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初探

2020-07-09 03:31科军
学周刊 2020年22期
关键词:高效课堂教学方式初中数学

摘 要:數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构建高效课堂,以此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自主探究。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课前准备、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改善教学环境等环节,为学生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教学氛围,为开展高效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从准确把握高效课堂的含义是关键、充分了解传统数学课堂教学的弊端是前提,以及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模式构建的措施三个方面阐述了在初中数学中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22-001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2.00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提出“优化教学方式。坚持教学相长,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教师课前要指导学生做好预习,课上要讲清重点难点、知识体系,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自主探究。融合运用传统与现代技术手段,重视情境教学”。这是新时代课堂教学的最新、最高要求,更是对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建构的具体指引。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如何优化教学方式创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已成为教学改革关注的焦点。在初中数学中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准确把握高效课堂的含义是关键

对于高效课堂,有人这样认为:“教师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里,让学生掌握到更多、更有用的知识和学习方法就是高效课堂。”也有人这样认为:“教师和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收获最大的学习效益,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就是高效课堂。”但是,我所认为的高效课堂是指教学效率的最大化和教学效益的最优化相统一的课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面对过重的学业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激发学生兴趣,发掘学生高效学习的潜能,提高学生能力,把学生从繁重的学习中解放出来,这是党中央、人民群众对教育教学的要求,也正是高效课堂教学的要求。

二、充分了解传统数学课堂教学的弊端是前提

正所谓不破不立,只有充分认识到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种种弊端,才能有的放矢,以问题为导向,优化教学方式,打造高效课堂。教学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创新,不断适应学生的学习状况。我们只有认真分析传统教学课堂的利与弊,才能找到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综合能力的方法,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一)教学改革浮于表面,数学教师教学方式仍然单一

2001年,国家启动了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过近20年的实践探索,课程改革取得显著成效,但部分教师传统思想影响固有的教学方法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还是大有人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仍然广泛存在,探究数学问题层次浅、合作学习成形式、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缺乏科学性等现象还较为明显,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难以提高,学习的灵活性也得不到保证,失去了数学教学的真正意义。教师所营造的也是一种枯燥乏味的课堂环境,不利于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的提升,也限制了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

(二)学生学习的方式更新慢,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不强

数学课堂大多都还是课前复习巩固、课中例题示范、课后练习巩固的方式进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预习学习解决问题,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向教师提出问题的意识没有得到有效培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查阅资料、线上学习等一些有效的学习方式没有掌握,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低,学习理解知识不够,解决问题能力欠缺,学生数学能力素质不高。

(三)学生非智力因素开发不够,课堂教学情境创设不合理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学生踊跃举手抢着回答问题、积极合作大声交流、向教师要作业积极完成作业的现象。到了初中我们的数学课堂就难得有这样的局面,这是为什么呢?当然,这固然有初中学生和小学学生心理、生理方面的变化影响,但一些初中数学课堂变得鸦雀无声、学生厌学、不交作业的情况还是值得我们深思的。究其原因主要与我们对非智力因素的重视程度不够,课堂教学情境没有适应初中生学习的变化有关。

三、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模式构建的措施

(一)注重课前准备,优化教学方法

课前做好准备工作,充分把握课程教学目标、任务、重难点、师生活动等。针对不同学情,教师要有相应的课堂教学方案,并针对不同情况下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好准备。只有这样才可以做到课堂上从容不迫、游刃有余,才可以保证教学按照计划节奏有条不紊地进行,课堂教学效率自然提高。例如,在反比例函数的教学中,对于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的理解,学生通过描点法可以得到反比例函数的大致图像。但在引导学生分析其性质时,学生就会对图像的延伸情况产生怀疑。此时,我事前已经准备了几何画板,利用几何画板的动画演示很好地给学生解释了图像的延伸问题。学生听得认真,流露出对教师佩服的眼神,学习也自然高效。

