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马鞍山产业发展的动态耦合研究

2020-07-14 17:02李清曹永珍张俊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产业发展高等学校人才培养

李清 曹永珍 张俊

摘 要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人才,为加快发展壮大现代产业体系做出了重大贡献。本文通过对马鞍山市现有的高等学校配置情况和产业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分析了目前我市高校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之间的耦合情况,并对其现状、成因等进行深入研究,最终提出合理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我市高校人才培养和地方产业的动态耦合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高等学校 人才培养 产业发展 动态耦合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1马鞍山市高校资源配置

马鞍山市现有高等学校共6所(表1),分别为安徽工业大学、马鞍山学院、皖江工学院、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其中,本科一批次高校1所,二批次高校2所,专科高校3所。从现有6所高校来看,马鞍山市高校配置合理、公(办)民(办)结合、层次分明,且应用型、技能型为主的办学定位能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求。

2马鞍山市产业发展概述

2.1基本状况

近年来,马鞍山市始终把调转促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发展中促转型,在转型中谋发展,经济结构调整持续优化并向纵深推进。三次产业的比重由2010年的6.1:66.1:27.8调整为2018年的2.2:45.1:52.7,第一产业占比持续下降,第二产业占比稳中有降,第三产业占比稳中趋升。从横向对比来看,马鞍山作为工业城市,第二产占比在全省排第4位,仅次于铜陵、淮北、芜湖。与省内其他工业城市相比,马鞍山市第一产业占比比铜陵高0.5个百分点,比淮北低2.1个百分点,比淮南低6.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比比铜陵低4.1个百分点,比淮北低0.9个百分点,比淮南高8.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比比铜陵高3.6个百分点,比淮北高3个百分点,比淮南低1.5个百分点。

2.2存在问题

(1)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一是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偏低。二是农业服务保障体系不健全。三是农业基础设施装备依然薄弱。

(2)钢铁产业占比较高。全市产业结构长期处于“一钢独大”的格局,钢铁产业是全市的主导产业,马钢在全市工业企业中占据绝对主体地位。

(3)现代服务业体量偏小。2010年以来,马鞍山市现代服务业占GDP比重一直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与此同时,全市缺乏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服务业品牌,知名现代服务业企业基本没有,与省内部分城市相比差距较大。

3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地方高校最重要的特点是“地方性”,它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互联系、共荣共生。因此,协调好地方政府、高校和企业这三大主体之间关系,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实现高校自身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3.1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建设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

3.1.1地方高校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离不开人才,尤其是高素质人才,人才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的内驱力。马克思曾说:“要改变一般的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和训练。”在供给侧改革和创新驱动战略时代背景下,高等学校除了为地区发展输送人力资源外,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推进高校人才模式改革,加快科技成果转换,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成为一项重要社会职能。

3.1.2地方高校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科技创新动力

地方高校以专业的科研团队、高水平的科研能力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永续动力,高校日益成为高新技术的“孵化器”、社会变革的“智囊团”,直接推动着地方经济持续快速增长。1995年,我国提出了“科教兴国”国家发展战略;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了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因此,高校需积极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建设,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高水平社会服务。

3.2地方经济发展对地方高校发展的影响

3.2.1地方經济发展制约地方高校发展水平

地方高校的发展需要地方经济的支持,地方经济为地方高校提供物质基础。政府对于高校的政策支持、经济投入以及重视程度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地方高校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3.2.2地方经济发展引导地方高校办学指导思想

由于受地区社会、历史、文化等诸多因素影响,不同区域形成了不同特色产业结构和特色经济。如我市,因钢而立的马鞍山,是典型的工业城市,钢铁产业,汽车产业是我市的支柱产业。我市前期的高校多以技能型为主,且以工业类专业为主导。后期,随着经济结构转变,我市相应的创办应用型高校,以适应我市产业转型。我市地方高校的建设发展和人才培养如何与地方经济发展实现耦合是今后一段时期地方高校特别是以培养应用技术性人才为主的高校需要面临的课题。

