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内部控制体系构建路径探索

2020-07-12 08:10倪志红江苏商贸职业学院
消费导刊 2020年33期
关键词:岗位部门体系

倪志红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迅猛发展,高职院校的发展规模持续增加、办学质量显著,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支撑作用凸显。但是,高职院校自身在内设机构与岗位设置、制度规范等内部控制方面却相对滞后,相关教育教学经济活动的内部制衡与监督还时有缺失,有些高职院校贪污受贿行为偶有发生,如何建设高质量高效率内部控制体系十分迫切。

一、高职院校内部控制体系概述

所谓高职院校的内部控制体系,是指高职院校为了实现内部控制目标,通过修订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实施办法、工作流程,对经济活动,特别是重点领域、关键岗位的风险进行有效防范与管控,确保每一经济活动、每一活动环节,既有实施部门与具体责任人,更有督查制约部门与督查制约责任人,形成科学、全面、闭环的内部控制体系。

二、高职院校内部控制体现状

通过调研,目前高职院校内部控制主要行政手段以干预为主,校内机构岗位设置交叉重叠、内部信息传递相对滞后、内控制度不够完备、内部监督制衡力度不够,内控环境还没有完全形成。

1.高职院校内部机构与部门设置交叉重叠。目前高职院校多数由原有的老中专校合并或独立升格形成,管理思想还存在中职管理的痕迹。机构与设置普遍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扁平化模式,部门、岗位小而全,导致机构与岗位之间存在很多交叉重叠,某项职能多个部门涉及,没有明确牵头主题,具体实践过程中导致有些职能大家读取主动实施,但有些棘手工作却无人问津,最终导致推诿扯平现象时有发生,工作效率低下,内部约束机制没有完全形成;另一种模式是大部制设置内部机构,导致权力相对集中,内部制衡不够,不利于内部控制。

2.高职院校内部信息传递相对滞后。目前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普遍在8000人以上,有些甚至接近2万,校内机构、教职工较多。部分高职院二级管理比较成熟,部门院系之间人、财、物管理相对独立,内部审计督查一般3年一个周期,导致院系部门之间信息传递不够及时。

3.高职院校内控制度不够完备。制度建设是加强高职院校内部管理的重要抓手,高职院校随着规模、事业的发展,其经济活动涉及面越来越宽,内部制度相对比较滞后。有些制度、规范、实施方案已经时过境迁,无法适应当前的办学经济活动需要;制度修订完善不够及时,时有制度缺失现象,导致有些事项没有执行制度依据,缺少制度制约。

4.高职院校内部监督制衡力度不够。高职院校由于存在校内机构岗位设置交叉重叠、内部信息传递相对滞后、内控制度不够完备等现象,导致内部监督制衡相对滞后,甚至流于形式,有效监督制衡机制没有完全形成。

三、高职院校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的总体目标

落实从严治校要求,确保学校经济活动合法合规,确保学校资金、资产、信息等安全、有效使用,确保学校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可靠,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经济活动的效率和效果,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各项内控制度的建立与实施,要行得通、做得到、管得住、用得好、可持续。

四、高职院校内部控制体系构建实施步骤

1.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宣传发动。首先要通过线上线下的问卷调查、学习调研、座谈会等形式,学习宣传国家、职业教育以及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定位、内部控制路径、目标,让全体师生员工了解内部控制对学校事业发展的意义;中层以上干部要带头学习上级内部控制的规范要求,落实内部控制建设的各项任务,牢固树立内部控制理念,尽快实现由“要我内控”到“我要内控”的理念转变,将内控意识贯彻于日常工作中,有效防控经济活动中的各类风险,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把全校师生员工的思想统一到学校的发展目标上来,实现人人关心学校发展,人人参与内部控制。

2.健全学校内部控制组织架构。成立学校内部控制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工作组和检查组。领导小组一般由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教代会代表组长组成,主要负责规划和制定学校内部控制建设的基本思路、工作重点、建设计划等;组织全校各部门开展内部控制建设;建立健全学校内部控制建设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推动内部控制建设常态化。内部控制建设工作组一般由分管财务、质量控制的校领导以及校内二级部门的部门负责人组成,主要负责组织梳理经济活动的业务流程,明确业务环节,编制流程图;系统分析经济活动风险,确定风险点,选择风险应对策略;健全完善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建设检查组一般由分管纪检、监察、审计的校领导,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负责人,以及教代会代表组长组成,主要负责对内部控制建设进度、时效等进行适时督查。

3.科学设置内设机构与岗位。高职院校要依据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改革实施方案以及上级对于高职院校“经济活动内部控制实施指南”,结合自身发展需要,科学设置内设机构与岗位,同时关键要明确各部门的职能与各岗位职责,在部门与岗位设置、职责分工、业务流程等方面要形成相互制衡和相互监督的工作机制,如有交叉一定要明确牵头主体、配合部门如何配合,明确相关经济活动的责任主体与责任人,以免推诿扯皮,确保每一项经济活动过程可控、责任可追溯;设立高职院校内设信息技术机构,全面提高高职院校信息技术素养,科学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校内信息传递效率;按照内控需要设置党群、审计与纪检监察机构,相关经济活动尽可能年内内部审计督查到位,缩短校内经济活动信息传递时间,实现有效制衡。

4.健全完善学校制度与流程。学校教学、学生、人事、后勤、招生、就业、科研、财务、校企合作等职能部门要根据上级相关政策、规范与要求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事业发展需要,组织梳理教育教学以及业务活动流程与环节,编制流程图,全面分析、确定经济活动风险点,明确相互制约环节,精准确定风险应对对策,修订完善各类校级规章制度与实施方案,制定校级层面内部控制实施细则。

首先,必须全面推进。内部控制的制度与流程要确保覆盖高职院校校内所有经济活动和经济活动全过程,贯穿高职院校经济活动的计划、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科学制定岗位职责、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内部控制嵌入经济活动的各个层级、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和各个岗位。其次,突出问题导向。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重点关注人事管理、预决算管理、资金管理、资产管理、采购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经济合同管理、校办企业管理等重要经济活动及其可能产生的重大风险,细化经济活动运行流程,明确关键岗位、关键控制点和控制措施,提高内部控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5.开展内部控制建设评价。首先,要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教代会的作用。教代会代表对学校的事业发展、教育教学活动都非常了解,他们的意见一般比较客观,校内机构与岗位设置、相关经济活动的内部控制制度与工作流程等要广泛听取教职工代表的意见,提高内部控制可操作性。其次,可通过邀请高职院校同行专家对校内部控制机构、制度、流程、制约与督查,召开专家论证会,进一步修订完善。

五、结语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对职业教育的定位作用、发展路径、政策保障等都作了明确要求,高职院校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既是国家加大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对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高职院校正面临加快发展黄金机遇期,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是学校规范治理、保证自身健康发展的有效保障,更是高职院校今后应对各类经济活动风险挑战可依循的操作方略,是高职院学校深度服务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格局的有力举措。

猜你喜欢
岗位部门体系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7部门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我国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