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

2020-07-04 11:48陈依芸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多媒体小学数学

陈依芸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以多媒体为主的一系列信息技术,已经运用到教育领域。教师运用多媒体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热情。本文围绕着小学数学教学,分析了多媒体在其中的应用策略,并且提出了一些具有參考价值的建议,希望为广大数学教学工作者的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多媒体

各类小学数学教材都涵盖许多与几何、公式、定理、计算等相关的知识内容,其中一部分数学知识还具备较高的抽象性,小学生难以依据自身能力,在脑海中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地展示出来,这使得其学习数学知识的难度较大。数学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将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地展示在班级学生面前,从而降低班级学生学习各种数学知识的难度,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学习信心。

1   运用多媒体丰富教学资源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数学教师将学生视为一个整体,采取“一对多”的统一式方法进行教学。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学校为各个教室安装了多媒体设备,其逐渐成为教师进行各项教学活动的主要工具[1]。数学教师可以深入研究数学教材,从中挑选适合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知识内容,然后通过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在庞大的网络环境中,搜索与其相关的图片或者视频,依据自身以往的数学教学经验,将这些资料按照一定的顺序归纳和整理,使其成为数学教学的辅助资源。数学教师可深入研究现有的各项教学资源,如数学教材、习题册、数学试卷、教学设备等,然后依据自身对核心教学知识内容的了解,将这些教学资源按照实用性的高低,进行主次排序。通过电脑中的一些软件,将这些教学资源整合在一起,制作精美的PPT课件,并且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这些课件,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教师在制作PPT课件的过程中,应标明重点数学知识内容,使得学生在阅读课件内容时,能够了解自身的学习重心,从而提高其学习各项数学知识的效率。

2   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生学习各项数学知识的热情,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数学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结合自身对教学知识内容的熟练掌握,创设一些具有较高趣味性的教学情境,从而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2]。如在进行“圆”教学活动时,数学教师可以创设“小羊吃草”的情境。教师在网络中搜索草地图片、被绳子拴住的小羊图片等,运用图片编辑软件,将这些图片组合起来。然后向学生讲解:“草地上有一个柱子,牧羊人用绳子将小羊拴在柱子旁边,绳子紧紧地挨着地面,绳子的长度为1米,请大家思索一下,小羊能吃到青草的图形以及这个图形的面积。”数学教师为学生预留几分钟的思索时间,让学生在脑海中想象“小羊吃草”的画面。接着,数学教师再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形象地展示“小羊吃草”的整个过程,学生能够发现一个以绳子为半径的圆形图形。生动有趣的动画形象,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欲望。随后,数学教师再向班级学生讲解圆的面积公式。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数学教师依据自身对班级学生兴趣爱好的了解,设置具备较高趣味性的情境,让学生思索和讨论,然后再向他们讲解教学知识内容,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小学生思维拓展能力,还有助于提升其学习效率。

3   运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难点

小学生与成年人相比,理解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较弱,他们主要采取形象思维记忆的方式学习各项教学知识内容。但是在小学数学教材中,一部分知识内容具备较高的抽象性[3]。数学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将一些抽象性的知识内容,以动画、图片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从而降低这些知识内容的学习难度,提高学生学习抽象性知识的效率。如在进行“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数学教学活动时,数学教师利用几何画板工具,绘制出三角形、正方形等图形,将这些图形进行不同角度的旋转,并且在图形中间做出一条直线。在图形制作结束后,数学教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演示图形平移、旋转的过程,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日常生活中能够看到哪些平移或者旋转的现象呢?”数学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回答自身设置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学生会给出“行驶中车辆的车轮”“被风吹动的风车”等答案。教师再运用多媒体,以正方形为例,讲解“轴对称”的含义:沿着图形中的一条直线,将图形对折。学生会发现直线两旁的图形完全重合。这加深了他们对“轴对称”知识的理解,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

4   运用多媒体开展专题活动

习题训练不仅能够提升小学生运用各项知识的能力,也能够检测小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在传统的专题教学活动中,数学教师会板书一些学生易犯错误的数学习题,而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板书会占用一定的教学时间,从而导致课堂教学的效率较低。数学教师可以加强自身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学生在解答数学试题时遇到的困难,同时依据学生上交的习题作业,找出学生易犯错误的数学试题,结合自身对教学知识内容的熟练掌握,对这些试题进行归纳和整理,并从中抽取典型的数学习题作为专题教学的主要内容。数学教师可通过扫描或者手动输入的方式,将这些数学习题导入电脑,并制成PPT课件,运用软件中的动画功能,设定数学试题的题目和答案的出现顺序,然后通过多媒体,将其展示给学生。数学教师先向学生展示数学题目,让学生依据自身所学知识内容,解答数学题目。然后再向学生展示正确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步骤,让学生对自身的整个解题过程进行反思,从而促使学生掌握良好的解题思路。

5   结语

综上所述,运用多媒体进行各项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数学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应将搜索到的资源与原有的教学资源整合在一起,并且采取创设情境、分组合作、师生互动等方式进行教学,使课堂教学活动富含乐趣,激发学生学习各项教学知识的热情,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丁美玲.小学数学教学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J].基础教育论坛(综合版),2018(1).

[2]贾然.小学数学教学与多媒体信息技术有效结合的作用及途径浅析[J].教育:文摘版,2016(5).

[3]古梦玲.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9).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多媒体小学数学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