4高校人才培养与地方产业割裂的原因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人才链与产业链内在的统一性被割裂开来,地方产业发展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都在按照自身轨迹运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力资源供给丰富与短缺并存,即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招人难问题并存。高校人才培养和地方产业发展两者之间产生割裂,通过调研分析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4.1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轨

长期以来,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惯性束缚和教学模式的制约,专业设置上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显而易见,“类质同象”的办学现象和追大求全的办学倾向等现象层出不穷。高校的办学定位与地方产业的人才需求不匹配,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当前,普通高校的传统教育模式大多数是重理论而轻实践甚至无实践,培养的人才的很难适应当前社会的高速发展。著名教育学家吕型伟曾撰文对我国传统教育进行了回顾与总结:教学内容死板,教学大纲多年不变;单纯的知识教育,旧有经验的复制,忽视实践,没有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以考试分数评高低;忽视人文教育,没有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等。

实际上,高校人才供给与地方产业发展人才需求是对立统一关系,也就是动态耦合关系。只有正视两者之间的这种关系,充分考虑地方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高校才能培养出合适的人才。

4.2人才培养结构与人才需求层次不匹配

目前,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发展仍然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主要表现为对低层次就业人员和高层次人才需求差异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中高层次人才的就业空间,且影响了产业的转型升级进程。另一方面,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结构动态调整机制,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支持方式迫在眉睫。同时,很多高校人才培养结构大同小异,与产业发展的需求层次难以匹配。

4.3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产教融合机制不健全

首先,应用型高校的培养模式依然沿用传统的学科——专业——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专业设置难以和企业产业链的实现对接,且各专业的实践性有待进一步在增强,因此学生毕业后难以在短时间内适应企业的节奏;而且,目前高校学生的学习流程局限于上课——考试——毕业,无法满足全面化的技能需求。

4.4校企合作不稳定,缺乏深入合作

高校、企业两者在结构、性质和功能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尽管政府出台了一些推动校企合作的政策,但很多时候还是缺乏刚性约束,执行效果仍不尽如人意,导致多数产教融合只是建立在人脉关系上。这种合作是粗浅的,很难形成长效机制。

4.5校企合作模式单一

当前很多的应用型本科高校与企业进行产教融合的模式主要还是局限于共建实习实践基地、顶岗实习和订单式培养等。校企之间的产教融合形式较单一,缺乏成熟的产教融合方案,尤其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环节缺少深度合作。

4.6师资结构和教学技能制约人才培养质量

应用型高校在师资结构和建设方面存在着不足,一些资历较高的教师知识结构老化,对于“互联网+”教学手段的应用和最新研究动态掌握不全面;年轻的教师,虽然知识结构比较新颖,能应用科技化的教学技术,但是教学经验不足。此外,外聘请来的企业专家型教师,实践经验比较丰富,但理论知识不足。因此,“双师双能”型教师严重匮乏。

4.7地方政府的政策引导不够

从政策层面来看,缺乏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的整体性、系统性政策供给,有关激励保障服务工作还不到位,地方政府、企业、高等学校各司其职、协同共进的发展格局尚未健全。

综上所述,当前我市的高校人才培养和地方产业发展之间还面临不少瓶颈和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宏观层面,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格局尚未根本确立;微观层面,校企协同、实践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尚未根本形成;政策层面,缺乏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整体性、系统性政策供给,激励保障服务还不到位,政府企业学校行业社会各负其责、协同共进的发展格局尚未健全。

5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耦合关系

产业结构的变动终究将会回归到就业结构的调整上,因此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之间存在协同性与统一性,即人才链与产业链之间是动态耦合关系。

5.1耦合关系内涵

“耦合”是物理学中的概念,实现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与地方产业发展的耦合,就是要将两者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其各要素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促进。

5.2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耦合机理

地方高校作为地方政府支持创办的高等院校,是地方中非常稀缺的优秀智力资源和高素质人力来源。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越高,获得政府的支持就越大,自身的建设也愈加完善,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因此,区域经济发展转型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两者在互为动力的作用下,就产生了有效结合和互动耦合。

