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2020-07-14 21:47高庆飞马其鲁李钧
科技创新导报 2020年10期
关键词:实践环节人才培养模式土木工程

高庆飞 马其鲁 李钧

摘   要:随着国家经济迅速发展以及“一带一路”、“创新驱动发展”和“交通强国”等国家重要战略的实施,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本文基于目前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存在的问题,从人才培养体系,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网络化教学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土木工程  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  实践环节

随着“一带一路”,“创新驱动发展”和“交通强国”等国家重要战略的实施,土木工程等传统工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紧跟时代潮流以适应国家战略发展需要。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首要职能,培养质量是当今高等教育自身发展及满足社会需要的根本诉求[1]。一个国家的竞争力更多地表现为高素质人才和先进科学技术的拥有量,更多地依赖于知识与技术的进步及制度的创新。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经济迅速发展以及土木行业突飞猛进,我国在土木工程领域取得了辉煌的建设成就。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本科生是我国土建领域科技人才的重要后备力量。而目前我国土木工程领域仍然存在知识水平不高、生产效率较低、科技创新不足的弱点[2]。本文立足于目前高校土木工程人才培养面临的突出问题,对新时期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

1  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1 固化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土木工程课程体系与教学方式形成的体系相对固化,这将会导致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滞后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不符合社会的发展需求[3]。传统的土木工程教学过程中,往往是老师主动教授,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学生很难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从而缺乏对专业知识的深刻理解与思考,以及对专业探索的研究意识。学生往往在老师的引导下“循规蹈矩”地参与课堂教学,思维的活跃性和开拓性受到了限制。除此之外,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大量的专业知识,多用来应付考试,失去了人才培养的初衷。学生虽然可能获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实际上没有真正地去理解知识点,对所学知识缺少了整体上的把握,也缺乏学习上的进一步思考。

1.2 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由于土木工程与工程实际结合密切,在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实践环节占有很大的比重,它有助于培养应用型的土木工程技术人才,提升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虽然大部分学校设置了实验课、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一系列实践性教学环节,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而目前传统的土木工程的课程体系与实践和社会需求脱节,在教学过程中轻视实践教学的开展,或者学生在开展实践环节时存在形式主义的现象,导致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另外,实践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间缺少系统化的搭接,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工程实践,以至于出现了学生在面临实际工程问题时无从下手的局面。

1.3 师资隊伍不适应

地方高校的教师大多是从高校毕业后进入高校就业或者从其他学校调入的相同行业教师,很少老师有在企业工作的经验。无论是在实践能力还是在工程经验方面,都不适应新时期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另外,地方高校的教学资源有限,且实验室以及科研等方面的资源不能很好地调配,出国访问或者留学归来等高水平教师比较欠缺,这都限制了新时期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进步[4]。

新时代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应具有较强的跨学科知识扩展能力,能充分利用其它院系的教育教学资源,这样才能在教学环节进行学科间交叉融合,合理引导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而目前的专业教师的重心主要是集中在自己的学科,甚至是学科内的一门或者几门课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专业教师的知识面如果还停留在学科的一个方面,跟不上时代发展潮流,可能会忽视了土木工程专业的发展前沿,不能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不利于培养新时代土木工程人才。

2  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2.1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应该着眼于学校各学院的办学定位及专业发展前沿,结合国家相关政策和重要战略,综合考虑学校各类教育教学资源,以培养创新型和应用型土木人才为主要目标,通过“大类招生、分类培养”的教学模式,突出学校各学院的专业方向特色,从而制定合理的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方案。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同时,需要对学科进行较为深入的剖析,以往届毕业生的就业信息为参考,并且通过师生座谈的方式,充分发掘学生对教育教学的诉求。优化整合四个主干“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课”的衔接与联系。充分发挥基础学科的骨干作用,以及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在完成课程计划的前提下,尽可能把课堂交给学生,使得师生间的双向互动更加丰富,充分激发学生对所学课程的思考。

2.2 课程体系改革创新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要紧紧联系国家的政策和时代的发展,改革原来学科本位的课程体系,建立以实践、综合能力为培养特色的模块化课程体系。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提升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进而培养创新型和应用型的综合型技术人才。

从人才培养模式出发,尽量减少必修课数量,缩减优化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启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思考。重视专业课的实用性,增加实践或实验课学分。紧密结合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方案,从注重科技与应用的角度出发,选择合适的教材。也可以从提升教学质量水平出发,根据学校的特色,自行编写教材[5]。优化选课制度,增加人文和综合素质等选修课以及其他院系设置的课程。这样对于学生而言,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化发展,充分选择更加有意义的课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能更好地确保学生的学习质量,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2.3 注重实践环节的培养

实践课程是培养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各类实验、实习、科技竞赛和研究性学习等方式,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联系起来,增强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从加强老师与学生科研方面的互动出发,可以组织学生到各学院各专业的教学场所、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等参观,实地了解各学院各专业的软硬件设施和教育科研资源。依托科技竞赛,大学生创新项目等比赛形式,集中老师和学生的共同智慧,凭借学校的教育科研资源,让学生真正地跟随老师做科研。推进校内校外两个课堂建设,充分依托校友资源和校企合作平台,通过定期举办校友和企业座谈会、讲座等方式,并利用寒暑假时间开展企业实习,使得学生充分接触土木工程实际应用,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4 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授课方式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给社会带来了许多便利。在信息技术与设备的辅助下,师生的交流与沟通变得十分便捷。丰富多样的教育教学信息、专业知识数据及其他教学资源可以通过网络方便获取。移动设备、虚拟现实等教学手段使得学生的学习方式多元化,高效化。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授课方式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得学生在线学习国际化特点越来越突出。

高校須充分发挥新时代教学信息技术与手段的优势,进行教学授课方式的信息化改革,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强大支撑。可借助学堂在线、雨课堂、MOOC等教学手段进行授课方式转变,增加学生接受专业知识的渠道,提高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信息化,多元化和高效化。

2.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的关键,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有特色的师资队伍,才能培养出优质的土木工程人才。紧紧结合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的模式和特点,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的教学结构和科研水平,建设一支适应新时代土木工程发展要求的教师队伍。鼓励老师去优秀企业学习生产经验和国内外其他高校访问,从而不断了解新时代下的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土木工程人才以及国际化环境下土木工程的人才需求。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推动教师带领学生共同进行科研工作,通过共同做科研的方式巩固基础教育。注重产学结合,引进优秀设计院,研究院以及施工单位的拥有丰富设计施工经验的工程师,对在校学生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进行指导。

3  结语

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要符合新时代发展的潮流。高校须紧密结合国家相关政策和战略,根据学校学院办学定位和个性特色,从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的体系入手,打好基础,立足学科研究前沿,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水平和应用能力。同时,注重实践环节的人才培养,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另外借助网络信息化提高教学效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也是提升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于毅. 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与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

[2] 徐能雄,张彬.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J].大学:研究版,2019(3):37-42,26.

[3] 岳建伟,孔庆梅,顾丽华.基于“新工科”理念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17):4-6.

[4] 阳令明,张俭民,周基.新工科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19(5):96-102.

[5] 李乐.地方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与探索——以华东交通大学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8(51):58-59.

猜你喜欢
实践环节人才培养模式土木工程
面向复用的软件学院实践教学模式
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环节有效途径探析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基于专业评估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