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驱动的西安市科技企业产学研现状分析

2020-07-14 17:28锁强孙晶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科技企业创新驱动西安市

锁强 孙晶

摘 要 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共生经济对分散降低创新风险、改善资源结构和缩短创新周期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西安市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实力雄厚,在产学研合作创新方面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巨大的市场潜力,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西安市科技型企业产学研合作创新方面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为产学研合作主体的合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创新驱动 西安市 科技企业 产学研合作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涉及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全要素、全系统、全方位变革。在经济新常态下,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创新动力。创新发展是我国立足国内经济发展大局提出的重要发展理念,是全社会的共识。然而创新驱动发展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理论分析或基于面板数据的评价难以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所存在问题的针对性、系统性解决方案。西安市中小科技企业要通过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推动产学研合作创新和成果转化,必须先了解本区域的创新优势、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才能实现高质量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宏伟目标。

1西安市科技企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优越条件

(1)区位优势明显。西安市地处我国地理位置中心,中西部两大经济区域结合部,交通便利,城市服务功能齐全,通讯发达,拥有健全的金融服务和监管体系,商品流通体系,在产学研合作中的区位、交通、金融、市场、信息传递等方面有良好的硬件基础。

(2)科技教育发达。西安拥有数量众多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技术开发机构以及专家学者和专业人员,同时还有部分达到国内一流的试验和检测设备和国际水平的开放型实验室,部分尖端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尤其在电子、机械、航天、航空、航海、化工、材料、勘测、自控等领域具有国内一流和世界领先水平,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创新企业,各种学科的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和各种专利、成果转化成绩显著,形成了在国内举足轻重、在亚洲颇具影响的教育科技综合实力。

(3)政策导向良好。制度建设是产学研合作创新的首要前提。国家先后颁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不但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法律支持,也为企业的知识产权起到了保护作用。西安市政府在国家法律框架下也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来推动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开展。建立了行业协会和技术市场等传统中介机构,还引进了如技术转移网络、信息平台以及孵化器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并已收到良好效果。

2西安市科技企业产学合作创新的成功经验

为进一步了解关于西安市科技企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现状,本课题选取西安市部分从事过产学研合作的单位及相关员工进行了调研,涵盖了产学研合作中的多个合作主体,有一定的代表意义。通过调研,我们发现西安市科技企业产学研合作的成功之处在于以下五点:

(1)科技企业认知到位,政府积极推动。技术创新是立国之本,也是企业安身立命的资本。西安市的许多中小型高技术企业,人数虽不多,但联通着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军工厂等科技资源,在充分体会到产学研带来的创新成果的基础上,产学研各合作主体开始主动寻求合作伙伴,进行产学研合作,以加速自己的创新进程。西安市政府也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职能,开展了多种促成产学研合作的模式,建立了和开通了科技信息网、科技兴新网、高校科研信息网等网站,为产学研合作各方提供信息交流的平台。

(2)产学研合作创新初具规模。西安市目前在产学研合作创新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以西安交大、西工大、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等一批具有人才优势和学科优势的高校以及一些高新技术企业为代表,在电子、机械、化工、材料、勘测、自控、航天、航空、航海等领域已进行过多次产学研合作,而且现阶段仍承担着一些重要的产学研合作项目。

(3)产学研创新合作符合科技企业需求。从目前西安科技企业的总体状况来看,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地位已基本确立。企业在日常的生产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自身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时,产学研合作起了和重要的作用,另外,伴随着近几年高校教育的改革,高校的科研、教学任务越来越接近于现实,在完成教学、科研任务的同时,对于一些新的理论和技术,高校也取得了较大进展。西安市的各高校基本上都有产学研合作方面的课题,而且这也是目前西安市高校与企业之间最主要的合作模式。

(4)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多样。在西安市科技企业的产学研合作中,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的企业导向型合作模式,合作方式主要有委托研发模式、联合开发模式、共建实体模式、技术服务与技术许可模式等,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主要以委托研发为主。

(5)产学研合作总体运行良好,效果显著。经过近年来高校与企业的不断磨合,一批科研院所与大企业形成了以科技成果为纽带,共同发展,联合创新,实现了“双赢”局面。合作单位都认为从产学研合作伙伴那儿得到了新的理论与信息,这些理论和信息帮助企业培养了科技人才,同时为企业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开发提供了支持。

3西安市科技企业产学合作创新存在的问题

(1)科技成果转化率低。西安市科技企业与高校在产学研合作中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科技成果的成熟度和供给率不高。由于大学、科研院校的成果难以马上用于工业化批量生产,对成熟度不高、产品特征不明显的技术难以把握和利用。造成了尽管科技成果多,但能为企业直接转化的成果不足的现象。

(2)促进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操作性法规不够完善。产学研合作涉及到知识产权保护、金融、税收、人事制度改革等多方面的政策领域。目前,西安市关于这方面的具体操作性法规尚不完善或政策制定不合理,制约了产学合作的发展。比如科研人员参加产学研合作项目回报不高,奖励政策不配套,在高校职称晋升、业绩考核中对参加产学研项目的价值确认较低,影响了科技人员参与的积极性。

(3)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产学研合作动力不足。西安市在产学研合作中,有关技术成果的归属及享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专利权、转让权等产权归属问题,以及有关经济利益的分配方式,是制约产学研合作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由于产学研合作各方的信息不对称、沟通不利等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选择利益分配方式不当、分配比例不合理或者合同制定的不完善等问题,因产学研合作产生的利益与权益纠纷的情况时有发生。

(4)产学研领导管理体系缺乏整体性。产学研三方来自不同的单位,都有着属于本单位的管理部门,产学研合作虽然也相应的管理部门,但与原单位的管理部门相比,其约束力显得微不足道,产学研合作没有形成一个真正的联合体,合作中仍然保留着原组织的界限,这使得组织保护现象比较严重,产学研合作中的管理机构约束力比较差,产学研合作的利益分配机制与合作中的参与个人没有充分对应,而是跟合作中的组织相对应,这使得合作中的各个个体缺乏合作的积极性。同时退出门槛较低,如果产学研合作中的管理机构实施管理的力度过大,会导致合作单位的某一方直接退出了合作。

4结语

综上所述,西安市科技企业在产学研合作创新方面拥有众多硬件优势及成功经验,但产学研合作当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也是合作主体需要正视的问题。良好的保障机制是推进产学研合作的“催化剂”。只有依托政府引导与合作主体的共同努力,完善制度建设和保障机制,才能实现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

作者简介:锁强(1984-),男,陕西西安人,管理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产学研融合。

参考文献

[1] 陈金坤,贺坚峰.西藏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分析——基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视角[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3):97-98.

[2] 王敏,史仕新.基于創新驱动战略的中小企业发展路径规划模型[J].生产力研究,2020(01):98-101.

[3] 黄鹏飞,黄玲.创新驱动发展系统动力机制研究——以陕西为例[J].新西部,2019(17):25-27.

[4] 华敏,李晓娜.“中国制造2025”视阈下中小企业创新驱动协同发展探索[J].价值工程,2019(29):43-45.

[5] 罗仁贵.产学研合作机制创新: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强大动力——以重庆市高校为例[J].文教资料,2019(15):103-104.

猜你喜欢
科技企业创新驱动西安市
亲子创意美工展
西安市第四医院
123的几种说法
基于CA-Markov模型的西安市热环境模拟研究
科技企业财务战略构建研究
浅析员工持股的市场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