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门筑起第一道“防护墙”
——记北京首都机场海关旅检一处

2020-07-13 06:12
工会博览 2020年18期
关键词:首都机场测温海关

反复询问查出空港口岸首个确诊患者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机场之一。疫情防控期间,机场海关也迅速成为抗疫第一线。

1月23日11时,日均出境3万人次的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正是出境高峰,负责海关出境卫生检疫的关员们正在紧张认真地进行体温监测、医学巡查工作。

此时,当一名男性旅客在通过测温通道时,测温仪报警,首都机场海关旅检一处关员谢丽惠立刻上前询问旅客来源地。当得知旅客来自疫情高发区时,她立刻警觉起来,将旅客带至医学排查室进行排查。

“您好,请戴上医用口罩和手套。”她将旅客带到排查室的第一件事就是指导旅客及其家人戴好防护用品。 “请将水银温度计夹在腋下5分钟”,在测温的同时,谢丽惠对旅客展开流行病学调查与医学排查。

“您最近有什么不舒服吗?这两天有没有量过体温,有没有咳嗽、嗓子痒等症状?”谢丽惠询问着常规流行病学调查表上的每一个问题,虽然旅客都逐一否认,但她心中的警惕并未放松。拿起该旅客刚试过的水银温度计,谢丽惠眉心紧锁。该旅客两次测温均在38摄氏度以上,他的同行人体温都正常。

“我没有发烧,可能就是走过来比较着急,我早上的体温是正常的。”旅客解释道。

谢丽惠有些纠结,按旅客自述,没有呼吸道症状,只是发烧,并不满足新冠肺炎疑似患者的判定标准。正当她犹豫如何对旅客进行分类时,该旅客低头轻声咳了两声,有刻意遮掩的意图。

那个时候,姥爷给一家人盛菜,我的碗里必定有最多的丸子和嫩菜叶,然后是姥姥,最后剩下的菜帮子永远是姥爷口中的“最爱”。

“您是不是想咳嗽呀?”

“不是不是,就是太久没喝水了,想清清嗓子。”尽管旅客极力否认,但有着8年预防医学专业背景的谢丽惠不再犹豫,她凭借专业知识与以往的工作经验,判断旅客具有疑似症状,随即报告值班科长,开启转院流程。在等待救护车到场的时间里,她努力为旅客一家疏导解压。6个小时后,成功地将这名旅客转院。此时,谢丽惠的衣服已被汗水浸透,脸上的口罩勒痕久久无法褪去。

1月26日,经北京市卫生部门确诊,由首都机场海关出境现场拦截并转运的1名旅客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这正是谢丽惠拦下的那名旅客,也是全国空港口岸排查发现的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谢丽惠也因此被海关总署授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二等功荣誉。

得知旅客确诊的消息,谢丽惠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作为一名 “90后”、一名医学硕士,谢丽惠在疫情防控期间主要负责进出境旅客卫生检疫工作,每天她都要学习最新版本防控方案,认真做好防护用品准备、洗消和红外测温设备校准调试工作。在5平方米的巡查通道里,她日均走出近1万步。因为医学专业人员紧缺,她经常持续作战,24小时的值班周期平均睡眠时间不足3小时。谢丽惠说: “由于北京口岸旅客众多,加上防护物资紧张,海关关员们一套防护服穿十几个小时,中间不吃不喝已经成为常态。”

日常的首都机场海关出境通道,谢丽惠每天就要巡查近万名出境旅客,因此练就了 “火眼金睛”。工作中总结的 “小技巧”让她总能准确锁定每一个可疑目标,在这次防疫中也不例外。以聊天形式拉近与旅客的距离,从而获得更可信的答案,是谢丽惠工作以来总结出来的流调小技巧。排查过程中,她从不直接问“是或否”的问题,而是以开放式的提问帮助旅客流水式回忆,更准确地获取相关信息,避免旅客习惯性选择 “否”作为回答。 “比如对留学生,我会问什么时候从国外出发的?出发目的是什么?一定要根据回答来判断。有时候旅客最初的回答和后面的回答并不一致,这时就要高度注意。”谢丽惠说。在她看来,疫情防控没有小事,每一件事都要做到最好。 “这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谢丽惠说。

屡破大案尽显国门卫士风采

2010年8月,机械零件藏毒案,高延军一举查获了毒品海洛因13.01千克,创下了当时北京海关查获海洛因数量之最;

2013年5月,国际中转旅客走私毒品入境案,高延军查获外籍过境旅客携带毒品可卡因2.5千克,为海关缉毒工作提供了首创经验;