(1)人才供需要素的耦合。区域经济发展亟需与之相适应的人力资源。以马鞍山市为例,其支柱产业是制造业,而与之相适应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人才却严重不足,能够拥有扎实理论知识、掌握现代应用技术的高端人才更是缺乏。因此,地方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时,要进行充分的社会调研和论证,广泛听取意见。在培养路径选择上,要坚持“教学——实践一体化”的原则,以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为目的进行教学,以教学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再以实践的成果检验教学,从而形成良好的互动效应。

(2)智力资源要素的耦合。通过调研发现一些具备上市能力的企业但苦于没有资本运作专业人才而迟迟不能上市。地方高校的教师队伍中,很多都是各领域的拔尖人次,有的甚至是领军人物,是企业亟需的智力资源。另一方面,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受办学基础和办学条件的限制,也需要企业提供办学基金和实习实践基地。因此,从智力资源要素的角度来看,两者存在耦合关系。

(3)新时期教育改革的耦合。“向应用型转变”,已成为近年来高校转型发展的一个热点。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已成为国家战略,也是中国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这些国家层面上的战略决策,为经济发展转型和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提供了政策导向和环境条件,两者在核心要义上是高度耦合的。

6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地方产业发展的动态耦合研究

6.1高等教育应依据产业链价值体系动态科学定位

人才链与产业链的内在耦合关系决定了我国高等教育应当依据产業链价值体系进行动态科学定位,将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与职业对知识与能力的要求无缝对接,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地方产业发展人才需求相统一。建立健全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目标机制。我们要以培养出我国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为根本目标,建立健全长效的目标机制,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

6.2适应新产业新业态,培养新型人才

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飞速发展。但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的前提仍是大力培养高层次的产业技术人才。因此,应在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的同时,积极引导新兴产业的发展,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地区产业发展相互促进,形成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相互依持持的稳态。

6.3高校与企业共筑人才培养工程

高等教育优化人力资源结构、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是时代赋予高校的使命。因此,产业发展体系与教育培养体系的发展实质上为协同工程,高校应与企业真正开展产学研合作。首先,校企合作适应社会与市场需要。校企合作,学校通过企业反馈与需要,有针对性培养人才,结合市场导向,注重学生实践技能,更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而不同类型的高校则应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目标采取不同的人才培养战略。

对于老牌本科院校,以我市的安徽工业大学来说,应努力发挥协同创新功能,积极与高新技术企业进行联合,将高校的科研成果与企业的研发进行有效集成,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推动地方产业发展的同时建设一流学科,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培养我国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对于新建本科院校,以我市的皖江工学院来说,则应当致力于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把专业设在产业链和需求链上,培养一方面具有社会生产一线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的理论基础扎实,另一方面,熟练掌握生产和社会活动一线的基本技能,动手操作能力强,进入用人单位以后能迅速转变角色,独立承担生产和社会活动一线工作任务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对于高等职业类(专科)院校,以我市的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等为例,则应该贯彻产学结合思想,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坚持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把职业教育产教协同。努力培养社会所需的专科层次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作者简介:李清(1998~),女,安徽滁州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

参考文献

[1] 马鞍山市统计局.马鞍山市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9.

[2] 肖汉银.浅析高校服务社会职能之历史演进[J].理论月刊,2009(12):84-86.

[3] 辜胜阻,王敏,李睿.就业结构性矛盾下的教育改革与调整[J].教育研究,2013(05):12-19.

[4] 唐宏宾,吴康雄,杜荣华.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机械类专业建设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5(30):72-73.

[5] Engineering Accreditation Commission. Criteriafor AccreditingEngineering Programs[R].ABET,2010.

[6] 譚晶莹,安伟科,周勇.工程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机制的研究与实践——以湖南理工学院机械类专业为例[J].高教学刊,2016(19):28-29.

[7] 陈果.佛山市产业结构变动对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06.

[8] 邓宁.推进产教无缝对接服务产业转型升级[J].广东合作经济,2014(03):52-53.

[9] 杨林,汪海宁,邵晓晨.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是否满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人力资源需求——基于青岛的实践[J].劳动经济评论,2015(01):34-53.

猜你喜欢
产业发展高等学校人才培养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
浅谈高校宿舍管理与宿舍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