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提问成为有效教学的桥梁

2020-07-04 11:40杨建珍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课堂提问小学数学策略

杨建珍

【摘 要】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的重难点,往往会在日常的备课活动之外,再加上一些内容的讲解。其中,提问就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利用它进行课堂的调控,从而使课程获得自己想要的效果,不过这种模式还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本文就从这个角度出发,具体分析一下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方法,从而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策略

1   课堂提问的意义

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使用课堂提问的方式,不仅可以把握课堂的重难点,让教师更加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熟悉程度,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实现教学的目标[1]。而且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从而为提高教学的质量提供保证。对于小学数学这门学科来说,知识点比较抽象,需要很强的逻辑性,如果学生不集中注意力的话,就很有可能造成知识点的遗漏,跟不上整体的知识学习,最终失去对学习的自信心。因此课堂提问不仅仅可以促进师生的沟通交流,也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效率也遇到了相应的挑战,课堂提问既可以让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又能为构建高效课堂打下基础[2]。

2   传统课堂提问的不足

虽然说课堂提问的方式有很多,不过提问这种方式早就用在了具体的教学活动里面,但是效果并不是特别的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2.1  提问缺乏目标性

从当前的情况来说,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只是进行习惯性的提问,没有一定的目的性。一些教师没有更多地去考虑为什么提出问题和对学生有什么影响,之所以会提出一些问题,都是因为教学的习惯。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教学上面的要求,需要和学生进行一些互动。这种提问的方式完全是一种形式主义,没有任何的实际价值。

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会提出一些具体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回答,然后教师再在黑板上进行例题的讲解,一点一点地进行验算活动。在一步的运算中,教师都会要求学生附和,如同学们计算一下28×41是多少?怎么具体运算呢?先列竖式,然后再算出每一个乘数的结果,最后相加。这样的提问方式就没有什么意义。

2.2  提问不够全面性

对于一些教师来说,他们在上课之前就设计好了提问的环节,在讲到一个具体的知识点的时候就会设置一个提问的环节和学生进行互动,目的是增强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的理解,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之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知识点。虽然这个用意是好的,但是效果不会特别好,里面有很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就是问题的展示是不是具有全面性。在进行知识点的选择时,教师往往找出自己认为重要的东西进行提问,但是这些问题并不一定具有代表性。教师在和学生沟通之前就设置难点是不科学的,所以教师在提问的时候一定要考虑问题的全面性。

2.3  提问缺乏灵活性

课堂的提问不仅仅要考虑其目标性和全面性,也要考虑灵活性,这样才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要么就是进行了教学预案的设计,要么就是随便地提问,很难在合适的时候去进行提问活动。对于一些教师来说,想要适度地进行提问活动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在当前的教学模式下,课堂提问的灵活性是一个很难把握的因素,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

3   小学课堂提问的具体方法

3.1  提问目标要明确

小学生因为年龄比较小,所以在课堂中很容易出现注意力分散的情况,教师要更加积极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小学数学教师要使用更加有效的提问方式来提高教学的质量,多在教学中思考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灵活地使用各种不同的方法。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多学校在教育方面也有了很大的突破,能够有效地使用多媒体设备,把教学的内容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更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受,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的活跃性。同时教师也要使用提问的方法来更好地引导学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要更好地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2  提问知识要全面

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控制提问的数量,选择合适的提问方式,提高提问的质量。小学数学的内容难度不大,但对于小学生来说,这部分的知识有着很强的抽象性和复杂性,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更好地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的内容进行问题的设计。并通过铺垫和设置疑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增强学生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活跃度。

如教师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这一部分的时候,就可以出示题目:有白菜八十斤,冬瓜六十斤,请问白菜和冬瓜总计多少斤?教师可以对这个问题的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问问学生具体是怎么运算的。在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通过这样的启发式的提问方式,就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运算规律,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3  提问形式要多樣

在数学课堂中,好的问题,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对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从而为提高教学的质量提供保证。

如在教学“认识负数”时,教师可先通过观察电梯里的数据,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发现?”让学生发现负数,再出示不同温度计上的温度,提问:“你能认识上面的温度吗?”学生积极性很高:“哇!原来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最后再出示温度计上的不同温度,提问:“现在你能正确读出上面的温度吗?”从学生反馈的信息看出,他们基本都能掌握所学知识。整节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

4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是当前学科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因此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可以自主地去发表自己的看法,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状态转换成主动的学习状态。有效的提问往往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教师要使用情境教学法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徐巧玲.在小学数学课堂中“问”出效能[J].初等教育,2017(10).

[2]陈艳.提升小学数学提问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初等教育,2018(2).

猜你喜欢
课堂提问小学数学策略
数学课堂提问七要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