(二)优化教学方式,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

初中数学课课堂容量和难度较小学有了很大的不同,长时间的计算、证明,会使得他们感到疲劳和厌倦。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设计不同的有一定思考价值的问题去启发诱导学生一步步理解掌握知识,采取合适的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互相合作共同提高,采取小组竞赛、课堂表演、尖子生上讲台等方式学习。例如,在教学测量旗杆的高一课时,我把学生带到了广场,并为学生设计了测量旗杆高度要选择什么工具、能不能直接测量、如何测量等问题去引导学生思考。然后,我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合作去实地尝试测量,提出测量方案,看哪个小组方案最优。最后,我让每个小组学生上讲台展示他们的成果。学生非常积极地参与其中,测量的三种方案都由学生合作完成了。这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探究意识,还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中学习,课堂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三)轉变学习方式,丰富学习方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由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只是布置学习任务,并没有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且学习基本都是靠作业本纸质的方式进行,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学习效率较低,效果较差。自主学习是解决这些问题的良药,可是学生怎样才能做到自主学习呢?我认为,一是设计预习任务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预习初步解决问题,并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时向教师提出问题,由教师解决问题的模式。二是培养学生广泛利用各种网络资源和合作探究的方式自主解决问题的意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查阅资料、线上学习等这些有效的学习方式应该是我们新时代学生学习的方向。例如,在教学勾股定理一课时,我在前一天就给学生布置了预习的任务,如怎样证明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内容是什么、勾股定理有什么作用等。学生通过各种媒介查询得到了各种各样的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理解了勾股定理的条件和结论,知道了勾股定理在解直角三角形中的作用。学生通过预习一些基础知识解决了一节课的重点内容,并且对所学知识印象更加深刻。同时,一些学生还提出了很有思想的勾股定理证明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其知识应用能力也得到了大幅提高。

(四)打造成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操作性

任何一节课堂教学都有它一定的教学模式,每一位教师也应该有自己拿手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游刃有余,熟练操作。我尝试应用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目标分层教学法”,它的基本流程是:“预习测评—预设新标—导学达标—达标检测—反馈矫正”。在这种模式中我侧重于预习环节的落实和导学达标环节活动的设计,强调预习要充分,学习目标要清楚,导学活动要高效,达标检测要精练,反馈矫正要重点。当然,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们在创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没有固定的模式,但一定要有这种思想,否则,再好的方法也没有实施的依靠。

(五)改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

初中阶段学生逆反心理严重,尤其是在一节节枯燥的数学课中,教师如果没有好的教学方法,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的效果肯定不好,所以在处理师生关系时一定要讲究方法。一是多关心学生学习之外的事情。初中学生心理、生理发育尚不成熟,对于一些问题自己比较保守,不敢说出来,也没有倾诉的对象,很容易引发学生产生不良情绪,影响学习。如果教师能够适时地关心引导学生的心理,视学生为自己的朋友,就能拉近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营造温馨的教学氛围。二是抓住学生的兴趣特点。在课堂上针对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展示机会,给每一个学生都有露脸的机会,让学生有成功的喜悦,乐于上数学课。三是采取多种激励表扬的方法。在课堂中适时地根据学生情绪的变化和课堂内容的形式采取竞赛积分、合作交流等形式给学生以鼓励。从而让学生在欢快的心情中高效的学习。

(六)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营造高效数学教学学习情境

情境教学法是近年来教育教学领域较为常用的教学方法,能够引导学生参与到数学的学习之中。教师可以将网络信息技术与情境教学法融合,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数学问题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导致其学习兴趣不高,所以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对于数学问题的理解能力,培养数学问题意识。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下“轴对称”章节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寻找不同的轴对称图形进行展示,或者在课程开始前,将轴对称知识点与之前所学知识相结合,带领学生画出轴对称图形,如将轴对称与三角形的知识点进行糅合,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程度。

参考文献:

[1]李桂红.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之我见.教育教学论坛,2013(17).

[2]陈星鹏、李奎、陈星艳.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探索与思考.新校园,2013(7).

[3]杨伟.浅谈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中学课程资源,2017(8).

[4]杨朝霞.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J].考试周刊,2016(83).

作者简介:科军(1973.11— ),男,汉族,甘肃张掖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数学教学与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高效课堂教学方式初中数学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