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微创疗法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的临床护理分析

2020-07-09 04:42吴霞朱爱华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52期
关键词:胆囊炎开腹微创

吴霞,朱爱华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中医院手术室,江苏 南通)

0 引言

临床资料显示,胆囊结石主要发病于成人女性,且40岁后发病率则随年龄增长而攀高。该病症首选B超检查,病人胆囊内可见强回声团,会移动,伴有声影。胆囊炎在临床上的发病率较高,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且常与胆石症合并存在[1]。病人就诊时自述疼痛突然发作,十分剧烈,部分病人表示呈绞痛样。本次研究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病人,分别实施开腹手术与腹腔镜下微创疗法,作以下汇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选科室内接受手术疗法的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病人68例,均为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收治,数字表抽取法作为工具,随机分组,对照组34人,年龄在29-70岁之间,平均(46.8±4.1)岁;已患病1-5年,平均(2.25±0.35)年。研究组内同样包含34人,年龄在31-73岁之间,平均(47.1±3.6)岁;已患病2-5年,平均(2.38±0.31)年。两组病人以上一系列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 纳入与排除原则

纳入原则:①临床确诊为胆囊结石;②合并胆囊炎;③对研究内容全然知情,自愿参与。排除原则:①存在手术禁忌症;②治疗依从性较差[2]。本次研究已通过伦理委员会的审核。

1.3 方法

1.3.1 对照组病人实施传统开腹手术

综合考虑病人的病症、身体状况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病人取仰卧位,全身麻醉后于右上腹的腹直肌及右肋缘下分别行一个切口,长度相同。开腹后将胆囊动脉与胆囊管剥离、固定,有序切除、取出胆囊,缝合胆囊床。作全面清洗,放置引流管后关闭腹腔,结束手术。

1.3.2 研究组实施腹腔镜下微创疗法

病人同样取仰卧位,随后实施全身麻醉。手术前将病人的气腹压控制在13-15mmHg范围内。术中以三孔治疗法为主,手术操作孔以剑突下方切口为主。随后利用腹腔镜,全面观察病人病变部位,顺向切除胆囊,并由操作孔取出。作全面清洗,放置引流管后关闭腹腔,结束手术[3-4]。

1.4 观察指标

术中密切观察每位病人切口长度,出血量为多少,手术时长,并详细记录。术后观察有无出现并发症,利用相关量表调查病人的疼痛评分,记录肠鸣音恢复时长及住院天数。

1.5 统计学方法

研究采用SPSS 18.0软件提供数据支持,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疼痛等级评分、肠鸣音恢复时长及住院天数以(±s)的形式表示,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以n(%)的形式表示,卡方检验;数据对比P<0.05,则表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手术相关指标对比

实施腹腔镜下微创疗法,研究组病人的手术时长平均缩短至(35.19±6.21)min;术中仅出血48.02ml左右;术中行切口长度缩减至(3.42±0.64)cm;以上数据与对照组相比,P<0.05。可详查表1。

表1 两组病人手术相关指标对比

表1 两组病人手术相关指标对比

组别 手术时长(min)术中出血量(mL)切口长度(cm)对照组(34例) 69.04±10.01 89.36±10.28 11.29±1.86研究组(34例) 35.19±6.21 48.02±5.39 3.42±0.64*t值 16.756 20.767 23.329 P值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研究组中有1位病人出现胆道损伤,2位病人切口感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与对照组发生率22.92%相比P<0.05。可详查表2。

表2 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n(%)]

2.3 两组病人术后疼痛评分、肠鸣音恢复时长、住院天数对比

常规开腹手术完结后,对照组病人疼痛评分为(5.43±1.16)分,肠鸣音恢复时长为(47.04±8.01)h, 住院天数长达(9.36±1.28)d;微创疗法完结后,研究组病人遭受痛感较轻,疼痛评分为(2.24±0.63)分;平均(24.19±5.08)h后肠鸣音恢复;住院(5.02±1.01)d后病情稳定,予以出院。以上数据与对照组相比,P<0.05。可详查表3。

3 讨论

胆囊结石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病人体内胆固醇与胆汁酸浓度比例发生改变,最终形成结石[5]。多数病人无明显症状,多在体检时发现。部分病人临床症状为胆绞痛、胆囊炎,症状出现后,约70%的病人会于一年内复发。疼痛在病人饱餐、睡眠中翻身时出现,多位于上腹部,阵发性或持续疼痛,同时伴有恶心、呕吐、饱胀不适、嗳气等胃肠部反应,就诊时易混淆为胃部疾病[6]。

腹腔镜手术是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一种微创疗法,指的是在病人腹部的不同部位作数个小切口,直径一般正在5-12mm范围内。随后,可通过切口插入手术器械,将图像传输到电视屏幕上,主治医生可依据所观察到的图像,施行精确手术操作。腹腔镜微创疗法不牵动腹腔脏器,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检查,探测范围较广,涉及一些很深入的位置,直观检查,避免漏诊、误诊[7]。该疗法全过程均在密闭的腹腔内进行,不易受到干扰,病人创伤远远小于开腹手术,术后恢复情况更好,并发症较少,极少发生后遗症。常规开腹手术切口长达10cm,术后易致长线状疤痕,影响皮肤美观[8]。而腹腔镜下微创疗法无需开刀,病人病变部位不会与纱布和手产生接触,因此病人术后出现感染及盆腔粘连的几率极小,更加安全。

第二部分的结果中,研究组病人手术时长平均缩短至(35.19±9.21)min;术中行切口长度缩减至(3.42±0.64)cm;术中出血量及病人遭受的痛楚较少。关于并发症,仅有3位病人发生感染及胆道损伤,实施相关应对措施后完全消除。有力证实了腹腔镜下微创疗法的疗效与安全性。

综上所述,针对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病人实施腹腔镜下微创疗法,病人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较少,术后恢复情况好,并发症少,该疗法前景突出。

猜你喜欢
胆囊炎开腹微创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胆囊炎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无痛微创拔牙技术在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进展
胆囊炎能不能根治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改良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度直肠脱垂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前切除术的近期疗效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