巧。微课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教学艺术。教师能在微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向上的数学学习意识,掌握每个孩子的学习基础,为他们制订不同层次的数学教学方案。

“信息技术”结合数学课堂,是一种以学生的成长发展为基础,以微课为主要载体的教学模式。有的数学知识点比较抽象,单靠“纸质版”教材,不足以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可能阻碍教师的教学进程。为了帮助学生自主建构数学知识体系,把数学知识清楚地展现在学生眼前,教师就要注重微课的应用,丰富数学课堂活动。以“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一主题的教学活动为例。光看书本上的图像,学生难以理解,甚至一窍不通,遇到实际例题时也没有解题思绪。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的题材,给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让学生明白“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再引导学生思考“点、线、面”之间的关系,带动学生的主观能能动性。必要时可以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让他们分别探究“轴”“轴”“坐标原点”之间的联系,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数学探究过程。

2   引入微课的题材,提升学生数学能力

对于初中生来说,倘若课堂教条呆板、无趣味性,他们就会缺乏学习的兴趣,久而久之将会放弃数学的学习。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要在不知不觉中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材料中的事物,严格要求学生的学习进程,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和学习思维。如在学习“投影”时,有的学生想象能力欠缺,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课”的动画功能,加入一些3D投影的画面,给学生展示一些立体模型的投影图形,扩展数学课堂的活动。当代初中生对“3D动画”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当他们认识到微课资源的价值时,就能积极配合教师的引导,从3D的立体模型出发,感受数学的奥秘和精髓。

在3D投影教学活动中,教师还能间接引入“旋转和平移”的知识,给学生展示各种旋转图形,配合引入微课的题材,提升学生数学能力。如上图的A、B、C、D四个立体图,分别是“立方体、圆台、圆柱体、三角锥体”,而最左边的是旋转之前的示意图。长方形围绕线段MN,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旋转360°,让学生判断旋转之后的立体图形应该对应A、B、C、D四个立体图中的哪一个。这样单纯的设问,比较苦涩难懂,可能会扰乱学生的思绪,不利于他们理解和想象。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3D媒体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快速寻找出关键突破口,充分理解“旋转和平移”的相关知识点。

3   强化微课的应用,扩展学生数学思维

“微课”题材不同于一般的数学内容,它具有更多的时代性和内容性,能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数学知识。利用“微课”信息技术,不但可以扩展数学课堂的活动,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还能拉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调动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初中阶段的数学,涉及复杂的理论知识,教师也难免会遇到教学问题,即使用千言万语也难以清楚描述某些抽象的知识。而微课解决了很多数学教学难题,将呆板传统的知识用灵活多变、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帮助学生改变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

如对于一元二次函数的数学构造题,有的学生理解能力较差,不能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这时教师要合理利用“微课题材”,从实质上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自尊心、自信心,调动他们的兴趣。如果,则二次函数方程有两个不同实根。为了证明这一结论的正确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的解题思路,让学生根据已知条件和所学知识,得出二次函数,再由题目所给的已知条件得出答案。因为是题目给的解题范围,通过这一已知条件,可以把数学例题升华和延延伸,得到,所以原来的二次方程有两个实根,这就完成了题目论据的证明过程。

4   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阶段的数学教育,集理论和实践为一体,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基础、学习技巧等都有较高要求。“微课”是现代教育教学的宝贵资源,也是提升学生学习思维的有效教育渠道。新时期的教师要利用“微课”将静态的数学教学转化为动态的,丰富数学课堂活动,为学生引入微课的题材。只有从本质上强化微课的应用,才能提升学生数学能力,有效扩展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

猜你喜欢
例题教学初中微课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提高初中数学例题教学效率的有效探索
如何实现初中数学例题教学的有效性
探解题方法悟价值取向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例题教学的有效性探索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