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彩超引导乳房良性肿块微创旋切术效果分析

2020-07-16 13:05靳海霞刘秀宝张宇峰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病理学良性肿块

靳海霞 刘秀宝 张宇峰

河南鹤壁市人民医院甲乳外科 鹤壁 458030

乳房良性肿块是妇女的多发疾病,以乳腺增生病、乳房纤维腺瘤、乳管内乳头状瘤最为常见[1]。需行肿块切除及病理学检查以确定病理性质[2]。收集2017-01—2019-11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46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比较高频彩超引导乳房良性肿块微创旋切术和传统开放肿块切除术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46例患者均术前经乳房超声、钼靶X线乳房摄片,以及术中和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为乳房良性肿块。纤维腺瘤78例,乳腺增生病59例,乳管内乳头状瘤9例。凝血及重要脏器功能正常。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将采用高频彩超引导肿块微创旋切术的6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年龄23~56岁,平均39.42岁。肿块直径0.4~2.7 cm,平均1.56 cm。将实施传统开放肿块切除术的7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年龄24~57岁,平均 39.28 岁。肿块直径0.5~2.8 cm,平均 1.67 cm。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观察组[3]:仪器为北京东方迈润医疗公司生产的GE VOLUSON S8型彩超仪,探头频率设定为12 MHz。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旋切系统。患者仰卧位,高频彩超扫查确定肿块的大小、位置,并标记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巾。采用含副肾素0.3 mg的1.0%利多卡因液行皮肤穿刺点、穿刺道及肿块部位的乳房后间隙浸润麻醉。彩超引导下,避开较大血管,经穿刺点的4 mm切口将旋切刀(8G)缓慢置入在肿块底部。调节超声探头及旋切刀,拧开刀槽,确保刀槽、肿块、超声探头位于同一水平面。对肿块实施扇形切割,直至彩超显示肿块图像消失。退出旋切刀,关闭切口,覆盖灭菌敷料后加压包扎48 h。将旋切的肿块组织送冰冻切片病理学检查,以排除恶性肿瘤。对照组:局麻下经肿块表面的3 cm左右的切口,将肿块连同其周围少量的正常乳腺组织整块切除,并送病理学检查。

1.3观察指标(1)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切口瘢痕长度。(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2 结果

2.1术中失血量等指标观察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术后瘢痕长度均少(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术中失血量等指标比较

2.2并发症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由于在女性乳房疾病的筛查和健康体检中应用高频彩超对乳房进行扫查,乳房肿块的检出率和就诊率逐渐增加;尽管彩超扫查、X线钼靶摄片、MRI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乳房肿块性质的判断,但影像学检查不能取代病理学检查;空芯针穿刺活检既不能去除肿块,又有一定的漏诊率;传统开放肿块切除病理学检查,则创伤较大、术后切口并发症较多,而且愈合胸部瘢痕较长,不符合女性对美观的要求[4-5]。随着微创技术的普及开展,微创旋切术逐步被用于乳房良性肿块的诊断和治疗。与上述检查手段比较,高频彩超下乳房肿块微创旋切术主要的优势有:(1)手术切口微小而隐蔽,可有效减少感染、裂开、血清肿等切口并发症的风险;而且切口愈合后瘢痕不明显,不影响胸部的美观效果,患者的满意度高。(2)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费用低廉,易于在临床普及开展。(3)在高频彩超引导下施术,能直观、准确、清晰显示肿块的大小、部位、血供情况,以及肿块与大血管的关系等。有利于肿块的彻底切除,可为病理学检查提供充足的病变组织。而且创伤小、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手术风险低,易于被患者接受[6-7]。

近年来,我院对乳房良性肿块患者实施高频彩超引导肿块微创旋切手术治疗,其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术后瘢痕长度均优于之前采用的开放肿块切除术,而且术后未发生术腔血肿、切口血清肿及乳房畸形等并发症。充分表明高频彩超引导乳房良性肿块微创旋切术是有效、安全,集诊断与治疗于一体的手段[8]。临床实践中,我们体会:(1)严格把握手术指征,对肿块直径>3 cm或位于乳头下方的肿块,或有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慎行微创旋切术。(2)手术全程需在彩超监视下实施,以免损伤重要血管、肿块残留,以及过多切除正常乳腺组织。(3)肿块切除后,彻底清除术腔内的积血,并压迫止血10~15 min。术后应常规对患侧加压包扎48 h。(4)对相邻的多发肿块,尽可能根据彩超扫查结果应用一个穿刺通道施术,以保护正常的乳腺组织。(5)旋切的肿块组织需行冰冻切片检查,一旦提示为恶性病变,应立即改行根治性手术。

综上所述,高频彩超引导乳房良性肿块微创旋切术,效果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但需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和规范进行手术操作。

猜你喜欢
病理学良性肿块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颈部肿块256例临床诊治分析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良性胆肠吻合口狭窄球囊扩张与再手术治疗的疗效比较
改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胆囊良性疾病中的效果观察
乳腺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1例并文献复习
胸腔镜微创切除肺小结节性病变临床病理学分析
乳房有肿块、隐隐作痛,怎么办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建议与思考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病理学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