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

2020-07-16 13:05朱亚丽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导针刀片髓内

朱亚丽

河南伊川县人民医院骨三科 伊川 471300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骨科常见的髋部骨折类型之一,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骨折后易出现髋内翻、畸形愈合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可耐受手术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1]。2017-03—2019-01间,抽取我院收治的6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实施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及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比较不同术式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纳入标准:(1)术前经X 线、 CT 等影像学检查确诊。(2)外伤致单侧闭合性骨折。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部位骨折、髋关节先天畸形、股骨头坏死。(2)合并心脑血管及神经、内分泌、血液等系统病变。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将纳入的62例患者按不同术式分为PFNA组(33例)和DHS组(29例)。PFNA组:男13例,女20例;年龄61~74岁,平均65.60岁。跌伤14例,车祸伤10例,击打伤9例。DHS组:男13例,女16例;年龄60~76岁,平均66.14岁。跌伤16例,车祸伤9例,击打伤4例。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取仰卧位,垫高臀部,维持健侧肢体外展位及患肢轻度内收 15°位。C型臂X线机透视下行牵引复位。PFNA组实施PFNA固定术:股骨粗隆上转子顶点5~10 cm处做5 cm纵切口,暴露大转子尖端。大转子尖端内侧0.5 cm处钻入导针,透视确定导针在髓腔内位置满意后扩髓。选择型号合适的PFNA主钉沿导针置入髓腔。顺导针将螺旋刀片打入,检查螺旋刀片安装无误后,取远端定位器安装,依次钻孔并将锁钉置入[1-2]。创面冲洗后留置引流管,逐层缝合切口。对照组行DHS固定:取患髋关节外侧切口,依次切开充分暴露股骨颈、大粗隆,经股骨头顶沿股骨颈插入克氏针,C型臂X线机引导下调整前倾角满意后沿导针将髋螺钉与加压螺钉打入,经皮质骨螺钉将对侧钢板固定。其他方法同PFNA组[3-4]。2组患者术后予以抗生素、抗凝及继续抗骨质疏松等治疗。

1.3观察项目(1)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2)骨折延迟或不愈合、内固定物断裂、髋内翻等术后并发症。(3)随访12~18个月,末次随访依据髋关节 Harris 评分标准评估髋关节功能,分值范围0~100分。分数越高说明功能恢复越好[5]。

2 结果

2.12组手术时间等指标PFNA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的Harris评分等均优于DH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手术时间等指标比较

注:组间比较,*P<0.05

2.2术后并发症PFNA组术后发生1例内固定物断裂,并发症发生率为3.03%(1/33)。DHS组术后发生骨折延迟愈合、股骨头坏死、内固定物断裂、髋内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各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7.24%(5/29)。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应在尽最大限度减少创伤的基础上恢复股骨矩的连续性、矫正髋内翻畸形、达到可靠的内固定,从而促进骨折早期愈合及尽早负重训练,获得满意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与生活自理能力等目的[6]。

DHS内固定有弹性力好、抗压力强度极高的套管钢板和滑动的加压螺钉组成。钢板与滑动钉结合后固定骨折处,关节静止时能持续保持牢固加压骨折部位,亦能适应关节处的灵活运动,符合髋部生物学要求,具有动力性、静力性双重加压原理,能够有效防止髋内翻,手术创伤小,能够较好缩短术后愈合时间和卧床时间,利于关节功能的良好恢复。但因大多患者年龄偏大,常伴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而DHS属于髓外固定,相对髓内固定其手术切口大,术区暴露范围广,骨折端出血量多,不利于骨折的良好愈合;同时存在内侧支撑较弱,钢板承受应力显著增加,如遇到压力较大时容易造成内固定物断裂等情况。

PFNA 内固定属于髓内固定,术中对骨折端的软组织剥离范围相对较少,能够更好地保护局部血供,同时通过螺旋刀片打入股骨内部时旋转等操作,能够契压疏松的骨质,提高刀片的锚合力,减少骨质丢失;加之螺旋刀片的嵌入使骨折断端的负重点向髋臼处移靠,弯距缩短,力臂内移,刀片与髓内钉结合处的张、应力明显减少,骨折端形成的剪力少,抗扭转能力和稳定性更强,内固定物断裂等风险低,固定可靠。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DHS内固定比较,PNF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中出血量更少、愈合时间和髋关节功能恢复等指标更为显著,尤其适合年老体弱骨折疏松等患者。但需注意,术前应完善相关影像学检查,做好股骨干形态评估及骨髓腔宽度测量,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对于严重粉碎性骨折及分离移位明显等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因PFNA内固定加压及拉力等效果,易造成骨折愈合延迟及髋内翻风险[7-8],故应慎用本术式。

综上所述,与DHS比较,PNFA内固定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治疗中具有微创、骨折愈合时间短,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好等优势,但需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猜你喜欢
导针刀片髓内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髓内钉加钢板钢缆联合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
激光定位导航系统用于辅助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置入术的实验研究
以铅酸电池为动力的骑乘式割草机刀片制动时间检测方法探析
一种新型股骨头髓钉倾斜角测量器的设计
基于APKT150412-MM型号废旧刀片的研究实验及二次利用
腰椎皮质骨螺钉在X线片上进针点及进针轨迹的临床研究
股骨髓内钉导针导向器在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应用
锁定加压钢板与顺行磁力导航带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