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绿色通道护理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0-07-09 04:42毛旭娣潘带好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52期
关键词:绿色通道溶栓缺血性

毛旭娣,潘带好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清远市人民医院,广东 清远)

0 引言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脑动脉血管阻塞引起的脑组织梗死,伴有胶质细胞及神经元损伤,致残、致死风险高[1-2]。发病后及时进行溶栓治疗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救治的关键,可通过促进血栓溶解恢复脑血流灌注,减轻神经功能损害[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救治涉及急诊科、影像科、神经内科、检验科等多个科室,且救治流程复杂,实际工作中难免出现衔接、配合不当发生,导致入院至溶栓治疗时间(DTN)延长,因而临床迫切需要优化救治流程,提升救治效率。基于此,本研究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采取急诊优化绿色通道护理,旨在探讨其对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12月实施常规护理期间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9例为对照组,另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实施急诊优化绿色通道护理期间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9例为观察组。观察组女15例,男24例;年龄52-74岁,平均年龄(63.35±5.17)岁;发病至就诊时间65-227min,平均时间(129.14±26.57)min。对照组女16例,男23例;年龄53-74岁,平均年龄(62.39±5.24)岁;发病至就诊时间66-225min,平均时间(128.65±27.12)min。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4]中诊断标准;②发病至就诊时间不超过6h;③均采取溶栓治疗;④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为其他类型颅脑疾病;②存在脑卒中史、颅脑损伤史或颅脑手术史;③伴有出血风险;④合并脏腑功能不全。

1.3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急诊救治护理:接诊后常规进行分诊评估、挂号、急诊就诊,神经内科医生完成初步检查,之后完善CT检查、凝血检查等,确定符合溶栓指征后获得知情同意,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急诊优化绿色通道护理:(1)急诊护理人员优化,定期对护士进行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培训考核;定期进行应急演练,以提高护士应急处理能力。(2)优化急诊救治护理流程。以缩短DTN时间为目的进行急诊绿色通道优化,制定规范护理流程,包括快速分诊、给氧、生命体征监测、开放静脉通道、床边凝血检测等项目如何规范主动实施;简化挂号、检查、治疗流程,强调救治为先,先用药后缴费;分诊护理人员为经验丰富、专业能力强者,以在分诊时进行最初诊断,通知医生立即开放绿色通道,确保救治各个流程顺利衔接。(3)护理质量持续优化。救治过程中做好记录,对于突发事件或问题做好标注,每月开会总结经验,并对急诊护理流程进一步改进、优化。

1.4 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DTN时间,时间短则代表救治效率高。(2)运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5],于溶栓前及溶栓24h后评估,量表面部活动、意识、感觉、上下肢活动、构音、肢体共济失调、语言、视野、最佳凝视等,满分42分,评分高则表示神经损伤严重。(3)救治效果。包括急救成功、致残及死亡,基本恢复正常或伴轻微功能障碍,可独立生活为救治成功,严重功能障碍,无法独立生活则为致残,丧失生命体征为死亡。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DTN时间比较

观察组DTN时间为(48.20±8.94)min,短于对照组的(55.05±9.3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03,P=0.002)。

2.2 两组神经功能比较

两组溶栓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溶栓24h后NIHSS评分均低于溶栓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神经功能评分比较

表1 两组神经功能评分比较

组别 溶栓前 溶栓24h后 t P观察组(n=39) 13.36±3.42 6.82±2.11 10.164 0.000对照组(n=39) 13.29±3.53 8.67±2.25 6.892 0.000 t 0.089 3.746 P 0.929 0.000

2.3 两组救治结果比较

观察组救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致残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救治结果比较n(%)

3 讨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起病急、进展快,若脑缺血时间过长则会发生不可逆损害,对患者极为预后[6]。溶栓治疗为急性脑卒中的救治带来一定益处,在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死亡率中效果显著。但因时间窗限制,部分患者难以在最佳救治时间内获得有效救治,致残风险较高[7]。临床需加强急诊救治护理,优化救治流程,以尽可能减少时间延误,改善患者预后。

常规脑卒中护理以根据急诊科救治流程为基础,缺乏主动性及灵活性,易造成救治工作开展不畅,影响救治效率及救治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DTN时间短于对照组,救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溶栓24h后NIHSS评分及病残率低于对照组。表明急诊优化绿色通道护理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应用价值较高。急诊优化绿色通道护理以抢救时效性为基础规范、优化急诊护理服务,为患者争取抢救时间,保障救治效果[8]。本研究将急诊优化绿色通道护理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通过对护理流程进行优化管理,提升护理人员专业能力及团队配合,转变传统被动护理模式,提高护理主动性。绿色通道流程的优化还能够提升护理服务的高效性及护理衔接的通畅性,尽可能缩短DTN时间,减轻神经功能不可逆损害,把握溶栓治疗时机,减轻神经功能缺损,降低病残风险。同时,急诊优化绿色通道护理强调护理质量持续优化,可在工作中发现急诊护理过程中的问题,进而不断完善急诊流程,保障救治效率,提高救治成功率。

综上所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急诊优化绿色通道护理效果显著,能够缩短入院至溶栓治疗时间,把握治疗时机,改善神经功能,提升救治成功率,降低致残风险。

猜你喜欢
绿色通道溶栓缺血性
白芍-甘草药对及其主要成分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溶栓期血压变化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疗效及预后的关系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rt-PA静脉溶栓治疗临床研究
青海:建立“绿色通道”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缺血性脑白质脱髓鞘病变的影响因素
订单靶向 四位一体——构建面向高安市的物流人才订单培养“绿色通道”
仙鹿活骨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