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的图画书转化与传承实践研究

2020-07-14 05:22冯丝源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75期
关键词:民间故事图画书转化

冯丝源

【摘  要】民间故事的图画书转化应秉持现代儿童观,在老故事和新形式之间架起沟通桥梁。在文本改编上,突出儿童特点,诠释思想新质;在图文关系上,强化图画叙事功能和图文合奏模式;在形式创新上,活用传统工艺,丰富页面表现;在传承实践上,创新故事的教学和分享方式。

【关键词】民间故事;图画书;转化

近年来,本土民间故事的图画书转化逐渐成为时代热点。民间故事符合儿童的阅读和审美特点,但并不是专门为儿童所作,在以图画书这种现代形式为载体进行转化时,要在文本改编、图文关系、形式创新和传承方式方面做出努力。

一、文本改编:改编突出儿童特点,诠释思想内涵新质

民间故事在图画书中能否焕发新的生机,首先取决于故事文本的改编是否成功。

(一)故事情节调整

一是针对矛盾冲突与儿童生活感悟不相吻合的问题,将民间故事中不适宜于当下的儿童的血腥暴力等成人化内容与政治意识形态进行适当改动。周翔的《一园青菜成了精》改编自北方童谣,删除了原文中带有政治意识形态的内容,既弱化了政治隐射,又使叙事衔接更紧密,增强了故事的趣味性,赋予童谣以新的内涵。

二是针对情节结构和儿童接受心理不相吻合的问题,改编时应尽可能做到及早呈现故事主线,让整个叙事中具备明显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形成一定的叙事节奏。同时,改编后的故事情节要紧凑、线索要清晰,以适应儿童的理解能力。还可通过悬念增加矛盾冲突的尖锐性和情节的紧张性,满足儿童的期待心理。

(二)思想内涵转化

针对民间故事思想内涵与时代精神及儿童需要的错位,应提炼其中具有现实意义的社会共识,坚守现代视角,根据现实生活的需要诠释其时代意义和早期教育价值。如蔡皋的《三个和尚》,将故事背后洞悉人性自私这一弱点的思想内涵更换为人应当怀着朴素心绪发现生活的美,并进一步将结尾改为三个和尚共同找到解决没水喝的办法,改编后的反转让其内涵更容易被儿童接受。

二、图文关系:强化图画叙事功能,优化图文合奏模式

在成功的文本改编和精彩的画面呈现基础上,有趣的图文关系是构成一本优秀图画书的点睛之笔。

(一)强化图画叙事功能

松居直提出了表现图画书中文与画之间恰当关系的数学式:“文×画=图画书”。图画书中的图画与文字共同参与故事叙述,画与画之间存在前后逻辑,还可通过画面留白、页面以外的空间想象等方式丰富故事外延。如匈牙利插画家伊斯特万·巴尼亚伊(文/图)的《变焦》,全书无一字却充分展现了“变焦”的巧思。

(二)优化图文合奏模式

对于儿童读者来说,有趣的图文关系可以增强民间故事图画书的可读性。取材于民间故事的《爷爷一定有办法》充分体现了图画书双线叙事的特点。改编自北方童谣的《耗子大爷在家吗》巧妙利用图文的不和谐关系增加故事内容和阅读过程的趣味。

三、形式创新:活用传统民族工艺,丰富页面视觉表现

民间故事的图画书转化也离不开形式的创新,合适的民间工艺能进一步丰富民间故事的文化内涵。

(一)活用传统民族工艺

通过活用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民族工艺来表现民间故事题材,如水墨、剪(刻)纸、版画、布艺刺绣、泥(雕)塑、皮影等。同时运用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表现手法,如白描、拓印、勾染、泼墨、没骨等。例如朱慧颖的《年》采用手绘铅笔画、剪纸和立体工艺相融合的艺术手法,将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体现出浓郁的中国韵味。

(二)豐富页面视觉表现

在开本设计方面,《北冥有鱼》(刘畅 文/图)选用了长条形开本,更好地表现了磅礴的气势;《过年啦》(孙肇志 文、张羽高 图)将传统故事融汇于孩子阅读的互动参与中,融合了翻翻、拉拉、信袋等多种新巧的互动形式;《大闹天宫》(袁秋乡 文、太阳娃插画团队 绘、闫红兵 纸艺设计)等经典民间故事则被打造成厚重绚烂的立体书。

四、传承实践:创新教学分享方式,推动故事传播分享

面向儿童的传播接受是否有效,主要取决于传承活动能否进入儿童阅读的关键环节。

(一)创新教学分享方式

一是灵活选用多种图画书教学方式来丰富课堂呈现,如当民间故事中出现非遗元素时,教师可以采用实物演示式教学;二是恰当、综合运用互动形式,以加深儿童的情感体验,如以师生互动给予学生民间故事背景补充、启发指导,以生生互动促进围绕民间故事及其改编图画书的多角度探讨,以多元互动拓宽儿童的民间故事图画书接触面。

(二)推动故事传播分享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民间故事的传承方式和图画书的分享方式也愈加多样化,不再止于校园活动、成果展览等相对传统的线下分享方式。可以借助微信公众号、喜马拉雅、小红书、抖音等平台,以生动性与知识性吸引更多的人关注民间故事及其转化实践,让更多传统文化和图画书爱好者参与到民间故事的现代性转化中来,为民间故事的图画书转化提供不竭动力。

综上所述,民间故事的图画书转化是在“老故事”与“新形式”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既要保留民间故事本身的魅力与价值,又要充分发挥图画书的叙事优势,同时还要聚焦少年儿童的群体特征,让图画书为民间故事赋能,让中华传统文化为孩子的成长插上飞翔的翅膀。

参考文献:

[1](日)松居直著,林静译,丁虹译校. 打开绘本之眼[M]. 海口:南海出版社,2013.6.

[2]朱自强. 民间文学:儿童文学的源流[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108-111.

[3]胡丽娜. 传统文化的图画书转化——基于民间故事、童谣类图画书创作的思考[J]. 中国出版,2017(11):13-17.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民间故事图画书转化
让民间故事成为培养幼儿文学想象力的沃土
神奇的图画书
十只金鸡(彝族民间故事)
图画书里的格子象
窥见图画书的门道
浅谈学困生的转化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哪双是自己的脚
中国为何少有民间故事了
图画书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