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室的规划设计

2020-07-14 03:58刘杰
基础教育(教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机械设计基础理实一体化规划

刘杰

摘要: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打破了相对独立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非常适合中职院校专业理论课及专业课程的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室是从事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物质基础,规划和建设一体化教室,可以更好的为理实一体化教学服务,同时对于其它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也有着一定的指导与借鉴意义。

关键词:机械设计基础;理实一体化;教室;规划

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不断深入,教学改革的力度越来越大。《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在机电、汽车等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是后继专业课程学习的坚实基础,由于涉及的知识面广、理论要求较高,同时对于教学有着更高的要求,所以,加强理论知识教学、切实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树立一定的专业意识,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重要任务。职业院校也逐渐进行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得到实践的锻炼与强化、提高,实现在“做中学,学中做,边学边做”,很易被学生接受,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践融于一体进行组合教学,形象、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能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

但是,目前传统的理论课教室已不能满足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需要。为了更好地实现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构建与之相应的理实一体化教室至关重要。理实一体化教室是将教室与工作间融为一体、使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场所,能够让学生感受情境教学的氛围,在课题(或案例)教学中学习技能,获得能力。

2009年开始,我校开始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经过几年的运行、提高与完善,形成了自身特色,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同事的认可,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于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也初步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在新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室”布置与投入使用之际,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室”规划设计的探索很有意义。

一、理实一体化教室的构建原则

1.坚持长期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室”的建设,是育人为本的系统工程,要充分考虑其长期性,要建立稳定的工作、研究方向,在学生接受理论教育、技能锻炼的同时,得到工作素养的培养与提高。“理实一体化教室”要长期坚持运行,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逐渐形成特色、亮点,逐步取得标志性成果。一体化教室的构建必须突出教学目标,以教学为主要目的, 突出“理实一体化教室”的实用性。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灵活的方式构建教室,同时还要有合适的师资力量来承担指导工作。

2.坚持前瞻性与开放性相结合的原则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室”的建设,不仅要满足现时期学生实习、实训教学要求,还应保证在一定时期内能满足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需要;不仅要满足专业技术快速发展的要求,还应适应不断增长的社会培训与服务需求。在实训设备上应具备一定的技术超前性和先进性,在实训场地上应预留一定的发展空间,在动作模式上要引入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体制,在本地域内起到示范作用。同时,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室”不仅对本校学生、教师开放,同时要对区域内的学生和教师开放,并且承担企业在职员工技能培训,下岗再就业人员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培训等社会培训工作,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二、机械设计基础理实一体化教室规划与布置

1.理实一体化专业教室的设计思路

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一体化、讲解与操作演示等教学手段一体化、专业知识讲授与操作技能训练及职业能力培养一体化的要求对专业教室进行设计,将教室、实验室与实际工作环境融为一体,参考德国职业教育的教室环境布置,以工作小组为单位设计工位,以利于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形成了既能安放理论教学设备,又能安放实验设备,既能进行理论教学,又能进行实际操作,既能集中听教师讲解,又利于学生分小组讨论的新型教室。

2.理实一体化教室的构成

(1)教学区

同现有的多媒体教室大体相同,承担传统的教室功能,可以对全班进行理论讲授,教师传授知识或学生讲述工作方案、展示个人工作成果的区域,配备有桌椅、黑板、讲台、讲桌、多媒体投影设备等。利用计算机制作模型、仿真动画进行辅助教学。如利用Flash、UG、Pro/E、MasterCAM、3dmax等软件制作零件、机构的模型或仿真动画,应用于课堂教学,使理论教学直观化。

(2)讨论区

供学生讨论的区域,一般为圆形布置,学生围座在一起讨论方案或制定计划,教师也可以参与学生的讨论并进行指导。

(3)演示工作区

学生操作演示、教师示范讲解、学生汇报表演的区域,根據项目的功能配备相应的工作台和设备。

(4)资料查询区

应配备有可连接因特网的通用计算机,同时该区域还应配备有常用手册、图册、计算工具、作图工作等。沿教室墙壁摆放陈列柜,摆放已有的键、销、联轴器等教学模型,可以分析其结构、类型及用途,利用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及各类机构等可以演示其运动过程,分析其工作原理。

通过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室的规划设计,改进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对于我校乃至兄弟院校其它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也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什么样的教育教学环境更适合人才的培养,还有待更多的同仁进一步探索研究,找出更多适合的教学方式和途径,不断推进我国的职业教育事业。

参考文献:

[1] 邓自佑,黄清华,颜学义;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实一体化专业教室设计初探[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2] 方志贤;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汽车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场所构建的实践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第23期。

[3]蒋春花;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课程改革的实践与研究[J];职业,2012年第6期。

猜你喜欢
机械设计基础理实一体化规划
Chin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volution
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导入方法研究
胶囊剂的制备课程教学设计
基于三维软件和云班课APP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实践
高职院校汽车营销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多元化评价的研究与实施
机械设计基础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电子商务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