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按摩对胃癌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的影响

2020-07-09 04:42杨海艳杨洋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52期
关键词:需要量完成率天数

杨海艳,杨洋

(1.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 江苏 连云港;2.东部战区总医院 江苏 南京)

0 引言

胃癌在各种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居首位,并且胃癌患者存在慢性消耗,手术治疗是胃癌首选治疗方法,但手术过程中存在的麻醉、创伤和其它因素影响,更易导致患者术后发生营养不良,研究显示其发生率在40%~80%[1]。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已达成共识,但有研究表明43%~63%的术后患者在肠内营养过程中会出现胃肠道不适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2]。因此,在肠内营养过程中实施干预尤为重要。穴位按摩有疏通人体经络、调整脏腑阴阳、健脾和胃、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确保肠胃健康之功效。为了减少胃癌术后患者肠内营养过程中胃肠道不适症状,提高患者营养目标摄入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使患者早日康复出院。我们选取60例患者并将其分成两组,进行对比研究,评估穴位按摩在肠内营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胃肠外科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行胃癌根治性手术治疗患者60例,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选择病例标准为:①年龄在18至70岁之间;②经组织活检确诊为胃恶性肿瘤患者;③具有早期肠内营养适应证的患者;④术后均采用鼻肠管并使用专用肠内营养输注泵的患者;⑤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各项检查示胃癌晚期并转移者;②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和心、肺疾病者;③影响营养和代谢的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④合并肠道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者;⑤合并其他恶性肿瘤等消耗性疾病者;⑥术后出现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等并发症患者。剔除标准:①存在沟通或智力障碍者;②病情变化,不能继续接受实验者;③因各种原因疗程未结束自行退出受试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数据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医学伦理委员会已获批该研究。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常规护理

所有患者皆在术中将鼻肠管头端置入吻合口下20-30cm处,术后第一天经鼻肠营养管泵入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mL,第2二天予纽迪希亚产品百普力营养制剂500mL泵入,起始速度皆为20mL/h,根据患者耐受情况增减泵入速度,患者百普力耐受良好并达到1000mL改用整蛋白制剂能全力,逐步添加能量需要至20kcal/kg/d。

1.2.2 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穴位按摩,科室成立研究小组,由本院中医师对小组成员进行穴位按摩理论及技能培训,并进行考核,选取六名考核优秀人员作为本研究小组成员。选取患者双侧合谷穴、足三里、三阴交、内关、上巨虚、下巨虚6个穴位,按摩方法为:患者术后第一天由按摩小组成员讲解按摩的目的、意义和方法,保持病房温度在18-20°,湿度50%-60%。按摩者双手清洁、温暖,并聆听舒缓的音乐,促进患者全身心放松。患者予合适卧位,按摩合谷穴时,护士定穴后,先顺时针旋揉,接着逆时针旋揉,如此反复[3]。同法按压对侧。按摩足三里、三阴交、内关、上巨虚、下巨虚时,护士需将两只手的拇指指端按在两侧肢体同一穴位上,指端位置不动,力量由轻渐重,连续均匀按压,询问患者有无疼痛等不适反应,根据患者反应调整按摩力度,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同法按压对侧各穴[4]。按压频率控制在每分钟60次,时间控制在2-3 分钟,定于每日上午9点和下午16点进行,按压时要使穴位出现酸、麻、胀的感觉,即有“得气”现象[5],患者经口进食后停止穴位按摩。

1.3 观察指标

1.3.1 肠内营养不耐受症状腹痛、腹泻、腹胀、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

1.3.2 肠内营养不同时点目标需要量完成率

观察患者术后第一天至第五天肠内营养日需要量完成率,记录患者每日营养制剂实际输注量和目标总量,肠内营养每日日需要完成率等于实际输注总量除以目标总量,比较两组病人每日目标需要量完成率。

1.3.3 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和术后平均住院天数

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为患者术后回室时间至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平均住院天数由办公班护士登记出院患者术后住院天数。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学分析选用的是SPSS 20.0软件,对于所有计量数据符合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所有计数数据用例和%描述,采用χ2检验,并进行组间对比,若P<0.05就认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肠内营养不耐受症状发生率比较,χ2=8.531,P=0.003,见表2。

表2 两组病人肠内营养不耐受症状发生率比较[例(%)]

2.2 两组病人术后不同时点肠内营养目标需要量完成率比较,观察组的目标需要量高于对照组,见表3。

表3 两组病人术后不同时点肠内营养目标需要量完成率比较[例(%)]

2.3 比较两组病人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平均住院天数,P值<0.001,见表4。

表4 两组病人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平均 住院天数比较

表4 两组病人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平均 住院天数比较

组别 首次肛门排气时间(h) 术后住院天数(d)对照组(n=30) 56.28 ±20.40 14.29± 2.89观察组(n=30) 32.69 ±12.20 10.67± 1.96 t值 5.436 5.678 P值 <0.001 <0.001

3 讨论

胃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术后营养不良增加了患者的病死率,降低了治疗耐受性,延长了住院时间,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穴位按摩的学说基础是经络腧穴学说,理论指导是祖国医学,主要运用中医外治法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上巨虚、下巨虚属足阳明胃经,是治疗大肠、小肠病症的有效穴,可以调理气血、缓解疼痛,主要治疗腹痛、腹胀、腹泻等诸多病症[6];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亦是胃经的合穴,是消化系统疾病常用治疗穴位,不仅可以调理脾胃和消积化滞而且还有通经活络之功效,主要治疗肠胃功能衰弱、腹泻等诸症[7];三阴交穴归属足太阴脾经,为足之脾经、肝经、肾经三条阴经的交会穴,故可健脾、补肝、行气化湿、疏通经络。主治肠鸣、腹胀、腹泻等脾胃虚弱病症[8];合谷穴别名为虎口穴,属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可调理肠胃、宽中理气,对于活跃大肠功能有巨大作用[9];内关穴为手厥阴心包经,可缓解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10]。选取6个穴位皆针对性的对肠内营养不耐受症状进行预防和治疗。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通过穴位按摩后肠内营养不耐受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31,P=0.003)。术后第一天至第五天肠内营养目标需要量完成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但P值皆>0.05,其原因可能是纳入样本量较少,预设目标量偏低,营养制剂渗透压不同等有关。患者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数据分析观察组优于对照组,(t=5.436,P<0.001),术后平均住院天数(t=5.678,P<0.001),皆有统计学意义。与腹部按摩、热敏灸等[2,11]方法相比穴位按摩简单易行,无需借助其它设备器械,避免腹部伤口刺激,减少不适反应的药物使用量,更容易被患者及家属接受。

本研究因样本量纳入较少,也未从患者的手术方式上进行分层比较,今后的研究中应扩大样本量,并将研究做细做精,进一步发挥穴位按摩在临床营养治疗中的作用。

综上所述,穴位按摩可改善胃癌术后患者肠内营养过程中胃肠耐受性,提高营养目标需要量,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需要量完成率天数
多措并举:洪雅联社提前完成6项指标
叶酸在鸡生产上的研究进展
质量管理工具在减少CT停机天数中的应用
妊娠后期云南半细毛羊维持蛋白质需要量研究
关于提高航天型号计划完成率的思考
最多几天?最少几天?
我国雾霾天数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雾霾天数影响因素分析
维生素对母猪的影响与应用
生日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