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成因和应对策略

2020-07-12 08:52肖楚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消费导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本息职员不良贷款

肖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一、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概述

(一)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概念

不良贷款是指借款人不能够按贷款合同按时偿还银行的贷款本息。一般而言,借款人若拖延还本付息的时间超过90天,贷款即会被视为不良贷款。随着我国经济环境的变化,在经济长期较快下行,利润增速放缓、息差进一步收窄的背景下,银行资产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了银行的稳健经营,而不良贷款的存在和其规模增加,不但影响银行的资产质量,而且降低银行的盈利水平,甚至会危害银行自身的稳定发展。

(二)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分类

依据借款人还款能力,即偿还贷款本息的实际能力,确定贷款遭受损失的风险程度。根据国际金融业对银行贷款质量的公认的标准,银行贷款分为正常贷款、关注贷款、次级贷款、可疑贷款和损失贷款五类,其中后三类称为不良贷款。正常贷款是指借款人按照借款协议,按时足额偿还本息的贷款。借款人财务状况很好,贷款本息偿还没有问题;关注贷款是指贷款的本息正常偿还,但产生了影响贷款偿还的不利因素。若不利因素继续存有,则有可能影响贷款偿还;次级贷款是指借款人完全依靠正常的经营收入无法偿还贷款本息,引发借新还旧的现象;可疑贷款是指贷款的本息无法由借款人足额偿还,即使抵押担保,也会造成一定损失;损失贷款是指在采取了必要的措施和法律程序后,贷款本息仍无法全额收回。贷款五级分类反映了银行盈亏状况,及时识别贷款的潜在风险,提高银行信贷管理水平;还有利于金融监管当局对银行进行有效监督,为各个商业银行改良贷款质量提供了管理方法。

二、经济新常态的相关概念

经济新常态是指现今社会发展条件下的经济的发展模式和方向。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长从高速转为中高速,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从要素投资驱动、投资驱动转向服务业发展及创新驱动。在新经济常态下,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和发展都出现了一些变化,在不良贷款这方面呈现的特点有:不良贷款额和不良贷款率双双上升,其规模持续扩大,增速上升;不良贷款行业集中度较高,呈现第二产业的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的批发零售业余额占比高。

三、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分析

(一)银行风险防范意识不强

风险防范意识是防范不良贷款的思想基础。但是大部分商业银行坚持规模和数量的不断扩张来加大放贷的金额,打破了收益与风险的平衡,出现经营注重短期化、风险滞后的倾向;较少关注银行的风险防范和控制,不注重贷款是否可以如期收回,存在落后的、不科学的风险防范与控制意识;未实行规律性的风险防范意识的培训和强化,未设立专门的风险监管部门,风险意识薄弱,相关风险防范机制落实不到位,风险管理不够深入,存在诸多不足。

(二)信贷职员素质不高

随着银行信贷工作的重要性逐渐提升,对于银行信贷职员的素质要求也逐渐严格,信贷人员在从事贷款业务时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然而随着商业银行规模的扩大,目前从事信贷工作的高素质人才较为缺乏,技术上、管理上严重准备不足,主要存在总量不足与冗员并存的问题。

同时一些有经验的信贷管理人员调动或跳槽频繁。信贷职员队伍不稳定,人才流失,造成后续的信贷人员专业水平、工作技能传承不足,对贷款业务流程不够熟悉,对不良贷款风险认识不到位,不能准确找到借款人的关键风险点,把控信贷风险难,信贷队伍的整体风险防控能力无法有效提升。

(三)“三查”机制落实不到位

良好的信贷管理机制对于银行稳健经营至关重要。但是不少商业银行贷款的“三查”机制落实不够到位,贷款制度执行乏力,监督不得当,查处不严格;人情贷、盲目贷等各种违规贷款问题时有发生;重贷轻管现象日益突出。

贷前调查中,商业银行个别信贷人员未严格按照规定时间和标准检查,对客户贷款资金真实情况未核实,客户贷款情况跟踪落实不严,对客户的风险点调查不深入,给不良贷款的产生埋下很大的风险隐患。

贷中审查中,对风险问题揭示不足。审查不仔细,过度依赖贷前调查,忽视银行贷款风险的存在,过高估计客户信用,不经过系统性的调查,将之前认定的优质客户,仍然视为无风险客户,忽略征信记录异常信息或未对异常信息进行深入调查,增加了授信的风险程度,信贷资源过度流失。

