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预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2020-07-04 11:40赵文钥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小学数学

赵文钥

【摘 要】小学数学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重要又困难的学科。在教授这门学科时,教师需要多花费心思,如带领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让学生提早了解每一堂课的学习内容,或是在课堂中改变教学模式,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也要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这不仅能使学生提前掌握某些简单的知识点,也对学生自身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前预习;了解重点;深化记忆;优化时间利用;养成良好习惯

课前预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很重要的环节,能够让学生提前了解学习的重点,对每一堂课的内容有一个简单的认识,并在之后的课堂上有杰出的表现。教师要监督学生的课前预习工作,在课前可以对学生进行简单提问。教师要辅助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带领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样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才能得到提升。

1   提前了解学习重点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着重了解重难点。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精打细算的过程,学生掌握了重难点,在学习时就能够节省时间。学生在上课时,要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这样才能不落下教师讲的每一个重难点。当然学生也要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这样对学习有很大帮助,不仅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熟练程度,也能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更加有积极性。教师也要在课堂上着重强调重难点,这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起到推动和帮助作用[1]。

如在教授学生学习“分数乘法”这一章节内容时,学生会显得格外吃力。分数的学习本身就具有挑战性,该章节中所涉及的乘法又是学生学习的一大难点,二者的结合对于学生的学习更是难上加难。这就需要学生提前了解学习的重点,如分数乘法的意义,这样在做题时就不会没有解题思路。学生也要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这一内容是重难点,学生要做到熟能生巧。这一章节所涉及的计算较多,学生可以利用这个法则来进行学习。把握好重难点,学生才能够在做题时打开解题思路,准确解决问题,数学成绩也才能更快提高。

2   深化知识记忆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通俗一些来讲,学生要巩固好每天学习的知识,在日后勤加复习。只有这样做,知识才能够深深扎根于学生的脑海。教师也要在这个过程中起到监督作用,可以每天早上抽签询问学生昨日的学习内容,当然也可以让学生互相检查,让学生能够每日都回顾一下昨天学习的知识点,这对他们深化知识记忆有很大帮助。

如教授“分数除法”时,前文已经提到过分数的学习是有很大困难的,那么与“分数乘法”一样,这一章节的学习也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涉及分数的倒数这个知识点。学生需要每日复习一下知识点,因为该章节的内容较多,知识点复杂,计算量较大。学生在解决如分数除法问题时,只有对知识点深刻掌握,在解题时才不会出现打不开解题思路,找不到解决方法的问题。深化知识记忆,对学生做题有很大的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要领才能快速解题,节省时间,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3   优化课堂时间利用

教师在授课时最担心时间不够,无法将知识点讲完,时间无法得到充分的利用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是莫大的损失。优化课堂时间的利用,可以让教师将课堂时间充分利用,也可以将知识点概括得更加全面,学生在理解时也就不会感到吃力。优化课堂时间的利用,也能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消化每一堂课知识点的学习,这样学生在学习时能够打开自己的思路,在往后的做题以及复习工作中,也能表现得更加优秀[2]。

如在教授“比”这一章节内容时,初接触“比”的知识,学生因不了解会产生退缩心理,這就需要教师要利用好课堂时间,不过多地将时间利用在它的概念上面,而是着重强调其重难点,这样学生也能快速了解这一章节的重点内容。教师要将课堂时间着重放在如“比”的性质这一小章节内容上,在利用“比”的性质解决问题时,再抽出小部分时间向学生讲解比与比值的联系和区别。这样学生在学习时也就不会显得很吃力,也能够熟练掌握这一章节的内容,做题时更能将知识点利用起来。优化课堂时间的利用,能够让学生对较为困难的知识点掌握得更加深刻,这样在做题时也能够掌握解题要领,成绩也就提高得更快。

4   养成良好习惯

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自身学习是有很大帮助的,那么优秀的学习习惯都有哪些?如学生课前进行预习,能够了解到教师在这一节课中所要教授的内容,在学习时不会很吃力;学生课上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紧追教师思维,不开小差,能够把握课上重点和难点;学生课后及时复习,将课后习题及时完成,做到课后巩固,对知识点能有一个更深的掌握和理解。其中占据首要地位的便是做好课前预习,教师要提早告诉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这样学生就能对本章内容有一个简单的认识。

如在教授“圆的认识”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需要布置课前预习任务。教师可以让学生提早预习书上有关该章节的内容,让学生提前背好有关圆的相关知识点。那么在课上,教师可以就所预习的内容对学生进行随机提问,通过这种方式监督他们的预习效果。然后教师将重难点着重强调,这样学生就可以深刻理解本章内容。“圆的认识”中有一部分重难点需要学生在课前提前预习,如环形面积的计算以及各种π值的结果。如果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那么学生在上课时也就能牢牢记住这些知识点。课前预习这样的好习惯的养成对学生学习数学是有很大帮助的。

总而言之,课前预习对于学生学习数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课前预习任务的布置也需要教师用心,高效的课前预习任务才能真正带动学生学习接下来的数学内容。如果教师任务布置不及时或是没有含金量,那么无疑是在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学生要认真做好课前预习的工作,不能蒙混过关。只有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学生才能有效提高数学成绩。

【参考文献】

[1]谭建明.小学数学预习方法探索——构建高效课堂有感[J].学周刊,2016(35).

[2]杜文娟.浅谈小学数学课前预习的实效性[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5).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小学数学
小学二年级数学课前预习的有效性探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课前预习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探讨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