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2020-07-09 03:31王三元李登秀
学周刊 2020年22期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有效性小学数学

王三元 李登秀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教学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以此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教学的要求,同时为了更好地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也对教学目标、教学方式以及教师的教学能力等等都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深入探究,从新课程改革形势下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性出发,通过对一些实际问题的思考,提出了一些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以期对数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性;新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22-002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2.01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教育教学从目标到内容再到教学方式都有了很大的改進,逐渐从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跳脱出来,使教学活动出现新的生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为导向,进而打造高效高质的教学课堂。而目前,在一系列的教学改革进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数学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进一步优化小学数学的有效性变得十分必要。

一、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性

(一)适应新课程改革需求

新课程改革的提出既顺应新时代的需求,也能够更好地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这就意味着要从这两个主要的方面来进行改革和创新。在数学教学中,传统的教学理念相对落后,认为数学仅仅是一门抽象的而又十分严谨的学科,从教师到学生都冠以这样的认知,所以课堂教学也是比较严肃的“一言堂”形式,即以教师“讲”为主的模式。而当前新课程改革中恰恰要改变这一认知,首先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活动围绕学生开展,通过有趣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且要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互动、交流,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这些教学要求的实现都依赖于教学的有效性。一节高效的数学课堂需要教师认真地做好课前准备,也需要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通过一些先进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二)时代发展的需求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数学领域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数学学科也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数学本身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但是其应用性和实践性都很强,无论是我们的日常生活还是科学技术的发展都离不开数学。因此,数学教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同和关注,而随着数学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也成为数学教育的重点内容。数学学习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理论知识、会计算,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日后的生活中学会应用去解决一些生活问题。受时代发展的影响,人们必将对数学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也是新时期改进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目标。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需求

虽然目前在教学方面已经进行了很多尝试性的改革,但是教学始终还是很难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尤其是小学阶段,很多时候课上教师讲的数学知识并不能很好地让学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究其原因就是教学内容的设计缺乏科学性,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使得小学生无法深入了解所学知识。所以,要想提高小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我们必须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促使学生通过实践将所学知识更好地内化于心。

二、小学教学课堂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单一、落后

虽然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很多教学改革的模板和方式,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很多小学数学教学模式还是比较的单一和落后,很多教师的思想还停留在传统思想上,缺乏主动创新的意识,大多还是停留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层面上,课堂氛围也比较沉闷,很难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很难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也不去主动地了解学生实际掌握知识的情况。总之,教学方式的落后制约着教学有效性的发挥。

(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改革中,对于学生的主体地位放在了突出的位置,这是相较于传统教学最重要的一点,也是生本理念贯彻落实的根本所在。回顾传统教育,无论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还是评价方式,往往都没有与学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也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这使得学生在教学活动的参与过程中变得很被动,缺少参与的乐趣。而这种被动式的教学过多地强调了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学生大多是只会纸上算数,而不会实际应用,久而久之学生形成了一种只会死背硬记式的学习,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三)缺乏互动学习模式的锻炼

数学教学中要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要注重互动式交流学习。数学本身就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要引导学生学会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互动式教学是培养学生这两种能力最好的方式,但是目前教师们不善于去设计这样的教学方式,一方面是由于课前准备比较繁琐,需要设计好各个环节;另一方面需要教师高度把握好课堂纪律,每一个环节需要顺利完成,否则课堂就会杂乱无章,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因此,目前需要教师合理利用和掌握好这一教学方式。

三、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一堂高效的课堂中包含很多元素,有教师的教授、引导,当然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参与学习,二者缺一不可,也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将“教”与“学”很好地进行融合才能够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而这其中还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目标、内容等也都要围绕学生组织、策划和实施,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地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保证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学习内容。这就需要教师一定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贯彻落实生本理念,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式,使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等更加适合学生的发展。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设置教学内容,循序渐进、由浅到深,逐步帮助学生适应教学进度,同时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学习空间,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自主学习,逐渐培养起自主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采用情景教学模式,联系实际生活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无疑是一门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的学科,它的理论知识比较的枯燥,如果教师不能够营造出一种有趣的氛围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无疑会导致一节课程枯燥乏味,也会让小学生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那么,如何能够讲好一节生动有趣又讨小学生喜欢的课程是每一个小学数学教师都应该考虑的问题,而不是仅仅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在众多的教学方式中,情景式的教学方式是数学教学中最有效的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又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景式教学能够将很多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我们喜闻乐见的生活实际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来掌握数学的理論知识。

例如,在教学“人民币”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设计一个商店购物的情景,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一些不同价格的物品以及不同的零钱,然后在课堂中组成若干个1-1的小组进行买卖的练习,一部分小组是卖方,另一部分是买方,分别给他们固定的钱,引导小学生自己进货、定价然后销售,最后看看自己是赚钱了还是赔钱了。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生有足够的思考和活动的自由,自然会十分感兴趣。在这种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学习知识,也可以很清楚很深刻地认识不同的人民币的价值。

(三)积极开展互动式教学

互动式教学是一种双向教学,既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也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无论是哪一种都是通过二者的交互作用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教师在开展互动式教学前,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充分了解各类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等,以便在分组时更加的科学合理,也能够更加准确地制定互动式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互动式教学中最常见的是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将不同的学生按照差异性进行合理的分组,引导各个小组的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思考、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在完成学习后给予一定的评价和总结,最后进行指导,这样就能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起到帮带作用,促进共同的进步,同时也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意识,培养他们的情感。

(四)强化课下练习,学会巩固和总结

课堂的知识即使掌握了如果得不到及时巩固和练习,就会很快忘记。尤其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课下的练习是巩固知识的重要环节。但是,很多教师认为只要多练习就能够熟能生巧,知识也会记得更扎实。其实,这样的想法并不完全正确,过多的作业反而会加重学生的负担,要科学合理地布置练习的题目,引导学生高效、保质保量地完成练习,才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布置练习题目,要具有针对性,选择一些具有特征又典型的题目,做到练习一道题目就掌握一众同类型的题目,这样才能够高效地掌握数学知识。同时,教师要通过一些互动交流的方式及时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和反馈,让学生及时反思自己存在的问题,以便对这一知识点有一个全面的把握。此外,强化练习不仅仅是学习完一节课程后及时的练习,还应该包括阶段性的巩固,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时常对这些知识进行一个重新的梳理,最好能够形成一个思维导图,让学生在脑海里有一个清晰、明了的轨迹,这是一种系统性的总结,不仅是对之前知识的巩固,也是对后续知识的一种承接。

四、结语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小学数学教学一定要跳出传统的教学模式,从教学理念到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都应该推陈出新,在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利用信息化技术和新媒体不断改进教学方式,为小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有趣的教学氛围,充分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培养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实现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进一步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惠萍.浅谈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7(10).

[2]杜鹃.小学数学趣味化课堂的构建策略探讨[J].现代交际(学术版),2017(17).

作者简介:王三元(1967.7— ),男,藏族,甘肃天祝人,副高,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育教学。

李登秀(1971.10— ),女,土族,甘肃天祝人,小学一级,研究方向:小学教育。

猜你喜欢
新课程改革有效性小学数学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