贷后检查中,贷后管理工作存在缺陷。发放贷款后,对于借款合同中明确的贷款用途不进行跟踪调查,未察觉客户生产经营的重大变化,导致借款人转移贷款用途。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化解贷款风险,信息掌握滞后或对掌握的信息不敏感,信贷风险很可能已经转变成不良贷款风险。

四、新常态下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应对措施

(一)建立新发展战略,做好企业风险识别工作

对银行贷款影响最主要的是外部经济环境,针对目前严峻的经济形势,建立适应新常态的发展战略,是商业银行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企业贷款是银行的主要业务之一,业务风险分散,有稳定的客户源,抵御经济周期波动能力强。面对新的经济形势,必须要抓住机遇,顺势发展,降低高风险行业的贷款额度,加强对新兴企业、高科技企业、创新型企业的了解,逐步调整贷款要素。从风险方面考虑,应积极采取措施,及时退出不良企业,改善部分贷款过于集中的状况;从发展方面考虑,拓展受经济下行影响小、符合国家产业转型升级政策的企业,将贷款投放到创新产业中,促进企业资金流动,降低银行贷款风险。发放贷款时应在充分考虑安全性的基础上,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发放贷款,减少贷款损失,提高业务发展的稳健性。

做好企业风险识别工作,首先,对于产能过剩,高负债经营等高风险行业的客户,应予严格准入,提高贷款申请门槛,贷款企业必须达到规定的硬件条件,不良贷款金额和不良率超过一定标准的,暂停贷款放款权限。其次,要摈弃"重大轻小"的营销思路,降低大额贷款客户数量占比,分散不良贷款的风险。商业银行不仅需要提高小企业客户的准入门槛,加大不良贷款识别力度,也需要加强风险防范,为缓释风险提供可操作空间。

(二)加强信贷队伍建设,提高信贷职员素质

银行贷款业务的办理需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的信贷职员完成,因此人为因素起着关键的作用,所以加强信贷队伍建设,提高信贷职员素质,是控制不良贷款的枢纽环节。首先建设信贷人员队伍时必须实地选拔人才,从源头抓好,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从严准入,不断充实信贷队伍;提高信贷职员的选拔标准,选择金融基础知识好,专业技能以及业务能力突出的人员充实到信贷人员队伍中。第二加强教育培训,要健全培训体系和人才培养机。培训内容上,针对不同业务岗位,设置专门的培训课程,系统性提高培训效果。此外实行信贷职员定期轮岗制度,对信贷职员进行定期检查,畅通违规行为举报渠道,加强队伍内部的相互监督与自我约束。

(三)完善信贷管理机制,有效控制贷款风险

不良贷款的防范,完善信贷管理机制,是有效控制贷款风险的重要基础。首先要完善“三查”机制,在贷前、贷中、贷后三个业务环节中实行分开管理,但每个环节必不可少,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

贷前调查是信贷业务的重要门槛,贷前调查时一定要全程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按照信贷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各项标准,从源头上控制不良贷款的发生。贷中审查是信贷业务的关键环节,在信贷部门对贷款进行调查评估后,审查人员要对调查结果进行独立审查,通过走访企业进行实地调查,核实借款人提供的材料,提高甄别虚假信息的能力,充分发掘贷款业务的风险点。贷后管理是银行防范不良贷款的根本保障,加强对企业贷款用途的管理,对贷款企业进行持续全方位监控,贷款发放后要对资金用途进行密切跟踪,监测贷款项目的进展情况,防止借款人违反合同约定使用贷款资金和转移贷款的行为。

五、结论

我国在步入新常态后,商业银行面临着新问题、新机遇和新挑战,势必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而不良贷款问题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发展,决定了商业银行发展的命运,还会造成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巨大影响,因此防范不良贷款成为商业银行至关重要的环节。不断提高银行防范不良贷款风险的能力,提升对潜在风险及资产质量的识别能力,从根本上防范不良贷款的产生,加强信贷队伍建设,提高信贷职员素质,是商业银行增强银行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猜你喜欢
本息职员不良贷款
国家发改委:对企业债券本息兑付风险开展全量排查
王弼“崇本息末”思想的再认识
迟到的理由
等额本息还款方式的数学推导与分析
用活“三字经”密织不良贷款防控网
打错了
不良率农行最高
反差就是这么大
为何不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