2013年9月,地毯携毒案,高延军查获外籍旅客利用地毯藏匿的毒品海洛因3.665千克,是北京海关利用风险分析判断破获的首起案件……

作为北京海关所属首都机场海关旅检一处副处长,高延军参加工作至今,一直坚守在被誉为 “第一国门”之称的首都国际机场近20年,屡破大案要案。

“海关缉毒需要以快制胜。首都机场每天进出境旅客几万人次,我们要在旅客通关的短短1分钟内,对其做出判断,锁定可疑人员,搜出犯罪嫌疑人。”高延军说。

一次,高延军和他的同事们像往常一样换好工作制服,在机场入境的海关旅检现场进行工作。熙熙攘攘的过关人群中,一位外籍男子眼神躲闪,神情恍惚,立刻引起了高延军的注意。该旅客从中东过来,却只带了非常少的行李。其中,一张图案精美、做工精良的中东地毯让高延军觉察到了一丝诡异。然而,电脑安检显示,这就是一张大地毯。

20年的旅检经验告诉他,绝不能放过任何漏洞和可疑的死角。高延军围着这张地毯,细细观察,发现从触感到工艺都有可疑之处。果然,等地毯被拆开后真相大白,不法分子把海洛因装到很细的管子里,作为织地毯的经纬线,织成了这张 “藏毒”地毯。

而这样的战役在高延军眼里早已成为 “家常便饭”。每年,数以千万计的旅客从首都机场海关入境。但毒品、禁运品、走私品,可能就隐藏在这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行李当中。机场海关,已成为 “保卫国门”的第一道防线。

高延军介绍,首都国际机场是我国最重要、规模最大、运输生产最繁忙的大型国际航空港,年旅客吞吐量目前排名全球第2位。仅2019年,旅检一处共查获各类走私违规案件线索1138起,案值折合人民币约4835.97万元。同年7月30日查获毒品可卡因24.1千克,该案是北京海关有史以来单起查获重量最大的毒品案件。

改造首都机场T3D处置专区72小时创造出“国门奇迹”

面对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高延军更是身先士卒。

随着境外疫情迅速蔓延,首都机场T3D被划定为重点地区和国家进港航班的处置专区,疫情严重国家航班进境旅客需全部在专区内完成卫生检疫处置作业。而这项任务便落到了高延军和战友们的肩上。

“首都机场T3D此前完全不具备任何进境条件,按照一般进度,改建需要半个月。但当时,我们接到命令后,只有72小时改建现场。”高延军回忆道,哪怕改建通知来得再突然,压力再大,命令下达就必须执行,就得立刻组建团队冲上去。

流程设计、场地改造、设备安装、系统调试、线路优化、压力测试……数不清的协调电话打得高延军手机发烫。为了尽可能抢时间,高延军除了画图纸、排流程外,也自己上手登梯爬高、排网布线,充当壮劳力。就连卫生检疫专区用的桌椅,也是他从停用的休息室和餐厅现搬过来利用上的。

“重点航班需设两道红外测温,当时现场需要16个测温头,现成的只有4个,之前那批已经安装在其他口岸卫生检疫处了。”高延军说,测温头一时凑不出那么多,大家就绞尽脑汁去不同库房一个个找,拿回来一一调试,总算完成要求。就是这样想办法、勤跑腿,改建T3D的物资被一点点集齐,工程一点点往前推进。

72个小时里,每一秒都倍显珍贵。改建现场每一个细节必须到位,团队几乎没有二次改错的机会。“直到第三天天亮那一刻,团队还都在做相应的设施摆放、设备调试。大家陪着工程师一遍遍走流程,根本不敢合眼,交付前流程必须确保顺畅、准确。”高延军坦言,团队有信心接受实践的检验。功夫不负有心人,3月10日,首架航班顺利落地,T3D专区正式承担起卫生检疫处置任务。

鏖战三天三夜的过程中,高延军十分感慨。 “小组8个人,经历过此前这种改建实战的,只有3个人,其余都是新生力量。但我布置任务时,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 ‘没问题,您放心’。”

“我们72个小时不眠不休,迅速完成了改造工作,创造了国门奇迹。”虽事隔多月,但作为专区改造突击中的一员,旅检一处关员吴天赐依旧难掩激动。他负责在T3D海关卫生检疫入境健康申明卡审核岗,通过对申明卡内容的初步审核确定旅客的风险等级。此外,他还随时会支援别的岗位,担任 “救火队长”。“我们现场的每个关员岗位都是随机应变的,我有时会协助对旅客进行核酸检测,有时也会护送旅客转到定点医院……”

“疫情突如其来,但无论多艰难,大家依旧有信心,坚信自己能够完成任务,每个人都在竭尽所能地付出。”高延军说。

猜你喜欢
首都机场测温海关
清代海关银锭漫谈
关于未纳入海关统计的货物贸易收支统计研究
外贸企业海关合规重点提示
硬线测温探头在离心式压缩机组的应用
东北海关二五附加税的开征和中日交涉
变压器光纤测温探头的安装固定
基于DS18B20的单片机测温系统
首都机场的民航客机(上)
首都机场的民航客机(下)
基于ARM的高精度测温系统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