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一边读一边预测”的实施策略

2020-07-09 03:42苏伟毅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0年6期
关键词:胡萝卜老屋预测

苏伟毅

“一边读一边预测”就是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依据阅读内容和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背景对故事后面的内容进行推测,并验证自己推测结果的过程。为什么要让学生学习“一边读一边预测”的阅读策略呢?一是因为“一边读一边预测”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给学生带来阅读乐趣;二是因为让学生“一边读一边预测”,可以激发学生思考,让他们带着思考去预测故事的发展;三是可以使学生的创作思维得到有效培养。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才能充分发挥出“一边读一边预测”的教学价值呢?

一、找准时机,激发预测兴趣

在预测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应始终把学生预测兴趣的激发放在重要位置,并贯串于整个阅读教学之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预测兴趣,为学生的边阅读边预测奠定基础。

1.在“你说我说他说”中激发兴趣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在阅读预测单元课文的时候,对课文内容会有各种各样的预测。作为教师,要鼓励学生尽情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抓住恰当时机来激发学生的预测兴趣。

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课时,在板书完课题之后,教师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老屋总也倒不了。有学生认为老屋是被施了魔法,有学生认为建造这个老屋的材料很结实,也有学生认为老屋是文物,专门有人保护……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对文本内容进行预测,对老屋为什么没有倒下的原因充满了阅读期待,这就为学生接下来的阅读奠定了基础。

2.在预测与结果一致时激发兴趣

在学生“一边读一边预测”的过程中,当学生对故事结局的预测与文本内容一致的时候,他们会由衷地生发满足感与成就感,教师可以借此来激发学生的预测兴趣。

如在《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文中,在教学了老屋帮助小猫和老母鸡这两部分以后,教师让学生对后面的内容进行预测。当学生预测完毕之后,教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预测有哪些地方和课文中的内容一样。由于有了老屋帮助小猫和老母鸡这两部分做基础,好多学生都预测到了还会有小动物请老屋帮忙,并且把小动物是怎样说的,老屋是怎样做的都预测得非常准确。当学生看到自己的预测与课文的结局不谋而合的时候,他们学习的兴趣更浓了。

3.在预测结果出人意料时激发兴趣

对于初次学习预测的学生来说,许多故事的结局往往是出乎他们意料的,对此他们感到惊讶,教师可以就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这篇文章在选入教材的时候,编者对结局和部分地方做了改动。教学时,教师可以把作者慈琪本人原来写的故事结局展示给学生看,并让学生说说改动过的故事结局与原来作者写的有什么不一样,更喜欢哪个故事的结局,为什么。然后再让学生想一想,在这些结局中,哪些地方是能够想到的,哪些地方是想不到的。这样的比较阅读,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在对比阅读中,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二、比较预测,享受预测乐趣

在预测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多角度的思考,鼓励学生就预测的想法、依据、结局等进行交流,让学生感受到预测活动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1.在想法比较中感受预测的多样性

“一边读一边预测”其实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阅读活动。在教学中,当学生的阅读思路被打开以后,他们关于故事结局的各种新奇的想法会很多,教师应鼓励学生就自己的预测进行交流,以使学生有更多的阅读收获。

如在统编本三年级上册《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一文中,以“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刚好在风里飘动着”作为结束,那么,后来又发生什么事情了?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预测,并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比一比谁的想法最新奇,最独特。这样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预测兴趣,还让学生在充分表达自己想法的基础上,也真切地感受到了预测的结果是多种多样的特点。这种故事的结局并不是唯一的,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预测的积极性,让学生在预测中收获到阅读的快乐。

2.在依据比较中感受预测的合理性

在“一边读一边预测”的过程中,学生对故事结局的预测并不是胡乱猜测的,而是有着一定的依据。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依据充分地表达出来,比一比谁的依据最为合理,从而使学生感受到预测的乐趣。

如在《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一文中,学生通过阅读会对后来发生的故事作出各种预测。虽然他们已经对预测策略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仍会出现许多学生随意预测、毫无根据预测的现象,比如有的学生预测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可以做小猫钓鱼的渔线,有的学生预测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可以做小白兔书法家的毛笔头。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就这两种预测结果进行讨论交流,说一说哪种预测最为合理一些,为什么。经过比较,学生明白了预测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做小猫钓鱼的渔线更为合理一些。需要指出的,教师不应直接以对错的形式对学生的预测作出评价,而是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讨论交流的机会,以使学生明白预测是有依据的,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的特点。

3.在结局比较中感受预测的差异性

故事的结局既是文章的高潮部分,又是文章的尾声。一个好的结局不仅要合理,还有许多让读者意想不到的地方,教师要能够让学生对故事结局的预测进行比较,以使课堂焕发出别样的精彩。

如在统编本三年级上册《小狗学叫》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就课文中提出的三种结局进行预测,说说自己喜欢哪个结局。然后,让学生就自己的预测与同伴进行交流,想想同伴们的预测和自己的预测为什么不一样。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思考自己的预测与课文中的三种结局有什么差异,课文中哪种结局最为合理。在交流中,学生明白了即使是同一篇文章,不同学生的阅读感受是不同的,预测是不分对错的,只要自己有依据,理由充分,有好的想法,都是好的预测。

三、尝试续写,让预测有结果

在学生“一边读一边预测”过程中,鼓勵学生就文本内容进行恰当续写,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还可以使学生的预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1.寻找依据,让续写有根据

在预测单元的教学中,让学生明白预测须有依据是学习预测策略的重点难点。在学生运用预测策略续编故事的时候,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到续写的依据,并顺着原文中作者的思路进行续写,以让自己的续写有充足的说服力。

如在教学《小狗学叫》一课中,在学生阅读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说说故事的结局可能是怎样的,然后在文中寻找自己的预测依据,最后再进行续写。在教师的启发下,有学生说自己预测的是第三种结局,因为文中“小狗没有跟狗老师学会正宗的狗叫……结果学成了四不像”……如此教学,学生明白了续写是有依据的,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语言表达更为充分。

2.迁移技巧,让续写有方法

在阅读教学中,“一边读一边预测”的策略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帮助学生厘清作者的行文思路,习得布局谋篇的技巧。因此,在学生续写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把这种习作技巧运用到续写中来,以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如在教学《小狗学叫》一课中,为了帮助学生完成续写,教师可以这样启发学生:“在《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文中老屋帮助了小猫、老母鸡之后,又来了小蜘蛛……在《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一文中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帮助了放风筝的男孩子,又帮助了……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一边读一边预测,你们预测对了吗?你们能用学到的方法进行续写吗?”这样教学,学生自然明白了续写要有变化、不重复、不啰唆的道理。

3.放飞想象,让续写更生动

在学生“一边读一边预测”,并进行续写的过程中,除了需要有依据,有方法之外,还要鼓励学生能够大胆进行想象,从而使学生的语言表达更有灵性。

如在教学《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一课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续写,教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除了变长之外,会不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呢?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还能用来做什么呢?它的长胡子还会继续长长吗?想一想,写一写。”这样开放性问题的提出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的想法层出不穷,写的内容更加精彩。

在预测单元的教学中,教师以文本教材为凭借,以“一边读一边预测”为价值导向引领,以激发预测兴趣、习得预测方法、学习续写为实施路径,可以使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表达能力真正得到提升。

(作者单位:福建泉州市丰泽区崇德实验小學)

责任编辑 宋园弟

猜你喜欢
胡萝卜老屋预测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B卷)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A卷)
推理:谁最粗,谁最细
透视:脆甜胡萝卜
不倒的老屋
老屋
《福彩3D中奖公式》:提前一月预测号码的惊人技巧!
预测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